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

时间:2019-05-07浏览:106

药名

栀子

 

异名

木丹《本经》,鲜支《上林赋》,卮子(《汉书》孟康注),越桃《别录》,支子《本草经集注》,山栀子《药性论》,枝子《新修本草》,小卮子《本草原始》,黄鸡子《广西中药志》,黄荑子《闽东本草》,黄栀子《江苏药材志》,黄栀、山黄栀、山栀《浙江药用植物志》。

 

释名

栀子,亦作鮐子、卮子。《纲目》云:“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亦作支子、枝子,皆同音假借字;鸡子、荑子,并卮子之音转。生于南方,其形长圆,以桃喻之,故称越桃。木丹,《本草经考注》:“子中仁深红,木丹之名盖亦此义,谓木实中人其色如丹也。”诸黄之称,得之于成熟果实色黄也。


【品种考证】

本品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别录》云:“生南阳川谷,九月采实,暴干。”《本草经集注》云:“处处有,亦两三种小异,以七棱者为良。经霜乃取之。”今皆入染用。《本草图经》云:“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俗说即西域詹匐也。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中人深红……此亦有两三种,入药者山栀子,方书所谓越桃也。皮薄而圆小,刻房七棱至九棱者为佳。”《纲目》云:“卮子叶如兔耳,厚而深绿,春荣秋瘁。入夏开花,大如酒杯,白瓣黄蕊,随即结实,薄皮细子有须。霜后收之。”《植物名实图考》亦有记载。综上所述形态特征及可以染黄的特点,再参考《本草图经》江陵府栀子、建州栀子等图,古代栀子原植物与今药用商品栀子相符合。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

 

原植物

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常绿灌木,高1~2m。小枝绿色,幼时被毛,后近无毛。单叶对生,稀三叶轮生,叶柄短;托叶两片,生于叶柄内侧;叶片革质,椭圆形、阔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4cm,宽2~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光泽,仅下面脉腋内簇生短毛;侧脉羽状。花大,极芳香,顶生或腋生,具短梗;萼绿色,长2~3cm,裂片5~7,线状披针形,通常比萼筒稍长;花冠高脚碟状,白色,后变乳黄色,基部合生成筒,上部6~7裂,旋转排列,先端圆;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极短,花药线形,纵裂,2室;雌蕊1,子房下位,1室。果实深黄色,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4cm,有5~9条翅状纵棱,先端有条状宿存之萼。种子多数,鲜黄色,扁椭圆形。花期5~7月,果期8~11月。

生于丘陵山地或山坡灌林中。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旱,忌积水。幼苗期需要遮荫,荫蔽度以30%生长良好,但进入结果期,则喜充足的光照。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透气良好的冲积土、砾质土等酸性土壤为好,盐碱地不宜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扦插、分株繁殖,但生产上以种子繁殖为主,采用育苗移栽法。立冬后采集成熟果实,摊开晾干。于3月播种前,剥开果皮,取出种子,置水中浸泡,并轻搓种子,除去杂质及瘪粒,用45℃温水浸种24h播种或用湿砂相拌待播。苗床先施基肥,细碎平整后,按行距20~25cm,开2cm浅沟,播种,再盖火灰或细土,厚约2cm,稍行压实并盖草保湿。每1hm2用种量30~45kg。出苗后分次间苗。保持株距5~8cm,注意遮荫、除草、追肥。育苗1~2年,苗高35cm以上,便可定植。 扦插繁殖:春季2月中、下旬;秋季10月前后,选健壮植株上的2年生枝条,剪13~16cm长,按行株距16cm×7cm插入床中,压实浇水。培养1年于春季2~3月;或秋季10~11月定植,行株距各为1~1.3m,穴栽,每穴栽1株。分株繁殖:在早春或秋季挖取母株根部16~20cm高的萌蘖苗,按定植时的行株距栽植。

田间管理 栽后每年春、夏季各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修剪整枝多采用单干三分枝自然形的整形方法。冬季或早春进行,宜轻剪。剪去病虫枝、枯枝、交叉枝、徒长枝以及树冠内部过密或过细弱枝条。每年采果后,于冬季前结合施肥,进行根际培土,以利保温防冻。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褐斑病,防治法可选用无病苗木,发病前喷洒50%托布津1000倍液和1∶1∶100波尔多液,每隔15d1次,连续2~3次。虫害有大透翅天蛾,防治法宜冬季清理园地,杀死越冬蛹;保护天敌及在幼虫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毒杀。龟蜡蚧,可在冬季修剪、耕地后,用10倍松脂合剂喷雾。7月上旬,用15倍松脂合剂喷洒。并有栀子三纹螟为害。

 

