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芦巴

时间:2021-02-20浏览:67

【药名】

胡芦巴 Huluba《医学启源》

 

【异名】

葫芦巴(侯宁极《药谱》),苦豆《饮膳正要》,芦芭《医学入门·本草》,胡巴《本草求真》,季豆《东北药用植物志》,香豆子、小木夏《新疆中草药手册》,苦豆子(甘肃),秀香草子、芦巴子(辽宁)。

 

【释名】

据《本草图经》载,胡芦巴原产海南诸番,当地作芦菔子。芦菔,即莱菔。《尔雅》亦作芦,音转则为芦巴。番地称胡,乃称胡芦巴。省称为芦巴、胡巴。子味苦,而称苦豆。

 

【品种考证】

本品始载于侯宁极《药谱》。宋《嘉皊本草》云:葫芦巴出广州并黔州,春生苗,夏结子,子作细荚,至秋采,今人多用岭南者。《本草图经》载:葫芦巴生广州,或云种出海南诸番,盖其国芦菔子也,舶客将种莳于岭外,亦生,然不及番中来者真好。春生苗,夏结子,作荚,至秋采之。但《本草图经》所附的图,叶为羽状复叶,与今之葫卢巴形态三出复叶不相同。古代葫芦巴的具体品种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来源】

为豆科植物胡芦巴的种子。

 

【原植物】

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又名:香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一年生草本,高30~80cm。全株有香气。茎、枝被疏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1~4cm;小叶3,顶生小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4cm,宽0.5~1.5cm,先端钝圆,上部边缘有锯齿,两面均被疏柔毛,侧生小叶略小;托叶与叶柄连合,宽三角形,全缘,有毛。花1~2朵腋生;萼筒状,萼齿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花冠蝶形,黄白色或淡黄色,基部稍带紫堇色,旗瓣长圆形,顶端深波状凹陷,翼瓣狭长圆形,龙骨瓣长方状倒卵形;雄蕊10,9枚合生成束,1枚分离。荚果线状圆筒形,直或稍呈镰状弯曲,先端具长喙,表面有纵长网纹。种子10~20颗,近椭圆形,稍扁,黄褐色。花期4~7月,果期7~9月。

多为栽培或野生,分布于东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广西。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耐旱性较强。地势宜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我国南方各地均宜栽培。一般以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为佳。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南方多采用秋播(10~11月),北方以春播(4~5月上旬)为宜。穴播,穴行距各30cm,穴深6~9cm,每穴下种6~10粒,每1hm2用种量22.5~30kg。条播,于畦面上横向开沟,行距20~25cm,沟深10~15cm。

田间管理 苗高3~10cm时,即可除草匀苗,补苗,每穴留壮苗3~5株。条播的株距约10cm左右留苗1株,苗高10~15cm时, 浅锄土表,除尽杂草, 并施人粪水提苗, 每1hm2用粪水30000~75000kg, 至开花前期,再行清沟培土, 防止倒伏。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①白粉病,南方多在5~7月发生为害,发病初期可喷粉锈宁5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倍液,亦可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喷雾。②菌核病,4~7月发生,根部腐烂,可用50%托布津5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液浇灌;轮作。虫害有:地老虎,在苗期为害,可人工诱杀。此外,花期前后有蚜虫为害。

 

【采收加工】

南方6~7月,北方9~10月,当植株由绿变黄,下部果荚变黄时,用刀齐地割下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尽灰渣杂质即成。

 

【药材及产销】

胡芦巴 Semen Trigonellae主产于安徽、四川、河南等地,主销华东地区。云南、陕西、新疆等地亦产,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种子略呈菱形,一端略尖,长3~4mm,宽2~3mm,厚约2mm。表面淡黄棕色至淡棕色,两侧各有1条深斜沟,种脐点状,位于两沟相连接处,质坚硬,不易破碎。纵切后可见种皮,质薄,胚乳半透明,遇水有粘性,子叶2片,淡黄色,胚根粗长,弯曲。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种皮最外为1列栅状细胞,外被角质层,栅状细胞先端尖,壁厚,层纹明显,微木化,其外侧有光辉带,胞腔内常有棕色内含物。向内为1列支柱细胞,呈扁梯形,有大形细胞间隙,外侧平周壁增厚,侧壁具放射状条形增厚纹理,其下为3~4列薄壁细胞。胚乳最外为1列糊粉层,细胞类方形,内含棕色物质,其余的胚乳细胞较大,类圆形,初生壁薄,次生壁极厚,粘液化,胚乳内含有大量的粘液细胞。子叶细胞较小,细胞内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粉末2g,加水20ml,水浴温热15min,滤过,取滤液2~3ml,置具塞试管中,振摇半分钟,产生蜂窝状泡沫,放置10min,泡沫不消失。(检查皂甙)(2)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0.5~1h,滤过,滤液蒸干,加乙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碱,加乙醇配制成每1ml含1mg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4∶1∶5)展开,取出晾干,喷改良碘化铋钾--碘化钾(1∶1)试剂。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呈相同棕色斑点。

