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野生)

时间:2021-04-14浏览:10

药名

赤芍 《药品化义》

 

异名

木芍药(崔豹《古今注》),赤芍药《博济方》,红芍药《圣济总录》,草芍药《滇南本草》。

 

品种考证

赤芍为芍药的一种。芍药始载于《本经》中品,陶弘景始分赤、白两种。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考证详见白芍条。

 

来源

为芍药科植物芍药的根。

 

【原植物】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P. albiflora Pall.]又名:离草(《韩诗》内传),余容、其积、解仓《吴普本草》,可离(崔豹《古今注》),梨食、白术《别录》,没骨花《清异录》,将离《纲目》。

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有数枚鞘状膜质鳞片。叶互生;叶柄长达9cm,位于茎顶部者叶柄较短;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5~12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软骨质细齿,两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近革质。花两性,数朵生茎顶和叶腋,直径7~12cm;苞片4~5,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15cm,宽1~17cm,绿色,宿存;花瓣9~13,倒卵形,长35~6cm,宽15~45cm,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或粉红色,栽培品花瓣各色并具重瓣;雄蕊多数,花丝长7~12mm,花药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先端裂片钝圆;心皮2~5,离生,无毛。,裚果卵形或卵圆形,长25~3cm,直径12~15cm,先端具喙。花期5~6月,果期6~8月。(1)

生于山坡草地和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采收加工

8~9月采挖,去除地上部分及泥土,晾晒至半干时,捆成小捆,晒至足干。

 

药材及产销

芍药根Radix Paeoniae Lactiflorae主产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多为野生品。销全国各地。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芍药根圆柱形,稍弯曲,长10~40cm,直径06~3cm。表面褐色或黑棕色,粗糙,有粗而略扭曲的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外皮易脱落。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粉白色或黄白色,皮部窄,色较深,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时具裂隙。气微香,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芍药根木栓细胞5~10列,棕色。皮层为10余列薄壁细胞,外侧的细胞角隅处增厚,有的可见大型纹孔,有的有分隔形成母子细胞。韧皮部筛管群于近形成层处较明显,有的筛管群与其相对应的形成层内侧无导管。形成层明显,呈微波状环。木质部约占根直径的7/10;木射线宽7~49列细胞;导管成群或与木纤维切向交互排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芍药根粉末棕褐色。①草酸钙簇晶众多,散在或存在于延长的具分隔的薄壁细胞中,每子细胞通常含簇晶1个,少2个,直径8~40μm。另有方晶,长约至36μm。②木纤维主要为纤维管胞,长梭形,末端长尖、斜尖或钝圆,直径15~28μm,壁厚4~8μm,具缘纹孔,纹孔斜裂缝状;韧型纤维长梭形,直径14~24μm,壁厚4~9μm,具斜纹孔。③导管主要为具缘纹孔或网状、梯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5~70μm,穿孔板有1~4个穿孔。④木栓细胞棕色或紫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或类长方形,长18~125μm,壁较薄,平直或微波状弯曲,有的含棕红色物。⑤淀粉粒单粒卵圆形,直径3~15μm,脐点、层纹均不明显;复粒少,多由2分粒组成。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5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甙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品质标志本品含芍药甙(C23H28O11)不得少于20%

 

化学成分

根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1],白芍甙(albiflorin)[2],芍药甙元酮(paeoniflorigenone)[3],没食子酰芍药甙(galloylpaeoniflorin)[4],β--10-烯基-β-巢菜甙(z-1s5R-β-pinen-10-yl-β-vicianoside),芍药新甙(lactoflorin)[5],芍药内酯(paeonilactone)ABC[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胡萝卜甙(daucosterol)[8]。还从根的鞣质中分得1236-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6-tetra-O-galloyl-β-D-glucose)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及相应的六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和七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等[9]。又含右旋儿茶精(catechin)[10]及挥发油。挥发油主要含苯甲酸(benzoic acid),牡丹酚(paeonol)及其他醇类和酚类成分共33[11]

 