采收加工

10月中、下旬,当果皮由绿色转为黄绿色时采收,除去果柄杂物,置蒸笼内微蒸或放入明矾水中微煮,取出晒干或烘干。亦可直接将果实晒干或烘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果实倒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4~3.5cm,直径0.8~1.8cm。表面红棕色或红黄色,微有光泽,有翅状纵棱6~8条,每二翅棱间有纵脉1条,先端有暗黄绿色残存宿萼,先端有6~8条长形裂片,裂片长1~2.5cm,宽2~3mm,多碎断,果实基部收缩成果柄状,末端有圆形果柄痕。果皮薄而脆,内表面鲜黄色或红黄色。有光泽,具隆起的假隔膜2~3条。折断面鲜黄色,种子多数,扁椭圆形或扁矩圆形,聚成球状团块,棕红色,表面有细而密的凹入小点;胚乳角质;胚长形,具心形子叶2片。气微,味微酸苦。以皮薄、饱满、色红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实中部横切面:圆形,纵棱处显著凸起。外果皮为1列长方形细胞,外壁增厚并被角质层;中果皮外侧有2~4列厚角细胞,向内为薄壁细胞,含黄色色素,少数较小的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外韧型维管束稀疏分布,较大的维管束四周具木化的纤维束,并有石细胞夹杂其间;内果皮为2~3列石细胞,近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壁厚,孔沟清晰,有的胞腔内可见草酸钙方晶,偶有含簇晶的薄壁细胞镶嵌其中。种子横切面:扁圆形,一侧略凸。外种皮为1列石细胞,近方形,内壁及侧壁显著增厚,胞腔含棕红色或黄色色素,内种皮为颓废薄壁细胞。胚乳细胞多角形,中央为2枚扁平的子叶,细胞内均充满糊粉粒。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2g,加水5ml,置水浴中加热3min,滤过。取滤液5滴,置瓷蒸发皿中,烘干后,加硫酸1滴,即显蓝绿色,迅速变为黑褐色,继转为紫褐色。(检查藏红花素(2)本品1%热水浸出液,滤过。取滤液10ml,置有塞量筒中,加乙醚5ml,振摇,水层呈鲜黄色,醚液无色。(检查藏红花素)商品规格按栀子果实成熟的程度分为一、二等。一等:果实长圆形或椭圆形,饱满。表面橙红色、红黄色、淡红色、淡黄色,具纵棱,顶端有宿存萼片。皮薄,革质。略有光泽。破开后种子聚集成团状。气微,味微酸而苦。二等:较瘦小。表面橙黄色、暗棕色或带青色,间有怪形果或破碎,余同一等。

 

炮制

1.栀子《雷公炮炙论》:凡使,先去皮、须了,取仁以甘草水浸一宿,漉出,焙干,捣筛如赤金末用。《本草经集注》:擘破。《圣惠方》:锉。捶碎。《博济方》:生捣为末。《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去壳,取仁。《医宗金鉴》:连皮。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碎。或取原药材,去杂质,研碎,过筛,去皮壳取仁或去仁取皮壳用。全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栀子仁善去内热。栀子皮善去肌表热。

 2.炒栀子《圣济总录》:炒香。《普济方》:微炒。《医宗必读》:炒透。现行,取栀子碎块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炒制可缓和药性。

3.炒栀子仁《三因方》:栀子仁,炒。现行,取栀子仁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老黄色为度。

4.焦栀子《丹溪心法》:炒令十分有二分焦黑。《景岳全书》:炒焦。现行,取栀子碎块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放凉。焦栀子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尿血、崩漏。

5.焦栀子仁取栀子仁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焦橙色,取出放凉。

6.栀子炭《肘后方》:炒炭,烧末。《圣惠方》:烧灰。《苏沈良方》:烧半过。《十药神书》: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现行,取栀子碎块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黑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栀子炭用于收敛止血。

7.姜栀子《经效产宝》:姜汁炒焦黄。《本经逢原》:姜汁炒黑。现行,取栀子碎块,加姜汁拌匀,润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栀子100kg,用鲜生姜10kg,或干姜3kg。姜制可加强除烦止呕之功。

8.盐栀子《宋氏女科秘书》:盐水炒黑。现行,取净栀子,用武火加热,炒至内心半透,喷洒定量盐水,炒至黑褐色,取出放凉。每栀子100kg,用食盐3kg

饮片性状:栀子为不规则碎块状,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种子扁卵圆形,红黄色。气微,味微酸而苦。炒栀子表面黄红色或黄褐色。炒栀子仁呈扁卵圆形,表面老黄色。焦栀子表面焦黄色。焦栀子仁表面焦橙色,具焦香气。栀子炭表面黑褐色或焦黑色。姜栀子表面金黄色,具姜辣味。盐栀子表面黑褐色,味咸微苦。