 

【化学成分】

种子含胡芦巴肽酯(fenugreekine)[1],(2S,3R,4R)-4-羟基异亮氨酸〔(2S,3R,4R)-4-hydroxyisoleucine〕[2],及多种黄酮:6-C-木糖基-8-C-葡萄糖基芹菜素(vicenin I),6,8-二-C-葡萄糖基芹菜素(vicenin Ⅱ),肥皂草素(saponaretin),合模荭草甙(homoorientin)[3],牡荆素(vitexin),牡荆素-7-葡萄糖甙 (vitexin-7-glucoside)[4],槲皮素(quercetin)和木犀草素(luteo- lin) [5]。还含有薯蓣皂甙元(diosgenin),芰脱皂甙元(gitogenin),替告皂甙元 (tigogenin), 新替告皂甙元(neotigogenin),雅姆皂甙元(yamagenin),丝兰皂甙元 (yuccagenin)[6]。又含胡芦巴皂甙(graecunin)H、I、J、K、L、M、N[6]和胡芦巴素B(fenugrin B),其甙元都是薯蓣皂甙元[7]。还含生物碱:胡芦巴碱(trigonelline),胆碱(choline)[8],番木瓜碱(carpaine)[9]。叶中分得胡芦巴皂甙A、B、C、D、E、G[10,11]。

 

【药理】

1. 抗生育和抗雄激素作用给雄性大鼠每日灌服胡芦巴种子提取物100mg,持续60d,提取物含0.6%胆固醇皂甙,研究发现,精液量和精子能动力明显下降,导致不育。睾丸、附睾、腹侧前列腺和精囊的重量明显下降,除睾丸的唾液酸外,附睾、精囊和腹侧前列腺的总蛋白质和唾液酸的浓度,以及睾丸的总蛋白质都明显下降。在治疗后,睾丸的糖原浓度降低,但胆固醇浓度增加,精囊中的果糖浓度下降。血清胆固醇浓度明显增加,但蛋白质、磷脂和三酰甘油(甘油三酯)的浓度明显下降。胆固醇是雄激素的前体,睾丸和血清胆固醇的增加可能是与其未被系统利用有关,导致循环的雄激素下降和由此观察到组织结构的改变,为此胡芦巴提取物呈现抗生育和抗雄激素两种活性 [1]。

2. 抗肿瘤作用番木瓜碱对淋巴样白血病L1210(LE)有显著抗癌活性,对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PS)等有一定活性[2]。胡芦巴碱12.5mg/kg能使白血病P388小鼠生命延长31%[2]。

3.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番木瓜碱可引起家兔血压下降,对离体蛙心、兔心停止于舒张期,

使蛙后肢血管收缩,使兔耳壳、肾脏、小肠及冠状血管舒张[2]。

4. 对平滑肌的作用番木瓜碱能抑制猫、兔及豚鼠的肠管和豚鼠气管的平滑肌;对妊娠子宫(兔及豚鼠)及正常子宫(豚鼠),少量使之兴奋,大量使之麻痹[2]。

5. 其他作用胡芦巴油含催乳成分,但无任何性激素样作用[3]。去油胡芦巴因含多量不易消化的粘胶而呈致泻效果[4]。本品所含的粘液质和甾体皂甙类有降低血糖、利尿、抗炎等活性[5]。胡芦巴提取物有刺激毛发生长的作用[6]。胡芦巴有轻度驱肠线虫作用[7]。胡芦巴肽酯(fenugreekine)能抑制牛痘病毒生长,并有显著的强心、降血糖、利尿和降压作用[8]。胡芦巴碱可使神经肌肉标本上神经时值降低,肌肉的时值则先降低后增加[9]。并可促使动植物细胞组织的生长停止 [2]。

6. 毒性胡芦巴碱毒性甚低, 皮下注射对大鼠的LD50为5g/kg[2]。番木瓜碱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 对小鼠及兔于中毒末期出现轻度惊厥, 中毒死因主要是呼吸麻痹与心脏停止[2]。

 

