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臭梧桐 Chouwutong 《采药书》
【异名】
臭桐《群芳谱》,臭芙蓉《百草镜》,地梧桐《养生经验合集》,八角梧桐(汪连仕《采药书》),楸叶常山《现代实用中药》,矮桐子《中国药用植物志》,楸茶叶《全国中草药汇编》,百日红《福建药物志》,臭牡丹(南药《中草药学》),臭桐柴《浙江药用植物志》。
【释名】
本品味恶,花又略似梧桐,而植株较梧桐低小,故名臭梧桐、地梧桐、矮桐子。产海州,曾作常山入药,故称海州常山。
【品种考证】
《本草图经》最早以海州常山之名收载本品,但附图隶属于蜀漆之下,云:海州出者,叶似楸叶,八月有花,红白色,子碧色,似山楝子而小。据上所述,应为本种。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嫩枝及叶。
【原植物】
海州常山 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 又名:泡花桐《中国树木分类学》,香楸(山东),泡火桐(四川)。
灌木或小乔木,高1.5~10m。幼枝、叶柄及花序等多少被黄褐色柔毛或近无毛;老枝灰白色,有皮孔,髓部白色,有淡黄色薄片横隔。单叶对生;叶柄长2~8cm;叶片纸质,宽卵形、卵形、卵状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17cm,宽5~14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至楔形,偶有心形,全缘或具波状齿,两面疏生短毛或近无毛;侧脉3~5对。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疏散,通常二歧分枝,花序长8~18cm,花序梗长3~6cm,具椭圆形叶状苞片,早落;花萼幼时绿白色,后紫红色,基部合生,中部略膨大,具5棱,先端5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或卵形;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花冠管细,先端5裂,裂片长椭圆形;雄蕊4,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径6~8mm,包于增大的宿萼内,熟时蓝紫色。花、果期6~11月。
生于山坡灌丛中,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但能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碱土及砂土外,一般土壤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 主要用分根繁殖。 北方在植株枯萎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将植株刨出, 视母株大小分成3~8株, 然后按穴距60cm×30cm开穴栽种, 穴深15~20cm, 栽后覆土压实, 浇水。
田间管理 每年于返青前在植株旁开沟,将厩肥施于沟内,每1hm2施肥45000kg,盖土后浇水。
【采收加工】
6~10月采收,捆扎成束,晒干。
【药材及产销】
臭梧桐 Ramulus et Folium Clerodendri Trichotomi 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四川等地。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小枝类圆形或略带方形,直径约3mm,黄绿色,有纵向细皱纹,具黄色点状皮孔,密被短茸毛,稍老者茸毛脱落;质脆,易折断,断面木部淡黄色,髓部白色。叶对生,多皱缩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广卵形或椭圆形,长7~15cm,宽5~ 9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截形,全缘或具波状齿,上面灰绿色,下面黄绿色,两面均有短柔毛;叶柄长2~8cm,密被短柔毛。花多枯萎,黄棕色,具长梗,雄蕊突出于花冠外;已结实者,花萼宿存,枯黄色,内有一果实,三棱状卵形,灰褐色,具皱缩纹理。气异臭,味苦、涩。以花枝干燥、叶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角质层明显,下表皮具气孔。腺鳞切面呈扁球形,腺毛柄单细胞,也可见局部的非腺毛。栅栏组织细胞1~2列,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稀疏。主脉上表面略突起,下表面明显向下突出。主脉上、下表皮内侧均有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型,7~10余个,排列近圆圈状。主脉中央为薄壁细胞,偶含草酸钙方晶,长10~15μm,宽6~9μm。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圆形或类方形, 垂周壁略波状; 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深度波状弯曲, 具不定式气孔, 被有稀疏的非腺毛和腺毛。 非腺毛由2~12细胞组成, 长115~670μm, 径35~81μm, 表面有纵向的角质层疣点。 腺鳞表面观呈圆盘形, 由6~10细胞组成, 直径33~75μm; 腺柄单细胞。
