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

时间:2019-05-04浏览:84

【药名】
酸枣仁


【异名】
枣仁《药品化义》,酸枣核《江苏省植物药材志》。


【释名】
《尔雅》:“蔜,酸枣。”贰,副也。酸枣形小而次于大枣,故名蔜,从木,贰声。棘,《本草经考注》:“棘,亦枣之变体。”本品似枣而果实味酸,故名酸枣。因多生山野,亦称山枣、野枣。


【品种考证】
《本经》载有酸枣,列为上品。《别录》云:生河东(今山西、河北等地)川泽,八月采实,阴干。有人根据《别录》记载,认为最初用的是果实。但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中就有酸枣仁汤,刘宋时的《雷公炮炙论》也明确记载的是酸枣仁,即种子的炮炙方法。因此,古代所用应是种子。

关于酸枣的来源,《新修本草》曰:此即蔜枣实也,树大如大枣,实无常形,但大枣中味酸者是。《开宝本草》指出:此乃棘实,更非他物。若谓是大枣味酸者,全非也。酸枣小而圆,其核中仁微扁;大枣仁大而长,不类也。《本草图经》谓: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垒间。似枣木而皮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开宝本草》、《本草图经》所述及《本草图经》附图与今之酸枣原植物特征一致。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


【原植物】
酸枣 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F.Chow [Z. vulgaris Lam.var.spinosa Bunge ] 又名:棘《诗经》,蔜《尔雅》,山枣《本草经集注》,野枣(任窻《述异记》)

落叶灌木,稀为小乔木,高1~3m。老枝灰褐色,幼枝绿色;于分枝基部处具刺1对,1枚针形直立,长达3cm,另1枚向下弯曲,长约0.7cm。单叶互生;托叶针状;叶片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圆形,稍偏斜,边缘具细锯齿。花小,2~3朵簇生于叶腋;花萼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5,黄绿色,与萼片互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花盘明显,10浅裂;子房椭圆形,埋于花盘中,花柱2裂。核果肉质,近球形,成熟时暗红褐色,果皮薄,有酸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于向阳或干燥的山坡、山谷、丘陵、平原、路旁以及荒地。性耐干旱,常形成灌木丛。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河南。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干燥气候,耐旱,耐寒,耐碱。适于向阳干燥的山坡、丘陵、山谷、平原及路旁的砂石土壤栽培,不宜在低洼水涝地种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9月采收成熟果实,堆积,沤烂果肉,洗净。春播的种子须进行砂藏处理,在解冻后进行。秋播在10月中、下旬进行。按行距33cm开沟,深7~10cm,每隔7~10cm播种1粒,覆土2~3cm,浇水保湿。育苗1~2年即可定植,按(2~3)m×1m开穴,穴深宽各30cm,每穴1株,培土一半时,边踩边提苗,再培土踩实、浇水。分株繁殖:在春季发芽前和秋季落叶后,将老株根部发出的新株连根劈下栽种,方法同定植。

田间管理  育苗田在苗出齐后进行浅锄松土除草,冬至前要进行2~3次。苗高6~10cm时每1hm2追施硫酸铵225kg,苗高30cm时每1hm2追施过磷酸钙180~225kg。为提高酸枣座果率,春季须进行合理的整形修剪,或进行树形改造,把主干1m以上的部位锯去,使抽生多个侧枝,形成树冠;也可进行环状剥皮,在盛花期,离地面10cm高的主干上环切一圈,深达木质部,隔0.5~0.6cm再环切1圈,剥去2圈间树皮即可,20d左右伤口开始愈合,1个月后伤口愈合面在70%以上。

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黄刺蛾,幼虫期可喷青虫菌粉500倍液。


【采收加工】

栽后7~89~10月果实呈红色时,摘下浸泡1夜,搓去果肉,捞出,碾破核壳,淘取酸枣仁,晒干。

 

【药材及产销】

酸枣仁 Semen Ziziphi Spinosae 主产于河北、陕西、辽宁、河南等地。此外,内蒙古、甘肃、山西、山东、安徽等地亦产。销全国,并有出口。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具纵裂纹。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凸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凸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以粒大、饱满、有光泽、外皮红棕色、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种皮最外为1列黄色或棕黄色的栅状细胞,长70~90μm,壁厚,木化,靠外侧有1条明显的光辉带,外被厚约5μm的角质层;营养层细胞颓废,棕色;最内1列细胞方形或长方形,垂周壁增厚,稍木化。于一端有1较大的种脊维管束。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含大量糊粉粒及脂肪油。粘液层厚20~30μm。子叶表皮细胞及其附近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小簇晶,直径3~5μm;薄壁细胞均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粉末特征:棕红色。种皮栅状细胞棕红色,表面观多角形,直径约15μm,壁厚,木化,胞腔小。内种皮细胞棕黄色,表面观长方形或类方形,壁连珠状增厚,木化。子叶表皮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簇晶及方晶。品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10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以水饱和的正丁醇。


【炮制】
1.酸枣仁《雷公炮炙论》:去尖、皮了,任研用。《瑞竹堂方》:去壳。《普济方》:汤浸去赤皮、去壳研成膏。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核壳,洗净,晒干。

2.炒酸枣仁《圣惠方》:炒令香熟,捣细为散。《本事方》:微炒去皮研。《景岳全书》:泡,去皮,隔纸炒香。现行,取净酸枣仁,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鼓起,色微变深,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3.焦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红黑色,取出,放凉。