【炮制】

1. 胡芦巴《纲目》:淘净。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 炒胡芦巴《圣惠方》:炒。《急救仙方》:炒令赤色。现行,取净胡芦巴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黄棕色,微鼓起,时有爆裂声,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3. 盐胡芦巴《瑞竹堂经验方》:盐炒黄。现行,取净胡芦巴,用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时有爆裂声,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每胡芦巴100kg,用食盐2kg。

4. 酒胡芦巴《校注妇人良方》:酒浸炒。《纲目》:酒浸一宿,晒干,蒸熟,或炒过用。现行, 取净胡芦巴与酒拌匀,稍闷,俟酒液被吸尽, 置锅内, 用文火炒至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或置笼内蒸2h,取出,干燥。 每胡芦巴100kg, 用黄酒5kg。

 

饮片性状

葫芦巴参见药材鉴别项。炒胡芦巴形如胡芦巴,表面色泽加深,微鼓起,或现裂口,有香气。盐胡芦巴形如胡芦巴,微鼓起,色泽加深,有香气,味微咸。酒胡芦巴形如胡芦巴,表面黄色,具酒香气味。贮干燥容器内,盐胡芦巴密闭保存,防潮;酒胡芦巴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药性】

味苦,性温。归肝、肾经。

1. 《珍珠囊》:苦。

2. 《饮膳正要》:味苦、温,无毒。

3. 《品汇精要》:气厚于味,阳中之阴。

4. 《医学入门·本草》:味苦,气大温。纯阳。

5.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膀胱二经。

6. 《玉楸药解》:味苦辛,气温。入足阳明胃、足少阴肾经。

7. 《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8. 张秉成《本草便读》: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

温肾阳,逐寒湿。主治寒疝,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痛,阳痿遗精,腹泻。

1. 《嘉皊本草》:主元脏虚冷气。

2. 《纲目》:治冷气疝瘕,寒湿脚气;益右肾,暖丹田。

3. 《国药的药理学》:为滋养强精药,用于阴痿、遗精及早泄。

4. 《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治肾阳虚腹泻。

 

【应用与配伍】

用于寒疝腹痛胀满,寒湿脚气等证。胡芦巴为治下元虚冷之常用药,凡肾阳不足,寒湿内盛之证,皆可以之温肾阳、逐寒湿。肾阳不足,寒凝湿滞所致的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局部冰冷者,常配吴茱萸、小茴香、炮川乌等同用,以温肾散寒止痛,方如《局方》胡芦巴丸。若为肾阳亏虚,寒邪内生之腹胁胀满疼痛者,常配附子、硫黄等品以温阳逐寒,方如《圣济总录》胡芦巴丸。若妇女经行腹痛,小腹冷痛者,可配小茴香、艾叶等温阳散寒之品同用。寒湿脚气,两脚酸胀,重堕冰冷,腿膝疼痛,遇寒加剧,或行步无力,抽搐拘挛者,配补骨脂、木瓜、牛膝同用,以温阳散寒,化湿舒筋。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疼痛者,配附子、覆盆子、枸杞子等同用,以温肾止遗。此外,胡芦巴亦可用于脾肾虚寒之泄泻,常配补骨脂、人参、白术等以温补脾肾。

1. 《嘉皊本草》: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騢香子、桃仁治膀胱气。

2. 《医学入门·本草》:得补骨脂、肉豆蔻,治元脏虚寒易泄;得硫黄、茴香,治阳衰阴痿,冷痰壅上。

3. 《得宜本草》:得茴香、川楝治奔豚、偏坠;得荞麦、茴香治冷气疝瘕;得补骨脂、木瓜治寒湿脚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或有湿热者慎服。

1. 《品汇精要》:妊妇勿服,服之令儿矮。

2. 《本草汇言》:肾脏有邪火内热者,宜斟酌。

3. 《本草从新》:相火炽盛,阴血亏少者禁之。

 

【附方】

1. 治小肠气攻刺胡芦巴(炒)一两。为末。每服二钱,茴香炒紫,用热酒沃,盖定,取酒调下。(《仁斋直指方》葫芦巴散)

2. 治大人小儿小肠气,蟠肠气,奔豚气,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形如卵,上下来去痛不可忍,或绞结绕肠攻刺,呕恶闷乱,并皆治之葫芦巴(炒)一斤,吴茱萸(汤洗十次,炒)十两,川楝子(炒)一斤二两,大巴戟(去心,炒)、川乌(炮,去皮、脐)各六两,茴香(淘去土,炒)十二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温酒吞下;小儿五丸,茴香汤下。(《局方》葫芦巴丸)

3. 治疝气胡芦巴、桃仁(去皮尖,炒)。上等分为末。酒调二钱,食前服。(《普济方》葫桃散)