药理

1. 中枢抑制作用 白芍有明显镇痛作用,芍药水煎剂04g(生药)/10g灌胃能显著抑制小鼠醋酸扭体反应[1]。白芍总甙5~40mg/kg,肌内或腹腔注射,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扭体、嘶叫和热板反应,并在50~125mg/kg腹腔注射时抑制大鼠热板反应。小鼠扭体法的ED5027mg/kg,热板法的ED5021mg/kg。作用高峰在给药后的05~1h。此外尚可分别加强吗啡、可乐宁抑制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总甙的镇痛作用可能有高级中枢参与,但不受纳洛酮的影响[2]。白芍有镇静作用,1g/kg腹腔注射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增强环己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3],芍药注射液皮下注射也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4]。芍药甙1mg/只,脑室内注入,使大鼠镇静,5~10mg引起睡眠和肌肉松弛[5]。芍药甙单用镇静作用较弱,与甘草成分FM100合用有协同作用[6]。白芍有较弱的抗戊四氮惊厥作用[3],芍药浸膏能对抗士的宁惊厥。芍药甙对小鼠正常体温和人工发热动物有较弱的降温和解热作用[7]

2. 解痉作用 芍药或芍药甙对平滑肌有抑制或解痉作用,能抑制豚鼠离体小肠的自发性收缩,使其张力降低,并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豚鼠和兔离体小肠的收缩[48],对乙酰胆碱所致离体小肠收缩无明显影响[4],但加用甘草后有显著抑制作用[9]。白芍的水煎醇沉液2g(生药)/kg静脉注射对胃肠生物电有明显抑制作用,使麻醉猫的胃电和肠电慢波幅度减小,周期延长[10]。平滑肌解痉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作用或抑制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4]。也有报道白芍煎剂使离体兔肠自发性收缩的振幅加大,并有剂量相关性[8]。此外,芍药或芍药甙对支气管和子宫平滑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催产素所致子宫收缩[411]。芍药提取物对小鼠离体子宫低浓度兴奋,高浓度抑制[7]

3. 抗炎、抗溃疡作用 芍药或芍药甙有较弱的抗炎作用,对酵母性、角叉菜胶性和右旋糖酐性足跖肿胀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与甘草成分FM100合用有协同作用[79],对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也有较弱抑制作用[7]。白芍提取物对大鼠蛋清性急性炎症和棉球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12]。白芍总甙50mg/kg,每日1次,连续11d,对大鼠实验性佐剂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13]。芍药中所含牡丹酚、苯甲酰芍药甙及氧化芍药甙也有抗炎作用[4]

芍药甙对大鼠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在幽门结扎大鼠与FM100合用在抑制胃液分泌方面有协同作用,但芍药提取液使胃液酸度轻度上升[714]

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白芍在体内和体外均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15]。白芍煎剂049g/只灌胃,每日1次,连续5d,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有显著提高。12g/只,每日1次,连续8d,可使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外周血酸性α-乙酸萘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降低恢复正常,并使溶血素生成显著增加。实验表明白芍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16]。白芍总甙(TGP)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有抗炎和机能依赖性免疫调节作用,50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11d,对AA明显抑制的同时,使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升高的过氧化氢(H2O2)和白介素1(IL-1)水平降低,并使AA大鼠低下的胸腺细胞有丝分裂原反应及脾淋巴细胞产生IL-2的能力恢复正常[13]。白芍总甙009~1125μg/ml对酵母多糖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释放H2O205~125μg/ml对脂多糖诱导的IL-1合成和05~625μg/ml对刀豆球蛋白A(Con A)诱导的大鼠脾细胞产生IL-2,均有浓度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低浓度增强,高浓度抑制,量效曲线呈[17~19]。白芍总甙200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8d,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有增强作用,5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5~8d,对环磷酰胺所致DTH增强和抑制及溶血素生成量的减少均有显著对抗作用,但对地塞米松所致DTH抑制无明显影响[2021]。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表明,白芍总甙对免疫功能双向调节作用的机制与调节辅助性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的比值有关[22]

5.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耐缺氧作用 白芍和芍药甙有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芍药煎剂能扩张蟾蜍内脏和离体兔耳血管[4]。白芍注射液2g(生药)/kg静脉注射立即使麻醉猫内脏血流量大幅度增加,并对心脏活动略有加强[10]

芍药甙能扩张犬冠状血管和肢体血管[23],对豚鼠有剂量相关性降血压作用[24]。白芍总甙能显著提高动物的耐缺氧能力,5~40mg/kg腹腔注射,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小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20mg/kg可延长减压缺氧存活时间;25~5mg/kg侧脑室注射可明显延长常压缺氧存活时间,表明与中枢有关;40mg/kg能减少小鼠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的死亡率,表明能直接改善细胞呼吸;H1受体阻断药氯苯那敏能显著拮抗侧脑室注射白芍总甙的耐缺氧作用,表明与H1受体有关;此外耐缺氧作用也可能与白芍的降温作用有关[25]

