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枇杷叶 《别录》
【异名】
巴叶、芦桔叶《中药材手册》。
【释名】
《本草衍义》:枇杷叶……以其形如枇杷,故名之。乐器琵琶,古亦写作枇杷,由于字形分化,属琴瑟类者固定作琵琶,而枇杷则专用于指果类。枇杷果初生时青卢色,形似橘,故方言亦称为卢橘。芦桔者,芦与卢同音通假,桔为橘字俗写。
【品种考证】
枇杷叶始载于《别录》,列为中品。《蜀本草》载:枇杷树高丈余,叶大如驴耳,背有黄毛;子球生如小李,黄色,味甘酸,核大如小栗,皮肉薄;冬花春实,四月五月熟,凌冬不凋。生江南山南,今处处有。《本草图经》载:今襄、汉、吴、蜀、闽、岭皆有之。木高丈余,叶作驴耳形,皆有毛。其木阴密婆娑可爱,四时不凋,盛冬开白花,至三、四月而成实……其实作球,如黄梅,皮肉甚薄,味甘,中核如小栗。根据以上历史文献记述与附图,与本种一致。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
【原植物】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Mespilus japonica Thunb.]又名:卢橘(广东)。
常绿小乔木,高约10m。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mm,有灰棕色绒毛;托叶钻形,有毛;叶片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2~30cm,宽3~9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及叶柄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花直径1.2~2cm;萼筒浅杯状,萼片三角卵形,外面有锈色绒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卵形,长5~9mm,宽4~6mm,基部具爪,有锈色绒毛;雄蕊20,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无毛。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3~5cm,黄色或橘红色;种子1~5颗,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cm,褐色,光亮,种皮纸质。花期10~12月,果期5~6月。
常栽种于村边、平地或坡边。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环境,年均温度12~15℃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地区均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为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嫁接繁殖。种子繁殖:5~6月份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条播或点播。播后覆土,盖草,浇水,保持湿润,1个月后发芽。培育1年后,于第2年春季移栽。嫁接繁殖:用台湾枇杷、石楠苗等作砧木。多采用枝接,小砧木一般用切接或腹接,大砧木采用劈接或皮接,于3~6月嫁接。培育1~2年即可移栽定植。
田间管理 每年施肥4次,第1次在2~3月份春梢抽生前;第2次在3月底至4月上旬果实膨大期;第3次在6月份采果后至夏梢抽生前;第4次在10月份开花前施用。肥料氮、磷、钾比例是4∶2.5∶3。春、夏季还须注意修剪。
病虫害防治 灰斑病,为害叶和果实,要及时清除被害叶及果实并烧毁,注意通风透光。枇杷黄毛虫幼虫为害枝梢嫩叶,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采收加工】
全年皆可采收,以夏季采收者为多。采下后晒至七八成干,扎成小把,再晒至足干。此法所得成品不易破碎,质量较好。亦有拾取自然落叶晒干者,其色较紫。
【药材及产销】
枇杷叶Folium Eriobotryae产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广东及江苏产量较大。多为栽培品。销全国。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叶呈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2~30cm,宽3~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上部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有光泽,下表面淡灰色或棕绿色,密被黄色茸毛。主脉于下表面显著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茸毛。革质而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
