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牡荆叶
【异名】
荆叶《别录》。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 Vitex negundo L.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的叶。
【原植物】
牡荆 Vitex negundo L.var.cannabifolia (Sieb.etZucc.)Hand.-Mazz.[V.cannabifolia Sieb.et Zucc.;V.negundo L.f.intermedia Pèi] 又名:楚《诗经》,荆《广雅》,蚊香草、铺香、午时草、洋公柴(福建),五指柑(广东),土柴胡、蚊子柴、山京木、黄荆条(江西),荆条棵(江苏),黄荆柴(浙江)。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1~5m。多分枝,具香味。小枝四棱形,绿色,被粗毛,老枝褐色,圆形。掌状复叶,对生;小叶5,稀为3,中间1枚最大;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通常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cm;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二唇形。果实球形,黑色。花、果期7~10月。
生于低山向阳的山坡路边或灌丛中。分布于华东及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采收加工】
生长季节均可采收,鲜用。
【药材及产销】
牡荆叶 Folium Viticis Cannabifoliae 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西、贵州等地。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掌状复叶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小叶3~5枚,中间3小叶披针形,长6~10cm,宽2~5cm,基部楔形,先端长尖,边缘有粗锯齿;两侧小叶略小,卵状披针形。上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下表面黄褐色,被稀疏毛。羽状叶脉于背面隆起。总叶柄长 3~8cm,密被黄色细毛。气特异,味微苦。以色绿、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长方形,外侧平周壁稍呈角质化;叶肉组织为不等面型,栅栏细胞2列,于中脉处中断;中脉下方突起,上下表皮内侧均有数列厚角细胞,维管束呈V字形,外韧型。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用石油醚脱脂,滤过,残渣加乙醇1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于2支试管中各加浓缩液2滴,再分别加入盐酸-镁粉、盐酸-锌粉试剂,依次显现橙黄色和樱红色。(检查黄酮)
【药性】
味辛、苦,性平。
1.《别录》:味苦,平,无毒。
2.《纲目》:苦,寒。
3.《医林纂要·药性》:辛、甘,温。
4.《福建中草药》:辛、微苦,微温。
5.南药《中草药学》:入肺、大肠经。
6.《浙江药用植物志》:苦,凉。
【功能主治】
解表化湿,祛痰平喘,解毒。主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痛,暑湿泻痢,脚气肿胀,风疹瘙痒,脚癣,乳痈肿痛,蛇虫咬伤。
1.《别录》:主久痢,霍乱转筋,血淋,下部疮,湿盳薄脚。主脚气肿满。
2.《医林纂要·药性》:去风湿。
3.《草药新纂》:利尿通经。
4.《福建中草药》:祛风解表,调气和胃。
5.南药《中草药学》:解表化湿。
6.《福建药物志》:治小儿腹泻、皮炎、湿疹、香港脚(足癣)、白癣。
【应用与配伍】
用于感冒,咳嗽气喘。牡荆叶味辛能散,有解表、祛痰之功。常单味煎服。若风寒感冒,与紫苏叶同用,更增散风寒解表之效;咳嗽气喘,与杏仁、苏子等同用,以降气、化痰,而止咳平喘。现代常用本品之挥发油治慢性气管炎,亦有良好效果。用于胃痛,腹痛,暑湿泻痢。牡荆叶有理气止痛,祛湿和胃之功。可单味水煎服。如属暑热泻痢,则可配伍积雪草同用。用于脚气肿胀,风疹瘙痒,脚癣,乳痈肿痛,蛇虫咬伤。牡荆叶可除湿、止痒、解毒,多捣敷或煎水洗患处。脚气肿胀者也可与丝瓜络、紫苏、水菖蒲根等同煎服,以除湿通络。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者可用至30~60g;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