6.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芍药提取物5mg/kg25mg/kg腹腔注射,使大鼠血清尿素氮(BUN)显著降低,其有效成分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mg/只、25mg/只或5mg/只就有显著作用[426]。白芍提取物凝聚素(agglutinins)能改善急性失血所致家兔贫血,醋酸泼尼松龙可拮抗此作用[27]。芍药甙在体外或静脉注射,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24],苯甲酰芍药甙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4]

7. 抗菌作用 白芍的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较广。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628]。白芍在体外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9]。此外,芍药煎剂140在试管内对京科68-1病毒和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7]。芍药中所含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有抗病毒活性[30]

8. 保肝和解毒作用 白芍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和黄曲霉毒素B1所致大鼠肝损伤与ALT升高,对后者所致乳酸脱氢酶(SLDH)及其同工酶的总活性升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用鸭雏黄曲霉毒素B1解毒试验表明,白芍提取物在一定时限内有破坏黄曲霉毒素的作用[12]。白芍乙醇提取液在体外对黄曲霉毒素B1有一定降解作用[31]。白芍提取物250mg/kg灌胃,对小鼠T-2毒素中毒有明显解毒作用[32]

9. 抗诱变与抗肿瘤作用 白芍提取物能干扰S9混合液的酶活性,并能使苯并芘(BAP)的代谢物失活而抑制BAP的诱变作用。没食子酸(GA)和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PGG)能使BAP的代谢物失活,PGG能抑制S9混合液的酶活性[3334]。以小鼠P-388白血病细胞实验表明白芍提取物能增强丝裂霉素C的抗肿瘤作用,此外尚能抑制丝裂霉素C所致的白细胞减少[35]

10. 其他作用 白芍成分芍药甙元酮004%对小鼠膈神经膈肌的神经肌肉接头有去极化型抑制作用[3637]。芍药在体外对大鼠眼球晶体的醛糖还原酶(RLAR)活性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四-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和五-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1μg/mlRLAR的抑制率分别为776%610%。芍药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可能与其对外周神经的RLAR抑制作用有关[38]。白芍水提取物64mg/ml对大鼠胰淀粉酶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浓度为≤16mg/ml时不影响酶活力,却可使八肽胆囊收缩素诱导的大鼠离体胰腺腺泡分泌淀粉酶的效价降低10倍,但不影响促胰液素刺激的酶分泌,表明白芍可拮抗胰腺腺泡细胞膜上的胆囊收缩素受体[39]。白芍提取物对脑啡肽受体、α-肾上腺素受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辅酶A、补体系统、胆囊收缩素和嘌呤系统转化酶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0]。芍药提取物25mg/ml对化合物48/80诱导的肥大细胞组胺释放有明显抑制作用[41]

11. 体内过程 给犬静注芍药甙1125mg/kg,血药浓度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动力学参数:分布相t1/2α629min,消除相t1/2β13341min,表观分布容积V6054L/kg,清除率CL341ml/(kg·min),本品静注后迅速以原形经尿排出,前20min7h尿中累积排泄量分别占给药量的3685%7933%7h胆汁中累积排泄量为静注量的377%。每日给犬口服芍药甙168mg/kg,连续12星期,停药24h后的平均血药浓度为0023g/L[42]。本品不易通过血脑屏障[43]

12. 毒性 急性毒性:芍药的甲醇提取物6g/kg腹腔注射,大鼠和小鼠自发运动抑制、竖毛、下痢、呼吸抑制后大鼠半数死亡,小鼠在2d内全部死亡。灌胃给药未见异常。

芍药甙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353g/kg,腹腔注射为953g/kg,灌胃不死[44]。白芍总甙小鼠和大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25mg/kg301mg/kg[2]。另报道小鼠静脉和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59mg/kg230mg/kg,灌胃>2500mg/kg,无明显中毒症状,也无死亡[45]。亚急性毒性:给大鼠灌胃芍药甲醇提取物每日15g/kg30g/kg,连续21d。低剂量组可见尿蛋白升高。高剂量组体重明显减轻,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显著下降,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幅有显著增加,提示可能为巨红细胞性贫血,两剂量组脾脏均肿大,其增重与剂量有关,可见脾窦扩张和充血。肺重量也显著增加[46]。长期毒性:白芍总甙50mg/kg1000mg/kg2000mg/kg给大鼠灌胃,每日1次,连续90d,除血小板数升高外,未见明显异常[46]。致突变试验:经鼠伤寒沙门菌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ICR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表明白芍总甙无致突变活性[47]