以完整、色灰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扁方形,外被厚的角质层;下表皮有多数单细胞非腺毛,近主脉处多弯曲,有的折合成人字形;气孔不定式。栅栏组织3~4列细胞。海绵组织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近环状;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成不连续的环,壁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形成晶纤维。 主脉及叶肉中均散有粘液细胞, 并含草酸钙方晶及簇晶。(图3)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水溶性浸出物按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0.0%。
【化学成分】
新鲜叶含挥发油0.045%~0.108%,其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nerolidol)和金合欢醇(farnesol)[1]。叶中含苦杏仁甙(amygdalin),酒石酸(tartaric acid),枸橼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熊果酸(ursolic acid)[3],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6α,19α-二羟基熊果酸(6α,19α-dihydroxyursolic acid)[4],马斯里酸(maslinic acid),马斯里酸甲酯(methyl maslinate),野鸦椿酸(euscaphic acid)[3],枇杷呋喃(eriobofuran)[5],枇杷佛林(loguatifolin) A[6],金丝桃甙(hyperoside)[7]以及4个倍半萜甙:橙花叔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nerolidol-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橙花叔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nerolidol-3-O-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橙花叔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nerolidol-3-O-α-L-rh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橙花叔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nerolidol-3-O-〔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8]。叶的氯仿提取物中含23-反-对-香豆酰委陵菜酸(23-trans-p-coumaroyltormentic acid),23-顺-对香豆酰委陵菜酸(23-cis-p-coumaroyltormentic acid),3-O-反-咖啡酰委陵菜酸(3-O-trans-caffeoyltormentic acid),3-O-反-对-香豆酰救必应酸(3-O-trans-p-coumaroylrotundic acid)[9]。
【药理】
所含苦杏仁甙在下消化道被微生物酶分解出微量氢氰酸,后者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故有平喘镇咳作用[1]。
枇杷叶的乙醚冷浸提取物局部应用对角叉菜胶性浮肿有强大抑制作用,抑制率达52%(角叉菜胶注射后2h),其活性成分经分离已证明为熊果酸和2α-羟基-亚油酸甲酯,后者与马斯里酸的甲酯化物相当[2]。此外,枇杷叶的甲醇提取物中的倍半萜葡萄糖甙和多羟基三萜烯甙可显著降低遗传性糖尿病小鼠的尿糖,并且后者还可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3]。
【炮制】
1. 枇杷叶《肘后方》:拭去毛。《本事方》:温水浸,刷去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洗,刷去毛净。《卫生宝鉴》:去毛尖。《活幼心书》:净刷去叶后毛,锉碎。《瑞竹堂方》:去毛阴干。《温热经纬》:去毛筋。
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生品常用于肺热咳嗽。
