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灵芝《本草原始》
【异名】
三秀《楚辞·九歌》,絊、芝《尔雅》,灵芝草《滇南本草》,木灵芝《杭州药用植物志》,菌灵芝《全国中草药汇编》。
【释名】
《楚辞·九歌》:采三秀兮于山门。其注云:三秀,芝草。嵇康诗云:煌煌灵芝,一年三秀。以此得三秀之名。芝者,《纲目》云:芝本作之,篆文象草生地上之形。后人借之字为语辞,遂加草以别之也。
《尔雅》:絊,芝。《尔雅义疏》云:絊字不见它书,孙氏星衍尝致疑问。余按《类聚》九十八引《尔雅》作菌芝,盖菌字破坏作絊耳。证以《列子·汤问篇》云:'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庄子·逍遥游》篇《释文》引司马彪、崔竨并以菌为芝。然则《尔雅》古本正作菌芝。
【品种考证】
芝类药物始载于《本经》,根据芝的颜色不同,将芝类分成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六种。《本草经集注》曰:此六芝皆仙草之类,俗所稀见,族种甚多,形色环异,并载《芝草图》中。今俗所用紫芝,此是朽树木株上所生,状如木鏨。
《纲目》把历代有关芝类的记载加以引证,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曰:芝类甚多,亦有花实者,本草惟以六芝标名,然其种属不可不识。《纲目》还引《抱朴子》云:芝有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凡数百种也。说明我国古代记载的芝,种类比较复杂,不仅是菌类之芝。所说的六芝也应是六类真菌而非六种,由于没有详细的形态描述,现已很难判断此六芝所指的各为那一类或那一种真菌。但可以推断,每一类都应有其代表种。据《本草经集注》对紫芝的记载推测,古本草所载的紫芝,其代表种可能就是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而赤芝的代表种可能是同属的灵芝(赤芝)G.lucidum (Leyss. ex Fr.) Karst.,这两种真菌在我国的分布较广,现代所见的中药灵芝标本,其原植物也主要为这两种真菌。
【来源】
为多孔菌科真菌紫芝的子实体。
【原植物】
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 [G. japoni- cum (Fr.) Lloyd]又名:木芝《本经》。与前种的不同点是:紫芝的菌盖多呈紫黑色至近褐黑色;菌肉呈均匀的褐色、深褐色至栗褐色;孢子顶端脐突形,内壁突出的小刺明显,孢子较大,大小(9.5~13.8)μm×(6.9~8.5)μm。
生于阔叶树或松科松属的树桩上。引起木材白色腐朽。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长江以南高温多雨地带。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灵芝为腐生菌,由于可寄生在活树上,故又称为兼性寄生菌。生长的温度为3~40℃范围,以26~28℃最佳。在基质含水量接近200%,空气相对湿度90%,pH5~6的条件下生长良好。灵芝为好气菌,子实体培养时应有充足的氧气和散射的光照。
栽培技术 (1) 菌种分离和培养菌种分离可用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去皮后煮水1000ml,加入琼脂20g、葡萄糖20g),高压灭菌后倒入无菌培养皿内一薄层,采新鲜灵芝用75%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切取菌盖与菌柄之间一小块组织,接种于培养基上;也可在无菌条件下采孢子,播种于培养基上,在25~28℃下培养3~4d,菌丝发出后转管即为母种。母种在PDA培养基上转接扩大培养成原种,即可用来接二级菌种。
(2) 栽培方法人工栽培可采用瓶(袋)栽或段木栽培①瓶栽和袋栽:以瓶栽较普遍,也可用塑料袋栽。二级菌种培养基成分为阔叶树锯木屑70%,麸皮28%,蔗糖2%,调至含水量200%,装瓶或袋。高压灭菌后〔压力147.1kPa(1.5kg/cm2),2h〕,接入原种,温度控制在28℃左右,约15~20d菌丝即可长好,即为二级菌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温度等条件与培养二级种相同,也可用棉子皮75%,麸皮25%,加水后灭菌,接入二级菌种,在室内暗光下培养,约25d左右菌丝便可长满瓶或袋。打开瓶盖温度仍控制在26~28℃,相对湿度85%~95%,散射光、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约45~60d便可完成现蕾、子实体成熟、散撒孢子等过程。②段木栽培:在100ml水中加蔗糖2g,麦麸5g配制成营养液,选硬质树枝截成2cm长小节,放入液中煮30min,取出后将树枝4份与麦麸和木屑1份混合,装瓶灭菌后接入原种,菌丝长满后即可接段木。选直径8~15cm的榆、杨、桦、栎、桉、洋槐等树种,秋冬落叶后砍伐,截成段架晒,次年5月下旬接种,在段木含水量40%~45%时,在其上打孔,放入少量木屑菌种后打入菌枝,如用纯木屑菌种,加盖后用蜡封孔。接种后码成井字形,高1m,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25~28℃下发菌,并常翻堆使发菌均匀,20~30d发菌结束,将段木横卧地面,用湿沙土覆盖,保持湿度,塑料薄膜覆盖,并搭设荫棚,常浇水保湿,越冬加厚盖木,翌年清明前后取出染菌棒,截成15~20cm长节,垂直埋入砂质酸性壤土中,深度为段木全长的2/3~3/4,露出地面3~4cm,加强遮荫、喷水等措施,保持芝场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2个月后即可采收。
田间管理 段木栽培灵芝,越冬期间仍应保持沙土湿度,防止菌丝脱水死亡,第2年气温回升至25℃以上时再按上述方法管理,较大段木可产芝2~3年。
【采收加工】
子实体开始释放孢子前可套袋收集孢子,待菌盖外缘不再生长,菌盖下面管孔开始向外喷射担孢子,表示已成熟,即可采收,从菌柄下端拧下整个子实体,晾干或低温烘干(温度不超过55℃)收藏,并要通风,防止霉变。
【药材及产销】
紫芝Ganodermae Sinensis产于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广西、广东等地,也有人工栽培。销全国各地。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紫芝本品子实体形态与灵芝相似,主要区别为菌盖与菌柄的皮壳呈紫黑色或褐黑色;菌肉与菌盖下面的菌管均为锈褐色。
显微鉴别 紫芝本品显微特征与灵芝相近,但孢子直径为7~8.5μm,长10~12.5μm,内壁有显著小疣。
【化学成分】
灵芝孢子粉含13种氨基酸:精氨酸(argi- nine),色氨酸(tryptopha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和微量的蛋氨酸(methionine),亮氨酸(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1]。又含甘露醇(mannitol),α,α-海藻糖(α,α-trehalose),硬脂酸(stearic acid)[1],棕榈酸(palmitic acid),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 acid),十九烷酸(nonadecanoic acid),山竩酸(behenic acid),二十四烷(tetracosane),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和胆碱(choline),甜菜碱(betaine)[2]。还含有机锗[3]及钙、镁、钠、锰、铁、锌、铜[4]、硫[1]等元素,有机锗被认为是目前较理想的强有力的免疫增强剂。又含类脂,内有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 tidylethanolamine),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5]。
灵芝中含有多种多糖类有效成分:一种具抗肿瘤活性的水溶性多糖(polysaccharide)GL-1,系由葡萄糖(glucose),木糖(xylose)和阿拉伯糖(arabinose)按摩尔数比18.8∶1.5∶1.0所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0[6]。另有具降血糖活性的灵芝多糖(ganoderan)A、B、C,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3000、7400和5800,都各含有一个肽核。灵芝多糖A的肽核含量小于2.6%,多糖部分系由鼠李糖(rhamnose)、半乳糖(galactose)和葡萄糖按摩尔数比0.4∶1.0∶0.7所组成[7];灵芝多糖B含葡聚糖(glucan)55.1%和肽核44.4%,其氨基酸组成为:甘氨酸13.6%,天冬氨酸12.3%,丙氨酸10.9%,谷氨酸10.3%,苏氨酸9.4%,丝氨酸9.1%,缬氨酸(valine)6.6%,酪氨酸5.5%,亮氨酸4.1%,脯氨酸4.0%及少量其他氨基酸[7];灵芝多糖C含多糖72.5%(其中葡萄糖为69.6%,半乳糖为2.9%)及肽核25.5%,其氨基酸组成为:甘氨酸12.7%,丙氨酸12.5%,丝氨酸11.5%,苏氨酸11.1%,天冬氨酸9.2%,谷氨酸7.6%,缬氨酸6.6%,酪氨酸5.5%,脯氨酸5.2%,亮氨酸4.0%及少量其他氨基酸[8]。还有一种具促进核酸蛋白质合成代谢作用、改善造血功能的多糖BN3C,从中分离出4种多糖均一体,经确认:BN3C1为葡聚糖;BN3C3为由葡萄糖、阿拉伯糖组成的肽多糖(peptidopolysac- charide),葡萄糖与阿拉伯糖的摩尔数比为4∶1,肽的含量为5.4%,由胱氨酸(cystine)、亮氨酸、酪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酸、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及微量的精氨酸、赖氨酸(lysine)、蛋氨酸、组氨酸(histidine)所组成[9]。
