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牛至 Origanum vulgare L. 又名香薷(滇南本草),白花茵陈、香茹草、琦香(云南昆明),乳香草、香茹、香薷、满山香(云南曲靖),苏子草、香薷、香茹、玉兰至、罗罗香、山薄荷、满天星(云南),满坡香(贵州剑河、梵净山),土香薷(贵州贵阳、铜仁),地藿香(贵州瓮安),小田草(贵州),土香薷、香炉草、香茹草、接骨草(四川),白花茵陈、茵陈、糯米条(江西),野荆芥、随经草(江苏),土茵陈(福建),野薄荷、五香草、署草(陕西),小叶薄荷(植物名实图考)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芳香;根茎斜生,其节上具纤细的须根,多少木质。茎直立或近基部伏地,通常高25-60厘米,多少带紫色,四稜形,具倒向或微蜷曲的短柔毛,多数,从根茎发出,中上部各节有具花的分枝,下部各节有不育的短枝,近基部常无叶。叶具柄,柄长2-7毫米,腹面具槽,背面近圆形,被柔毛,叶片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1-4厘米,宽0.4-1.5厘米,先端钝或稍钝,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或微心形,全缘或有远离的小锯齿,上面亮绿色,常带紫晕,具不明显的柔毛及凹陷的腺点,下面淡绿色,明显被柔毛及凹陷的腺点,侧脉3-5对,与中脉在上面不显著,下面多少突出;苞叶大多无柄,常带紫色。花序呈伞房状圆锥花序,开张,多花密集,由多数长圆状在果时多少伸长的小穗状花序所组成;苞片长圆状倒卵形至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锐尖,绿色或带紫晕,长约5毫米,具平行脉,全缘。花萼钟状,连齿长3毫米,外面被小硬毛或近无毛,内面在喉部有白色柔毛环,13脉,多少显著,萼齿5,三角形,等大,长0.5毫米。花冠紫红、淡红至白色,管状钟形,长7毫米,两性花冠筒长5毫米,显著超出花萼,而雌性花冠筒短于花萼,长约3毫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内面在喉部被疏短柔毛,冠檐明显二唇形,上唇直立,卵圆形,长1.5毫米,先端2浅裂,下唇开张,长2毫米,3裂,中裂片较大,侧裂片较小,均长圆状卵圆形。雄蕊4,在两性花中,后对短于上唇,前对略伸出花冠,在雌性花中,前后对近相等,内藏,花丝丝状,扁平,无毛,花药卵圆形,2室,两性花由三角状楔形的药隔分隔,室叉开,而雌性花中药隔退化雄蕊的药室近于平行。花盘平顶。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不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小坚果卵圆形,长约0.6毫米,先端圆,基部骤狭,微具稜,褐色,无毛。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产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新疆及西藏;生于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海拔500-3600米。欧、亚两洲及北非也有,北美亦有引入。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其散寒发表功用,尤胜于薄荷。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作香薷收购及使用。全草又可提芳香油,鲜茎叶含油0.07-0.2%,干茎叶含油0.15-4%,油的比重(15℃)0.868-0.910,旋光度(20℃)-20°-70°,含醇量(以香草醇计)2-3%,含酚量(以麝香草酚计)约含7%,除供调配香精外,亦用作酒曲配料。此外它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变种】
为一多型种,在欧洲不少作者常分成许多亚种及变种。就我国各地所产而言,变化亦相当大,新疆所产的叶较大,花序密集,小苞片倒卵形至近卵形,甘肃所产的小苞片极宽大,果时近于圆形,深红色,福建所产的花萼近于无毛,湖南部分标本花序明显呈角柱形,台湾与大陆上述以外的地区所产的小苞片倒卵形至长圆状倒圆形以及花萼多毛这两点上是一致的,但常发现有雌花两性花异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