2. 蜜枇杷叶《圣济总录》:拭去毛,蜜涂,炙。《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洗,刷去毛尽,涂蜜,炙焦黄色。《滇南本草》:凡用刮去背上细毛,净尽,著蜜抹匀,火烘。现行,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枇杷叶丝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每枇杷叶100kg,加炼蜜20kg。蜜枇杷叶多用于肺燥咳嗽。
3. 炒枇杷叶取净枇杷叶,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焦,有香气,取出放凉。炒枇杷叶常用于和胃止呕。
去毛枇杷叶与绒毛所含成分基本相同,绒毛中不含致咳或产生其他副作用的成分。但叶中皂甙含量明显地高于绒毛[1]。古代本草书籍认为不去毛会令人咳嗽,可能是因毛茸直接由呼吸道吸入刺激粘膜而引起的[2]。
饮片性状:枇杷叶呈丝条状,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背面无绒毛,革质而脆。无臭,味微苦。贮干燥容器内,蜜枇杷叶、炒枇杷叶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味苦、微辛,性微寒。归肺、胃经。
1. 《别录》:味苦、平。无毒。
2. 《药性论》:味甘。
3. 《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辛。入肺。
4. 《品汇精要》:气薄味厚,阴也。臭香。
5. 《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气薄味厚,阳中之阴,降也。
6. 《本草汇言》:味苦、微辛,气温。无毒。
7. 《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平。
8. 《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主治肺热咳嗽,阴虚劳嗽,咳血,衄血,吐血,胃热呕哕,妊娠恶阻,小儿吐乳,消渴及肺风面疮,酒羓鼻赤。
1. 《别录》:主卒罳不止,下气。
2. 《药性论》:主胃气冷,呕哕不止。
3. 《新修本草》:主咳逆,不下食。
4. 《食疗本草》:煮汁饮之,止渴。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
5. 《日华子》:疗妇人产后口干。
6. 《本草图经》:治肺气,主渴疾。
7. 《日用本草》:治噎气。
8. 《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
9. 《医学入门·本草》:清肺止渴,治肺咳嗽气逆,消渴及久嗽身热肌瘦,将成痨者。
10. 《纲目》: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
11. 《本草汇言》:安胃气,润心肺,养肝肾之药也。
12. 《药性切用》:平肝清肺,降气化痰,为咳逆、吐逆、喘逆药。煎汁收膏,润燥止咳。
13. 《药性考》:清肺下气,治热咳、呕,宽胸疗痹,凉膈理痰,扫除面痱。
14. 《本草再新》: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
15. 《甘肃中草药手册》:治声音嘶哑。
【应用与配伍】
用于肺热咳嗽,风热咳嗽,肺虚久嗽。
枇杷叶味苦性寒,具有降气清肺止咳之功,用治肺热咳嗽,可配黄芩、栝楼皮等药以清肺化痰止咳。其味微辛,兼能疏泄肺气,故风热咳嗽亦可配以前胡、桑叶等以疏风宣肺止咳。以其止咳力佳,配以麦冬、阿胶又能治肺燥咳嗽,如《医门法律》清燥救肺汤;久咳痰血可配白及、藕节、生地黄、蛤粉炒阿胶以清肺补肺、止咳止血,如《证治准绳》白及枇杷丸;若兼痰多者,则再配川贝母、叭旦杏仁等以加强化痰作用。
用于胃热呕吐、呃逆。枇杷叶入胃经,善清胃热、降胃气而奏止呕哕、治呃逆之效。胃热呕逆还可以单用,若暴吐服药不止,可配以生姜、半夏,以加强止呕之功,如《活幼心书》至圣散;妊娠呕吐,枇杷叶配生姜煎服;小儿吐乳不止,配母丁香为末,枣汤调下,如《圣惠方》枇杷叶散。
1. 《纲目》:治胃病以姜汁涂炙,治肺病以蜜水涂炙。
2. 《本草经疏》:治妇人发热咳嗽,经事先期,佐补阴清热之药服之,可使经期正而受孕。
3. 《得宜本草》:得香茅根治瘟病发呕,得山栀子治赤鼻面疮,得丁香、人参治反胃呕哕。
4. 《药论》:反胃与芦根同用,痰火与麦冬并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30g;鲜品15~30g;或熬膏,或入丸、散。
润肺下气止咳逆,宜蜜汁炒用;和胃下气止呕哕,宜姜汁炒用。
【使用注意】
入汤剂,需包煎。胃寒呕吐及风寒咳嗽证禁服。
1. 《新修本草》:须火炙,布拭去毛,不尔,射人肺,令咳不已。
2. 《本草经疏》:胃寒呕吐及肺感风寒咳嗽者,法并忌之。
