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 | 药典品种分类与鉴别

时间:2020-08-28浏览:10958

▲淫羊藿 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

1.植株  2.花

(冯增华绘)


01

释名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陶弘景曰:“服之使人好为阴阳,四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


意思是人吃了性欲会增强,羊吃了会频繁地发情和性交,故名淫羊藿。“藿”是“叶”的意思,可理解为“促使山羊发情的叶子”。淫羊藿也因其有壮阳的功效被称为“天然伟哥”。


淫羊藿的命名体现了古人通过观察动物食用中药的反应来了解中药对人体的作用。


02

来源


2020版《中国药典》涉及淫羊藿的有2味中药,分别是淫羊藿与巫山淫羊藿。


淫羊藿来源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为避免混淆,暂且称之为心叶淫羊藿,下文同)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 Maxim.、柔毛淫羊藿 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 或朝鲜淫羊藿 Epimedium koreanum Nakai 的干燥叶。


巫山淫羊藿来源为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的干燥叶。


▲朝鲜淫羊藿 Epimedium koreanum Nakai

1.根及根茎  2.花枝  3.叶(放大) 4.果实

(张佳芝绘)

淫羊藿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使用历史,一直以来是小檗科淫羊藿属多个种类混用。近代其来源有如下变化历程。


淫羊藿来源变化历程

1960-2020


1960版  

《药材学》



淫羊藿来源:

淫羊藿 Epimedium macranthum Morr. et Decne.(已修订为黔岭淫羊藿E. leptorrhizum)及同属其他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或全草。


1963版  

《中国药典》



淫羊藿来源:

淫羊藿 Epimedium macranthum Morr. et Decne.(已修订为黔岭淫羊藿E. leptorrhizum

心叶淫羊藿 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

箭叶淫羊藿 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 Maxim.的干燥茎叶。


1990版  

《中国药典》



淫羊藿来源:

心叶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

箭叶淫羊藿 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 Maxim. 

柔毛淫羊藿 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

巫山淫羊藿 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

朝鲜淫羊藿 Epimedium koreanum Nakai 的干燥地上部分。


2010版  

《中国药典》



淫羊藿来源:

心叶淫羊藿 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

箭叶淫羊藿 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 Maxim. 

柔毛淫羊藿 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

朝鲜淫羊藿 Epimedium koreanum Nakai 的干燥叶。


巫山淫羊藿来源:

巫山淫羊藿 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 的干燥叶。


2020版  

《中国药典》



淫羊藿来源:

心叶淫羊藿 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

箭叶淫羊藿 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 Maxim. 

柔毛淫羊藿 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

朝鲜淫羊藿 Epimedium koreanum Nakai 的干燥地上部分。


巫山淫羊藿来源:

巫山淫羊藿 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 的干燥叶。

1990版《中国药典》首次收载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和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这源于1975年之后国内淫羊藿属新物种的大量发表,其中巫山淫羊藿在产区从古至今一直做淫羊藿药用,1975年被应俊生教授作为新种在植物分类学报上发表后便开展了相关药学研究,最终得以正名并收入国家标准。

▲柔毛淫羊藿 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

1.果枝  2.花  3.外轮萼片 4.内轮萼片 5.花瓣

6.雄蕊  7.雌蕊  8.果实(未成熟)

(王利生绘)

2010版《中国药典》将其巫山淫羊藿单列为一味中药,与淫羊藿并列。归因于巫山淫羊藿的淫羊藿苷含量明显低于药典收载的其他4种原植物,而朝藿定C的含量则明显高于其他4种原植物。


03

资源与产地


19世纪初,淫羊藿属植物被欧洲植物园引种后出现大量栽培种及自然杂交类型,一直以来该属种间关系错综复杂,定名混乱。直到2002年,长期研究淫羊藿属植物的著名英国植物学家Stearn对该属进行了全面整理,出版了《The genus Epimedium and other herbaceous Berberidaceae including the genus Podophyllum,书中记载本属54种及8亚种、3变种,同时记录了花园中的栽培类型和杂交种近90种。


我国淫羊藿药用历史有2000余年,因资源分布广泛,历史上医家多采取当地生长且资源丰富的种类入药,1975年之后,淫羊藿属内植物迅速膨胀至60余种,物种分类十分细致,各家观点不一,有些分类学家认为应当进行归并,有些则在细分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导致了淫羊藿药用品种更加纷繁复杂,品种鉴别模糊不清,混乱的情况主要集中在箭叶淫羊藿和柔毛淫羊藿上。

▲箭叶淫羊藿 

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 Maxim.