4.朱砂制酸枣仁取净酸枣仁加水喷湿,与朱砂拌匀,晾干。每枣仁500kg,用朱砂面10kg。酸枣仁从五代开始,即有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的记载。以后历代文献多遵此说,并一直沿用至近代。但经研究证实,酸枣仁生、熟作用一致,并非生用醒睡,炒用安眠。现代对酸枣仁的炮制,主要有生酸枣仁和炒酸枣仁两种规格,炒后味香易服,便于煎出成分,增加治疗虚烦不眠的作用。对酸枣仁炮制前后作色谱比较,两者薄层色谱无明显差异。对生、炒酸枣仁进行热回流提取和冷浸提取用薄层色谱方法比较了镇静催眠成分皂甙和黄酮甙类化合物的变化,结果表明生酸枣仁和炒酸枣仁的两种提取液中都含有酸枣仁皂甙AB,及黄酮甙CD。说明生酸枣仁在清炒和热回流过程中有效成分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酸枣仁的炒制程度不同,其水、乙醇、乙醚提取物也不相同。微炒或炒黄时,酸枣仁的水提取物及乙醚提取物含量较高。临床实践亦证明,两者的功效并不相反。按中医理论,在温剂中用炒枣仁,清剂中用生枣仁是比较合理的。将酸枣仁炒熟捣碎治疗神经衰弱患者129例,疗效确切。用枣仁甘草合剂治疗80例失眠患者,其中酸枣仁分别炒熟捣碎、半生半炒捣碎、生用捣碎,有效率基本相同,但炒熟捣碎组略高。在临床上对于肝胆虚热所致的惊悸、不安、失眠、虚热、精神恍惚,或烦躁疲乏者,应选用生枣仁。而对肝胆不足,心虚胆怯,以及心脾两虚而造成的惊悸、失眠,同时兼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出虚汗等患者宜用炒酸枣仁。综上所述,酸枣仁炒后不改变其有效成分和降低疗效,并能产生焦香气味,便于捣碎和使用。因此,现在临床上主用炒酸枣仁是合理的。但必须注意,不能炒制太过,否则降低疗效。


【饮片性状】
酸枣仁参见药材鉴别项。炒酸枣仁形如酸枣仁,表面微鼓起,色泽加深,微具焦斑,略有香气。质较酥脆。焦酸枣仁表面鼓起,红黑色,种皮部分破裂,质酥脆。朱砂制酸枣仁表面附朱砂细粉。贮干燥容器内,炒枣仁、焦枣仁、朱砂制酸枣仁,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性】
味甘,性平。归心、肝经。

1.《本经》:味酸,平。

2.《别录》:无毒。

3.《本草衍义》:微热。

4.《饮膳正要》:味酸、甘,平。

5.《品汇精要》: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香。

6.《纲目》:足厥阴、少阳药也。

7.《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肝、胆四经。

8.《本草汇言》:味甘、苦、酸,气平。入足少阳、厥阴,手少阴、太阴四经。

9.《本草新编》:入心、肝、胆与包络四经。

10.《药性切用》:生用酸平,熟酸温。


【功能主治】
宁心安神,养肝,敛汗。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盗汗。

1.《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

2.《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

3.《药性论》:主筋骨风,炒末作汤服之。

4.《新修本草》:补中益气。

5.《本草汇言》:养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

6.《医林纂要·药性》:补心,收散,敛肺,泻肝。皆酸之用。

7.《本草再新》: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和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


【应用与配伍】
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虚烦不眠,多梦易醒,心悸怔忡。酸枣仁能养心阴,益肝血而宁心安神,为滋养性安神药。单用即有效,为增强疗效,亦常与何首乌、龙眼肉、柏子仁等配伍。若肝虚有热,虚烦不眠,常与川芎、知母、茯苓等同用,以增强清热除烦安神之效,如《金匮要略》酸枣仁汤。若心脾两虚,怔忡不眠,常配人参、茯神、龙眼肉等共奏益气养血安神之效,如《济生方》归脾汤。若阴虚阳亢,心悸不寐者,又常与柏子仁、生地、五味子等同用,以滋阴安神,如《摄生秘剖》天王补心丹。

用于体虚自汗或盗汗。酸枣仁有一定敛汗作用,尤宜于虚汗而兼有心烦失眠者,可与五味子、山茱萸、白芍等同用,如《直指小儿方》治睡中汗出,配伍人参、茯苓,以增强补气敛汗之功。

1.《本草切要》:酸枣仁佐归、参可以敛心;佐归、芍可以敛肝;佐归、术可以敛脾;佐归、麦可以敛肺;佐归、柏可以敛肾;佐归、苓可以敛肠胃、膀胱;佐归、芪可以敛气而灌溉营卫;佐归、地可以敛血而荣养真阴。

2.《绛雪园古方选注》:枣仁与远志,有相须之理。

3.《得宜本草》:得人参、茯苓,治盗汗;得辰砂、乳香,治胆虚不寐。

4.《得配本草》:得生地、五味子敛自汗(心火盛不用);配地黄、粳米治骨蒸不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研末,每次3~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有实邪及滑泻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防己。

2.《本草经疏》:凡肝、胆、脾三经有实邪热者勿用,以其收敛故也。

3.《轩岐救正论·药性微蕴》:凡命门火衰滑泄,及素患梦遗者忌用之。

4.《得配本草》:肝旺烦躁,肝强不眠,心阴不足,致惊悸者,俱禁用。

5.《本草求真》:性多润,滑泄最忌。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