3. 《药性通考》:止可用以治阴虚之咳,他嗽不可用也。
【附方】
1. 治咳嗽,喉中有痰声枇杷叶五钱,川贝钱半,叭旦杏仁二钱,陈皮二钱。为末,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滇南本草》)
2. 治肺热咳嗽枇杷叶9g,桑白皮12g,黄芩6g,水煎服。或蜜炙枇杷叶12g,蜜炙桑白皮15g,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3. 治风热咳嗽枇杷叶、苦杏仁、桑白皮、菊花、牛蒡子各9g。煎服。(《安徽中草药》)
4. 治肺风咳逆干枇杷叶30g,芫荽菜、前胡各15~18g,艾叶5片。水煎,冲红糖,早晚顿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5. 治肺燥咳嗽干枇杷叶(去毛)9g,干桑叶9g,茅根15g,水煎服。(《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6. 治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火炙,肌瘦,将成肺痨用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各如常制,治讫同为末,蜜丸,如樱桃大。食后、夜卧各含化一丸。(《本草衍义》)
7. 治肺气抑逆,痰滞成咳,咳声连发、努气不转、痰逆不出(俗名顿呛)用枇杷叶(姜炙)、前胡、防风、薄荷、杏仁、桑皮、瓜蒌仁、桔梗各一钱五分,甘草、升麻各七分。水煎服。(《方脉正宗》)
8. 治百日咳枇杷叶15g,桑白皮15g,地骨皮9g,甘草3g。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9. 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痰多枇杷叶、冬桑叶、车前草、天浆壳、天花粉。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10. 治呕吐①枇杷叶2片,柿蒂5个,菖蒲6g,桂竹青(桂皮刮下的第二层皮)一把。煎服。(江西《草药手册》)②枇杷叶15g,鲜竹茹15g,灶心土60g。水煎服。(《恩施中草药手册》)
11. 治老幼暴吐,服药不止者枇杷叶(净刷去叶后毛,锉碎)二两重,半夏(纑咀,净者)四两重。上件用生姜四两重,切作绿豆大,拌匀,酿一宿,慢火炒令微焦色,以皮纸盛于地上候冷,每服二两,水一盏,煎七分,去渣,空心少与,缓投,可入诸药内同煎服亦效。(《活幼心书》至圣散)
12. 治小儿吐乳不定枇杷叶一分(拭去毛,微炙黄),母丁香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乳头上涂一字,令儿咂便止。(《圣惠方》枇杷叶散)
13. 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罳枇杷叶(拭去毛)、茅根各半升。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稍饮之,罳止则停。(《古今录验方》枇杷叶饮子)
14. 治热病烦渴、饮水过多,时有呕逆方枇杷叶二两(拭去毛,炙微黄),茅根一两(锉),葛根一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三服。(《圣惠方》)
15. 治五噎枇杷叶一两(拭去毛,炙微黄),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生姜半两。上件药,都以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半,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三服。(《圣惠方》治五噎立效方)
16. 治霍乱吐利不止枇杷叶(拭去毛,炙)、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陈橘皮(去白,焙)各半两。上四味,捣罗为粗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热服,不计时候。(《圣济总录》正胃汤)
17. 治霍乱心烦懊不得安卧枇杷叶(拭去毛)一分,芦根(洗,焙)三分,人参一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入薤白五寸,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有顷再服。(《圣济总录》枇杷叶饮)
18. 治慢性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小便淋涩或不利用枇杷叶、车前子、甘草,煎服有效。〔《江苏中医》1964,(4)∶25〕