从灵芝的子实体、菌丝体、孢子粉及发酵液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0余种三萜类成分,多数为高度氧化的羊毛甾烷衍生物,已确定结构的有:灵芝酸(ganoderic acid)A、B[10]、C[11]1、C[12]2、E、F[13]、G[14]、H[13]、I[14]、J[15]、K[16]、L[17]、M[12]、Ma、Mb、Mc、Md、Me、Mf[18]、Mg、Mh、Mi、Mj、Mk[19]、N、O[12]、P、Q、R、S、T[20]、U、V、W、X、Y、Z[21];灵芝-22-烯酸(ganoderenic acid) a、b、c、d[21];灵芝草酸(ganodermic acid)Ja、Jb、N、O、P1、P2、Q[22]、R、S[23]、T-N、T-O、T-Q[24],22,23-二亚甲基灵芝草酸(22,23-dimethylene ganodermic acid)R、S[25];赤芝酸(lucidenic acid)A、B、C[26]、D[27]1、D[22]2、E[27]1、E[12]2、F[22]、G[28]、H、I、J、K、L、M[12];丹芝酸(ganolucidic acid)A、B[14]、C[15]、D[19]、E[29];灵芝孢子酸(ganosporeric acid)A[30];丹芝醇(ganoderiol)A[31]、B[32]、C、D、E、F、G、H、I[29];灵芝醇(ganoderol)A、B[16];灵芝萜烯二醇(ganodermadiol),灵芝萜烯三醇(ganodermatriol),灵芝萜烯酮醇(ganodermenonol)[32,33],灵芝萜酮二醇(ganodermanondiol),灵芝萜酮三醇(ganodermanontriol)[33];灵芝醛(ganoderal)A[16]、B[34];环氧灵芝醇(epoxyganoderiol)A、B、C[34];赤芝萜酮(lucidone)A、B[27]、C[12];赤芝孢子内酯(ganosporelactone)A、B[35];灵芝甾酮(ganodosterone)[36]。还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2],麦角甾醇过氧化物(ergosterolperoxide)[37],麦角甾醇棕榈酸酯(ergosterolpalmitate)[38],麦角甾-7,22-二烯-3β-醇(ergosta-7,22-dien-3β-ol)[2],麦角甾-7,22-二烯-3β-醇亚油酸酯(ergosta-7,22-dien-3β-yl-linoleate)[39],麦角甾-7,22-二烯-3β-醇棕榈酸酯(ergosta-7,22-dien-3β-yl-palmitate)[37],8,9-环氧麦角甾-5,22-二烯-3β,15-二醇(8,9-epoxyergosta-5,22-dien-3β,15-diol)[40],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9(11),22-三烯-3β-醇〔5α,8α-epidioxyergosta-6,9(11),22-trien-3β-ol〕,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亚油酸酯(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yl-linoleate),麦角甾-7,22-二烯-2β,3α,9α-三醇(ergosta-7,22-dien-2β,3α,9α-triol)[39],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α-三醇(ergosta-7,22-dien-3β,5α,6α-triol),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ergosta-7,22-dien-3β,5α,6β-triol),麦角甾-7,9(11),22-三烯-3β,5α,6α-三醇〔ergosta-7,9(11),22-trien-3β,5α,6α-triol〕[38],22β-乙酰氧基-3α,15α-二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6-羧酸〔22β-acetoxy-3α,15α-dihydroxylanosta-7,9(11),24-trien-26-oic acid〕,22β-乙酰氧基-3β,15α-二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6-羧酸〔22β-acetoxy-3β,15α-dihydroxylanosta-7,9(11),24-trien-26-oic acid〕,3β,15α-二乙酰氧基-22α-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6-羧酸〔3β,15α-diacetoxy-22α-hydroxylanosta-7,9(11),24-trien-26-oic acid〕[41],羊毛甾-7,9(11),24-三烯-3α-乙酰氧基-15α-羟基-23-氧-26-羧酸〔lanosta-7,9(11),24-trien-3α-acetoxy-15α-hydroxy-23-oxo-26-oic acid〕,羊毛甾-7,9(11),24-三烯-3α-乙酰氧基-15α,22β-二羟基-26-羧酸〔lanosta-7,9(11),24-trien-3α-acetoxy-15α,22β-dihydroxy-26-oic acid〕[42],羊毛甾-7,9(11),24-三烯-3α-乙酰氧基-26-羧酸〔lanosta-7,9(11),24-trien-3α-acetoxy-26-oic acid〕[5],羊毛甾-7,9(11),24-三烯-15α-乙酰氧基-3α-羟基-23-氧-26-羧酸〔lanosta-7,9(11),24-trien-15α-acetoxy-3α-hydroxy-23-oxo-26-oic acid〕,羊毛甾-7,9(11),24-三烯-3α,15α-二乙酰氧基-23-氧-26-羧酸〔lanosta-7,9(11),24-trien-3α,15α-diacetoxy-23-oxo-26-oic acid〕[43],3β,15α,22β-三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6-羧酸〔3β,15α,22β-trihydroxylanosta-7,9(11),24-trien-26-oic acid〕,3α, 15α, 22α-三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6-羧酸〔3α,15α,22α-trihydroxylanosta-7,9(11),24-trien-26-oic acid〕,3α,15α-二乙酰氧基-22α-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6-羧酸〔3α,15α-diacetoxy-22α-hydroxy lanosta-7,9(11),24-trien-26-oic acid〕,3β,15α-二乙酰氧基羊毛甾-8,24-二烯-26-羧酸(3β,15α-diace toxylanosta-8,24-dien-26-oic acid)[41],麦角甾-7,22-二烯-3-酮(ergosta-7,22-dien-3-one)[37],麦角甾-4,7,22-三烯-3,6-二酮(ergosta-4,7,22-trien-3,6-dione)[20],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38],6α-羟基麦角甾-4,7,22-三烯-3-酮(6α-hydroxyergosta-4,7,22-trien-3-one)[20,34],6β-羟基麦角甾-4,7,22-三烯-3-酮(6β-hydroxyergosta-4,7,22-trien-3-one)[34],24-甲基胆甾-7-烯-3β-醇(24-methylcholesta-7-en-3β-ol),24-甲基胆甾-7,22-二烯-3β-醇(24-methylcholesta-7,22-dien-3β-ol),24-甲基胆甾-5,7,22-三烯-3β-醇(24-methylcholesta-5,7,22-trien-3β-ol)[43]、β-谷甾醇(β-sitosterol)[2]等。还含腺甙(adenosine)[44]。
紫芝含麦角甾醇[45,46],麦角甾-7,22-二烯-3β-醇[46],海藻糖(trehalose)[45],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46],还含顺蓖麻酸(ricinole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等有机酸,葡萄糖胺(glucosamine)[47],甜菜碱,γ-三甲铵基丁内盐(γ-butyrobetaine)等生物碱[48],树脂(resin)[47]及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isoleucine)、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等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46]。又含多糖类:从子实体分离得到的一种水溶性的葡聚糖(glucan)G-A,有抗肿瘤作用及阻抑由角叉菜胶所诱发的水肿[49~51];从菌丝体分离得到的另一种葡聚糖,称为灵芝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胆甾醇和抗肿瘤作用[52]。