【化学成分】
臭梧桐叶含海州常山黄酮甙(clerodendrin)[1,2],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生物碱[1]。刺槐素-7-双葡萄糖醛酸甙〔acacetin-7-glucurono-(1→2)-glucuronide〕[3],植物血凝素(lectin)[4,5]。臭梧桐素(clerodendronin)A和B[6],海州常山苦素(clerodendrin)A和B[7]。臭梧桐还含洋丁香酚甙(kusaginin,acteoside)[8]。
【药理】
1. 降压作用 臭梧桐煎剂、水浸剂、热浸剂及其提取物,不论经口灌胃或注射给药,对麻醉或清醒的大鼠、兔、猫、狗及肾型高血压大鼠和狗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1~9]。水浸剂和煎剂作用最强,流浸膏次之,乙醇、乙醚及氯仿浸出液均无效[3,7]。开花前的臭梧桐比开花后者降压作用强[7],结实后采集者或隔年陈叶作用减弱[10]。热浸剂或提取物灌胃给予肾型高血压大鼠,给药后3~10d出现降压作用,血压下降16%~57.4%,于停药后2星期内恢复给药前水平。麻醉犬和大鼠静脉给药则呈现两相降压作用:第1相作用强而短,注射后立即发生,持续30~60min;第2相作用温和而持久,多在给药后30~50min出现。肌内注射或口服仅出现第2相降压作用,维持2~3h;煎剂静脉注射只呈现第1相降压作用,口服无效。因此认为,第1相降压作用可能是非特异性的,似无治疗价值[7]。臭梧桐对去脑猫的降压作用显著减弱[10],用六烃季铵或在第2颈椎处切断脊髓后,几乎完全消除臭梧桐的第2相降压作用[8]。臭梧桐能长时间抑制电刺激腓神经和压迫颈动脉引起的升压反射[5,8],并能作用于肺血管内感受器反射地引起血压下降[5];静脉注射普鲁卡因封闭内感受器后,降压作用完全或大部分消失[5,8]。因此认为,臭梧桐的降压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也有血管内感受器的反射机制参与。另有报道,臭梧桐热浸剂[8]和臭梧桐素A[11]对电刺激猫颈上神经节节前纤维引起的瞬膜收缩,有轻度神经节阻断作用。臭梧桐对蟾蜍后肢血管呈直接的血管扩张作用[1,4,8]。因此认为,臭梧桐的直接扩张血管与阻断神经节作用,可能参与第1相降压作用[12]。
2. 抗炎作用 臭梧桐、議莶草或鬼针草的水煎剂,单味应用对大鼠甲醛性或蛋清性关节炎均无明显作用;但臭梧桐与鬼针草(1∶1)组成的针桐合剂,制成水煎剂或乙醇浸剂,给大鼠灌服20g(生药)/(kg·d),连续5d,对上述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每日腹腔注射水杨酸钠300mg/kg作用相似。臭梧桐与議莶草(2∶1)制成的議桐丸,也有相似的抗炎作用[13]。議桐丸口服可使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明显降低,似有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作用;但对去肾上腺大鼠仍能明显抑制蛋清诱发的大鼠足肿胀,提示其抗炎作用并不完全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系统作用[14]。
3. 镇痛作用 电击鼠尾法试验证明,给小鼠腹腔注射臭梧桐煎剂1.65g/kg以上时,呈现镇痛作用,给药后20~40min出现峰值,以后逐渐降低,可维持2h之久。开花前的臭梧桐镇痛作用较开花后的强[15]。臭梧桐素B有较强的镇痛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400mg/kg和800mg/kg后,分别比吗啡10mg/kg和20mg/kg的镇痛作用强而持久[7,12]。
4. 镇静作用 给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臭梧桐煎剂有轻度镇静作用,加大剂量也不引起睡眠[1]。臭梧桐素A的镇静作用较强,与催眠药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12]。