19. 回乳枇杷叶(去毛)5片,牛膝根9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0. 治夏季小儿皮肤热疮如羕疹、热疖等用枇杷叶煎汤作浴剂,每日1~2回,有治疗和预防之效。〔《江苏中医》1964,(4)∶25〕
21. 治面上生疮枇杷叶,布擦去毛,炙干,为末,食后茶汤调下二钱。(《急救良方》)
22. 治鼻赤枇杷叶(去毛)、大山栀、苦参、苍术(米泔浸炒),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半,酒调白滚汤咽下。(《证治准绳》)
23. 治肺风、粉刺、鼻齄,初起红色,久则肉匏发肿者枇杷叶(去毛刺)八两,黄芩(酒炒)四两,甘草一两,天花粉四两。共为末,新安酒跌丸,桐子大。每服一钱五分,食后并临睡白滚汤、茶汤俱可送下,忌火酒、煎炒。(《外科正宗》枇杷叶丸)
24. 治翻花痔枇杷叶(蜜涂炙燥)为末,乌梅肉(焙燥)为末,和匀,先以痔洗净,次以药敷之。(《古今医统》)
25. 治衄血不止枇杷叶,去毛,焙干末之,茶调下一二钱,日三服。(《本事方》)
【制剂】
1. 枇杷叶膏 枇杷叶500g。枇杷叶水煎3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比重1.45(50℃热测)的清膏;每1000g清膏加老蜜2000g,加热混匀,即得。本品为黑褐色粘稠的半流体;气微,味甜、微涩。功能清肺镇咳,降逆止呕。用于肺气不降,胃气上逆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干声哑,气促胸满,呕逆口渴。口服,每次10~20g,每日2~3次。忌食辛辣厚味。(《北京市药品标准》1983年)
2. 复方枇杷叶膏 枇杷叶340g,桔梗30g,百部75g,白前45g,桑白皮30g。以上五味,水煎2次,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热测);另取蔗糖适量,加水烊化炼透,与清膏混合,制成1000ml。本品为棕褐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功能止咳化痰。用于伤风咳嗽,支气管炎。口服,每次10~15g,每日2次。(《安徽省药品标准》1987年)
3. 止咳枇杷冲剂 枇杷叶391g,白前125g,桔梗78g,桑白皮234g,百部94g,薄荷脑2.5g。以上六味,除薄荷脑外,其余五味,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70~75℃)的清膏。取清膏1份,加蔗糖5份,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薄荷脑,混匀,分装每袋10g,即得。本品为棕黄色或棕褐色的颗粒;气香,味甜、微苦。取本品,加乙醇研磨,滤过,取滤液于试管中,蒸干,加醋酐,振摇溶解后沿壁加硫酸,两液接界处即产生红棕色环。取本品,加水使溶并加氨试液成碱性,以氯仿提取液蒸干加稀盐酸使溶,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即产生白色沉淀。功能清肺,止咳,化痰。用于咳嗽多痰,支气管炎。开水冲服,每次10g,每日3次。〔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1990年〕
4. 橘红枇杷片 枇杷叶222g,化橘红14g,陈皮76g,桔梗21g,紫苏子69g,甘草14g。以上六味,化橘红、陈皮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药混合,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成稠膏,加蔗糖粉200g和辅料适量,混匀,制颗粒,干燥,喷加化橘红等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为灰白色片,气芳香味甜微苦。本品细粉用石油醚振摇,提取,滤液挥干石油醚,残渣加1%香草醛硫酸溶液,呈红紫色。功能止咳祛痰。用于咳嗽痰多。口服,每次2~3片,每日3~4次。〔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四册)1991年〕
5. 枇杷露 枇杷叶377.1g,百部67.5g,前胡40.5g,桔梗26.1g,桑白皮27g,薄荷冰0.46g,枸橼酸1.44g,杏仁香精4.6g,杨梅香精3.49g,尼泊金1.44g,苯甲酸8.64g,蔗糖864g。枇杷叶、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等五味加水煎煮2次,滤过,滤液合并,稍加浓缩,加入苯甲酸4.32g,继续浓缩至规定浓度,冷却后加入滑石粉搅匀,压滤澄明;蔗糖加水适量加热至沸,加入尼泊金及剩余苯甲酸,搅拌,滤过,与上述滤液合并搅匀;枸橼酸、薄荷冰、杏仁香精、杨梅香精搅拌使溶,滤过,加入上述药液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加凉开水制成2880ml,灌装即得。本品为棕褐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凉。功能清肺热,止咳,祛痰。主治风热侵肺引起的口干作渴,咳逆痰多及支气管炎咳嗽,兼治儿童伤风呃逆,咳嗽痰盛。口服,每次20ml,每日3次,小儿减半。(《北京市药品标准》1983年)
