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千金子 Qianjinzi 《开宝本草》
【异名】
千两金、菩萨豆《日华子》,续随子《开宝本草》,拒冬实《本草图经》,联步《斗门方》,拒冬子《本草汇言》,滩板救《湖南药物志》,看园老《贵州草药》,百药解、千金药解《云南药用植物名录》,小巴豆《山西中草药》。
【释名】
苏颂曰:苗如大戟,初生一茎,茎端生叶,叶中复出数茎相续。故称续随子。联步之义近此;又云:秋种,冬长,春秀,夏实,故名拒冬。千金子,疑本为千茎子,盖本品分枝多,而得此名。讹为千金子,复义转为千两金。滩板者,病因卧床也,本品可用于诸急症,故名滩板救。
【品种考证】
千金子始载于《蜀本草》,原名续随子。《开宝本草》云:生蜀郡(今四川)及处处有之。苗如大戟。《本草图经》云:今南中多有,北土差少,苗如大戟,初生一茎,茎端生叶,叶中复出数茎相续。花亦类大戟,自叶中抽干而生,实青有壳。人家园亭中多种以为饰。秋种冬长,春秀夏实。《纲目》将其入草部毒草类。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云:苗如大戟,初生一茎,叶在茎端,叶复生茎,茎复生叶,转辗叠加,宛如十字。作花也类大戟,但从叶中抽干,并结实耳。经考证以上所述,与现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相符。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
【原植物】
续随子 Euphorbia lathyris L 又名:拒冬《开宝本草》,半枝莲《纲目拾遗》,降龙草《陕西中药名录》。
二年生草本,高可达1m。全株含白汁。茎粗壮,分枝多。单叶交互对生,无柄;茎下部叶较密,由下而上叶渐增大,线状披针形至阔披针形,长5~12cm,宽0.8~2.5cm,先端锐尖,基部V形而多少抱茎,全缘。杯状聚伞花序顶生,伞梗2~4,基部轮生叶状苞片2~4,每伞梗再叉状分枝;苞叶2,三角状卵形;花单性,无花被;雄花多数和雌花1枚同生于萼状总苞内,总苞顶端4~5裂,腺体新月形,两端具短而钝的角;雄花仅具雄蕊1;雌花生于花序中央,雌蕊1,子房三室,花柱3,先端2裂,近于扩展而扁平。蒴 果近球形。种子长圆状球形,表面有黑褐色相间的斑点。花期4~7月,果期6~9月。
生于向阳山坡。野生或栽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以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为宜。低洼地和粘土不宜栽培,易发生病害。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直播法,7~8月采收深褐色果实,晒干备用。南方秋播9月中旬至9月下旬;北方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穴深5~7cm,每穴播5~6颗。条播,按行距40cm开沟,沟深5~7cm,将种子均匀播入。播后浇人粪尿,覆土2~3cm。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间苗、补苗,松土除草,结合追施人粪尿。
现蕾前要增施过磷酸钙。遇雨季要开沟排除积水。生长后期要培土,以免倒伏。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叶斑病,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可喷1∶1∶150倍波尔多液或克菌丹防治;枯萎病可撒石灰消毒。虫害有地老虎、蛴螬为害。
【采收加工】
南方7月中、下旬,北方8~9月上旬,待果实变黑褐色时采收,晒干,脱粒,扬净,再晒至全干。
【药材及产销】
千金子Semen Euphorbiae Lathyridis 主产于河南、浙江。销全国,并出口。此外,四川、河北、吉林、辽宁亦产。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种子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5mm,直径约4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具不规则网状皱纹,网孔凹陷处灰黑色,形成细斑点。一侧有纵沟状种脊 ,顶端为突起的合点,下端为线形种脐,基部有类白色突起的种阜或脱落后的痕迹。种皮薄脆,种仁白色或黄白色,富油质。气微,味辛。以粒饱满、种仁白色、油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 横切面:种皮表皮细胞波齿状,外壁较厚,细胞内含棕色物质;下方为1~3列下皮薄壁细胞;内表皮为1列类方形栅状细胞,其侧壁内方及内壁明显增厚。内种皮 栅状细胞1列,棕色,细长柱状,壁厚,木化,有时可见壁孔。外胚乳为数列类方形薄壁细胞;内胚乳细胞类圆形;子叶细胞方形或长方形;均含淀粉粒。