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语音讲解
【药名】
望江南子 wangjiannazi 《现代实用中药》
【异名】
槐豆《救荒本草》,金花豹子《百草镜》,金豆子《纲目拾遗》,金角子、金角儿《江苏省植物药材志》,风寒豆、黄豇豆《江苏药材志》,江南豆《中国药用植物志》,野鸡子豆《福建民间草药》,水爪豆《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羊角豆(台湾)。
【来源】
为豆科植物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 的种子。
【采收加工】
10 月果实成熟变黄时,割取全株,晒干后脱粒,取种子再晒干。
【药材及产销】
望江南子 Semen Cassiae Occidentalis 产于长江以南各地。多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呈卵形而扁,一端稍尖,长径 3~4mm,短径 2~3mm,暗绿色,中央有淡褐色椭圆形斑点,微凹,有的四周有白色细网纹,但贮藏后渐脱落而平滑,先端具斜生黑色条状的种脐。质地坚硬。气香,有豆腥味,富粘液。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性】
味甘、苦,性凉,有毒。归肝、胃、大肠经。
1.《现代实用中药》:“苦、平,无毒。”
2.《广西中药志》:“味微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
清肝,健胃,通便,解毒。主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胃痛,痢疾,便秘,痈肿疔毒。
1.《纲目拾遗》:“治疔、痈。”
2.《现代实用中药》:“健胃整肠。治下痢腹痛,食伤,慢性便秘,头胀。”
3.《江西中药》:“治胃痛,消化不良。”
4.《广西中药志》:“清肝,明目,治头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研末,1.5~3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体虚者慎服。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
【附方】
1. 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或视物不明 羊角豆子 15~30g,冰糖 30g。酌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2. 治高血压病 望江南子炒焦研末。每次 3g,砂糖酌量,冲开水代茶常服。(《福建中草药》)
3. 治一般外科炎症,乳腺炎,蜂窝织炎,毛囊炎,鼻疮 (望江南)种子 15~30g。水煎服。并以(望江南)鲜叶适量,捣烂外敷。〔《赤脚医生》1972,(7)∶15〕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