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浙贝母
【异名】
土贝母《本草正》,浙贝《外科全生集》,象贝《经验广集》,象贝母《百草镜》,大贝母《疡医大全》。
【释名】
浙贝母主产于浙江,简称浙贝。尤以象山出者为佳,故又称象贝母,亦简称象贝。
【品种考证】
《本经》载有贝母,《新修本草》云:“此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出润州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润州(今镇江)、江南为浙贝的产地,可见古代所称的贝母当包括浙贝在内。明代以降,人们逐渐认识到浙贝母的功效与川贝母不同。《本草正》首先将浙贝(称土贝母)与(川)贝母分条论述,《纲目拾遗》也将浙贝单列一条,并引叶*=斋云:“宁波象山所出贝母,亦分两瓣,味苦而不甜,其顶平而不尖,不能如川贝之象荷花蕊也。”所述浙贝产地、药材形态、气味等均与现今所用浙贝母一致。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原植物】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F.collicola Hance;F.verticillata Willd.var.thunbergii (Miq.)Baker ]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鳞茎扁球形,直径1.5~4cm,由2枚白色肥厚的鳞叶对合组成。叶在茎最下面的对生或散生,渐向上常兼有散生、对生和轮生的;叶片近条形至披针形,长7~11cm,宽1~2.5cm,先端不卷曲或稍弯曲。花1~6朵,淡黄色,有时稍带淡紫色,顶端的花具3~4枚叶状苞片,其余具2枚苞片;苞片先端卷曲;花钟状,俯垂,花被片6,长椭圆形,长2~4cm,宽1~1.5cm,内外轮相似,内面具紫色方格斑纹,基部上方具蜜腺;雄蕊6,长约为花被片的2/5;花药近基着生,花丝无小乳突;柱头裂片长1.5~2mm。蒴果卵圆形,6棱,长2~2.2cm,宽约2.5cm,棱上有宽约6~8mm的翅。花期3~4月,果期5月。
生于海拔较低的山丘阴蔽处或竹林下。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和湖南。浙江宁波地区有大量栽培。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海洋性气候,较耐寒、怕水浸。平均气温在17℃左右时,地上部茎叶生长迅速,超过20℃,生长缓慢并随气温继续增加而枯萎,地下鳞茎进入休眠。生长期3个半月左右,故称短命植物。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鳞茎繁殖和种子繁殖。鳞茎繁殖:栽种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栽种前挖出留种用鳞茎二号贝,直径1~1.5cm,三号贝更小些,种子田随挖随栽,商品田在种子田栽完后,再行栽入。先在畦上开沟,沟距20cm,种子田沟深10~15cm,商品田沟深5~7cm,栽种时,株距按15cm播入,鳞茎芽头朝上,畦边覆土要深些。种子繁殖:种子有胚后熟特性,采收后宜当年秋播(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如延迟到11月中旬以后播种,则出苗率显著下降。种子繁殖需5年成龄,年限长,不易保苗及越夏,生产上未能广泛采用。但在种鳞茎来源困难地区采用种子繁殖。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结合施肥进行,生长初期中耕可深些,后期宜浅,一般追肥3~4次,以人畜粪为主,化肥为辅,开沟条施。3月下旬在植株有1~2朵花开放时选晴天摘花打顶,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鳞茎膨大,又可促进二秆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浙贝在5月上旬植株枯萎后到9月上旬再发根生长是休眠期,亦称浙贝越夏,可在浙贝地上套种瓜类、豆类、蔬菜等,设法降低地温。做好开沟排水,防止地面积水等措施,以免造成鳞茎腐烂。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灰霉病、黑斑病,为害地上部,一般在湿度大时发生,喷1∶1∶100波尔多液。干腐病,为害鳞茎,下种前用20%三氯杀螨砜1000~1500倍液浸种10~15min。还有炭疽病,病毒病等为害。虫害有锯角豆芫菁,可用90%敌百虫1500倍液喷射。
【采收加工】
商品田于5月中、下旬地上部茎叶枯萎后收获。挖出鳞茎,立即洗净,大鳞茎先挖出贝心芽,再加工成元宝贝,小个则不挖贝心芽,加工成珠贝。把鲜贝放入加有蚌壳灰的机动撞船里,来回撞击至表皮脱净,浆液渗出为止,粘上蚌灰,随即取出,摊开,日晒,晴天晒3~4d,稍停1~3d,再晒,如此反复,使其内潮外透再晒至全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1)珠贝为完整的鳞茎,呈扁球形,直径1~2.5cm,高1~1.5cm。表面类白色,外层两枚鳞叶肥厚,对合,内有小鳞叶2~3枚及残茎。质结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苦。