(陈月明绘)

从历代记载表明,淫羊藿在实际使用中一直是多来源品种。《名医别录》所谓“淫羊藿生上郡(今陕西榆林地区)阳山山谷”应是指心叶淫羊藿,其一直是淫羊藿的主流品种,质量也被广泛认可,属临床用药正统品种。目前商品流通中心叶淫羊藿主要产于西北地区,如甘肃华亭县、武山县等地;朝鲜淫羊藿主要产于东北地区,如吉林通化、辽宁抚顺等地;柔毛淫羊藿主要产于西南地区,如四川、贵州等地,有时被混作“箭叶淫羊藿”使用;巫山淫羊藿主产于重庆巫山、四川等地;符合药典标准的箭叶淫羊藿市场上几无商品流通。


04

淫羊藿的鉴别


在商品流通和临床用药时,淫羊藿药材和饮片只能看到叶片和叶柄,部分种类间区别点模糊,难以准确鉴别。鉴别时从宏观上,主要观察叶片形状、颜色、大小、叶基和叶端、质地、叶表面毛等。微观上主要观察叶背面非腺毛的特征,具有一定的专属性,特别是适用于饮片(切成丝)的快速准确地鉴别。


心叶淫羊藿

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

心叶淫羊藿在商品上也叫小叶淫羊藿,本品单叶片小、圆心形;复叶二回三出,小叶通常9枚,叶片偏黄绿色。本种野生资源蕴藏量大,主产于甘肃和陕西,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稳定,几乎都能达到药典标准,是饮片配方的主流品种。

▲心叶淫羊藿药材

小叶片卵圆形,叶片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端微尖或钝圆。叶纸质

▲心叶淫羊藿药材

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小叶偏心形。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

▲心叶淫羊藿药材叶下表面特征

叶脉两面突起,网状明显。主脉7-9条

▲心叶淫羊藿药材非腺毛特征

非腺毛柔毛浅红棕色,由5~9个细胞组成;无夹角;细胞由下至上渐长,呈不等长结节状,顶端细胞柱状。细胞中多具浅红棕色、浅棕色内含物,主要集中在关节处。


箭叶淫羊藿

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 Maxim.

本种商品混淆情况极为严重,市场几乎无正品(符合国家药典标准),常见混淆的种类有粗毛淫羊藿、天平山淫羊藿、湖南淫羊藿、黔岭淫羊藿、毡毛淫羊藿等。箭叶淫羊藿混淆品虽种类繁杂,但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其中的天平山淫羊藿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含量就较高且超过药典标准。


植物的分类与中药的分类及应用常常不一致,植物分类强调的是具有生殖隔离的不同物种本身,而中药的分类强调的是基于植物分类且具有优质药效的种类,箭叶淫羊藿类药材就属于这种情况。


在药材性状难以区分的情况下,内在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药典标准的箭叶淫羊藿混淆品在实际产销中被广泛使用。因此,箭叶淫羊藿类药材值得进一步开展药材质量评价,优选和开发优质“箭叶淫羊藿”药材品种。

▲箭叶淫羊藿药材

小叶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叶缘略呈波状;侧生小叶基部明显偏斜,外侧呈箭形。叶片较厚,革质。

▲箭叶淫羊藿药材叶下表面特征

叶下表面疏被粗短白色伏毛或近无毛。

▲箭叶淫羊藿药材非腺毛特征

叶下表面具乳突伏毛镶嵌或倾斜相接,长度多长于其余细胞综合的3倍左右。仅基部细胞中含棕黄色内含物。


上图中箭叶淫羊藿样品采自浙江,箭叶淫羊藿分布广泛,种内形态差异较大,笔者通过查询有关箭叶淫羊藿非腺毛描述的多种文献发现,不同文献描述存在一定的差异,与本文中的非腺毛也不尽相同,有待进一步探究。


有分类学家认为,箭叶淫羊藿存在大量复合体,属内至少有10个种或变种与箭叶淫羊藿界定不清,应进行归并。这也是当前箭叶淫羊藿商品药材混乱的根本原因。


柔毛淫羊藿

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

本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资源蕴藏量较大,目前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等地,主要鉴别特征为叶下表面非腺毛特征,商品易混淆品种有星花淫羊藿。也有分类学家认为星花淫羊藿是柔毛淫羊藿的一个复合体,建议两个物种归并。

▲柔毛淫羊藿药材

▲柔毛淫羊藿药材叶下表面特征

下表面及叶柄密被绒毛状长柔毛

▲柔毛淫羊藿药材非腺毛特征

叶背面无乳突,为长柔毛,顶端细胞先端锐尖,与基部细胞间无夹角;仅基部细胞含浅棕色或浅黄色内含物。


朝鲜淫羊藿

Epimedium koreanum Nakai

本种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商品药材主产于吉林通化、辽宁抚顺等地,资源蕴藏量较大,内在有效成分含量高低不等,质量不稳定,不易有混伪品,因其形态是药典品种中最接近“心叶淫羊藿”,但价格较低,故常被用于混掺到“心叶淫羊藿”中,尤其是切成丝后,鉴别难度较大。