【药理】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赤芝酊、赤芝发酵浓缩液、菌丝体醇提取液及孢子粉脱脂后的醇提取物腹腔注射时均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1~3]。醇提取液可明显增强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翻正反射消失),并有抗电惊厥作用[1]。赤芝发酵浓缩液或菌丝体醇提取液可增强硫喷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2]。孢子粉脱脂后的醇提取物对烟碱引起的小鼠强直性惊厥有一定的拮抗作用[3]。赤芝热水浸出物灌服亦可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ED50为2.65g/kg,并可显著加强戊巴比妥钠的镇静作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均表明其可提高痛阈[4]。赤芝中分离的腺甙亦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提高小鼠痛阈,延长咖啡因中毒死亡发生时间和松弛小鼠骨骼肌[5]。小鼠灌服人工和天然紫芝水煎酒沉浓缩液对热烫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均有明显镇痛作用[6]。灵芝(Ganoderma sp.)发酵液腹腔注射也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增强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并能显著延长辐射热刺激大鼠尾的痛反应潜伏期,有明显镇痛作用[7]。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赤芝酊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强心作用,家兔腹腔注射赤芝酊可使心收缩力加强,心率变化不大,腹腔注射赤芝醇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兔心电图T波高耸有明显对抗作用,表明其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对抗。麻醉猫静注赤芝醇提液血压立即下降,但维持时间短暂。小鼠灌服赤芝酊或醇提液均能提高常压耐缺氧能力[1]。赤芝发酵液或菌丝体醇提液对离体蟾蜍心脏也有强心作用,后者作用较强。腹腔注射菌丝体醇提液对家兔在体心脏有强心作用。麻醉兔静注发酵液有短暂降压作用,未见快速耐受。小鼠腹腔注射发酵液或菌丝体醇提液或灌服赤芝热水浸出物均能提高常压耐缺氧能力[2,4]。麻醉犬静注赤芝发酵总碱(发酵液用生物碱提取方法)使冠脉血流明显增加,冠脉血管阻力和心肌耗氧降低。麻醉猫静注菌丝体醇提取物,冠脉血流和脑血流均增加。结扎豚鼠冠脉左前支使S-T段抬高,T波倒置,醇提取物能使其恢复。对离体豚鼠心脏,赤芝发酵总碱和菌丝体醇提取物均能扩张冠状动脉,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状血管收缩。小鼠腹腔注射上述两制剂可提高耐常压缺氧的能力,但口服无效[8]。赤芝子实体或菌丝体醇提取液腹腔注射可显著提高小鼠心肌摄取86Rb的能力[9]。灵芝(Ganderma sp.)发酵液也有此作用,且对离体蟾蜍心脏也有强心作用并能提高小鼠耐常压缺氧的能力[7]。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Wistar大鼠灌服灵芝水浸膏100~200mg/kg,可见血压下降,子实体伞部分具有较强的降压作用,用透析膜分离所获有效部分,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万以上部分,降压作用有持续性[10]。赤芝菌丝体水浸膏静注对麻醉兔和大鼠可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并伴有交感神经传出功能抑制,浸膏并不减少心率,其降压作用系继发于交感神经中枢的抑制[11]。此外,赤芝浸膏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对烫伤大鼠心肌线粒体有稳定保护作用,能提高血浆和心肌cAMP水平,降低小鼠耗氧量和提高耐缺氧能力[12]。
日本学者证明,赤芝甲醇提取物对自发高血压大鼠有降压作用,经分析有效成分为羊毛甾烷(lanostane)衍生物,包括灵芝酸S、丹芝醇A和B、灵芝醛A等[13]。并证明甲醇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在体外对血管紧张素转变酶(ACE)有抑制作用,作用最强的灵芝酸F,其IC50为4.7×10-9mol/L,其余从强到弱依次为灵芝酸H、K、B、C、Y、S,灵芝醇A和B及灵芝醛A的作用较弱[14]。1981年曾有赤芝子实体水提物中分离的成分,其相对分子质量≥100000,含乳糖、果糖和葡萄糖,具有降压作用[15]。
3. 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 紫芝注射液在体外对ADP和胶原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健康人每日服紫芝0.2g共1星期,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明显抑制,对胶原诱导者作用较差[16]。心肌梗死或脑梗死患者服灵芝2星期,体内外试验均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服药后对体外血栓形成也有明显抑制作用[17]。赤芝水提取物在体外对凝血酶诱发的牛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腺苷[18]。大鼠灌服赤芝浸膏对实验血小板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提高人体老化的红细胞变形能力,而对大鼠凝血酶原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均无影响[19]。
4.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实验证明,赤芝醇提取液及灵芝(Ganoderma sp.)发酵液腹腔注射均有祛痰作用。小鼠氨雾引咳法证明,灵芝(Ganoderma sp.)发酵液腹腔注射有较好的止咳作用[7,20]。赤芝酊、赤芝菌丝体醇提液及浓缩发酵液对组胺引起的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收缩有解痉作用,对组胺喷雾引起的豚鼠喘息,腹腔注射赤芝发酵液或菌丝体醇提液只能保护少数动物,但可使喘息潜伏期显著延长[1,2]。灵芝(Ganoderma sp.)发酵液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的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痉挛,还能显著抑制抗原引起的卵蛋白主动致敏豚鼠肺释放组胺[7]。赤芝水浸液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有轻度松弛作用,尚能拮抗过敏反应介质组胺和迟缓反应物质(SRS-A)对气管的收缩作用[21]。
赤芝发酵液氯仿提取物在体外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释放有明显抑制作用,从其分离出的油酸对化合物48/80和A-23187诱导的肥大细胞组胺释放和45Ca摄取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22]。赤芝甲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抑制刀豆球蛋白A(Con A)和化合物48/80诱发的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从其中分离出的灵芝酸C和D也能抑制这种组胺释放,其定量可用作该粗制剂的质控指标[23]。
5. 对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小鼠腹腔注射赤芝多糖BN3C(即D6)能促进血清、肝脏及骨髓的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加速骨髓细胞分裂、增殖,还能增加小鼠肝匀浆细胞P-450的含量,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24,25]。赤芝浸膏对烫伤动物可增加血浆皮质醇的含量[12]。
小鼠腹腔注射赤芝子实体水提液或灵芝多糖A或B10mg/kg,30mg/kg或100mg/kg,均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小鼠也有显著降血糖作用[26~28]。赤芝孢子粉提取物灌胃能对抗正常小鼠因静注葡萄糖或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还能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29]。从赤芝子实体分离的杂聚糖(heteroglycan)对雄小鼠有降血糖作用,但比灵芝多糖作用弱;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抗肿瘤作用良好[30]。