 

炮制

1. 赤芍《伤寒论》载:捣筛。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2. 炒赤芍《经效产宝》载:炒黄。《三因方》:炒令赤色。《妇人良方》:微炒。炒焦黄。现行,取赤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偶有焦斑,取出放凉。

3. 酒赤芍《扁鹊心书》载:酒炒。《汤液本草》:酒浸。《济阴纲目》:酒炒黄。现行,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冷。每赤芍100kg,用黄酒15kg。酒炒制其寒。

 

饮片性状

赤芍为椭圆形薄片,直径10~30mm,表面粉白色或粉红色,中心有放射状纹理,皮部窄,周边灰褐色。质硬而脆。气微香、味微苦略酸。炒赤芍形如赤芍,色泽加深,偶见焦斑。酒赤芍形如炒赤芍,微有酒气。

贮干燥容器内,酒赤芍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性味苦,性微寒。归肝、脾经。

1. 《本经》:味苦。

2. 《吴普本草》:神农:苦。桐君:甘,无毒。岐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

3. 《别录》:酸,微寒,有小毒。

4. 《本草衍义》:味涩、苦。

5. 《珍珠囊》:足太阴脾经。

6. 《汤液本草》:入手、足太阴经。

7. 《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

8. 《本草汇言》:味酸、苦,性寒,无毒。阴也,降也。

9. 《药品化义》:入肝、小肠二经。

10. 《药性考》:酸、苦,微寒。

11. 《本草经解》:入心与小肠。

12. 《药性切用》: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1. 《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2. 《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3. 《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4. 《日华子》: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赤色者多补气。

5. 《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

6. 《滇南本草》:泄脾火,降气,行血。退血热。

7. 《本草要略》:泻肝家火。

8. 《纲目》:止下痢腹痛后重。

9. 《本草汇言》:泻肝火,消积血、散疮疡。()目痛赤肿,血脉缠睛,痈疡肿溃,疮疹痛痒,或妇人瘕腹痛,月经阻滞,或痢疾瘀积,红紫不清。

10. 《药性考》:泻火,散血通便,肠风经阻,痈肿目赤,利水燥土,能行血滞。

11. 《萃金裘本草述录》:利湿热,利大小便,散瘀血,解烦热。

 

应用与配伍

用于温病热毒深入血分,血热妄行,吐血,衄血,斑疹紫黑,舌绛起刺。赤芍常与生地黄等同用,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如《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又用于治疗脾瘅胀热,唇焦口气,引饮不止,常配大黄、干地黄等,如《圣济总录》赤芍药散。

用于血瘀经闭、痛经。赤芍常与桃仁、红花等同用,以活血化瘀,通畅血脉,如《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若血瘀气滞,月经不行,小腹;刺胀痛,可配当归、枳壳、刘寄奴、延胡索等同用,以活血祛瘀,破气消积,如《圣惠方》当归散。用于月经不调,久不受孕,或难产,胎衣不下,常配益母草、当归等同用,如《医学入门》加味益母丸。用于瘕痞块,可配三棱、莪术、桃仁、丹参等同用;现代常用于肝脏肿大及子宫外孕。

用于跌打损伤,瘀血内阻,腹部痛胀,甚则二便不通,常与泽兰、当归、桃仁、青木香等同用,如《疡医大全》泽兰汤。

用于肝热或风热目赤肿痛。赤芍常与菊花、滑石等同用,如《证治准绳》菊花通圣散。用于治疗眼弦迎风赤烂,常配柴胡、防风等同用,以清肝祛风,如《审视瑶函》柴胡散。用于肝经瘀热之胁肋疼痛,可配柴胡、郁金、川楝子等同用。用于痈疡肿毒,大热烦渴,宜配黄连、金银花、土贝母等以泻火解毒,如《医醇=义》黄金化毒汤。

