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知母
【异名】
薅、莐藩《尔雅》,羥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芪母《说文》,提母(《尔雅》郭璞注),知母《玉篇》,女雷、女理、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苦心、儿草、水须《别录》,昌支《新修本草》,蒜辫子草、兔子油草、山韭菜(辽宁),羊胡子根(河北),穿地龙、虾草(山东),马马草(山西),淮知母(四川)。
【释名】
李时珍:“知母,宿根之旁,初生之根,状如羥鱉之状,故谓之羥母。“《集韵》:羥与苐通。苐为蚁卵,因其根茎之初生根芽,状如蚁卵得名。知母,《说文》作芪母,《玉篇》作知母,《尔雅》郭璞注作提母。《广雅疏证》云:“芪、羥、提,古声并相近也。”故此数者声近义通,皆为一名。女雷、女理,雷、理双声,韵部通转,故两者亦为一名。其根茎横生地下,以形状为名而称地参、水参、儿蹱草。
【品种考证】
知母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别录》载:“知母生河内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本草经集注》云:“今出彭城(今江苏铜山),形似菖蒲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枯燥乃止。”《本草图经》载:“知母生河内川谷,今濒河(今甘肃兰州)诸郡及解州(今山西永济)、滁州(今安徽滁州)亦有之。根黄色,似菖蒲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燥乃止。四月开青花如韭花,八月结实。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用。”并附有隰州(今山西隰县)、卫州(今河南汲县)、威胜军(今陕西乾县)、解州和滁州知母图,从这5幅知母形态图来看,以隰州和卫州知母的形态与百合科知母属知母相符合。《纲目》所绘知母图,亦是本种。《植物名实图考》卷七知母条云:“今药肆所售,根外黄,肉白,长数寸,原图三种,盖其韭叶者。”据所附三种知母图中,以形似韭叶者与药铺所售知母相符。综合以上本草所述,古代所用知母,存在异物同名问题,但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知母为历代本草传统药用植物,应为知母的正品。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
【原植物】
知母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 又名:大芦水《中药大辞典》。
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根茎横生,粗壮,密被许多黄褐色纤维状残叶基,下面生有多数肉质须根。叶基生,丛出,线形,长20~70cm,宽3~7mm,上面绿色,下面深绿色,无毛,质稍硬,叶基部扩大包着根茎。花葶直立,不分枝,高50~120cm,下部具披针形退化叶,上部疏生鳞片状小苞片;花2~6朵成一簇,散生在花葶上部呈长总状花序,长20~40cm;花黄白色,干后略带紫色,多于夜间开放,具短梗;花被片6,基部稍连合,2轮排列,长圆形,长5~8mm,宽1~1.5mm,先端稍内摺,边缘较薄,具3条淡绿色纵脉纹;发育雄蕊3,着生于内轮花被片近中部,花药黄色,退化雄蕊3,着生于外轮花被片近基部,不具花药;雌蕊1,子房长卵形,3室,花柱短,柱头1。蒴果卵圆形,长10~15mm,直径5~7mm,成熟时沿腹缝线上方开裂为3裂片,每裂片内通常具1颗种子。种子长卵形,具3棱,一端尖,长8~12mm,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于向阳干燥山坡、丘陵草丛中或草原地带,常成群生长。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等地。在新疆、安徽、江西、河南等地有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干旱。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壤土和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在阴坡地、粘土及低洼地生长不良,且根茎易腐烂。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选3年以上生的植株采集成熟种子,置30~40℃温水中浸泡24h,捞出稍晾干后,即可进行秋播。秋播在封冻前,春播在4月。条播,行距10~25cm,开1.5cm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5cm,保持湿润,20d左右出苗。苗出齐后间苗,按株距7~10cm定苗。每1hm2播种量7.5~10.5kg。分株繁殖:早春或晚秋,将根茎挖出,切成3~6cm长段,每段带1~2个芽,按行距25~30cm开沟,株距10~15cm栽种,覆土5cm,镇压。
田间管理 每年除草松土2~3次,雨季过后秋末要培土,天旱要及时浇水,除留种外应剪除花薹,促进根茎生长,提高产量。每年4~8月,每1hm2应分次追施尿素300kg,氯化钾195kg,秋末冬初应施复合固体化肥(氮∶磷∶钾=5∶5∶5)495kg,可溶性磷肥99kg。