▲朝鲜淫羊藿药材

▲朝鲜淫羊藿药材

小叶卵形或宽卵形,叶片较宽大,先端长尖,基部深心形。叶较薄,纸质

▲朝鲜淫羊藿药材叶下表面特征

叶边缘具锯齿,叶下表面疏生棕黄色柔毛中脉上较密

▲朝鲜淫羊藿药材非腺毛特征

叶下表面具乳突,非腺毛有两种,A种较短,数量多;顶端细胞与邻近细胞近长或较长,先端锐尖;另B种较长、粗,分部在叶脉上,细胞多至20余个,长超过1000μm,顶端细胞钝圆,念珠状,相接处缢缩且含有棕黄色油状物。


巫山淫羊藿

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

巫山淫羊藿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北、贵州等地,野生资源蕴藏量较大,在淫羊藿属植物中并非只有巫山淫羊藿的朝藿定C含量突出,但巫山淫羊藿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巫山淫羊藿药材

小叶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叶先端渐尖或长渐尖近革质

▲巫山淫羊藿药材

侧生小叶基部的裂片偏斜,内边裂片小,圆形,外边裂片大三角形,渐尖。

▲巫山淫羊藿药材叶下表面特征

叶边缘具刺齿,下表面被绵毛或秃净。

▲巫山淫羊藿非腺毛特征

柔毛白色细长,主要分布于叶脉上。顶端细胞柔软扭曲,极长,先端稍圆,短细胞多为4~6个,呈短结节状,基部细胞内含有棕黄色物质。


天平山淫羊藿

Epimedium myrianthum Stearn

本种为《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收载种,为贵州地方习用淫羊藿品种,分布于贵州、湖北、湖南等地,野生资源蕴藏量较大,为箭叶淫羊藿的近缘种(外观形态极为相似),本种常混淆为箭叶淫羊藿使用,其内在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超过药典标准。

▲天平山淫羊藿药材

小叶狭卵形披针形,先端长渐尖,侧生小叶基部裂片极度偏斜革质

▲天平山淫羊藿药材叶下表面特征

叶下表面有乳突,分布较多伏毛

▲天平山淫羊藿非腺毛特征

顶端细胞先端锐尖,与基部细胞无夹角,而箭叶淫羊藿有夹角且顶细胞与基部细胞镶嵌相接。


05

药材品质


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巫山淫羊藿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含朝藿定C(C39H50O19不得少于1.0%。


淫羊藿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叶片含朝藿定A(C39H50O20、朝藿定B(C38H48O19)、朝藿定C(C39H50O19和淫羊盐苷(C33H40O15的总量,朝鲜淫羊藿不得少于0.50%;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均不得少于1.5%。


淫羊藿饮片按干燥品计算,含宝藿苷Ⅰ(C27H30O10不得少于0.030%;含朝藿定A(C39H50O20、朝藿定B(C38H48O19)、朝藿定C(C39H50O19和淫羊盐苷(C33H40O15的总量,朝鲜淫羊藿不得少于0.40%,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均不得少于1.2%。


传统上认为淫羊藿药材以以色青绿或黄绿、叶多、无枝梗、叶片整齐不碎者为佳。


淫羊藿中主要成分黄酮类在根、茎、叶的的含量为叶>根>茎。


06

化学成分


淫羊藿中含有多种黄酮类成分,主要包括淫羊藿苷(icariin)、淫羊藿新苷A(epimedoside A)、大花淫羊藿A,B,C(ikarisoside A,B,C)、朝藿定B和C(epimedin B,C)、箭藿苷B(sagittatum B)、宝藿苷Ⅰ(baohuside Ⅰ)、淫羊藿次苷(icariside Ⅱ)等。此外,尚含多糖、挥发油、蜡醇、植物甾醇、鞣质、油脂及软脂酸、硬脂酸、亚油酸等成分。


07

药效药理


淫羊藿具有促进性腺功能(壮阳作用),抗骨质疏松,增强免疫,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理作用。


在中医临床用上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主治:肾阳虚衰,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


现代临床还用于骨疏松症、冠心病、神经衰弱、慢性气管炎、病毒性心肌炎、白细胞减少症、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高血压等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赵中振,肖培根主编.当代药用植物典 第2册[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2]William T. Stearn. Genus Epimedium and other Herbaceous Berberidaceae[J]. 2002.

[3]肖培根主编.新编中药志 第3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徐艳琴,许瑛,刘勇,葛菲.淫羊藿属经典分类学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中草药,2014,(第4期).

[5]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02.

[6]何顺志主编. 中国淫羊藿属植物彩色图鉴[M].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