6. 保肝作用 小鼠灌服赤芝酊能减轻四氯化碳中毒所致的肝病理损害[1]。小鼠灌服紫芝和赤芝的醇提物对四氯化碳所致转氨酶升高有降低作用,后者还可明显降低肝中三酰甘油(甘油三酯)的蓄积,并能减轻乙硫氨酸引起的脂肪肝,提高小鼠肝脏代谢戊巴比妥钠的功能,促进部分切除肝脏小鼠的肝再生,对洋地黄毒甙和吲哚美辛(消炎痛)中毒,两种制剂有明显保护作用[31]。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赤芝孢子粉醚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对吲哚美辛(消炎痛)毒性的耐受[3]。大鼠给予赤芝浸膏和谷胱甘肽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以血清转氨酶和脂质过氧化物为指标,显示有明显保肝作用,组织学检查亦有效,比单用任一种药物效果好[32]。
7. 对实验性肌强直的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赤芝注射液,对2,4-二氯苯氧乙酸引起的实验性肌强直有明显降低醛缩酶的作用[33]。临床用赤芝孢子粉注射液治疗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有一定疗效。刘耕陶等[34]模拟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和醛缩酶升高现象,采用豚鼠大腿肌肉匀浆加免疫佐剂给大鼠脚掌注射,每星期1次,连续4次,末次注射1星期后检查,复制出免疫性肌炎,血清CPK上升,肌肉CPK降低,肌肉变性,炎症浸润。在免疫同时,每日给大鼠注射赤芝孢子粉水提取物1次,共30d,结果血清CPK降低,肌肉CPK上升,肌损害减轻。此外,2,4-二氯苯氧乙酸引起的小鼠实验性肌强直,血清CPK亦上升,注射赤芝孢子粉水提取物亦能使之降低。赤芝子实体对大鼠腿部肌肉匀浆因氧自由基损伤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亦有保护作用,使丙二醛生成量减少,抑制超氧阴离子生成。小鼠皮下注射赤芝孢子粉水提取物3~5d,还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和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拮抗泼尼松引起的小鼠脾脏DNA生物合成的抑制。提示其有一定的抗炎免疫药理活性[34]。
8. 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 赤芝多糖GLA、GLB、GLC对超氧阴离子(O自由基的产生和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均有抑制作用,并对羟基自由基(·OH)有清除作用,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样活性,是灵芝延缓衰老的重要因素。灵芝多糖对人胚肺二倍体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分裂代数的影响,显示BN3B和BN3C有促进DNA合成和延缓衰老的作用[35]。
9. 抗炎作用 大鼠灌服人工和天然紫芝水煎酒沉浓缩物均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关节肿。灌服人工紫芝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抑制作用,对角叉菜胶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降低作用,可明显抑制棉球肉芽肿形成和渗出液中白细胞游入,使体重明显增加,而对胸腺、肾上腺和脾重量无影响,对大鼠胃粘膜也无损伤作用[6]。
10. 抗肿瘤作用 赤芝子实体柄粗提取物对小鼠S180抑制率达87.6%,其成分含多糖和蛋白质[36]。赤芝热水提出物中分离得多种多糖腹腔注射,对小鼠S180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37,38]。口服则无效[39]。人工培养赤芝菌丝体中分离的蛋白多糖也能抑制小鼠S180生长,并对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其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数明显增加[40]。认为多糖抗肿瘤作用是通过宿主介导,加强宿主免疫功能的结果而非通过其直接细胞毒作用[37,41]。
小鼠腹腔注射从赤芝中分离的多糖GL-1、GL-2或GL-3,每日5~20mg/kg,连续10d,对S180抑制率达42%~97%[42]。赤芝中的葡聚糖和杂聚糖均有抗小鼠S180的作用[30,43]。
11. 抗放射作用 小鼠经致死量60Co照射可致急性放射病引起死亡。如在照射前灌服赤芝子实体醇提取物20d,照射后继续给予2星期,能明显降低小鼠的死亡率;如果只在照射后腹腔给予灵芝,虽对60Co的致死作用无影响,但可使动物平均存活时间延长。表明灵芝对放射损伤有一定防护效应[44]。对雄性小鼠X线照射,灵芝浸膏腹腔注射可预防放射线损伤[45]。
12. 免疫调节作用 赤芝中分离的蛋白多糖腹腔注射可使小鼠腹腔渗出液中的细胞、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增加,表明有免疫加强作用[46],对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小鼠的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数明显增加,此种多糖含半乳糖、葡萄糖和木糖[40]。白介素-2(IL-2)是重要的淋巴因子之一,在免疫调节网络中占重要地位,它主要由T辅助细胞产生,故IL-2的水平间接反映T细胞的功能。研究表明,在试管内,氢化可的松和环孢素A可明显抑制小鼠脾细胞产生IL-2。赤芝热水提取物能明显对抗上述两者的抑制作用,促进IL-2的产生,其作用与浓度相关。整体研究亦证明赤芝可促进脾细胞产生IL-2,即使在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IL-2的产生仍有显著增加[47]。赤芝多糖成分BN3C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可轻微活化小鼠脾细胞,使其进入低水平增殖及IL-2产生,但远不能与ConA相比;当与ConA合用时,显著提高细胞增殖,但IL-2活性降低。BN3C作用的靶细胞有T、B及辅助细胞,BN3C可降低环磷酰胺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48]。灵芝多糖BN3A,BN3B和BN3C在体外均显著增加正常小鼠脾细胞IL-2的产生,可恢复老年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的能力,部分对抗氢化可的松或环孢素A对小鼠脾细胞IL-2产生的抑制[49]。赤芝多糖促进IL-2的分泌并增强T细胞功能[50],在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模型中,对环孢素A、氢化可的松、丝裂霉素C、氟尿嘧啶和阿糖胞苷的免疫抑制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抑制较轻时可完全对抗使之恢复正常[51]。
从赤芝菌丝体分离到一种免疫调节剂灵芝-8(LZ-8)[52],能使绵羊红细胞凝集,但对人红细胞无此作用,整体试验时,如给小鼠重复用药可防过敏反应的发生,认为是抗体减少所致[53]。赤芝菌丝体中所含的一种蛋白质对于用牛血清白蛋白作抗原致CFW小鼠产生的Ⅰ型变态反应,静注或腹腔注射该蛋白质,有100%的抑制作用;应用该蛋白处理过的淋巴细胞,Ⅳ型变态反应也减轻(从100%减为20.4%)[54,55]。
赤芝孢子粉醇提水溶部分(GLSE)腹腔注射,对2,4-二硝基氯苯引起的小鼠皮肤过敏反应、SRBC引起的小鼠足跖的迟发型过敏反应、注射同种异型脾细胞引起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外,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GLSE可抑制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56]。
赤芝菌丝体的碱提取物(alkali extract)能激活补体C3,并能激活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增加碳廓清率,也能增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其有效成分含多糖及蛋白质[57]。
13. 其他作用 赤芝孢子粉或赤芝提取物均可显著减少毛果芸香碱所致小鼠流涎,表明具外周抗胆碱作用[3]。灵芝治疗慢性气管炎患者4个月后,大部分患者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普遍下降,提示其可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58]。赤芝酊或醇提液对离体兔小肠或豚鼠回肠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乙酰胆碱兴奋的小肠,抑制更为显著[1]。赤芝发酵液或菌丝体醇提取液对离体兔回肠平滑肌有明显抑制,对氯化钡、乙酰胆碱和组胺引起的回肠收缩有对抗作用。赤芝发酵液对脑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离体子宫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2]。小鼠腹腔注射赤芝热水浸出物3.5g/kg,连续1星期,可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4]。
14. 毒性 灵芝毒性较小,小鼠腹腔注射赤芝渗漉液LD50为38.3±1.04g/kg,赤芝热醇提取液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为6.75g/kg,灌胃的MLD为165g/kg。冷醇提取液毒性更小,每日给大鼠灌胃1.2g/kg及12g/kg,共30d,对生长发育、肝功能、心电图等均无中毒表现。犬每日灌服冷醇提取液12g/kg,共15d,再给热醇提取液24g/kg,共13d,指标与大鼠同,结果也类似,病理切片亦未见异常[59]。