5. 其他作用 大鼠长期灌服臭梧桐,可致甲状腺明胶样物质含量增加。这种作用可能是调节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的交感神经受抑制的结果,并非毒性反应[14]。臭梧桐有驱肠虫作用[16]。
6. 毒性 臭梧桐煎剂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20.6g/kg[3]。臭梧桐热浸液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19.4g/kg;大鼠灌服热浸液150g/kg,72h内未见动物死亡[7]。臭梧桐素A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84g/kg(相当于生药量370g/kg);臭梧桐素B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3.21g/kg(相当于生药量550g/kg)[12]。大鼠灌服热浸液0.25g/(kg·d)和2.5g/(kg·d),连续60d,除少数动物出现安静、活动减少和稀便外,生长发育、血象、尿及病理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7]。臭梧桐煎剂给狗灌服10g/(kg·d),连续3星期,对肝功能、血象、心电图及心、肝、肾病理检查均无明显影响,但剂量在20g/kg以上时可致呕吐[6]。另有报道,在试验臭梧桐降压过程中,发现少数猫出现血尿、蛋白尿,可能对肾脏有一定影响[10]。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枝梢,洗净,略润,切丝,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为长短不一的丝片,多皱缩卷曲,表面灰绿色或浅黄棕色。叶脉羽状,全缘或有波状齿,叶两面均具茸毛,尤以下表面叶脉处为多。气特异,味甘、涩。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味苦、微辛,性平。
1.《现代实用中药》:味苦带甘。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平,味苦,无毒。
3.《青岛中草药手册》:性微寒,味苦、甘。
4. 南药《中草药学》:苦,寒。入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平肝降压,解毒杀虫。主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痈疽疮毒,湿疹疥癣。
1.《本草图经》:治疟。
2.《纲目拾遗》:治独脚杨梅疮,洗鹅掌风,一切疮疥,煎汤洗汗斑。湿火腿肿久不愈者,同盭闾子浸酒服。并能治一切风湿,止痔肿,煎酒服。治臁疮,捣烂作饼,加桐油贴。
3.《质问本草》:其叶醋浸,贴烂脚臁疮,外科要药。
4.《岭南采药录》:治一切痈疽,捣烂罨之。
5.《现代实用中药》:治温疟,胸中痰结,一切风湿,四肢脉络壅塞不舒,消臌,止痢。
6.《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止痛,降血压。
【应用与配伍】
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臭梧桐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用治风湿久痹,腰膝酸痛,关节活动不利,或中风半身不遂,可单用为丸常服,或与議莶草配伍,如《养生经验合集》之議桐丸。
用于高血压病。臭梧桐叶能平肝降压。用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头痛、眩晕,伴肢体麻痹者尤为适宜,如与清热平肝之钩藤、地龙等同用,可增强其疗效。
臭梧桐外用,可治湿疹、疥癣、烂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研末掺或调敷。
【使用注意】
《上海常用中草药》:臭梧桐经高热煎煮后,降压作用减弱。
【附方】
1. 治男妇感受风湿, 或嗜饮冒风, 以致两足软酸疼痛, 不能步履, 或两手牵绊, 不能仰举 地梧桐(花、 叶、 梗、 子俱可采取, 切碎, 晒干, 磨末子)一斤,議莶草(炒, 磨末)八两。上二味和匀,炼蜜丸如桐子大。早晚以白滚汤送下四钱。忌食猪肝、羊血等物。或单用臭梧桐二两, 煎汤饮, 以酒过之, 连服十剂, 或煎汤洗手足亦可。(《养生经验合集》議桐丸)
2. 治半肢风 臭梧桐叶并梗,晒燥磨末,共二斤,用白蜜一斤为丸。早滚水下,晚酒下,每服三钱。(《纲目拾遗》)
3. 治风湿痛,骨节酸痛及高血压病 (臭梧桐)9~30g,煎服;研粉每服3g,每日3次。也可与議莶草配合应用。(《上海常用中草药》)