粉末特征:深棕色。 ①种皮厚壁栅状细胞1列,棕色或深棕色。细胞细长柱状,排列紧密,稍弧状偏弯,下段渐细,末端平整或钝圆,长(径向)72~288μm,宽(切向)9 ~22μm,壁厚3~9μm,孔沟纤细而稀疏,胞腔较宽,充满红棕色或深棕色物。②种皮薄壁栅状细胞(外种皮内表皮)1列,淡棕色。呈长方形或类方形,宽(切向)9~20μm,排列成短栅状,外侧径向薄壁而稍弯曲,向内及内壁增厚,约1.5μm。表面观呈多角形,排列紧密,壁稍厚,无细胞间隙。③种皮表皮细胞(外种皮外表皮)椭圆形或半圆形,略呈乳头状或绒毛状突起,外壁稍厚,胞腔常充满黄棕色或红棕色物。④种皮下皮细胞类多角形,稍皱缩,壁稍厚,有大的椭圆形或类圆形的纹孔。⑤内胚乳细胞类圆形,直径36~ 63μm,壁薄,胞腔内充满圆形或细粒状糊粉粒,并含脂肪油滴。⑥子叶细胞淡黄绿色,含颗粒状糊粉粒脂肪油滴。⑦外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壁稍厚。
理化鉴别 取本品5g,研碎,加石油醚(60~90℃)适量,加热回流30min,滤过。药渣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2h,回收乙醇至20ml,备用。①取石油醚溶液2ml置试管中,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沿管壁加醋酐--硫酸(19∶1)的混合液1ml,两液接界面由淡棕色变为暗褐色或棕色。(检查甾萜类) ②取乙醇溶液 1 ml,加3%碳酸钠溶液1ml,置水浴上加热10min,加20%4-氨基安替比林80%乙醇溶液和铁氰化钾试液各2滴,溶液显黄棕色或红棕色。(检查香豆精类)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48%~50%[1],油中含多种脂肪酸,主要有油酸(oleic acid)89.2%,棕榈酸(palmitic acid)5.5%,亚油酸(linoleic acid)0.4%,亚麻酸(linolenic acid)0.3%等[2],油中还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Δ7-豆甾醇(Δ7-stigmasterol)[3],6,20-环氧千金藤醇-5,15-二乙酸-3-苯乙酸酯即酯L1(6,20-epoxylathyrol-5,15-diacetate-3-phenylacetate,Ester L1),曾命名为千金子甾醇(euphorbia storoid)[4],巨大戟萜醇-20-棕榈酸酯(ingenol-20-he- xadecanoate)[5], 7-羟基--千金藤醇--二乙酸--二苯甲酸酯即酯L2(7-hydroxylathyroldiacetate-dibenzoate,Ester L2)[6],巨大戟萜醇-1-H-3,4,5,8,9,13,14-七去氢-3-十四酸酯(ingenol-1-H-3,4,5,8,9,13,14-hepta-dehydro-3-tetradecanoate)、千金藤醇-3,15-二乙酸-5-苯甲酸酯即酯L3(lathyrol-3, 15-diacetate-5-benzoate,Ester L3)、千金藤醇-3,15-二乙酸-5-烟酸酯即酯L8(lathyrol-3,15-diacetate-5-nicotinate,Ester L8) [7],巨大戟萜醇-3-棕榈酸酯即酯L5(ingenol-3-hexadecanoate,Ester L5)[8],17-羟基岩大*5-15,17-二乙酸-3-O-桂皮酸酯即酯L7a(17-hydroxyjolkinol-15,17-diacetate-3-O-cinnamate,Ester L7a),17-羟基-异千金藤醇-5,15,17-三-O-乙酸-3-O-苯甲酸酯即酯L7b(17-hydroxyisolathyrol-5,15,17-tri-O-acetate-3-O-benzoate,EsterL7b)[9],7-羟基千金藤醇-5,15-二乙酸-3-苯甲酸酸-7-烟酸酯即酯L9(7-hydroxylathyrol-5,15-diacetate-3-benzoate-7-nicotinate,Ester L9)[10]及三十一烷(hentria- contane)[11]等。种子还含瑞香素(daphnetin)[12],马栗树皮甙(esculetin),千金子素(euphorbetin)[13]及异千金子素(isoeuphorbetin)[14]。
【药理】
种子的脂肪油所含千金子甾醇对胃肠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可产生峻泻,致泻强度为蓖麻油的3倍[1]。绵羊吃了植物续随子可发生胃肠道刺激[2]。山羊吃了植物续随子分泌的乳汁有一定毒性[3]。有报道,人误服千金子3颗,出现持续腹痛、恶心呕吐、精神不振、嗜睡等毒性反应[4]。续随子中离析得环氧千金藤醇(epoxylathyrol)可能有致癌作用[5]。
【炮制】