病虫害防治 蛴螬为害,幼虫咬断苗或咀食根茎,可浇施50%马拉松乳剂800~1000倍液,或茶籽饼6倍液。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枯叶和须根,抖掉泥土,晒干或烘干为毛知母。趁鲜剥去外皮,晒干为知母肉。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1)毛知母根茎扁圆长条状,微弯曲,偶有分枝,长3~15cm,直径0.8~1.5cm。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习称金包头。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下面略凸起,有纵皱纹及凹点状根痕或须根痕及残茎。质坚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颗粒状。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粘性。(2)知母肉外皮大部分已除去,表面黄白色,有的残留少数毛须状叶茎及凹点状根痕。以条粗、质硬、断面色白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米黄色。①粘液细胞较多,含草酸钙针晶束。完整的粘液细胞呈类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或梭形,直径56~160μm,长约至340μm。②草酸钙针晶成束散在,针晶长36~110μm,有的直径约至7μm,碎断后状如小方晶。③纤维(叶基)直径8~14μm,壁稍厚,木化,纹孔稀疏,有的成人字形,胞腔宽大。④具缘纹孔、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14~24μm。⑤木栓细胞表面观形状不一,壁薄,常多层上下重叠。⑥木化厚壁细胞(鳞叶)类长方形、长多角形或延长作短纤维状,直径16~48μm,长约至112μm,壁厚5~8μm,孔沟较密,胞腔内含棕黄色物。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水5ml,用力振摇1min,发生持久性泡沫,放置10min不消失。(检查皂甙)(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10ml,振摇后放置20min,吸取上清液1ml,蒸干,残渣加硫酸1滴,初显黄色,继变红色、紫堇色、棕色。(检查甾体化合物)(3)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40min,取上清液1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h后浓缩至约5ml,加水10ml,用苯2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菝葜皂甙元,加苯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对照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7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9∶1)展开,取出,晾干,喷以8%香草醛的无水乙醇溶液与硫酸溶液(7→10)的混合液(0.5∶5),于100℃烘约5min。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
1.知母《金匮要略》:切片。《雷公炮炙论》:凡使,先于槐砧上细锉。焙干,桕杵捣。勿令犯铁器。《儒门事亲》:去皮。《世医得效方》:新瓦上焙,去毛。《卫生宝鉴》:刮去黑皮苗,铡细用。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毛须,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毛屑。
2.盐知母《扁鹊心书》:盐水炒研末。现行,取知母片,用盐水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干;或先将净知母片置锅内,边拌炒边喷洒盐水,炒干,取出放凉。每知母片100kg,用食盐2kg。盐制能增强益肾滋阴降火作用,多用于肾虚火旺之证。
3.炒知母《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切,炒。《瑞竹堂方》:微炒汗出。现行,取净知母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焦,取出放凉。
4.麸炒知母取麦麸皮撒入热锅内,待烟起时,投入净知母片,炒至微黄,取出,筛去焦麸皮,放凉。每知母片100kg,用麸皮10kg。麸炒以缓和寒滑之性,适于脾胃虚弱患者。
5.酒知母《妇人良方》:酒炒,酒拌炒黑。《脾胃论》:细锉酒洗。《瑞竹堂方》:酒浸。现行,取净知母片用黄酒拌匀,稍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晾干。每知母片100kg,用黄酒10~20kg。
饮片性状:知母为不规则的类圆形厚片,表面黄白色,周边黄棕色至棕色(毛知母)或黄白色(知母肉)。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粘性。炒知母形如知母片,表面黄棕色。盐知母形如知母片,色泽加深,味微咸。麸炒知母形如知母片,表面黄色,略具麸香气。酒知母形如知母片,表面黄色,略具酒气。
贮干燥容器内,炒知母、盐知母、麸炒知母、酒知母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药性】
味苦,性寒。归肺、胃、肾经。
1.《本经》:味苦,寒。
2.《吴普本草》:神农、桐君:无毒。
