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鱼腥草
【异名】
岑草《吴越春秋》,蕺《别录》,菹菜《新修本草》,紫背鱼腥草《履砏岩本草》,紫蕺《救急易方》,菹子《纲目》,臭猪巢《医林纂要·药性》,侧耳根《遵义府志》,猪鼻孔《天宝本草》,九节莲《岭南采药录》,折耳根、肺形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臭腥草《泉州本草》。
【品种考证】
鱼腥草原名蕺,始载于《别录》下品。自《本草经集注》以降,诸家本草多载其能作食用。《新修本草》云:叶似荞麦,肥地亦能蔓生,茎紫赤色,多生湿地、山谷阴处。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纲目》亦云:叶似荇,其状三角,一边红,一边青。可以养猪。由此可知,这是一种集药物、野菜和饲料于一身的植物,从气、色和用途考证,并参考《本草图经》附根全草。
【原植物】
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又名:狗贴耳《广州植物志》。
多年生腥臭草本,高达60cm。茎下部伏地,节上轮生小根,上部直立,无毛或节上被毛。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叶柄长1~4cm;托叶膜质,条形,长约2.5cm,下部与叶柄合生为叶鞘,基部扩大,略抱茎;叶片卵形或阔卵形,长4~10cm,宽3~6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常呈紫红色,两面脉上被柔毛。穗状花序生于茎顶,长约2cm,宽约5mm,与叶对生;总苞片4枚,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1.5cm,宽约0.6cm,白色;花小而密,无花被;雄蕊3,花丝长为花药的3倍,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1,由3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花柱3,分离。蒴果卵圆形,长2~3mm,先端开裂,具宿存花柱。种子多数,卵形。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于沟边、溪边及潮湿的疏林下。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野生于阴湿或水边低地,喜温暖潮湿环境,忌干旱。耐寒,怕强光,在-15℃可越冬。土壤以肥沃的砂质壤土及腐殖质壤土生长最好,不宜于粘土和碱性土壤栽培。
栽培技术 种子发芽率不高,发芽适宜17~25℃变温,发芽率为20%左右。根茎繁殖:春季将老苗上的根茎挖出,选白色而粗壮的根茎剪成10~12cm小段,每段带2个芽,按行株距20cm×20cm开穴栽植,覆土3~4cm,稍稍镇压后浇水,1星期后可生出新芽。分株繁殖:4月下旬挖掘母株,分成几小株,按上法栽种。
田间管理 栽种后注意浇水,需保持土壤潮湿,出苗后,要勤除杂草,地上部封垄以后,可以不进行锄草,以免锄伤根苗。
【采收加工】
栽种当年或第2年夏、秋季采收带根全草,洗净晒干。鲜用随时可采。
【药材及产销】
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河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亦产。多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茎扁圆形,皱缩而弯曲,长20~30cm;表面黄棕色,具纵棱,节明显,下部节处有须根残存;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多皱缩,展平后心形,长3~5cm,宽3~4.5cm;上面暗绿或黄绿色,下面绿褐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以叶多、色绿、有花穗、鱼腥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多角形,有较密的波状纹理,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5个;油细胞散在,类圆形,周围7~8个表皮细胞呈放射状排列。腺毛无柄,头部3~4个细胞,内含淡棕色物,顶部细胞常已无分泌物,或皱缩。非腺毛(叶脉处)2~4(~10)个细胞,长180~200μm,基部直径约40μm,表面有条状纹理。下表皮气孔、非腺毛较多。叶肉组织中有小簇晶散在,直径6~10μm。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适量,置小试管中,用玻棒压紧,滴加品红亚硫酸试液少量至上层粉末湿润,放置片刻,自侧壁观察,湿粉末显粉红色或红紫色。(检查醛类)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min,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滴,置水浴中加热,显红色。(检查黄酮)