人工培养灵芝经醇提取制成的注射液经豚鼠试验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有报道患者应用后轻者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心慌、胸闷、喉头水肿等,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故临床应采用口服[60]。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砂土。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药性】
味甘,性平。归肺、心、脾经。
1. 《本经》:赤芝苦,平。紫芝甘,温。
2. 《别录》:无毒。
3. 《药性论》:紫芝甘,平。
4. 《品汇精要》:紫芝气味俱厚,阳也。
5. 《青岛中草药手册》:性温,味淡、微辛。入肾、脾经。
【功能主治】
益气血,安心神,健脾胃。主治虚劳,心悸,失眠,头晕,神疲乏力,久咳气喘,冠心病,矽肺,肿瘤。
1. 《本经》:赤芝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紫芝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2. 《本草经集注》:紫芝疗痔。
3. 《新修本草》:赤芝安心神。
4. 《纲目》:紫芝疗虚劳。
5.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治神经衰弱、失眠、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
6. 《全国中草药汇编》:滋养强壮。主治头晕,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病,血胆固醇过高症,肝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矽肺,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鼻炎。
7. 《中国传统补品补药》:养心安神,补肺益肝。适用于血不养心,心悸失眠健忘,肺虚咳喘,日久不愈,以及肝炎恢复期,神疲纳呆等症。
【应用与配伍】
用于形体虚弱,气血不足,以及各种脏腑功能失调。灵芝能滋补强壮,改善脏腑功能。常单味煎服或制成多种剂型口服。亦可随证配伍相应的药物同用。如气血两虚者,可配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等,以增益气补血之效。若血不养心,心悸、失眠者,可与酸枣仁、柏子仁等同用,以养心安神。若肺气不足,咳喘不已者,可与人参、五味子等同用,以保肺气而止喘咳。若脾气虚弱,食欲不振,体虚乏力者,可与白术、茯苓等同用,以健脾益气。现在临床上常以本品治疗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白细胞减少症等,也常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
1. 《本草经集注》:薯预为之使。得发良。得麻子仁、白瓜子、牡桂共益人。
2. 《抗癌中药的临床效用》:对癌肿患者放疗、化疗后出现体虚乏力、心悸、失眠、盗汗、白细胞下降等,与其他扶正药如党参、黄芪、白术等配伍,有良好效果。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研末,2~6g;或浸酒。
【使用注意】
实证慎服。
《本草经集注》:恶恒山。畏扁青、茵陈蒿。
【附方】
1. 治虚劳短气,胸胁苦满,唇口干燥,手足逆冷,或有烦躁,目视竪竪,腹内时痛,不思饮食 紫芝一两半,山芋、天雄(炮裂,去皮)、柏子仁(炒香,别研)、枳实(去瓤,麸炒黄)、巴戟天(去心)、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分半,人参、生干地黄(洗,焙)、麦门冬(去心,焙)、五味子(去茎叶,炒)、半夏(汤洗去滑,炒)、牡丹皮、附子(炮裂去脐皮)各三分,蓼实、远志(去心)各一分,泽泻、瓜子仁(炒香)各半两。上十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空心日午、夜卧各一服,渐至三十丸。(《圣济总录》紫芝丸)
2. 治积年胃病 木灵芝1.5g,切碎,用老酒浸泡服用。(《杭州药用植物志》)
3. 治神经衰弱,心悸头晕,夜寐不宁 灵芝1.5~3g。水煎服,每日2次。
4. 治慢性肝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 灵芝焙干研末,开水冲服,每服0.9~1.5g,每日3次。
5. 治冠心病 灵芝切片6g,加水煎煮2h,服用,早晚各1次。
6. 治误食毒菌中毒 灵芝120g,水煎服。(3~6方出自刘波《中国药用真菌》)
7. 治矽肺(有1~3期的矽肺患者,粉尘工龄最长者达22年,最短8年) 灵芝酊内服,每日3次,每次10ml。
8. 治鼻炎 灵芝500g,切碎,小火水煎2次,每次3~4h,合并煎液,浓缩后用多层纱布过滤,滤液加蒸馏水至500ml,滴鼻,每次2~6滴,每日2~4次。(7~8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9. 治乳腺炎 灵芝30~60g。水煎服。
10. 治对口疮 灵芝研碎,桐油调敷患处。(9~10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制剂】
1. 灵芝糖浆 灵芝200g,防腐剂适量,蔗糖600g。取灵芝,粉碎成粗粉,用乙醇适量浸泡7d,压榨,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滤渣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上述浓缩液、蔗糖和防腐剂,煮沸溶解,滤过,加水至1000ml,混匀,即得。本品为棕色粘稠液体;味甜、微苦。本品乙醇液加茚三酮试液显蓝紫色。比重应不低于1.24。凡用人工培植的灵芝,子实体量不得少于50%,不得附有米糠和木屑等培养基。功能镇静,健胃。用于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口服,每次20ml,每日3次。(《湖北省药品标准》1980年)
2. 灵芝片 灵芝1000g。取灵芝加水煎煮2次,每次3h,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膏。加适量辅料,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加润滑剂,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每基片重0.25g。本品除去糖衣后呈棕黄色;味苦、微涩。功能镇静,健胃,提升白细胞。用于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高原不适应症及白细胞减少。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吉林省药品标准》1986年;《贵州省药品标准》1984年;《山东省药品标准》1986年)
3. 灵芝草酊灵芝草,用95%乙醇于60℃浸泡48h后,滤过。滤液用减压蒸馏法回收乙醇,配成10%酊剂。功能滋养强壮。用于慢性气管炎。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50d为1疗程。〔《山东医药》1971,(2)∶22〕
4. 灵芝注射液 灵芝200g,吐温-808ml,苯甲醇10ml,注射用水适量。
取灵芝研成粗粉;用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次,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200ml,放冷,加乙醇2000ml,静置,滤过,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200ml,再加乙醇2000ml,静置,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热注射用水适量,加活性炭0.15%,搅拌,80℃保温30min,冷藏,滤过,滤液加苯甲醇、吐温-80,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6.0~7.0,80℃水浴加热15min,搅拌,再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精滤,灌封,100℃30min灭菌,即得。为棕黄色澄明液体,每支2ml,每1ml相当于原药材0.2g。取本品1.00ml,用蒸馏水稀释至50.00ml,摇匀,在波长260nm处测定,吸收度值不得低于1.20。pH应为3.5~7.0。
功能安神,镇静,镇痛,祛痰。用于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能改善冠心病、视网膜色素病变等症状,为肝炎或肝硬化病的辅助治疗药。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或心绞痛发作期禁用。〔《河南省药品标准》1984年;《中草药》1978,9(4)∶23;宁夏卫生厅药政局《医院制剂》1992年〕
5. 安神宁 灵芝50g,刺五加浸膏20g,五味子25g,蔗糖300g,60%乙醇适量。取灵芝与五味子研成粗粉,加60%乙醇浸渍2次,每次1星期,每日搅拌1次,分次滤过,药渣压榨,合并榨出液与滤液,加刺五加浸膏,搅匀,静置24h,分取上清液;蔗糖制成单糖浆,与上述溶液合并,加水至1000ml,搅匀,分装。本品为红棕色液体,味甜、酸、微辣。含乙醇量20%~25%,比重1.10~1.12。功能扶正固本,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神经衰弱,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口服,每次15~20ml,每日2次。(《黑龙江省药品标准》1986年)