3.《药性论》:性平。
4.《日华子》:味苦、甘。
5.《医学启源》:气寒,味大辛。《主治秘要》云:性寒味苦;气味俱厚,沉而降,阴也。又云:苦,阴中微阳。肾经本药。
6.《品汇精要》:味苦,性寒,泄;味厚于气,阴也。臭香。行手太阴经,足阳明经、少阴经。
7.《药品化义》:体润,色淡黄,气和;味苦略辛,性凉;能升能降。
8.《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9.《本草求真》:专入肺,兼入肾。辛苦微滑。
10.《本草再新》:味辛、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肺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1.《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2.《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疽。
3.《本草经集注》: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也。
4.《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
5.《日华子》:治热劳传尸疰病,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6.《医学启源》:治足阳明火热,大补益肾水,膀胱之寒。《主治秘要》云:其用有三:泻肾经火一也;作利小便之佐使二也;治痢疾脐下痛三也。
7.张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引自《纲目》)
8.王好古: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引自《纲目》)
9.《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
10.《本草求原》:治嗽血,喘,淋,口病,尿血,呃逆,盗汗,遗精,痹痿。
【应用与配伍】
用于外感热病。知母苦泄而入气分,可清泻肺胃实热。治高热汗出,烦渴引饮,脉洪大有力,常与生石膏配伍,以清气泄热,如《伤寒论》白虎汤。若伤寒邪热内盛,齿燥烦渴,目昧唇焦,《伤寒蕴要》于白虎汤更加入人参、麦冬同用;若温疟但热不寒,口渴喜冷饮,呕不能食,以知母与鳖甲、常山、地骨皮、石膏等药同用,如《延年方》知母鳖甲汤;若热病伤津,肠燥便秘,则用知母配黄柏、玄参、生地等以润燥通便。
用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或发热、气急、咽痛。知母清肺润燥止咳,常配贝母、黄芩、山栀、石膏、桑白皮等同用,如《古今医鉴》二母宁嗽汤;若治肺热阴伤,燥咳无痰,咽干喘逆,可与石膏、桔梗、甘草、地骨皮配伍,如《症因脉治》石膏泻白散。
用于内伤阴虚,虚火内动,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证。知母滋阴降火,常配黄柏泻肾火而坚阴,《医方考》取此二药相须而用,合入六味地黄中,而为知柏八味丸,更能加强滋阴降火之功;若肾中真阴耗竭,则须加熟地、龟板、猪脂等填补真阴之品,如《丹溪心法》大补阴丸。若肾虚膀胱有火,小便闭塞不通,或劳淋小便淋涩刺痛,可用知母、黄柏配肉桂,滋肾化气,通利小便,如《兰室秘藏》通关丸。近代有以知母配黄柏、木通、车前等治尿路感染,或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用知母,以消除肾病性尿蛋白,均有一定疗效。
用于消渴。知母滋阴降火,生津止渴,为治消渴之要药。如《金匮要略》治渴欲饮水,口舌干燥,以知母与石膏、人参等配伍;而为白虎加人参汤,《衷中参西录》治肺胃燥热,津伤口渴,用知母、山药、葛根、黄芪、天花粉等药配伍。而为玉液汤。《本经》谓知母主消渴热中,属胃热中消者,可配石膏、黄连、麦冬;若属肾虚下消者,可配地黄、山药等;若气阴两虚者,则配黄芪、山药、天花粉等同用。
此外,治阴血不足,虚烦不眠,可用知母与酸枣仁、甘草配伍,以清热安神。治强阳不痿,可用知母与黄柏、木通等配伍,以泻相火之偏亢。治妊娠子烦,可用知母与人参配伍,以益气阴而清胎火。治瘴疟,可用知母与草果配伍,以清阳明之热,燥太阴之湿。治伤寒发汗后,津液耗伤所致的百合病,可用知母与百合配伍,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1.《品汇精要》:酒为之使。
2.《纲目》:得黄柏及酒良,能伏盐及蓬砂。
3.《得宜本草》:得麦冬则清肺止渴;得地黄则滋肾润燥;得人参治妊娠子烦。
4.《得配本草》:得莱菔子、杏仁,治久嗽气急。
5.《本草求真》:能佐黄柏以治膀胱热邪。
6.《本草述钩元》:与茯苓同用,清下焦热;与黄芩同用,清上焦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宜生用;入肾降火滋阴宜盐水炒。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禁服。
1.《别录》:多服令人泄。
2.《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铁器。
3.《医学入门·本草》: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4.《纲目》:若中气不足而邪火炽盛者,久服则有寒中之变。
5.《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6.《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