贮干燥容器内,炒栀子、炒栀子仁、焦栀子、焦栀子仁、栀子炭、姜栀子、盐栀子密闭,置阴凉干燥处。栀子炭防复燃。


药性

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

 1.《本经》:味苦,寒。

 2.《别录》:大寒,无毒。

 3.《医学启源》:性寒,味苦,气薄味厚,轻清上行,气浮而味降,阳中阴也。

 4.《汤液本草》:气寒,味微苦。入手太阴经。

 5.《品汇精要》:气薄味厚,阴也。臭香。

 6.《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大小肠、胃、膀胱六经。

 7.《药品化义》:入肺、胃、肝、胆、三焦、胞络六经。

 8.《医林纂要·药性》:苦、酸,寒。

 

【功能主治】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吐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1.《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皁、*&鼻,白癞赤癞,疮疡。

 2.《别录》:疗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3.《本草经集注》:治伤寒(),解踯躅毒。

 4.《药性论》:杀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病()

 5.《食疗本草》:主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6.《医学启源》:其用有四:去心经客热一也;除烦躁二也;去上焦虚热三也;治风热四也。

 7.《药类法象》:治心烦懊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引自《汤液本草》)

 8. 朱丹溪: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引自《纲目》)

 9.《本草蒙筌》:去赤目作障,止霍乱转筋。

10.《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11.《本草新编》:止心胁疼痛,泄上焦火邪,祛湿中之热,消五瘅黄病,止霍乱转筋,赤痢。用之吐则吐,用之利则利。

12.《医林纂要·药性》:泻心火,安心神,敛相火妄行,瀹三焦之水道。

 

【应用与配伍】

用于多种热证。栀子能清诸经之火,尤长于清心肝之火。如治热病邪在上焦气分,症见发热,胸闷懊,心烦不寐,常配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如《伤寒论》栀子豉汤。实热火证,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常配黄连、黄芩、大黄等泻火解毒,清心除烦,如《外台》黄连解毒汤。本品用于肝经诸火,如《女科撮要》治疗肝郁化火,胸胁胀闷疼痛,口苦苔黄的加味逍遥散;《小儿药证直诀》治疗小儿肝火郁热,夜卧不安,搐搦,脉沉实的泻青丸;《直指方》治疗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的泻肝散,方中都用栀子以清泄肝火。用于肝胆郁火,多与柴胡、香附等疏肝解郁药同用;用于肝胆实火,多与龙胆草、大黄等清热泻火药同用;用于肝经血分火热,多与生地、丹皮等清热凉血药同用;对于胃中郁热,不论病在气分还是血分,本品均可配伍用之。如《小儿药证直诀》泻黄散,栀子与石膏、藿香同用,治胃热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热易饥及脾热弄舌;《丹溪纂要》用栀子炒焦入生姜汁饮之,治胃脘火热作痛。栀子又能清泻肺火,如《证因脉治》栀连清肺汤治伤热咳嗽,咽喉干痛,于黄芩、桔梗等清肺热药中配用栀子。

用于湿热蕴结肝胆所致的黄疸。栀子能清利湿热,常配茵陈、大黄或黄柏等,如《伤寒论》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现代用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及胆道疾患引起的黄疸,都有较好的清热利湿退黄效果。用于湿热蕴结膀胱的热淋、血淋,小便不通,常配木通、滑石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用于实火伤络、血热妄行所致的鼻衄、咯血、吐血、血痢、便血、尿血者。栀子能泻火凉血止血,可随证配伍应用。治热壅于上之鼻衄,可配生地等内服,或炒焦研末吹鼻;肺热咯血,常配青黛、白茅根、诃子同用,如丹溪治肺热咳血方;治尿血、血淋,常配生地、小蓟、蒲黄等同用。

 1.《品汇精要》:合厚朴、枳实,治伤寒下后腹满虚烦;合甘草、干姜,治伤寒下后身热微烦;合茵陈、香豉、甘草……治发黄;合鼠矢煮汁,治时行病后劳发食复。

 2.《本草药性大全》:加生姜、橘皮,治呕哕不止;加厚朴、枳实,除腹满而烦;加茵陈治湿热发黄;加甘草治少气虚满;倘除烦躁于心内,须加香豉而建功;若加生姜绞汁,尤治心腹久疼。

 3.《得配本草》:得滑石,治血淋溺闭;得良姜,治寒热腹痛;得柏皮,治身热发黄;配连翘,治心经留热;佐柴胡、白芍,治肝胆郁火;使生地、丹皮,治吐衄不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掺或调敷。清热泻火多生用,止血每炒焦用。


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胃寒作痛者慎服。

 1.《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2.《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