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荆

时间:2019-06-28浏览:72

【药名
问荆


【异名】
接续草《本草拾遗》,公母草、搂接草、空心草《中医药实验研究》,马蜂草、猪鬃草《东北药用植物志》,黄蚂草《四川中药志》,节节草、接骨草《陕西中草药》,寸姑草、笔头草《湖南药物志》,骨节草、笔壳草、笔筒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笔头菜、土木贼《湖北中草药志》。


【释名】
问荆多节,节节相续,故名接续草。搂接草、节节草亦同义而得名。茎中空,故名空心草。以根茎匍匐密生棕黄色长毛,而名猪鬃草。孢子囊穗生茎端,与毛笔头相似,故又名笔头草。问荆名义不详。


【品种考证】
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谓:生伊洛间洲渚,苗似木贼,节节相接,亦名接续草。所述应指木贼科植物问荆。


【来源】
为木贼科植物问荆的全草。


【原植物】
问荆 Equisetum arvense L.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匍匐生根,黑色或暗黑色,节和根密生黄棕色长毛。地上茎直立,二型;营养茎在孢子茎枯萎后生出,高达15~40cm。有棱脊6~15条,沟中气孔带2~4行,节上轮生小枝,小枝实心,有棱脊3~4条。叶退化,下部联合成鞘,鞘筒狭长,鞘齿三角形,棕黑色,边缘灰白色,膜质,宿存。孢子茎早春自根茎生出,常为紫褐色,肉质,不分枝,高5~25cm,直径3~4mm,有12~14条不明显的棱脊;鞘筒漏斗状,鞘齿棕褐色,每2~3齿连接成三角形;先端生有长圆形的孢子囊穗,长1.8~4cm,有总梗,钝头,成熟时柄伸长;孢子叶六角形,盾状着生,螺旋排列,边缘着生6~7个长圆形孢子囊。孢子囊熟时孢子茎即枯萎;孢子圆球形,附生弹丝4条。

生于潮湿的草地、沟渠旁、沙土地、耕地、山坡及草甸等处。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西藏、陕西、新疆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对气候、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

栽培技术 用孢子繁殖或根茎繁殖。孢子繁殖:从孢子囊穗上采下成熟的孢子囊,将孢子播种于土壤表面,稍覆土,浇水保持湿润,即可萌发。根茎繁殖:早春或秋季将根茎分成6cm长小段,栽于土壤中,覆土5~6cm,浇水易成活。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割取全草,置通风处阴干,或鲜用。


【药材及产销】
问荆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四川、贵州、江西、安徽等地。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全草长约30cm,多干缩或枝节脱落。茎略扁圆形或圆形,淡绿色,有细纵沟,节间长,每节有退化的鳞片叶,鞘状,先端齿裂,硬膜质。小枝轮生,梢部渐细。基部有时带有部分根,呈黑褐色。气微,味稍苦涩。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节间,直1590μm):断面呈深凹凸波状。表皮细胞1列,壁增厚,外壁有突起的硅质块,棱槽处有气孔。表皮内侧厚壁细胞不成环,仅于棱槽处有2~3列薄壁细胞,棱脊处有数十个纤维组成的纤维束,未伸入皮层。皮层细胞多列,最外侧细胞在棱脊纤维束内侧为栅状,长69~166μm,在棱槽厚壁细胞内侧为类圆形;皮层内侧细胞均为类圆形,相对棱槽处有大型空腔(即槽腔、皮腔),径向长117~183μm,切向长159~197μm;内皮层细胞1列,位于维管束外侧,微呈波状,维管束与棱脊相对,断续排列成环,木质部位于两侧,分别有管胞2~5个,中间为韧皮部,较宽广,内侧有一明显空腔(即脊腔,维管束腔),径向长38~52μm,切向长69~97μm。中央髓腔小,直径仅170μm,边缘细胞破碎不正齐。茎表皮表面观:表皮细胞长方形,直径24~31μm,壁厚,呈微波状弯曲,壁孔小,不明显,可见硅质块。气孔不内陷,常2~5个横向相连,长圆形,纵向长59~76μm,横向长52~66μm。保卫细胞内壁具多数横向平行的条状增厚的纹理。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饮片性状:为小段状,多有节。表面浅绿色,有纵纹。节上有鳞片叶,呈鞘状,先端有齿裂,硬膜质。气微,味苦、涩、微甜,嚼之略有砂粒感。


【贮藏】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味甘、苦,性平。归肺、胃、肝经。

1.《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凉,味涩。

3.《陕西中药志》:苦,甘。

4.《西藏常用中草药》:味微苦。

5.《湖北中草药志》:淡。


【功能主治】
止血,利尿,明目。主治鼻衄,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淋证,目赤翳膜。

1.《本草拾遗》:主结气瘤痛,上气气急。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清热止咳。治吐血、衄血及妇女倒经。

3.《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作利尿及止血药,治风湿、淋病、刀伤。

4.《陕西中药志》:主治各种出血(衄血、月经过多、肠出血、痔出血等)及小便不通。

5.《西藏常用中草药》:主治尿道炎,小便不利等症。

6.《山西中草药》:主治咯血,腰痛,跌打损伤,小便涩痛,水肿。

7.《内蒙古中草药》:治骨折。

8.《湖南药物志》:治气急,杨梅疮,刀伤出血。

9.《安徽中草药》:清热明目。主治火眼生翳。

10.《贵州民间方药集》:清热利湿,平肝散结。治风热头痛,黄疸,肝炎,尿结,胸腹痞块等。


【应用与配】
用于各种出血证。问荆有止血作用,治鼻衄,常与旱莲草同用;配益母草、当归可用治崩漏。用于淋证,小便涩痛。问荆有较好的利尿作用,常与石韦、海金沙藤等配伍以增强疗效。用于目赤肿痛。问荆有明目退翳之效,常与桑叶、菊花、谷精草等清肝明目之品相配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