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大叶黄杨根《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为卫矛科植物大叶黄杨的根。
【原植物】
大叶黄杨 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又名:四季青《中国矿)物:树木分类学》,调经草《贵州草药》,正木、八木《中药大辞典》,冬青卫矛《贵州药用植物名录》。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3~8m。小枝近四棱形。单叶对生;叶柄长约1cm;叶片厚革质,倒卵形,长圆形至长椭圆形,长3~6cm,宽2~3cm,先端钝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2.5~3.5cm,一至二回二歧分枝,每分歧有花5~12朵,花白绿色,4数;花盘肥大。蒴果扁球形,径约1cm,淡红色,具4浅沟;果梗四棱形。种子棕色,有橙红色假种皮。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性强,以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种子繁殖:于9~10月果实成熟时采种,去掉种皮,阴干,宜随采随播。撒播到苗床上,覆盖细土2cm,浇水保湿。此法适宜于引种。扦插繁殖:在春季3~4月进行,选择二年生枝条长20cm左右,剪去叶片,按行株距15cm×15cm斜插于土中,稍压紧后浇水,保持湿润。插后30~40d可以定植。按行株距150cm×100cm开穴,施足基肥后,选阴天种植。大田生产多采用此法。
田间管理 每年中耕除草3~4次,追肥结合除草进行。在生长前期,为了促进茎叶生长,追以氮肥为主,适施土杂肥;冬季施厩肥或草木灰等。冬季需注意树形剪修。
【采收加工】
冬季采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晒干。
【化学成分】
根皮中含冬青卫矛碱(euojaponine)A、C、D、F、G、I、J、K、L、M,果实中含冬青卫矛倍半萜酯(ejap)2、3、4、5、6、7、10、12、13、14。
【药性】
味辛、苦,性温。归肝经。《贵州草药》:辛,温。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祛风湿。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
1.《贵州草药》:调经化瘀。治月经不调,痛经。
2.《河北中草药》:温经化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附方】
1.治月经不调调经草根30g,炖肉吃。
2.治痛经调经草根、水葫芦各15g。煎水服。(1~2方出自《贵州草药》)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