1. 《本草经集注》:须丸(别本作雷丸)为之使。

2. 《纲目》:同白术补脾,同芎泻肝,同人参补气,同当归补血,以酒炒补阴,同甘草止腹痛,同黄连止泻痢,同防风发痘疹,同姜、枣温经散湿。

3. 《药性切用》:酒炒活血,醋炒亦能止血。必须炒黑,乃治血瘀经络,不能归经之血。

4. 《实用中药学》:配白芷、姜黄、花粉,治热疮肿毒;配当归、川芎、干姜,治产后瘀血积聚疼痛;配丹皮、茯苓、白芷、柴胡,治妇人气血不和,心胸烦闷,食少肢倦及头昏身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1. 《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 《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

3. 《本草经疏》: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不宜服。

附方1. 治衄血不止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事林广记》)

2. 治肠风下血赤芍药一两,瓦上烧存性。为末,温酒调下二钱。(《妇人良方》)

3. 治赤痢多,腹痛不可忍赤芍药二两,黄柏二两(以蜜拌合涂炙令尽,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淡浆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圣惠方》赤芍药散)

4. 治血痢腹痛赤芍药、黄柏(去粗皮,炙)、地榆各一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浆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5. 治非时下血及血痢赤芍药一两半,官桂(去皮)三两,甘草()半两。上药同为末。每一钱,水一盏,生姜半斤,饧少许,同煎至七分,温服。(《博济方》芍药散)

6. 治肝经不足,受客热风壅上攻,眼目赤涩,睛疼睑烂,怕日羞明,夜卧多泪,时行暴赤,两太阳穴疼,头旋昏眩,视物不明,渐生翳膜赤芍药、当归(洗、焙)、黄连(去须)

上药等分,捣罗为细末。每用二钱,极滚汤泡,乘热熏洗,冷却再温洗,一日三五次洗,以瘥为度。(《局方》汤泡散,明睛散)

7. 治肝肾虚目暗,兼治耳聋赤芍药一分,木香半两,黄连(去须)半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补虚汤)

8. 治一切痈疽发背,疖毒恶疮用赤芍药、当归、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卫生易简方》)

9. 治急性乳腺炎赤芍30~60g,生甘草6g。水煎服。如发热加黄芩,另用白蔹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10. 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心气脾痛,冷痰翻胃,脐腹刺痛,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及疗妇人血气攻刺,腹胁撮痛,服之立效赤芍药、干姜()各六两半,良姜(油炒)十两,甘草()四两。上药为末。每服二大钱,白汤点下,不拘时候。(《局方》烧脾散)11. 治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赤芍药、香附子。上等分,为末。盐一捻,水一盏,煎至一盏,去渣服,食前。(《圣惠方》如神散)

12. 治妇人赤带下不止赤芍药一两,熟干地黄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普济方》)

13. 治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

(《博济方》)

14. 治遗精,白浊赤芍药、猪苓各一两,上用黄蜡二两,溶汁和药,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盐汤下。(《普济方》)

15. 治瘀血蓄胃,心下满,食入即呕血,名曰血呕赤芍药二两,半夏(汤泡七次)一两半,橘红一两。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重订严氏济生方》赤芍药汤)

16. 治皮风,紫白癜风赤芍药、当归、苦参各半两,赤土一两。上为细末,生猪脂二两熬油去滓,同蜜一两作一处调药。隔一宿每服一大匙,热酒调下,空心、食后各一服。并忌鸡、鸭、无鳞鱼、豆腐等。(《百一选方》)

17. 治中恶心痛赤芍药(锉,炒)二两,桔梗()一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二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赤芍药汤)

18. 治妇人五心烦热赤芍药、水仙、荷叶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白滚汤调下。(《卫生易简方》)

19. 治妇人气血不和,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头目昏眩,身体疼痛赤芍药、牡丹皮、白茯苓、吴白芷、甘草各一两,柴胡三两(去芦)。上六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姜、枣,煎至七分,温服。食后临卧各一服。(《博济方》赤芍药散)

20. 治风湿痹,身体疼痛,恶风微肿赤芍药、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天门冬(去心,焙)各三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五十枚。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煎至八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散)

21. 治湿脚气,腿脚赤肿疼痛及胸膈痞满,气不升降,遍身疼痛赤芍药六两,甘草()半两。上为2咀。每服半两。水二大盏,煎八分一盏,去滓服,不拘时候。(《传信适用方》中岳汤)