4. 治偏坠肿痛或小肠疝气,下元虚冷者胡芦巴、小茴香,俱酒浸炒,各二两,沉香、木香各五钱为末。红曲和酒打糊丸。每服二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5. 治气攻头痛葫芦巴(炒)、荆三棱(酒浸,焙)各半两,干姜(炮)二钱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生姜汤或温酒调服,不拘时候。(《济生方》葫芦巴散)

6. 治肾脏虚冷,腹胁胀满葫芦巴二两,附子(炮裂,去皮、脐)、硫黄(研)各五分。上三味,捣研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盐汤下。(《圣济总录》葫芦巴丸)

7. 治一切寒湿脚气,腿膝疼痛,行步无力葫芦巴(浸一宿)四两,破故纸(炒香)四两。上件为细末,用大木瓜一枚,切顶去穰,填药在内,满为度,复用顶盖之,用竹签签定,蒸熟取出,烂研,用前件填不尽药末,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空心食前。(《杨氏家藏方》葫芦巴丸)

8. 治肾虚精冷自遗胡芦巴四两,枸杞子三两,配六味地黄丸。每早服五钱,淡盐汤下。

9. 治脾胃虚寒,洞泻不止胡芦巴四两,补骨脂三两,白术二两,人参一两,俱炒黄为末,饴糖为丸。每服三钱,汤酒任下。(8~9方出自《本草汇言》)

10. 治乳岩,乳痈胡芦巴三钱,捣碎,酒煎服,渣敷之,未成散,已溃愈。(《蕙怡堂经验方》)

11. 治腰痛胡芦巴(焙研)三钱,木瓜酒调服。(《疡医大全》)

 

【药论】

1. 论胡芦巴温肾阳,祛寒湿之功①倪朱谟:胡芦巴,壮元阳,补肾命之药也,能敛互水火两肾之元阳,故主元藏虚冷,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洞泄不禁,精冷自遗。又治寒疝冲心,及奔豚瘕癖,寒湿脚气,诸阴冷证,无不奏功,因其益命门之力,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是也。(《本草汇言》)②张山雷:胡芦巴,乃温养下焦,疏泄寒气之药,后人以治疝瘕,脚气等证,必系真阳式微,水寒气滞者为宜,苟挟温邪,即为大忌。(《本草正义》)

2. 论胡芦巴治目疾之机理李时珍:胡芦巴,右肾命门之药也。元阳不足,冷气潜伏,

能归元者,宜之。张子和《儒门事亲》云:有人病目不睹,思食苦豆,即胡芦巴,频频不缺,不周岁而目中微痛,如虫行入眦,渐明而愈。按此亦因其益命门之功,所谓益火之原,

以消阴翳是也。(《纲目》)

3. 论胡芦巴与仙茅等温肾补阳药之异同黄宫绣:(胡芦巴)功与仙茅、附子、硫黄恍惚相似,然其力则终逊于附子、硫黄,故补火仍须兼以附、硫、茴香、吴茱萸等药同投方能有效。(《本草求真》)附注西藏所用胡芦巴原植物为西藏胡芦巴 Trigonella tibetana (Alef. )Vassilcz.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Ghosal S, et al. Phytochemistry,1974,13(10)∶2247

[2] Fowden L, et al.Phytochemistry,1973,12(7)∶1707

[3]Wagner H. Phytochemistry,1973,12(10)∶2548

[4] Adanska M, et al. Planta Med,1971,20(3)∶224

[5]Varshney I P, et al. J Indian Chem Soc,1966,43(8)∶564

[6] Varshney I P. Indian J Chem Sect B,1978,16B(12)∶1134

[7]Gangrade H, etal. C A,1979,91∶52711f

[8]Wehmer C. Die Pflanzenstoffe(Z),1929∶538

[9]刈米达夫.植物成分化学(改订第六版),1960∶212

[10]Varshney I P, et al. J Indian Chem Soc,1977,54(12)∶1135

[11] Varshney I P, et al. J Nat Prod,1984,47(1)∶44

药理

[1] Kamal R. Phytotherapy Research,1993,7∶134

[2]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77

[3] Tadros W, et al. Nature,1949,164∶1057

[4] Watt J M. Medicinal and Poisonous Plants of Southern and Eastern Africa,1962∶666

[5]Totte J, et al. C A,1984,100∶99862a

[6] Mai J, et al. C A,1990,113∶120779j

[7]王纪彬,等.天津第二医学院学报,1988,4(2)∶17

[8] Ghosal S, et al. Phytochemistry,1974,13(10)∶22479 Volmer Y, et al. CA,1940,34∶48056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