(3)薄层色谱①取粉末1g,加甲醇1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供试液。另取金丝桃甙少许,甲醇溶解后作对照液。分取供试品及对照品适量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乙醚--甲醇--水(4.5∶1∶1.5)展开,用10%的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淡黄色斑点,紫外光灯下呈暗棕色斑点。②取本品粉末2g,加水10ml及8%氢氧化钠8滴,冷浸2h,不断搅拌,滤过。滤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加醋酸乙酯10ml,7%盐酸溶液6滴,振摇5min,静置,分取醋酸乙酯提取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癸酰乙醛对照品,加醋酸乙酯溶解制成每1ml含2mg溶液,作对照液。吸取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苯--无水乙醇(7∶2)展开,喷以5%三氯化铁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炮制】
《日华子》:淡竹筒内煨。《寿世保元》载:晒干为末。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根,快速洗净,晾至半干,切段,低温干燥。
【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短段,茎、叶、花混合,棕黄色或灰绿色。叶多皱缩破碎,花序穗状,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药性】
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
1.《别录》:味辛,微温。
2.《食疗本草》:温。
3.《日华子》:有毒。
4.《履砏岩本草》:性凉,无毒。
5.《滇南本草》:味苦、辛,性寒。
6.《纲目》:有小毒。
7.《本草经疏》:阴中之阳,故其味辛、气温,入手太阴经。
8.《本草从新》:辛,微寒。
9.《医林纂要·药性》:甘、辛、咸。
10.《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蛾,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1.《别录》:主蠼螋溺疮。
2.《日华子》:淡竹筒内煨,敷恶疮、白秃。
3.《履砏岩本草》:大治中暑伏热闷乱,不省人事。
4.《滇南本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者,痰有腥臭。亦治大肠热毒,疗痔疮。
5.《纲目》: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繲疾,解硇毒。
6.《本经逢原》:治咽喉乳蛾,捣取自然汁,灌吐顽痰殊效。
7.《医林纂要·药性》: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补心血。
8.《药性考》:消肿截疟。
9.《本草求原》:专治囊痈及鱼肚疮。
10.《草木便方》:解暑清热逐水停,利水消胀除痞臌,热毒肿涂沙石淋。
11.《岭南采药录》:叶,敷恶毒大疮,能消毒;煎服能去湿热,治痢疾。
12.《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治梅毒、淋浊、便涩、尿道炎、水肿胀满、胃病及各种化脓性疾病,如蜂窝组织炎、中耳炎、乳腺炎、肺脓疡、肺结核及子宫病等,又可作急救服毒的催吐剂。
13.《陕西中药志》:对防止狭心症的绞痛发作有卓效。
14.《福建药物志》:利湿清热,化痰止咳。主治肺脓疡,大叶性肺炎,疟疾,百日咳,痢疾,阑尾炎,尿道炎,小儿腹泻,中暑,感冒,扁桃体炎,胆囊炎,疮疖,顽癣,毒蛇咬伤。
【应用与配伍】
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咳喘、热痢、痈肿疮毒。鱼腥草善清肺经热邪,有解热毒,排痈脓之功。治肺痈咳吐脓血,常与桔梗、芦根、薏苡仁等配伍,以增强清肺热排脓消痈之功效;若用治痰热咳喘,可配伍知母、贝母、桑白皮以清肺化痰。现代多用以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本品辛寒,对热毒之邪有解散作用。故能治热痢,可单用,或与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合用,以清肠道热毒;治痈肿疮疖,单味内服,或兼以鲜品外用,也可配伍野菊花、蒲公英、连翘等同煎服,以增强解热毒,消痈肿之功。
用于热淋。鱼腥草上清肺热,下利膀胱湿热,故可用治湿热淋证,尿赤涩痛,与车前子、海金沙、白茅根等同用,可增利尿通淋之功。
此外,鱼腥草能清大肠湿热而治痔疮肿痛,可单用煎汤熏洗,并可煎汤内服。近还用本品治疗胆囊炎及急性黄疸型肝炎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5g,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使用注意】
虚寒证慎服。
1.《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2.《本草经集注》:俗传言食蕺不利人脚,恐由闭气故也。
3.《食疗本草》: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4.《本草图经》:素有脚弱病尤忌之。
5.《中国药物大全》:虚寒证及阴证疮疡忌用。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