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苘麻
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
锦葵科苘麻属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成熟种子入药,药材名为苘麻子(qǐng má z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翳的功效,主治赤白痢疾、淋证涩痛、痈肿疮毒、目生翳膜。主产于安徽、江苏、山西、甘肃等地。
种子形态
三角状肾形或倒卵状肾形,略扁,长 3~4mm,宽 2.5~3.2mm,厚 1.5~1.8mm,暗褐色或灰褐色。解剖镜下观察,表面有疏散的白色泡状颗粒及短毛、分叉毛,极易脱落。背面弓隆,腹面内凹。种脐位于腹面的凹陷内,线状,棕色,其中间有 1 条短脐沟,两侧有整齐的篦齿状纹,种脐周围有 1 黄褐色短毛环;脐部常有种柄残存的部分延伸成窄脊。种皮坚硬。胚乳少量;胚弯曲,淡黄白色;胚根圆柱状;子叶 2,基部心形,两侧折叠。千粒重 8.6g。

苘麻种子群体


苘麻种子微形态及解剖

苘麻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
二、磨盘草
Abutilon indicum (L.) Sweet
锦葵科苘麻属一年生或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全草入药,药材名为磨盘草(mò pán cǎo),具有疏风清热、化痰止咳、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泄泻、中耳炎、耳聋、咽炎、腮腺炎、尿路感染、疮痈肿毒、跌打损伤。主产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贯州、云南等地。
种子形态
三角形或三角状肾形,长约 5.7mm,宽约 3.9mm,厚约 2.7mm,灰褐色。表面被有白色蜡质粉,具略呈同心环状的细密网纹,且疏被流苏状短毛。两侧面中央微凹。腹面中央具 1 凹缺,种脐在凹缺的一侧,矩圆形,周围 1 圈为红棕色;脐沟褐色,两侧紧密排列浅褐色长茸毛;种柄残留在腹侧上部呈狭脊状,下部变宽,覆盖于种脐上。有胚乳。千粒重 9.2g(海南种子较小,仅 2.1g)。

磨盘草种子群体

磨盘草种子微形态
三、玫瑰茄
Hibiscus sabdariffa L.
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别名:洛神花。花萼入药,药材名为玫瑰茄(méi guī qié),具有敛肺止咳、降血压、解酒之功效,主治肺虚咳嗽、高血压、醉酒。主产于台湾、福建、广东和云南南部等地。
种子形态
三角状卵形,长 5~7mm,宽 4~5mm,厚约 2.8mm,棕色。解剖镜下观察,表面疏被灰白色短毛,侧面凸起的棱脊排列成偏心形同心环纹。背面拱圆,有凸起的棱脊平行排列。腹面略凹陷处有三角状圆形种脐,白色;种孔位于腹面下端微凸起处,周围深褐色;种脐和种孔表面覆有红棕色种柄,种柄基部区域凸出呈喙状。胚乳少;胚弯曲,淡黄白色;胚根圆柱状;子叶 2,基部心形,两侧折叠。千粒重43.4~45.7g。

玫瑰茄种子群体


玫瑰茄种子微形态及解剖

玫瑰茄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
四、对比鉴别
苘麻、磨盘草与玫瑰茄种子整体上较相似,但易于区分。苘麻种子较小,偏肾形,暗褐色,种脐线状,表面散布白色泡状颗粒及短毛、分叉毛;磨盘草种子背面常有尖锐状隆起,有明显的棱脊,呈三角状,颜色浅,灰褐色,常被白色蜡质粉,种脐矩圆形;玫瑰茄种子最大,三角状卵形,棕色,表面灰白色短毛排列成环纹,种脐三角状圆形。

种子群体对比
种子形态特征主要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