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黄楝树
【品种考证】
本品以黄楝树为名始载于《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以黄连木名录著于卷三十七木类并附图一帧:“黄连木,江西、湖广多有之。大合抱,高数丈,叶似椿而小。春时新芽微红黄色,人竞采取瞏食,曝以为饮,味苦回甜如橄榄,暑月可清热生津……”根据所述与附图,其原植物与本种一致。
【来源】
为漆树科植物黄连木的叶芽、叶或根、树皮。
【原植物】
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又名:凉茶树《八闽通志》,胜铁力木《峤南琐记》,楷木《淮南草木谱》,楷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倒鳞木《贵州植物志》,木黄连(湖南),木蓼树、田苗树(湖北),黄连树(云南)。落叶乔木,高达20m以上。树皮暗褐色,呈鳞片状剥落;幼枝灰棕色,具细小皮孔,疏被柔毛或近无毛;冬芽红色,有特殊气味。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对;小叶柄长1~2mm;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0cm,宽1.5~2.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偏斜,全缘,两面主脉间有细微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成密集总状花序,长5~8cm,花的基部具小苞片2,萼片1~2,雄蕊3~5,花丝短,长不到0.5mm,花药长圆形,大,长约2mm;雌花排成疏散圆锥花序,长18~20cm,花小,无花瓣;子房上位,球形,无毛,径约0.5mm,花柱极短,柱头3,厚肉质,红色。核果倒卵状球形,略压扁,径约5mm,成熟时紫红色,干后具纵向细条纹,先端细尖。花期3~4月,果期9~11月。
生于海拔140~3550m的低山、丘陵、石山林或平原。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黄连木为阳性树,稍耐半阴,畏寒忌湿。对土壤要求不严。深根性,萌发力强,生长慢,寿命长,耐二氧化碳和烟尘。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种子宜沙藏3个月以上播。
【采收加工】
春季采集叶芽,鲜用;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根及树皮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药性】
味苦、涩,性寒。
1.《救荒本草》:味苦。
2.柴裔《食鉴本草》:味苦,寒,涩,无毒。
3.《食物考》:苦、微甘。
4.《湖南药物志》:苦,微寒,无毒。
5.《福建药物志》: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暑,生津,解毒,利湿。主治暑热口渴,咽喉肿痛,口舌糜烂,吐泻,痢疾,淋证,无名肿毒,疮疹。
1.柴裔《食鉴本草》:主治消渴,解暑,利水道。
2.《物理小识》:治痢及霍乱。
3.《食物考》:微甘代茗,盐食酸甜,解喉痛哽,味如橄榄,消热酒醒,舌烂口糜,嚼汁解。
4.《药检》:生津明目,清积热,解毒。
5.《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树皮治痢疾,皮肤痒疮,脓疮,癣癞,小儿头疮。幼芽治目赤肿痛。
6.《湖南药物志》:清火退热,生津止渴。
7.《青岛中草药手册》:主治急性胃肠炎,痢疾,支气管炎,外伤出血等症。
8.《浙江药用植物志》:清热,利湿,解毒。主治淋症,痔疮;外治漆疮及无名肿毒。
9.《福建药物志》:清热解暑。主治痢疾,皮肤瘙痒,湿疹,外伤出血,预防中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瞏食,叶芽适量。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煎水洗。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