1. 千金子 《圣惠方》:去皮。《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去皮毛。《奇效良方》:去苗。《串雅内编》:生杵研末。现行,取原药材,除净杂质,筛去灰屑。
2. 千金子霜 《斗门方》:去壳研,以纸裹,用物压出油,重研末。《证治准绳》:用纸包裹,换纸研数十次,去尽油,以色白,再研纸无油成霜为度。现行,取净千金子,搓去种皮,碾如泥状,用布包严,置笼屉内蒸热,压榨去油,如此反复操作,至药物不再粘结成饼,碾细。千金子霜用于水肿胀满,痰饮,宿滞。
【饮片性状】
千金子参见药材鉴别项。千金子霜为淡黄色粉末,略显油性,味微辛辣。
贮干燥容器内,千金子霜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药性】
味辛,性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
1. 《开宝本草》:辛,温。有毒。
2. 《本草求真》:专入胃。
3. 《药义明辨》:入肺。
4. 《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太阳经。
5. 《陕西中药志》: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
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主治水肿,腹水,二便不利,癥瘕瘀滞,经闭,疥癣癞疮,痈肿,毒蛇咬伤及疣赘。
1. 《蜀本草》:治积聚痰饮,不下食,呕逆及腹内诸疾。
2. 《日华子》:宣一切宿滞,治肺气水气,敷一切恶疮疥癣。
3. 《开宝本草》:主妇人血结月闭,癥瘕痃癖,瘀血蛊毒,鬼疰心腹痛,冷气胀满。利大小肠,除痰饮积滞,下恶滞物。
4. 《本草图经》:下水最速。
5. 《本草元命苞》:治胸膈停痰。
6. 《本草蒙筌》:逐水,散气。
7. 《医学入门·本草》:利水宽膨,治蛇咬。
8. 《本草正》:杀虫。
9. 《医林纂要·药性》:行水破血。
10. 《本草求原》:敷蛇虺螫蝎毒。
11. 《湖南药物志》:治疔毒,狂犬咬伤。
12. 江西《草药手册》:治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
【应用与配伍】
用于水肿,臌胀,二便不利。千金子峻下逐水,宜于二便不利之水肿实证。如《斗门方》治水气肿胀,即单用本品压去油服;又《摘玄方》治阳水肿胀,以本品配大黄同用;《证治准绳》续随子丸,以本品与槟榔、汉防己、葶苈子等下气行水之品合用,治通身肿满、喘闷不快。近代有单用本品研末服,治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用于瘀滞癥瘕、月经闭止。千金子能破血、消癥、通经。治癥瘕,重则配轻粉、青黛合用,如《圣济总录》续随子丸。若瘀血经闭,可与其他活血调经药同用。
此外,千金子治疥癣、癞疮、黑痣疣赘及毒蛇咬伤,多外用。
【用法用量】
内服:制霜入丸、散,1~2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醋调涂。
【使用注意】
体弱便溏者及孕妇禁服。千金子对胃肠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毒性作用。大量口服可产生头晕头痛、恶心流涎、剧烈呕吐、精神不振、腹痛腹泻、心悸、发热,冷汗自出、面色苍白、尿少而混浊、心率加快,甚至血压下降、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气息微弱、呼吸浅促、舌光无苔、脉细欲绝。
1. 《本草元命苞》:服之不可过剂,过则令人泻多。浆水、稀薄醋、粥能解泄利无休。
2. 《品汇精要》:虚损人不可多服。
3. 《本草经疏》:病人元气虚,脾胃弱,大便不固者禁用。
【附方】
1. 治水气 用联步一两,去壳研,以纸裹,用物压出油,重研末,分作七服。每治一人,每日只可一服,丈夫生饼子酒下,妇人荆芥汤下。凡五更服之,至晚间自止,后以厚朴补之,频吃益善。仍不用吃盐、醋一百日。(《斗门方》)
2. 治阳水肿胀 续随子(炒,去油)二两,大黄一两。为末,酒、水丸绿豆大,每服以白汤送下五十丸,以去陈芕。(《摘玄方》)
3. 治小便不通,脐腹胀痛不可忍 续随子(去皮)一两,铅丹半两。上二味,先研续随细,次入铅丹同研匀,用少蜜和作团,盛瓷罐内密封,于阴处掘地坑埋之,上堆冰雪,惟多是妙,腊月合,至春末取出,研匀,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至二十丸,煎木通汤下,不拘时,甚者不过再服,要效速即化破服。病急旋合亦得。(《圣济总录》续随子丸)
4. 治积聚块及涎积等 续随子三十枚(去皮),腻粉二钱,青黛(炒)一钱匕(研)。上三味,先研续随子令烂,次下二味,合研匀细,以烧糯米软饭和丸,如鸡头大。每服先烧大枣一枚,剥去皮核,烂嚼,取药一丸推破,并枣同用,冷腊茶清下。服后便卧,至中夜后,取下积聚恶物为效。(《圣济总录》续随子丸)
5. 治血瘀经闭 千金子3g,丹参、制香附各9g,煎服。(《安徽中草药》)