【现代临床研究】
治疗蛲虫病 用鲜枇杷叶刷去背毛,洗净,加水煮沸1h,将煎液浓缩过滤,每200ml药液含生药100g。服药对象为5~7岁儿童。治疗122例,每人于睡前及次晨空腹时,各服药液100ml,15d后复查虫卵,结果:阴转率67.21%,肛周成虫阴转率为78.85%,肛周虫减少率为88.14%。服药后副反应:药后有8人恶心,1人呕吐,1人口淡乏味,3人上腹不适,21人稀便,一般无需处理即可渐消;部分服药前胃肠功能较差者,服香砂六君丸、姜汤或654-2片剂,可使反应缓解[1]。
【药论】
1. 论枇杷叶下气之功 ①李时珍: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纲目》)②缪希雍:《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火气上炎,则为卒罳不止。枇杷叶性凉,善下气,气下则火不上升,而胃自安,故卒罳止也。其治呕吐不止、妇人产后口干、男子消渴、肺热咳嗽、喘息气急、脚气上冲,皆取其下气之功。(《本草经疏》)
2. 论枇杷叶清润作用 ①王逊:治肺热咳嗽、胃热呕哕,盖清润而能下降。故主膈上气分虚浮之热。(《药性纂要》)②冯兆张:性凉而善下气,故降火而清肺胃,以治呕哕、消渴、肺热喘咳、脚气上攻及妇人发热咳嗽、经事先期,总性凉清润下气之功也。(《冯氏锦囊·药性》)
3. 论枇杷叶为治阴微阳亢之药 ①清代太医院:止可用以治阴虚之咳,他嗽不可用也,自是益阴妙品。(《药性通考》) ②苏廷琬:其功专于下气,阴微阳亢,是其的对。(《药义明辨》) ③赵其光:气平清肺,味甘和胃,苦降下气。凡肺胃阴微阳亢概用之,盖气下则火降痰消。其治呕哕、反胃、噎膈者,胃阳和也;治热嗽劳嗽、失血、消渴、产妇口干、伤暑气逆、利水者,心肺之阳降也。(《本草求原》)
4. 论枇杷叶所主脏腑之病 ①倪朱谟:枇杷叶安胃气、润心肺、养肝肾之药也。沈孔庭曰:主呕哕、反胃而吐食不止,安胃气也;或气逆痰滞而咳嗽靡宁,润肺气也;或虚火烦灼而舌干口燥,养肾气也;或瘟疫、暑眒而热渴不解,凉心气也。能使五脏成调,六腑清畅。他如《圣惠方》治衄血不止,《本事方》之治酒齄赤鼻诸证,总不外润养气道,清解热血之疾也。(《本草汇言》)②王学权:凡风温、温热、暑、燥诸邪在肺者,皆可用以保柔金而肃治节;香而不燥,凡湿温、疫疠、秽毒之邪在胃者,皆可用以澄浊而廓中州。本草但云其下气治嗽、罳,则伟绩未彰,故发明之。(《重庆堂随笔》)
【集解】
1. 《本草经集注》:其叶不暇煮,但嚼食,亦差。人以作饮,则小冷。
2. 《新修本草》:用叶须火炙,布拭去毛,不尔,射人肺,令咳不已。
3. 《本草衍义》:枇杷叶,江东西、湖南北、二川皆有之……花白,最先春也。子大如弹丸,四五月熟,色若黄杏,微有毛,肉薄,性亦平,与叶不同。
4. 《广志》:枇杷易种,叶微似栗,冬花春实。子簇结有毛,四月熟,大者如鸡子,小者如龙眼,白者为上,黄者次之,无核者名蕉子,出广州。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 Suemitsu R S, et al. 生药学杂志(日),1973,27(1)∶7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436
[3]Shimizu M, et al. Chem Pharm Bull,1986,34(6)∶2614
[4] Zhong Liang Z, et al. Planta Med,1990,56(3)∶330
[5] Miyakado M, et al. C A,1985,103∶66221z
[6] Yanagisawa H, et al. Chem Pharm Bull,1988,36(4)∶1270
[7] Kaneta M, et al. Agri Biol Chem,1979,43(3)∶657
[8] De Tommasi,et al. J Nat Prod,1990,53(4)∶810
[9] Tommasi N D, et al. J Nat Prod,1992,55(8)∶1067
药理
[1] 李熙明,等.新药与临床,1986,5(3)∶141
[2] 清水芩夫,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6(6)∶354
[3] Tommasi N D, et al. Planta Med,1991,57(5)∶414
炮制
[1] 俞长芳,等.天津医药杂志,1965,(3)∶243
[2] 俞长芳,等.药学学报,1966,(4)∶298
现代临床研究
[1] 黄文德.中医研究,1989,2∶32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