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野山楂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湖北山楂、华中山楂、辽宁山楂、甘肃山楂、毛山楂、云南山楂等的果实。
【原植物】
野山楂 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
落叶灌木,高达1.5m。分枝密,通常具5~8mm长的细刺;小枝有棱,幼时被柔毛,一年生枝紫褐色,无毛,老枝散生长圆形皮孔。叶互生;叶柄长4~15mm,两侧有叶翼;托叶大型,镰刀状,边缘有齿;叶片宽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2~6cm,宽1~4.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连于叶柄,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顶端常有3或稀5~7浅裂,上面光泽,下面具稀疏柔毛,沿叶脉较密,以后脱落;叶脉显著。花两性;伞房花序,具花5~7朵,总花梗和花梗均被柔毛;苞片披针形,条裂或有锯齿,长8~12mm,脱落很迟;萼筒钟状,外被长柔毛,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尾状渐尖,内外两面均具柔毛;花瓣5,近圆形或倒卵形,白色,基部有短爪;雄蕊20,花药红色;花柱4~5。果实近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2cm,红色或黄色,常具有宿存反折萼片或一苞片;小核4~5。花期5~6月,果期9~11月。
生于海拔250~2000m的山谷、多石湿地或山地灌木丛中。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秋后果实变成红色,果点明显时采收。用剪刀剪断果柄,或摘下,横切成两半,或切片后晒干。
【药材及产销】
野山楂(南山楂) Fructus Crataegi Cuneatae 产于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亦产。多自产自销,少量销西南地区。一般作山楂入药。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野山楂果实球形,直径0.8~1.4cm;表面棕色至棕红色,有灰白色小斑点,顶端有圆形凹窝状宿存花萼,基部有短果柄或果柄痕。商品多切成半球形或压成饼状。果肉薄,果皮常皱缩,种子5颗,土黄色。质坚硬。气微,味酸、涩,微甜。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野山楂中果皮外侧4~5列细胞壁稍厚,内含草酸钙簇晶及方晶,直径8~20μm,内侧的中果皮薄壁组织中,有多数淡黄色石细胞散在,石细胞类圆形、长圆形,直径40~100μm,壁孔及孔沟明显。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轧扁,簸去核,干燥。
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味酸、甘,性微温。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活血化瘀。主治食滞肉积,脘腹胀痛,产后瘀痛,漆疮,冻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煎水洗擦。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