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时间:2019-06-28浏览:72

 【药名】

杜鹃花


【异名】

红踯躅《洛阳花木记》,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纲目》,杜鹃《广群芳谱》,艳山红《分类草药性》,山归来、艳山花《贵州民间方药集》,满山红、清明花《江西民间草药验方》,红柴爿花、灯盏红花、山茶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虫鸟花、报春花《江西草药》,迎山红《烟台医药》1971(1)23,红花杜鹃《中草药学》,春明花(福建),长春花(浙江),应春花(河南)


【释名】

杜鹃花,因于清明时节杜鹃鸟鸣时开花而得名,亦称清明花。其花似羊踯躅花而色红,故有红踯躅等名。映山红、满山红诸名,得之于花开之时,遍布山野之盛势也。《纲目》:蒂如石榴花,故名山石榴。品种考证:《纲目》云:山踯躅,处处山谷中有之。高者四五尺,低者一二尺。春生苗叶,浅绿色。枝少而花繁,一枝数萼。二月始开花如羊踯躅,而蒂如石榴花,有红者紫者,五出者,千叶者。小儿食其花,味酸无毒。一名红踯躅,一名山石榴,一名映山红,一名杜鹃花。根据上述特征考证与本种相符合。


【来源】

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花。


原植物

杜鹃花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R.indicum Sweet varSimsii Maxim;R.indicum (L.)  Sweetvar. ignescens Sweet]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2~5m。多分枝,幼枝密被红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老枝灰黄色,无毛,树皮纵裂。花芽卵形,背面中部被褐色糙伏毛,边缘有睫毛。叶二型春叶纸质,较短,夏叶革质,较长,卵状椭圆形或长卵状披针形,长3~6cm,宽2~3cm,先端锐尖,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疏被淡红棕色糙伏毛,背面密被棕褐色糙伏毛,脉上更多。花2~6朵,成伞形花序,簇生枝端;花梗长约5~8mm;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至披针形,长3~7mm,外面密被糙伏毛和睫毛花冠宽漏斗状,玫瑰色至淡红色、紫色,长3~5cm5裂,裂片近倒卵形,上方1瓣及近侧2瓣里面有深红色斑点雄蕊10,稀7~9,花丝中下部有微毛,花药紫色;子房卵圆形,5室,长5~8mm,密被扁平长糙毛,花柱细长。蒴果卵圆形,长1~1.2cm,密被棕色糙毛,花萼宿存。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于丘陵山地或平地,疏灌丛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东至台湾,西到四川、云南。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阳光,但忌烈日曝晒,适于酸性土壤,忌含石灰质的碱土。宜在凉爽湿润的环境栽培。

栽培技术 大量生产可用播种繁殖。温度保持在15~20,湿度60%的条件下,播后2~3星期即可发芽。为保留良种也可分株繁殖。此外,扦插压条也易成活。


采收加工

4~5月花盛开时采收,烘干。


药性

味甘、酸,性平。

1.《纲目》:味酸,无毒。

2.《分类草药性》:味甜,性温。

3.《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平,味酸、辛。

4.《全国中草药汇编》:甘、酸,平。


功能主治

和血,调经,止咳,祛风湿,解疮毒。主治吐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咳嗽,风湿痹痛,痈疖疮毒。

1.《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腹痛下痢,红崩,吐血,痔出血及内伤咳嗽。

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活血调经,消肿止痛。

4.《贵州草药》:行血,止痛,利湿,止血。治流鼻血。

5.《安徽中草药》:治痈疖疮毒。

6.《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痒。主治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治痈肿。

7.《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不调,血崩,跌打损伤,鼻血,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