22. 治胞转、小便不利赤芍药、车前子叶、木通各一两。上三味,并细锉。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散)

23. 治木舌肿满,塞口杀人红芍药、甘草,煎水热漱。(《圣济总录》)

制剂冠芍片赤芍1500g,三七90g,佛手900g,泽泻900g,甘草150g。以上五味,先将赤芍10%量与三七粉碎成细粉,其余药物加水煎煮3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40(50℃测)的稠膏;膏粉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制粒,干燥,压片,片心重03g,包糖衣。本品除去糖衣呈浅褐色,气微香,味微香甜。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的作用。用于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高脂血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北京市药品标准》1983;《江苏省药品标准》1977)

 

现代临床研究】

1. 治疗冠心病 用赤芍汤治疗冠心病125例,其中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95(心绞痛62例,合并高血压33),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室性早搏12例,心房纤颤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患者均服用赤芍汤(草芍药1000g,加水4000ml,在大砂锅里煎煮至2000ml,然后浓缩至1000ml)煎剂,每日3次,每次40ml。每1ml含生药1g5星期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70d)

结果:一般症状多在第2个疗程后得到改善。心绞痛93例,近期控制72例,占774%;近期改善18例,占194%;总有效率为968%。心慌气短112例,近期控制83例,占741%;改善19例,占170%;总有效率为911%[1]

2. 治疗肺源性心脏病 用赤芍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2~72岁,平均617岁。服用草芍药浸膏片,每片05g(含生药5g),每日6片,分3次服,3个月为1疗程。结果:心电图:治疗前QRS额面平均电轴≥+90°的8例,治疗后6例改善,有肺型P波的9例,7例降至正常。治疗前肺源性心脏病标准三项阳性者占50%,治疗后降至15%(70%转阴,P<001)。治疗前后肺动脉平均压除1例不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细胞比容)均有显著下降[1]113In-MAA肺灌注γ照相:治疗前有26例两肺上、中、下6个区域血流量均不正常,治疗后血运恢复正常者9例,1例由Ⅰ级转Ⅱ级,其余无变化。治疗前显示肺动脉高压者12例,治疗后4例恢复正常,3例改善,无变化者5例均呈截断性改变,表明肺循环严重障碍者短时效果不明显[23]

3. 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 本组用赤芍801(为赤芍中提取的没食子酸丙酯的改构物)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每次180mg,加入5%10%葡萄糖250~500ml中静滴,每日1次,治疗263例。另设右旋糖酐40组和盐酸倍他司汀组,前者每次500ml静滴,每日1次,治疗141;后者每次10ml肌注,每日2次,治疗55例。3组均以15d1疗程。

观察期间一般不用其他有关中西药。治疗结果:基本痊愈106(403%),显效98(373%),好转38(144%),无效21(80%),总有效率为920%。赤芍801组与右旋糖酐40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倍他司汀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赤芍801疗效优于右旋糖酐40,而与倍他司汀相似[4]

4. 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用大剂量赤芍调配丹参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5例,其中乙肝13例,甲肝12例。并随机设对照组25例,其中乙肝8例,甲肝17例。治疗前治疗组胆红素定量平均值为6618μmol/L(387mg/dl,可信限±196S3239~4509);对照组为6549μmol/L(383mg/dl,可信限±196S2789~4879)。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平均值为558单位,对照组725单位。治疗组15例用赤芍150g10例用100g,均配伍丹参30g1剂,每日1剂,分2次服,10d1疗程。对照组用一般保肝治疗。每10d复查1次胆红素定量及ALT。结果:治疗组退黄作用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退黄作用迅速,成人急性黄疸型肝炎一般持续3~4星期,治疗组平均退黄时间为136d

治疗组降酶作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ALT10d恢复正常者,治疗组占48%,对照组为4%(P<005),即赤芍、丹参有一定的降酶作用。赤芍150g组退黄、降酶作用与赤芍100g组无明显差异(P>005),以100g作为治疗量为宜。治疗组未出现副反应[5]

