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04浏览:111

药名

柿蒂 《本草拾遗》

 

异名

柿钱《洁古家珍》,柿丁《中药志》,柿子把《中药材手册》,柿萼《药材学》。

释名柿蒂,形状似钉,平展后类方形,又似古钱,故称柿丁柿钱。为宿存之花萼,故亦称柿萼

 

品种考证

本品入药首见于《本草拾遗》,其原植物柿在《礼记》中已有记载。《本草图经》谓:今南北皆有之。柿之种亦多,黄柿生近京州郡;红柿南北通有; 朱柿出华山,似红柿而皮薄,更甘珍;蓈柿出宣、歙、荆、襄、闽、广诸州,但可生啖,不堪干。《纲目》谓:柿,高树,大叶圆而光泽,四月开小花,黄白色, 结实青绿色,八、九月乃熟。据以上所述柿之产地、形态,再参考《本草图经》及《纲目》之附图特征考证,古代所用柿蒂的原植物与今柿科植物柿完全一致。从古代记载还可看出,柿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且分布地区广,品种亦多。

 

来源

为柿科植物柿的宿存花萼。

 

【原植物】

 Diospyros kaki Thunb.又名:镇头迦《纲目》。

落叶大乔木,高达14m。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长方块状开裂;枝开展, 有深棕色皮孔,嫩枝有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8~20mm;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长5~18cm,宽28~9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主脉生柔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沿脉密被褐色绒毛。花杂性,雄花成聚伞花序,雌花单生叶腋;总花梗长约5mm,有微小苞片;花萼下部短筒状,4裂,内面有毛;花冠黄白色,钟形,4;雄蕊在雄花中16枚,在两性花中8~16枚,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室, 花柱自基部分离。浆果形状种种,多为卵圆球形,直径35~8cm,橙黄色或鲜黄色,基部有宿存萼片。种子褐色,椭圆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

多为栽培种。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采收加工

秋、冬季收集成熟柿子的果蒂(带宿存花萼),去柄,晒干。

 

药材及产销

柿蒂Calyx Kaki主产于山东、河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多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宿萼近盘状,先端4裂,裂片宽三角形,多向外反卷或破碎不完整,具纵脉纹,萼筒增厚,平展,近方形,直径15~25cm,表面红棕色,被稀疏短毛,中央有短果柄或圆形凹陷的果柄痕;内面黄棕色,密被锈色短绒毛,放射状排列,具光泽,中心有果实脱落后圆形隆起的疤痕。裂片质脆,易碎,萼筒坚硬木质。质轻,气微,味涩。

以个大而厚、质硬、色黄褐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棕色。①非腺毛较多,单细胞,直径20~26μm, 一种长150~300μm,壁厚约8μm,含棕色物质;另一种长可至850μm,壁厚约5μm。②石细胞众多,有分枝,一般直径约80μm,少数达180μm,壁厚5~30μm,纹孔细密,孔沟明显。

③草酸钙方晶直径6~30μm。④下表皮细胞近方形或多角形;气孔不定式, 副卫细胞5~7个。⑤腺毛少见,头部由2~3个细胞组成,直径约30μm,胞腔内充满棕红色物质,柄1~2个细胞。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01g,加70%乙醇4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在水浴上蒸干,加乙醇05ml溶解后供点样。另以没食子酸与槲皮素醇溶液为对照品。分别点样在硅胶G板上,用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展开10cm。取出晾干。以1%三氯化铁醇试剂喷雾显色,没食子酸呈蓝黑色。以2%三氯化铝醇试剂喷后显色,于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槲皮素显黄绿色荧光。

 

化学成分

含羟基三萜酸(hydroxytriterpenic acid)037%, 其中有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12]19α-羟基熊果酸(19α-hydroxy ursolic acid)。其他有机酸有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此外,还有无羁萜(friedelin),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三叶豆甙(trifolin), 金丝桃甙(hyperin),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又含葡萄糖,果糖,脂肪油等[3],还含鞣质[4]

 

药理

1. 抗心律失常作用05%柿蒂提取物50mg/kg腹腔注射,能显著对抗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亦能对抗乌头碱、氯化钡所致大鼠心律失常;柿蒂提取物125mg/(kg·d)腹腔注射,连续5d,能对抗毒毛花苷G(哇巴因)所致豚鼠室性心律失常[1]

2. 镇静作用柿蒂提取物100mg/kg腹腔注射,可使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 增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延长其睡眠时间,并明显拮抗吗啡引起的小鼠竖尾反应[1]

3. 抗生育作用在家兔抗生育筛选中,初步证实柿蒂有一定的抗生育作用,柿蒂优于柿蒂,柿蒂柄的抗生育率为796%[2]

炮制1. 柿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 姜柿蒂取生姜捣烂榨汁,加入净柿蒂拌匀,润至姜汁吸尽,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柿蒂100kg,用生姜125kg

