一、黄蜀葵
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
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冠入药,药材名为黄蜀葵花(huáng shǔ kuí huā),具有清利湿热、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湿热壅遏、淋浊水肿,外治痈疽肿毒、水火烫伤。主产于江苏泰州,以兴化产量最大。
种子形态
近肾形,长 3.2~4mm,宽 3~3.5mm,厚 2~2.5mm,褐色,乌暗。表面具由黄棕色短茸毛构成的同心圆状细线纹。背面弓形,腹面内凹呈猿头状。种脐位于腹面凹口处,近圆形或卵圆形,边缘由黄棕色短茸毛形成 1 圈深色边纹,其上覆盖宿存黄棕色种柄,种柄脱落后呈黑褐色。种皮质硬。胚乳少量,包于胚外方;胚淡黄白色;胚根圆柱状,弯曲;子叶 2,基部心形,两侧折叠。千粒重 21.3g。
▷▷▷
黄蜀葵种子群体
黄蜀葵种子微形态及解剖
黄蜀葵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
二、箭叶秋葵
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 (Kurz) Merr.
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根入药,药材名为五指山参 (wǔ zhǐ shān shēn),具有滋阴润肺、和胃之功效,主治肺燥咳嗽、肺痨、胃痛、腹泻、疳积、神经衰弱。主产于华南及贵州、云南等地。
种子形态
三角状肾形,长 3.2~3.4mm,宽 2.6~2.8mm,灰褐色。表面具由褐色短茸毛形成的水波状环纹。腹面凹陷处有 1 呈三角形褐色的盖(种柄),微开状;种脐被种柄覆盖,半圆形,褐色;种孔位于种脐上方。胚淡黄色;胚根圆柱状,弯曲;子叶 2,基部心形,两侧折叠。千粒重 10.8g。
▷▷▷
箭叶秋葵种子群体
箭叶秋葵种子微形态及解剖
箭叶秋葵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
三、咖啡黄葵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
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全草入药,药材名为秋葵(qiū kuí)具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淋涩、产后乳汁稀少、月经不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引种栽培。
种子形态
近球形,长 4.6~6.1mm,直径 4.3~4.6mm,灰绿色。表面密具细小的灰白色疣状凸起,整齐地纵向排列成线纹。种脊呈宽纵棱状,位于种子一侧,其两侧常具宽纵槽,另一侧也具 1 宽纵槽;种脐与种脊相连,位于基部,卵形,长 2.5~2.7 mm,宽约 2mm,周围具白色长柔毛,其尖端呈明显凸起(种柄),白色,中央具 1 条脐棱。胚乳少量,包于胚外方;胚淡黄白色;胚根圆柱状,弯曲;子叶 2,基部心形,两侧折叠。千粒重 58.43g。
▷▷▷
咖啡黄葵种子群体
咖啡黄葵种子微形态及解剖
咖啡黄葵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
四、对比鉴别
咖啡黄葵种子与其他两种明显不同,近球形,灰绿色,种脐周围被白色长柔毛,残存白色种柄。黄蜀葵与箭叶秋葵种子较相似,但前者较大,近肾形,表面被黄棕色短茸毛;后者偏小,三角状肾形,表面被褐色短茸毛。
▷▷▷
种子群体对比
种子形态特征主要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