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

时间:2019-06-28浏览:61

【药名】
杜衡


【异名】
怀、蘅、薇香(《大戴礼记》注),杜、土卤《尔雅》,楚蘅《范子计然》,土杏《博物志》,马蹄香《新修本草》,萩香《香谱》,杜蘅葵《尔雅翼》,杜细辛《土宿本草》,钹儿草《太仓州志》,杜葵、土细辛《纲目》,土辛、马辛《本草从新》,马蹄细辛《纲目拾遗》,南细辛《医林纂要·药性》,泥里花、土里开花《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释名】
杜衡,古人作香草佩带,香人衣体。《大戴礼记》注谓之怀,薇香。薇即怀之音转。晋嵇康称之为怀香,著有《怀香赋》。本品叶似马蹄,气香,故俗称马蹄香。又与细辛相类,民间代细辛用,因有杜细辛、土细辛、马蹄细辛、马辛诸名。


【品种考证】
杜蘅之名早见于《山海经》,其文曰:“天帝之山,有草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蘅。”本草则始载于《别录》中品,曰:“杜衡生山谷,三月三日采根,熟洗暴干。”陶弘景曰:“叶都似细辛,惟气小异尔。”《新修本草》云:“杜衡叶似葵,形如马蹄,故俗云马蹄香。生山之阴,水泽下湿地。根似细辛、白前等。”《本草图经》称:“今江淮间皆有之。苗叶都似细辛,惟香气小异,而根亦粗,黄白色,叶似马蹄,故名马蹄香。”并在细辛项下详述了杜衡的性状,曰:“春初宿根上生苗,叶似马蹄形状,高三二寸,茎如麦藁粗细,每窠上有五七叶,或八九叶,别无枝蔓。又于茎叶间罅内芦头上贴地生紫花,其花似见不见,暗结实如豆大,窠内有碎子,似天仙子。苗叶俱青,经霜即枯,其根成窠,有似饭帚密闹,细长四五寸,微黄白色,味辛,江淮俗称呼为马蹄香。”《本草衍义》又云:“杜衡用根,似细辛,但根色白,叶如马蹄之下,市者往往乱细辛。”将杜衡与细辛相对,便见真伪。况细辛惟出华州者良。杜衡其色黄白,拳局而脆,干则作团。《纲目》引《土宿本草》云:“杜细辛叶圆如马蹄,紫背者良。江南、荆、湖、川、陕、闽、广俱有之。并附简图。”《植物名实图考》和《质问本草》附图甚详。可见,杜衡自《别录》以后,各主要本草均有收载,所述形态、生长环境、产地和习性等均较一致,并根据载图分析,本草之杜衡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杜衡或其近缘种。若按上述以及《履砏岩本草》、《植物名实图考》和《质问本草》的附图所见叶端尖的特征分析,似为杜衡的近缘植物小叶马蹄香。小叶马蹄香在江淮地区至今仍称马蹄香,其产区分布较广,一茎通常在2叶以上,叶端常尖,叶背时有紫色者。而杜衡产地分布较窄,一茎1~2叶,叶端圆钝,叶背浅绿不紫。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全草、根茎或根。


【原植物】
杜衡 Asarum forbesii Maxim.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叶柄长3~15cm;芽胞叶肾状心形或倒卵形,边缘有睫毛;叶片阔心形至肾状心形,长和宽各为3~8cm,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上面深绿色,中脉两旁有白色云斑,脉上及其近缘有短毛,下面浅绿色。花暗紫色;花梗长1~2cm;花被管钟状或圆筒状,长1~1.5cm,直径8~10mm,喉部不缢缩,喉孔直径4~6mm,膜环极窄,宽不足1mm,内壁具明显格状网眼,花被裂片直立,卵形,平滑,无乳突皱褶;药隔稍伸出;子房半下位,花柱离生,先端2浅裂。柱头卵状,侧生。花期4~5月。

生于林下或沟边阴湿地。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
4~6月采挖,洗净,晒干。


【药材及产销】
杜衡 Herba Asari Forbesii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南部、四川东部(武隆)。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杜衡常卷曲成团。根茎圆柱形,长约1cm,直径2~3mm,表面浅棕色或灰黄色,粗糙,节间长1~9mm。根细圆柱形,长7cm,直径1~2mm,表面灰白色或浅棕色,断面黄白色或类白色。叶片展平后呈宽心形或肾状心形,长宽均3~8cm,先端钝或圆,上面主脉两侧可见云斑,脉上及近叶缘有短毛。偶见花,1~2朵腋生,钟状,紫褐色。气芳香,有浓烈辛辣味,有麻舌感。

显微鉴别 杜衡根横切面:表皮残存。外皮层细胞1列;皮层有油细胞散在;内皮层明显。初生木质部四原型或五原型。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内侧有厚角组织。皮层宽广,有油细胞散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维管束外韧型,常5~6个。髓部明显。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的气孔均为不定式,并具类圆形油细胞。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叶脉处可见由1~4个细胞组成的非腺毛,顶端尖而稍弯曲,具壁疣,长132~160μm,基部直径29.6~44.4μm。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无毛。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振摇后浸出15min,滤过。取滤液1ml置蒸发皿中,待乙醚挥散后加1%香草醛浓硫酸试剂,溶液由浅棕色变为紫棕色。(检查挥发油)


【炮制】
《品汇精要》载:去芦梗叶,并洗去土,锉用。现行,取原药材,拣去杂质、泥屑,洗净,稍润后切段,低温干燥。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小段,根、根茎及叶相混合。根茎呈圆柱形小段,长约1cm,外皮灰棕色或淡棕色,粗糙。根有纵纹,切面黄白色或类白色。叶呈灰绿色小片。气芳香,味辛辣,略有麻舌感。


【贮藏】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药性】

味辛,性温,小毒。归肺、肾经。

1.《别录》:味辛,温,无毒。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消痰行水,活血止痛,解毒。主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头痛,齿痛,胃痛,痧气腹痛,瘰疬,肿毒,蛇咬伤。

1.《山海经》:食之已瘿。

2.《别录》:主风寒咳逆。作浴汤,香人衣体。

3.《药性论》: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

4.《土宿本草》:伏硫、砒,制汞。

5.《纲目》:下气,杀虫。

6.《草药新纂》:行气,健胃,止嗽。

7.《荷兰药镜》:根及叶有酷烈之气,内服则呕吐,但其效力缓弱,非用半钱不吐。此根善利小便,又有发汗通经功效,故用于水肿、腹水等。又治间歇热,内脏久塞及下利。将根末吹入鼻中,用作轻嚏药,诱泄头中胶粘污液,治顽固头痛等。(引自《新本草纲目》)

8.《本草推陈》:治风寒湿邪头痛、咳嗽、鼻塞、声重等症。

9.《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中暑发痧、瘰疬、口舌生疮。

10.《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含于口中能去口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g;研末,0.6~3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
体虚多汗、咳嗽咯血患者及孕妇禁服。大量服用可引起头痛、呕吐、黄疸、血压升高、烦躁、痉挛等中毒等症状,严重的可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