6. 人参灵芝冲剂 灵芝600g,人参(去芦)120g。以上二味,酌予碎断,按水醇法制成流浸膏,加入蔗糖粉,糊精,搅拌均匀,制粒,于60℃以下烘干,约制颗粒1000g,分装,即得。每袋5g。本品为棕黄色颗粒;味甜、微苦。本品水溶液滴于滤纸上烘干,喷茚三酮乙醇液,呈蓝紫色。功能滋补强壮,补气养血。用于体质衰弱,气短乏力,少寐多梦,头眩倦怠,食欲不振,自汗心悸等症。口服,每次5g,每日2次。(《黑龙江省药品标准》1986年)
7. 灵芝北芪片 灵芝膏粉65g,黄芪膏粉200g。取灵芝适量酌予碎断,加水煎煮2次,每次3h,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膏,低温干燥,粉碎即得灵芝膏粉(出膏率约为13%)。取黄芪酌予碎断,加水煎煮2次,每次3h,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膏,低温干燥,粉碎即得黄芪膏粉(出膏率约为18%)。取灵芝膏粉及黄芪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每基片重0.28g。除去糖衣呈深棕色;味微苦。功能养心安神,补气益血。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健忘,食少体倦,气短多汗等症;亦可用于慢性肾炎、肝炎等的辅助治疗。口服,每次4~6片,每日2~3次。(《黑龙江省药品标准》1986年)
8. 长白灵咳喘片 灵芝110g,黄连素10g,白色葡萄球菌(灭活)3.75g,大肠杆菌(灭活)3.75g,取以上四味,制成1000片,包糖衣。本品除去糖衣后显黄褐色,味苦。本品乙醇提取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含氯石灰(漂白粉)少许,即显樱红色;提取液5滴,置蒸发皿中,加5%五倍子酸的乙醇溶液2~3滴,混匀,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即显褐绿色。本品除去糖衣后研细,经涂片革兰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为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菌丝体较细,呈锁状联合。功能止咳,祛痰,平喘,消炎。用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口服,每次3~4片,每日3次。20~30d为1疗程。(《江苏省药品标准》1985年)
【现代临床研究】
1.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采用灵芝制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92例,方法为:①灵芝液,每日口服2次,每次25~50ml。②20%灵芝酊,每日3次,每次10ml。③复方灵芝片(灵芝与复方中药片剂同时应用),灵芝,每日口服3次,每次1片(含量相当于灵芝生药0.5g);复方中药片剂,每日口服4次,每次4片(每日总量相当于紫花地丁30g,侧柏叶30g,葶苈子9g)。疗程1~3个月。治疗结果:①灵芝液组133例,近期治愈8例,显效42例,好转63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85.0%。②灵芝酊组121例,近期治愈9例,显效32例,好转46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为71.9%。③复方灵芝片组138例,近期治愈5例,显效34例,好转71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79.9%。认为灵芝一般在服后1~2星期出现疗效,对咳嗽、咯痰、气喘三种症状均有效,对喘息型的疗效优于单纯型,中医分型中的痰湿型优于虚寒型,大多数患者服后食欲增加,睡眠好转,抗寒能力增强,感冒明显减少,并有较好远期疗效。其副反应很少,少数患者出现咽干、腹胀、头晕、便秘,一般不需停药[1]。
2. 治疗支气管哮喘 小儿患者每日注射灵芝注射液1~2ml(每1ml含0.5~1g生药),连续注射1个月左右。治疗27例,显效(无咳嗽,气喘不发生,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能平卧,肺部无干、湿竫音)9例,有效(自觉症状减轻,体征不明显)14例,无效4例。又以灵芝注射液每日1次2ml,于双侧定喘、丰隆、孔最等穴,交替行穴位注射,10d为1疗程。治疗14例(大多为成人),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5例[2]。
3. 治疗白细胞减少 采用人工培养的固体灵芝菌丝制成片剂,治疗化学因素、慢性疾病等导致的白细胞减少60例。方法为每日2次,每次3片(每片0.4g),饭后服,10d为1疗程。结果49例有效,其中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81.7%。多数患者自觉症状亦有改善。服药前后白细胞数增加值经统计学处理,t值=4.8,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与服用固体白木耳菌丝组比较,t值=6.1,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认为服用疗程以20~30d为宜,少数病例服后有轻微腹部不适和恶心,不需停药,可自行消失[3]。另有报道用灵芝片(每片含生药1g)治疗白细胞减少19例,方法为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10d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也收到了满意疗效[4]。
4. 治疗冠心病 用灵芝糖浆观察92例冠心病与可疑冠心病患者,结果对心绞痛及心前区闷胀或紧压感的缓解率为71.69%,对心跳、气短等症状的好转率为64.57%。
半数以上患者服药期间反映食欲、睡眠好转,精神好。据初步观察:本品对高血压病无降压作用,但对降压药物似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心律失常基本无效,对心电图的变化影响不大。对降低血胆固醇的疗效并不满意,但对降低血三酰甘油(甘油三酯)有较好疗效,72例中有37例下降,升高者仅10例,说明对高脂蛋白血症的Ⅳ型疗效较好。一般无副反应,只有少数患者头晕、失眠、面潮红、胃部不适、恶心、食欲不振、口干、腹泻,个别出现头痛、心慌;均较轻微,历时短暂,不治自愈。用法:口服四川省抗菌素工业研究所配制的菌灵芝糖浆,每日2次,每次6ml[5]。又有报道,用灵芝糖浆(每1ml相当于生药0.312g)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方法:口服每次30ml,每日早饭后和睡前各服1次。结果:46例心绞痛患者,显效14例(占30.5%),改善28例(占60.09%),无效4例(占8.6%);总有效率为90.9%。在45例休息时心电图不正常患者中,显效12例(占26.67%),好转16例(占35.55%),无变化16例(占35.55%),加重1例(占2.23%);总有效率达62.22%。对降低血脂也有一定疗效[6]。还有用灵芝糖浆治疗冠心病等高胆固醇血症120例,方法为口服,每日2~3次,每次4~6ml,连服1~3个月。结果:服药前胆固醇值在7.8mmol/L(300mg%)以上的9例,服药后显著下降7例,中度下降1例,有效率为89%;6.526~7.8mmol/L(251~300mg%)的27例,服药后显著下降15例,中度下降6例,轻度下降5例,有效率为96%;5.2~6.5mmol/L(200~250mg%)的78例,服药后显著下降33例,中度下降23例,轻度下降11例,有效率为86%。全部病例总有效率为86%。对心悸、气急、水肿、心前区痛等临床及主观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降低血压方面也有一些效果,无明显副反应[7]。亦有报道采用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研制的灵芝舒心片治疗冠心病103例,方法为每日服6片,分2~3次服用,服药时间1~4个月。治疗结果:对心绞痛、胸闷、心悸、头昏头痛、失眠、心烦、疲乏等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对各种临床症状的有效率在70%~90%左右。治疗前有心电图异常者61例,其中S-T段和T波异常者35例,治疗后改善18例,有效率达51.4%;心律异常者10例,治疗后改善者6例,占60%;2例心率过缓者,心率也有所提高;5例心室肥厚及心肌劳损、8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治疗前后无变化。25例治疗前后均查胆固醇、三酰甘油、β脂蛋白的高血脂者,有效率分别为64.0%,68.0%,68.0%[8]。另有报道用灵芝舒心片治疗冠心病31例,用法同上,对心绞痛有效率77.8%,心电图总有效率65.2%,高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有效率66.7%[9]。