6. 治血黄,病人三日鼻中出血,大小便亦下血,心间烦闷,腹中有块,痛如虫咬,吐逆喘粗。先烙丹田穴,次烙后心上囟,如不瘥者 续随子十四粒(细研)。上一味,用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放冷顿服,当吐泻愈。看鼻衄及下血,其血鲜者堪医,如齿及鼻黑,发直者死。(《圣济总录》续随汤)
7. 治黑子,去疣赘 续随子熟时坏破之,以涂其上,便落。(《普济方》)
8. 治蛇咬肿毒闷欲死 重台六分,续随子七颗(去皮)。二物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兼唾和少许,敷咬处。(《海上集验方》)
【现代临床研究】
1.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取新鲜千金子洗净去壳,取白色仁,捣泥,装入胶囊备用。体质较好者,根据腹围大小决定用量,腹围大者多用,腹围在67~100cm,其用量每次6.2~9.4g,但用量最多不得超过10g。于早晨空腹以白开水吞服。每隔5d服药1次,一般视体征情况,可给服2~3次,病轻者服1次即可。第1批治疗11例,经服药2次后,腹水迅速消退,腹围缩小,肿大的肝脾也显著缩小及变软,患者食欲均显著增加,面色转佳,红细胞血色素增加,一般精神饱满,小便量渐增,大便正常,体力渐复。对肾功能无影响,肝功能均好转,但对杀灭病原体效果不显。药后反应主要为头晕、恶心及呕吐、腹泻。病人对药后反应均能耐受,第2次服药反应轻于第1次,似有耐药性。认为服千金子后,须严格忌食碱、盐及不消化食物4~6个月,可防腹水复发[1]。为减轻呕吐反应,可制成肠溶胶囊内服,每次3~8粒(1.44~3.64g),每日或隔日或隔几日服1次,可大大减少呕吐反应,且用药少,易吞服,药效快而猛,逐水效果不减。如腹痛及腹泻过剧时,可行对症治疗。腹水等症状改善后,应抓紧时机使用锑剂以根治血吸虫病[2]。
2. 治疗毒蛇咬伤 取千金子20~30粒(小儿酌减)捣烂,用米泔水调服。治疗160例,一般服1次,重者服3次即效。神昏者加龙胆草30g煎服[3]。
【药论】
论千金子为攻击克伐之药 ①李时珍:续随子与大戟、泽漆、甘遂茎叶相似,主疗亦相似,其功皆长于利水,惟在用之得法,亦皆要药也。(《纲目》) ②缪希雍:长于解蛊毒鬼疰,以致腹痛胀满,攻积聚,下恶滞物,及散痰饮。至于妇人月闭、〖FJF〗癥瘕痃癖瘀血,大小肠不利诸病,则各有成病之由,当求其本而治,不宜概施。盖此药之为用,乃以毒攻毒之功也。(《本草经疏》)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 Walter H,et al. C A,1988,109∶35251d
[2] 石黑敏弘,等.药学杂志(日),1975,95(6)∶764
[3] Leonetto C,et al. Chim Ind (Milan),1983,65(2)∶753
[4] Adolf W,et al. Tetra Lett,1970,(26)∶2241
[5] Zechmeis K,et al. Tetra Lett,1970,(47)∶4075
[6] Narayanan P,et al. Tetra Lett,1971,(18)∶1325
[7] Adolf W,et al. Experietia,1971,27(12)∶1393
[8] Itokawa H,et al. Planta Med,1989,55(3)∶271
[9] Adolf W, et al. Phytochemistry,1984,23(7)∶1461
[10] Itokawa H,et al. Phytochemistry,1990,29(5)∶2025
[11] Rufine Stella Ludwiczak, et al. C A,1966,64∶14596c
[12] Jaretzky R,et al. C A,1940,38∶37809
[13] Dutta P K, et al. Tetra Lett,1972,(7)∶601
[14] Dutta P K,et al. C A,1974,80∶3342a
药理
[1] Jaretzky R,et al. C A,1944,38∶30235
[2] Murray Pullar E. C A,1939,33∶69642
[3] Molfino R H. C A,1947,41∶3549b
[4] 肖荣权.中华儿科杂志,1982,2(2)∶119
[5] 石黑敏弘,等.药学杂志(日),1973,93(8)∶1052
现代临床研究
[1] 程慎之,等.新中医药,1956,(7)∶23
[2] 卫生部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血吸虫病研究资料汇编.1961∶5643 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1970∶196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