(2)元宝贝(大贝)为单瓣肥厚鳞叶,呈元宝形或菱肉形,长2~4cm,高1~2.5cm,厚0.6~1.5cm;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白色,有淡棕色斑痕,内表面类白色至淡黄白色。以鳞叶肥厚、质坚实、粉性足、断面色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类白色。①淀粉粒极多,单粒长卵形、广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贝状圆形,直径5~56μm,脐点点状、裂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位于较小端,层纹明显;复粒稀少,2(~3)分粒组成;半复粒偶见。②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或长方形,角质层在垂周壁部位向内凸出形成角质栓,呈粗颗粒状,排列较密;气孔扁圆形,副卫细胞4~6个。③草酸钙方晶细小,存在于表皮细胞及导管旁薄壁细胞中。此外,有螺纹、环纹导管。
理化鉴别 (1)取粉末置紫外灯下观察,显淡亮绿色荧光。
(2)薄层色谱取粉末2.5g,加浓氨水1ml与苯1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0.5ml溶解,作供试液;另取浙贝母碱、去氢浙贝母碱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液,作对照品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CMC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浓氨溶液(17∶2∶1)展开,取出晾干,喷雾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商品规格商品分元宝贝(大贝)和珠贝2种。出口规格按每kg粒数分为四等:一等120~140粒;二等160~180粒;三等200~230粒;四等250~280粒。
【炮制】
《外科全生集》:去心,炒。《纲目拾遗》:去心,研。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或去心;或大小个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或打成碎块。
【饮片性状】
浙贝母为肾形厚片或不规则小碎块,表面白色,富粉性。质地脆而结实。气微,味苦。贮干燥容器内,置于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性】
味苦,性寒。归肺、心经。
1.《本草正》:味大苦,性寒。性味俱厚。阴也,降也。乃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之药。
2.《本草求原》:气平,味苦、辛。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1.《本草正》: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
2.《本经逢原》:治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一切痈疡。
3.《外科全生集》:专消痈疽毒痰。
4.《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热。
5.《医林纂要·药性》:治蛇虫毒。
6.《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7.《本草求原》:功专解毒,兼散痰滞。治吹乳作痛,乳痈,项下核及瘤瘿,一切结核,瘰疬,乳岩,妊娠尿难,便痈,紫白癜斑,人面疮,蜘蛛蛇蝎咬。
8.《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应用与配伍】
用于咳嗽及肺痈。浙贝母长于清热化痰,泄降肺气。常用于感冒风热或痰热郁肺之咳嗽,前者每与疏散风热之桑叶、前胡、牛蒡子等同用,后者多与清肺化痰之桑白皮、全瓜蒌、海浮石相伍。肺痈咳吐脓血,可配鱼腥草、金荞麦、冬瓜子、桃仁等以清热解毒、化瘀排脓。如与苏子、前胡、玄参、桔梗、甘草等同用,亦治风热喉痹,痰壅气急。
用于瘰疬及疮痈。浙贝母善于泄热化痰散结,用治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常与玄参、牡蛎同用,如《医学心悟》消瘰丸。治瘿瘤,常与化痰软坚之海藻、昆布等配伍。痈疮肿毒,配金银花、乳香、没药等以清热解毒消痈。《本经逢原》:同青黛治人面恶疮;同连翘治项上结核。皆取其开郁散结,化痰解毒之功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使用注意】
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反乌头。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