5. 治疗克山病 用人工培养灵芝(赤芝和薄树芝两种)混合制成的子实体糖浆和孢子糖浆两组药物,前者由子实体20g,菌丝体130g,白糖400g,苯甲酸钠5g,香精适量,制成1000ml(含灵芝15%)。饭前服,每次15ml,每日2次(口服量含生药4.5g)。后者由担孢子6g,白糖400g,苯甲酸钠5g,香精适量,制成1000ml。饭前服,成人每日2次,每次15~17ml(口服量含生药0.2g),对100例潜、慢型克山病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①自觉症状的疗效:治疗前以头昏、心悸、气短、失眠、食欲减退等较多,治疗45d后,普遍食欲增进,睡眠改善,其他诸症状可收到50%的效果。3个月后,头昏消失及减轻占89.5%,心悸消失及减轻占85.8%,气短消失及减轻占85%,其余症状改善更突出。②对体征的疗效:血压与脉压变化,血压治疗后有所下降,有部分患者脉压由偏低恢复正常。体征变化,治疗后心杂音减轻者40.4%,其中30例Ⅱ级以上杂音转为心音不纯。治疗前,心音减弱,心界扩大,肝肿大及下肢浮肿者较多,治疗45d,各体征消失与减轻者不足1/3。3个月后,心界扩大消失及减轻者占86.6%,心音减弱消失及减轻者占83.3%,肝肿大及下肢浮肿消失和减轻者各占78.2%。心功能变化,治疗前心功能Ⅰ级78例,Ⅱ级19例,Ⅲ级3例。治疗45d,心功能Ⅱ级以上者有3例恢复为Ⅰ级。3个月后,Ⅱ级以上者有8例恢复至Ⅰ级。X线变化,治疗前心界扩大43例,治疗45d心界变化不明显,3个月后,心界扩大尚有27例,有16例心界扩大恢复正常。心电图变化,治疗前异常心电图46例,治疗45d,异常心电图为45例,3个月后异常心电图为36例。疗效:有效率90%。
孢子组对慢型克山病的疗效(92.3%)高于潜在型(84.6%);而子实体组对潜在型的疗效(92.2%)高于慢型(80.0%)[10]。
6. 治疗肝炎 采用菌灵芝注射液(每支2ml,相当于生药2g)每日肌注1次,每次2ml,2个月为1疗程,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74例。结果:单纯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及合并浊度试验增高者56例,显效46例(82.1%),有效4例(7.5%),总有效率为89.6%;降酶时间为1~2个月。单纯浊度试验增高者及合并丙氨酸转氨酶增高者44例,显效12例(27.3%),有效10例(22.7%)。1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治疗2个月后,3例转阴。多数患者治疗后食欲增加,肝区疼痛减轻,睡眠改善。肝脾肿大改变不明显。副反应有注射局部疼痛,约1/4病例出现全身或局部荨麻疹[11]。另有用灵芝片(每片相当于生药1g)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治疗HBsAg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30例,结果:显效18例(60.0%),有效9例(30.0%),无效3例(10.0%);总有效率为90.0%。疗效明显优于五味子核油对照组(P<0.01)[12]。
7. 治疗神经衰弱 用灵芝经液体发酵获得灵芝粉,再将灵芝粉、0.08%苯甲酸钠与适量淀粉混和,加入适量乙醇,制成糖衣片。每片含灵芝粉0.25g。一般每日口服3次,每次4片,少数患者每日2次,每次4~5片。据100例观察,治疗1个月以上,显著好转者61例(61%),好转35例(35%),无效4例(4%),总有效率为96%。副反应:100例患者中有8例便秘,7例口干、舌苦,3例咽干、唇起泡,3例食欲差,3例腹泻、腹胀,2例胃反酸水,1例胃痛。上述各例中除1例食欲差未持续用药外,其他症状在持续用药过程中自行消失[13]。
8. 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灵芝露(每1ml含生药0.175g)口服,每次10~15ml,每日3次,疗程2星期至2个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除失访3例外,余27例,慢性型14例中显效7例,良效2例,进步1例,无效4例;急性型13例中显效12例,良效1例。血小板上升至100×109/L(10万)以上12例,60×109/L~90×109/L(6~9万)6例,40×109/L~50×109/L(4~5万)8例,20×109/L~30×109/L(2~3万)1例。服本药期间停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14]。
9. 治疗萎缩性肌强直 用赤芝孢子粉注射液(亦名肌731)肌内注射,每日1次,每次400mg(1支),个别病例短期每次800mg(患者注射总量,最少96支,最多的450支)。治疗10例,患者大多是食欲和睡眠先改善,继则体重增加,肌强直缓解,以后肌力逐渐增加。治疗结果:显效5例,进步2例,症状略有改善者3例。据观察,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则以年龄较小、病程较短、病情较轻者较好;反之较差[15]。
10. 治疗内脏多动症 用赤芝孢子粉制剂(即肌生)肌内注射,每日1次,每次400~800mg。治疗2例,所有症状消失出院,随访8年,未见复发[16]。
【集解】
1. 《别录》:赤芝生霍山。紫芝生高夏山谷。六芝皆无毒。六月、八月采。
2. 《新修本草》:五芝,《经》云:皆以五色生于五岳。诸方所献,白芝未必华山,黑芝又非常岳,且芝多黄白,稀有黑青者。然紫芝最多,非五芝类。但芝自难得,纵获一二,岂得终久服耶?
3. 《纲目》:《神农经》云:山川云雨、四时五行、阴阳昼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为圣王休祥。《瑞应图》云:芝草常以六月生,春青夏紫,秋白冬黑。葛洪《抱朴子》云:'芝有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凡数百种也。'石芝石象,生于海隅石山岛屿之涯。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大者十余斤,小者三四斤。凡求芝草,入名山,必以三月、九月,乃山开出神药之月……时珍尝疑:芝乃腐朽余气所生,正如人生瘤赘,而古今皆以为瑞草,又云服食可仙,诚为迂谬。近读成式之言,始知先得我所欲言,其揆一也。又方士以木积湿处,用药傅之,即生五色芝。嘉靖中王金尝生以献世宗。此昔人所未言者,不可不知。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 侯翠英.中草药通讯,1979,10(6)∶4
[2] 侯翠英,等.植物学报,1988,30(1)∶66
[3] Chiang H C, et al. C A,1987,107∶141218s
[4] Shin H W, et al. C A,1986,105∶29874k
[5] Yeh S F, et al. C A,1987,107∶233058t
[6] Mayazaki T, et al. Chem Pharm Bull,1981,29(12)∶3611
[7] Mikino H, et al. Planta Med,1985,51(4)∶339
[8] Tomoda M, et al. Phytochemistry,1986,25(12)∶2817
[9] 何云庆,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9,21(3)∶225
[10] Hirotani M, et al. Phytochemistry,1985,24(9)∶2055
[11] Hirotani M, et al. Phytochemistry,1986,25(5)∶1189
[12] Nishitoba T, et al. Phytochemistry,1987,26(6)∶1777
[13]Kikuchi T, et al. Chem Pharm Bull,1985,33(6)∶2624
[14] Kikuchi T, et al. Chem Pharm Bull,1985,33(6)∶2628
[15] Nishitoba T, et al. Agric Biol Chem,1985,49(12)∶3637
[16] Aiko M, et al. Chem Pharm Bull,1986,34(7)∶3025
[17] Nishitoba T, et al. Agric Biol Chem,1986,50(3)∶809
[18] Nishitoba T, et al. Agric Biol Chem,1987,51(2)∶619
[19] Nishitoba T, et al. Agric Biol Chem,1987,51(4)∶1149
[20] Hirotani M, et al. Phytochemistry,1987,26(10)∶2797
[21] Toth J O, et al. C A, 1984,100∶117512t
[22] Shiao Ming-Shi, et al. Phytochemistry,1988,27(3)∶873
[23] Shiao Ming-Shi, et al. J Nat Prod,1987,50(5)∶888
[24] Lin Lee-Juian, et al. Phytochemistry,1988,27(7)∶2269
[25] Yeh S F, et al. C A,1990,112∶175714u
[26] Nishitoba T, et al. Agri Biol Chem,1985,49(6)∶1793
[27] Nishitoba T, et al. Agri Biol Chem,1985,49(5)∶1549
[28] Nishitoba T, et al. Agri Biol Chem,1986,50(3)∶809
[29] Nishitoba T, et al. Agri Biol Chem,1988,52(2)∶367
[30] 陈若芸,等.药学学报,1991,26(4)∶267
[31] Sato H, et al. Agri Biol Chem,1986,50(11)∶2887
[32] Arisawa M, et al. J Nat Prod,1986,49(4)∶621
[33] Arisawa M, et al. J Nat Prod,1988,51(1)∶54
[34] Nishitoba T, et al. Agri Biol Chem,1988,52(1)∶211
[35] 陈若芸,等.药学学报,1991,26(6)∶430