5. 治疗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 13例患者皮损分布均较对称,均发生于下肢,其中3例局限于双小腿,10例分布于大、小腿及踝关节近足背部(2例波及腰、腹部)。伴有舌质青紫、瘀点、瘀斑、舌底静脉曲张或小腿静脉曲张等症状9例。均用赤芍注射液,每支2ml(含生药4g),每日4ml,肌注。个别病例用4~6ml加入25%葡萄糖液20~40ml中静脉注射。2星期为1疗程。13例中痊愈(皮损全部消退)9例,显效(皮损消退达80%以上)2例,有效(皮损消退达20%以上,80%以下)2例。见效时间5~14d(多数7d);治愈病例的痊愈时间为14~37d(平均25d)。均经3~6个月随访,病情稳定。13例中,除1例因肌内注射赤芍针剂引起刺激性疼痛不能忍受而改用静脉注射外,其余均未发现明显不适[6]

 

药论

1. 论赤芍止痛①陶弘景:芍药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乃不减当归。(《本草经集注》)②李东垣:赤芍药破瘀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仲景方中多用之者,以其能定寒热,利小便也。(《用药法象》)

2. 论赤芍为肝家血分要药①缪希雍:木芍药色赤,赤者主破散,主通利,专入肝家血分,故主邪气腹痛。其主除血痹、破坚积者,血瘀则发寒热,行血则寒热自止,血痹疝瘕皆血凝滞而成,破凝滞之血,则痹和而疝瘕自消。凉肝故通顺血脉,肝主血,入肝行血,故散恶血,逐贼血。营气不和则逆于肉里,结为痈肿,行血凉血,则痈肿自消。妇人经行属足厥阴肝经,入肝行血,故主经闭。肝开窍于目,目赤者肝热也,酸寒能凉肝,故治目赤。肠风下血者,湿热肠血也,血凉则肠风自止矣。(《本草经疏》)②贾所学:赤芍,味苦能泻,带酸入肝,专泻肝火。盖肝藏血,用此清热凉血。入洞然汤,治暴赤眼;入犀角汤,清吐衄血。入神仙活命饮,攻诸毒热壅,以消散毒气;入六一顺气汤,泻大肠闭结,使血脉顺下。以其能主降,善行血滞,调女人之经,消瘀通乳;以其性禀寒,能解热烦,祛内停之湿,利水通便。较白芍味苦重,但能泻而无补。(《药品化义》)

3. 论赤芍、白芍功效之异同黄宫绣: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故凡腹痛坚积,血瘕疝痹,经闭目赤,因于积热而成者,用此则能凉血逐瘀,与白芍主补无泻,大相远耳。(《本草求真》)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 于津,等.药学学报,198520(3)229

[2]Tomczyk Het alC A19809255065e

[3] Nekratova N Aet alC A1988109187375k

[4] Aimi Net alC A196971803e

药理

[1] 李承珠,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2)111

[2] 王玉琴,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2)101

[3] 吕恩武,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2)109

[4] 翁维良,等.中药通报,19849(5)230

[5] 马秀凤,等.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8722(2)127

[6] 李次芬,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12)40

[7] 王继峰,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12)745

[8] 何愉生,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1)15

[9] 张永珍,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1)669

[10] 张永珍,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2)100

[11] 吴景时,等.哈尔滨中医,1963(5)61

[12] 王珏英,等.中成药研究,1980(1)31

[13] 曾贵云,等.心脏血管疾病,19786(3)214

[14] 周希辉,等.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3(3)231

[15] 楚正绪,等.中成药,1989(7)23

[16] 马秀凤,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11)660

[17] 贾雁宾,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4)199

[1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活血化瘀治则研究组.新医药学杂志,1976(2)33

[19] 黄孔威,等.药学通报,198015(12)564198217(5)30317(12)749

[20] 黄孔威,等.中华肿瘤杂志,19835(1)2419846(4)319

[21] 黄孔威,等.肿瘤临床,198512(3)179

[22] 徐萃华,等.山西医药杂志,198615(5)299

[23] 戚心广,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2)102

[24] 杜贵友,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8)491

[25] 路雪雅.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15(1)59

[26] 王继峰,等.药学学报,198621(11)857

[27] 王序,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618(1)31

[28] 吴春福.中药通报,198510(6)283

[29]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093

现代临床研究

[1] 郭金广,等.中级医刊,1984(9)49

[2] 马秀凤,等.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8722(2)127

[3] 马秀凤,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11)660

[4] 周绍华,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9)561

[5] 杨军,等.铁道医学,198917(3)183

[6] 朱光斗,等.中医杂志,1985(6)47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