4. 治高血压病 ①臭梧桐叶、荠菜各15g,夏枯草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臭梧桐叶、野菊花等量。研细,蜜为丸。每服9g。(《万县中草药》)
5. 治半边头痛 川椒五钱,臭梧桐叶二两。先将桐叶炒黄,次入椒再炒,以火酒洒在锅内,拌和取起,卷在绸内,扎在痛处;吃热酒一碗,取被盖颈而睡,出汗即愈。
6. 治一切内外痔 臭梧桐叶七片,瓦松七枝,皮硝三钱。煎汤熏洗。(5~6方出自《纲目拾遗》)
7. 治痈疽疮毒溃烂 臭梧桐叶研末外掺,或调蜂蜜外敷。(《万县中药志》)
8. 治湿疹或痱子发痒 臭梧桐适量。煎汤洗浴。(《上海常用中草药》)
9. 治鹅掌风 臭梧桐叶、白鲜皮、蛇床子各30g。水煎,烫洗患部。(《青岛中草药手册》)
【现代临床研究】
1. 治疗高血压病 每日用臭梧桐叶10~16g,制成片剂,分3~4次口服。治高血压病171例,舒张压降低2.66kPa(20mmHg)以上者78例(45.61%),降低1.33kPa(10mmHg)以上者62例(36.26%)。大多于服药5星期内显示明显疗效,疗程越长,疗效越佳。
同时头痛、头晕等症状改善。但停药后1~2星期内血压即回升,若用小量(每日2~4g)维持,则可不回升[1]。
2. 治疗疟疾 内服八角梧桐片(每片重0.25g),成人每6h1次,每次14片,共6次,以后每日服3次,每次5片,连服5d,7d为1疗程,总剂量约在200片左右。小儿剂量酌减。经治226例各型疟疾(三日疟96例,间日疟88例,恶性疟24例,混合感染18例)患者,服药后4d内,全部控制症状发作,观察3月未见复发。血检结果:服药后2d疟原虫消失者186例(82.3%),第4、7日的阴转率分别为97.3%和98.6%。药物反应较少,少数出现心律不齐、恶心、呕吐;个别发生全身及下肢浮肿、荨麻疹,但多不严重[2]。
【集解】
《群芳谱》:臭桐生南海及雷州,近海州郡亦有之,叶大如手,作三花尖,长青不凋,皮若梓白而坚韧,可作绳,入水不烂,花细白如丁香,而臭味不甚美,远观可也。人家园内多植之,皮堪入药,采取无时。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 曾防,等.药学学报,1963,10(8)∶480
[2] 陈泽乃,等.药学学报,1988,23(10)∶789
[3] Okigawa M, et al. Tetra Lett,1970,33∶2935
[4] Shiraishi S, et al. C A,1987,106∶47232z
[5] Kitagak H, et al. J Biochem,1985,97(3)∶791
[6] 安徽医学院.交流资料汇编.1960∶8
[7] Katsura M. C A,1971,75∶115966k
[8] Sakurai A, et al. C A,1983,99∶50266f
药理
[1] 沈家麒,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4)∶5
[2] 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科学通报,1956,(7)∶93
[3] 阎应举,等.青岛医学院学报,1957,(1)∶5
[4] 邹天孚,等.青岛医学院学报,1957,(1)∶14
[5] 李楚杰,等.吉林医科大学学报,1959,(4)∶107,115
[6] 王孝路,等.药学学报,1960,8(2)∶88
[7] 徐叔云,等.药学学报,1962,9(12)∶734
[8] 徐叔云,等.生理学报,1962,25(4)∶274
[9] 上海高血压病研究所.高血压科学研究资料汇编.(第一辑).1959∶107
[10]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制剂室.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所刊,1958,(4)∶65
[11] 李长春,等.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1959∶35
[12] 徐叔云,等.安医学报,1960,3(2,3)∶1,8,12
[13] 刘耕陶,等.药学学报,1964,11(10)∶708
[14] 安医高血压组形态小组.安徽医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二分册).1959∶74
[15] 王玉润,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4)∶11
[16] Breitwieser K. C A,1944,38∶47548
现代临床研究
[1] 丁济民,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3)∶6
[2] 李志如,等.中医杂志,1961,(5)∶31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