[36] Furuya T, et al. C A,1988,109∶156253q
[37] Chun-Nan Lin, et al. Phytochemistry,1990,29(2)∶673
[38] 陈若芸,等.植物学报,1991,33(1)∶65
[39] Lin Chun-Nan, et al. J Nat Prod,1991,54(4)∶998
[40] Chiang H C, et al. C A,1991,114∶203536g
[41] Lin Lee-Juian, et al. J Nat Prod,1988,51(4)∶918
[42] Shiao Ming-Shi, et al. Phytochemistry,1988,27(9)∶2911
[43] Kac D, et al. Phytochemistry,1984,23(11)∶2686
[44] Yoshimasa K, et al. C A,1988,108∶216267p
[45] 小岛英幸,等.化学杂志(日),1958,97∶1458
[46] 方乍浦,等.中成药,1989,11(7)∶36
[47]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370
[48] 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201组.中草药通讯,1979,10(6)∶1
[49] Ukai S, et al. C A,1982,97∶88334y
[50] Ukai S, et al. Chem Pharm Bull,1983,31(2)∶741
[51] Ukai S, et al. C A,1984,100∶96374g
[52] Misaki A, et al. C A,1986,104∶166909u
药理
[1] 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组.北京医学院学报,1974,(4)∶246
[2] 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组,等.北京医学院学报,1975,(1)∶16
[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药理室.中华医学杂志,1977,57(10)∶60
[4] 林春,等.中成药,1992,14(7)∶31
[5] Kasahara Y, et al. C A,1988,108∶216267p
[6] 万阜昌,等.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0)∶619
[7] 林志彬,等.北京医学院学报,1978,(4)∶216
[8] 陈奇,等.药学学报,1979,14(3)∶141
[9] 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组.北京医学院学报,1976,(2)∶80
[10] 宫崎利夫,等.天然医药品学.朝仓书店,1988∶163
[11] Lee S Y, et al. Chem Pharm Bull,1990,38(5)∶1359
[12] 彭华民,等.中草药,1986,17(4)∶165
[13] Morigiwa A, et al. C A,1987,107∶46275z
[14] Morigiwa A, et al. Chem Pharm Bull, 1986,34(7)∶3025
[15] Morinaga Milk Industry Co, Ltd. C A,1981,95∶138614w
[16] 陶军,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42
[17] 陶军,等.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1,20(3)∶186
[18] Shimizu A, et al, Chem Pharm Bull,1985,33(7)∶3012
[19] 王珏英,等.中成药,1992,(3)∶28
[20] 林志彬,等.药学学报,1979,14(3)∶183
[21] 江明华,等.中成药,1991,13(1)∶24
[22] Tasaka K, et al. C A,1988,108∶198020w
[23] Kohda H, et al. Chem Pharm Bull, 1985,33(4)∶1367
[24] 丛铮,等.北京医学院学报,1980,12(3)∶209
[25] 关洪昌,等.北京医学院学报,1981,13(4)∶261
[26] Hikino H, et al. Planta Med,1985,(4)∶339
[27] Tomoda M, et al. Phytochemistry,1986,25(12)∶2817
[28] Hikino H, et al. C A,1986,104∶174637u
[29] 章灵华,等.中草药,1993,24(5)∶246
[30] Hikino H, et al. Planta Med,1989,55(4)∶385
[31] 刘耕陶,等.药学学报,1979,14(5)∶284
[32] Byun S H, et al. C A,1988,108∶68948u
[33] 刘耕陶,等.药学学报,1980,15(3)∶142
[34] 刘耕陶,等.中国药理通讯,1992,9(3)∶4
[35] 李荣正,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1,23(6)∶473
[36] Kim B K, et al. C A,1981,95∶93841z
[37] Mizuno T, et al. C A,1987,107∶64716y
[38] Mizuno T, et al. C A,1984,101∶226886j
[39] Mizuno T, et al. C A,1986,104∶135927u
[40] Kang C Y, et al. C A,1981,95∶144002m
[41] Hyun J W, et al. C A,1991,114∶160396j
[42] Matsumoto Y, et al. Chem Pharm Bull,1981,29(12)∶3617
[43] Mizuno T, et al. C A,1989,111∶33186d
[44] 林志彬,等.北京医学院学报,1979,(2)∶134
[45] Hsu H Y, et al. Amer J Chin Med,1990,18(1~2)∶61
[46] Shin H W, et al. C A,1986,105∶29874k
[47] 张罗修,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10)∶613
[48] 谢大为,等.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5,5(1)∶8
[49] 马莉,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1,23(5)∶416
[50] 雷林生,等.中国药理通讯,1992,9(3)∶24
[51] 雷林生,等.中国药理通讯,1992,9(3)∶25
[52] Murasugi A, et al. J Biol Chem,1991,266(4)∶2486
[53] Kino K, et al. J Biol Chem,1989,264(1)∶472
[54] Sumio H, et al. C A,1991,114∶80063h
[55] Tsunoo H, et al. C A,1989,111∶146808b
[56] 章灵华,等.中国药理通讯,1992,9(3)∶29
[57] Lee J W, et al. C A,1991,115∶21813a
[58] 北京市防治慢性气管炎协作组.北京医学院学报,1978,(2)∶104
[59] 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组.中草药通讯,1974,(4)∶260
[60] 西安市药品检验所.药学通讯,1980,15(1)∶48
现代临床研究
[1] 北京市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灵芝协作组.北京医学院学报,1978,(2)∶104
[2] 武汉大学生物系药学生物学专业.灵芝.1972∶26
[3] 广东省河源县卫生局科研小组.新中医,1974,(3)∶38
[4] 刘祝尧.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2)∶122
[5] 四川医学院.四川医学院学报,1973,6(1)∶137
[6] 菏泽地区人民医院,菏泽医药,1977,(4)∶6
[7]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草药通讯,1973,(1)∶31
[8] 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心血管学会,等.中草药通讯,1979,(6)∶32
[9] 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六室.中草药通讯,1979,(6)∶33
[10] 吉林省通化县地方病防治站.中草药通讯,1974,(6)∶54
[11] 重庆医学院第二医院内科.重庆医药,1977,(1)∶55
[12] 高洪锐,等.新医学,1985,16(12)∶632
[13] 北京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中西医结合小组.北京医学院学报,1977,(2)∶85
[14] 何德兴.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7)∶431
[15] 富慧谛,等.中医杂志,1981,(6)∶22
[16] 王芷沅,等.中医杂志,1983,(6)∶52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