饮片性状:柿蒂参见药材鉴别项。姜柿蒂形如柿蒂,具焦气,味涩,微辣。

贮干燥容器内,姜柿蒂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性

味苦、涩,性平。归胃经。

1. 《纲目》:涩,平。无毒。

2. 《本草汇言》:味苦、涩,气温,无毒。入手太阴肺经。

3. 《医林纂要·药性》:苦,寒。

4. 《本草求真》:专入肺、胃。

 

功能主治

降逆下气。主治呃逆,噫气,反胃。

1. 《本草拾遗》:煮服之,止哕气。

2. 《滇南本草》:治气隔反胃。

3. 《青岛中草药手册》:温中下气。治呕逆、呃逆及夜尿等症。

 

应用与配伍

用于呃逆。柿蒂味苦,善降胃气,为治胃失和降而致呃逆的要药。

临床可单用,或与代赭石、刀豆子合用,以加强降逆止呃之功。呃逆证情虽有寒热虚实之异,但均可以本品配伍应用。如胃寒呃逆,可配半夏、生姜;胃热呃逆,配竹茹、 黄连;虚寒呃逆,配人参、丁香;痰浊、食滞犯胃而致呃逆者,又可与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等同用。至于治噫气、反胃,亦取其降胃气之功。

柿蒂外用,治踄耳流脓。

《得宜本草》:得丁香,治呃逆不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撒。

 

附方

1. 治呃逆不止柿蒂,烧灰存性为末。黄酒调服,或用姜汁、 砂糖等分和匀,炖热徐服。(《村居救急方》)

2. 治呃逆柿钱、丁香、人参各等分。上为细末,水煎,食后服。(《洁古家珍》柿钱散)

3. 治伤寒呕哕不止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捣筛,只作一服, 用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柿蒂汤)

4. 治胸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 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柿蒂汤)

5. 治伤寒咳逆、噎、汗柿蒂、丁香各一钱,甘草()、良姜各半钱。上为末。 热汤点二钱,乘热服,不以时。(《中藏经》丁香散)

6. 治血淋干柿蒂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服。(《奇效良方》柿蒂散)

7. 治踄耳柿蒂45g,细辛09g,海螵蛸6g,梅片03g。共研细末,拭净耳内脓水,吹入药末。(《湖南药物志》)

 

药论

论柿蒂治呃逆的配伍应用①李时珍:咳逆('呃逆')者,气自脐下冲脉直上至咽喉,作呃忒、蹇逆之声也。朱肱《南阳书》以哕为咳逆,王履《溯洄集》以咳嗽为咳逆,皆误矣。哕者,干呕有声也。咳逆有伤寒吐下后,及久病、产后、老人、虚人阴气大亏,阳气暴逆,自下焦逆至上焦,而不能出者;有伤寒失下,及平人痰气抑遏而然者。当视其虚实阴阳,或温或补,或泄热,或降气,或吐或下可也。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济生》柿蒂散加以丁香、生姜之辛热,以开痰散郁,盖从治之法,而昔人亦常用之收效矣。至易水张氏,又益以人参,治病后虚人咳逆,亦有功绩。丹溪朱氏但执以寒治热之理,而不及从治之法,矫枉之过矣。若陈氏《三因》,又加以良姜之类,是真以为胃寒而助其邪火者也。(《纲目》)②倪朱谟:沈则施曰,按丹溪翁谓人之阴气,依胃为养。土伤则木挟相火,直冲清道而作咳逆,宜竹茹黄连柿蒂汤主之,此言热呃也。《济生》论谓阳竭于下,孤阴独存,阴气亦将旋脱,故逆上而作呃,宜丁附人参柿蒂汤主之,此言寒呃也。又按《准绳》论呃逆之证,有伤寒吐下后、久病、产后阴血大亏,阳气暴逆,自下逆上而作呃者,非大温中补中之剂不能治。又有平人饮食痰气抑遏,而气自脐下冲脉直上咽膈,而作呃忒蹇逆之声,用平胃二陈汤,加柿蒂数枚煎服,亦可止也。观于柿蒂之苦涩,但可以散逆气,而因寒、因热、因虚、因滞者, 则佐以丁、 姜、茹、连、参、术、平胃、二陈辈,当仔细斟酌,毋轻视也。  (《本草汇言》)③黄宫绣:柿蒂,虽与丁香同为止呃之味,然一辛热而一苦平,合用深得寒热兼济之妙。如系有寒无热,则丁香在所必用,不得固执从治必当佐以柿蒂。有热无寒,则柿蒂在所必需,不得泥以兼济之必杂以丁香。是以古人用药,有合数味而见效者,有单用一味而见效者,要使药与病对,不致悖谬而枉施耳。(《本草求真》)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 伊势田骏,等.药学杂志()1955(75)230

[2] 松浦信,等.药学杂志()197191(8)905

[3] 松浦信,等.药学杂志()197797(4)452

[4]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中草药学().第1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816

药理

[1] 杜广门,等.中成药研究,1987(3)28

[2] 韩克慧,等.中成药研究,1983(7)27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