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厚朴
【异名】
厚皮《吴普本草》,重皮《广雅》,赤朴《别录》,烈朴《日华子》,川朴、紫油厚朴(通称)。
【释名】
《说文》:“朴,木皮。”颜师古注《汉书·司马相如传》云:“此药(厚朴)以皮为用,而皮厚,故名厚朴。”重皮,犹言厚皮,《说文》:“重,厚也。”本品味辛烈而色紫赤,故又有烈朴、赤朴之名。
【品种考证】
厚朴始载于《本经》。《别录》载:“厚朴生交冤句(今山东菏泽)。”但至今文献及药源调查均未见山东有厚朴的分布和生产。陶弘景云:“出建平、宜都(今四川东部、湖北西部),极厚,肉紫色为好。”与现在四川、湖北生产的厚朴紫色而油润是一致的,是厚朴的正品。《本草图经》所载:叶如槲叶,红花青实的特征似为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本草衍义》又载一种:今西京伊阳县(今河南)及商州(今四川宜宾)亦有,但薄而色淡,不如梓州者厚而紫色有油。据上述可知古代厚朴的原植物除厚朴外,尚有同科其他植物的树皮也作厚朴药用。明代李时珍在《纲目》中记载:朴树肤白肉紫,叶如槲叶……五、六月开细花,结实如冬青子,生青熟赤,有核,七、八月采之,味甘美。附图一幅。根据形态描述和图,可确认不是木兰科植物之厚朴。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庐山厚朴的树皮、根皮和枝皮。
【原植物】
庐山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var. biloba Rehd. et Wils.[M.biloba (Rehd. et Wils.) Cheng] 又名:凹叶厚朴《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温朴(浙江)。
本种与厚朴十分相似,主要区别是,本种叶先端凹缺成2个钝圆的浅裂片。聚合果基部较窄。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山麓及路旁溪边的杂木林中。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
【栽培要点】
庐山厚朴性喜温暖,耐炎热能力比厚朴强,生长也较快,又能耐寒。土壤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较多,呈中性或微酸性粉砂质壤土为宜。种子繁殖为主,也可压条、扦插繁殖。余同厚朴。
【采收加工】
定植20年以上即可砍树剥皮,宜在4~8月生长盛期进行。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或卷筒后干燥,称根朴和枝朴;干皮可环剥或条剥后,卷筒置沸水中烫软后,埋置阴湿处发汗。待皮内侧或横断面都变成紫褐色或棕褐色,并现油润或光泽时,将每段树皮卷成双筒,用竹篾扎紧,削齐两端,曝晒干燥即成。
【药材及产销】
厚朴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主产于四川万源、石柱、灌县,湖北恩施、宜昌、利川,浙江龙泉,安徽等地。此外,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地亦产。四川、湖北产者称川朴,质量较佳。浙江产者称温朴,产量较大。各地产品因生长部位及加工形式不同而有筒朴、靴筒朴、根朴、枝朴等规格。销全国,并出口。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2~7mm,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栓皮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栓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气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根朴) 为主根及支根的皮,厚3~5mm,形状不一,有卷筒状、片块状、羊耳状等;细小根皮形弯曲如鸡肠,习称鸡肠朴。外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质稍坚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枝皮(枝朴) 呈单筒状,长10~20cm,厚1~2mm。外表面灰褐色,内表面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均以皮厚、肉细、油性大,断面紫棕色、有小亮星、气味浓厚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有时可见落皮层。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石细胞群及多数油细胞,油细胞切向延长,长约至140μm,有的石细胞呈分枝状;纤维束稀少。韧皮部占绝大部分,韧皮射线宽1~3列细胞,向外渐变宽;纤维束众多,略切向断续排列成层,壁极厚;油细胞颇多,单个散在或2~5个相连。本品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淀粉粒(多糊化),并有少数草酸钙小方晶。
枝皮横切面:韧皮部外侧具大型纤维束(多达400多个细胞),即中柱鞘纤维束。
粉末特征:粉末棕色。庐山厚朴分枝状石细胞长约至326μm,纤维边缘作锯齿状者较易见;油细胞较少见,直径约至100μm。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3g,加氯仿30ml,回流30min,滤过。滤液供试:①取氯仿液5ml置试管中,在荧光灯下顶面观显紫色,侧面观上面黄绿色,下面棕色;②取氯仿液15ml,蒸去氯仿,残渣加95%乙醇10ml溶解,滤过,分别取滤液各1ml,加5%三氯化铁甲醇溶液(1∶1)1滴,显蓝黑色(厚朴酚的酚羟基反应);加Millon试剂1滴,显棕色沉淀(同上反应);加间苯三酚盐酸溶液5滴,显红色沉淀(厚朴酚的烯丙基反应)。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苯--甲醇(27∶1)展开15cm,取出,晾干,喷1%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0℃烘约10min,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厚朴酚、和厚朴酚的总量不得少于3.0%。
商品规格 (1)温朴筒朴卷成单筒或双筒,两端平齐。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内面深紫色或紫棕色,平滑。质坚硬,断面外侧灰褐色,内侧紫棕色,颗粒状。一、二、三等筒长40cm,重分别为800g以上,500g以上,200g以上;四等为不符合以上规格者,以及碎片、枝朴。
(2)川朴筒朴卷成单筒或双筒状,两端平齐。表面黄棕色,有细密纵纹,内面紫棕色,平滑,划之显油痕。断面外侧黄棕色,内面紫棕色,显油润,纤维少。一、二等筒长40~43cm,重分别为500g以上,200g以上;三等筒长40cm,重不少于100g;四等为不符合以上规格者,以及碎片、枝朴。
(3)蔸朴(靴筒朴)为靠近根部的干皮和根皮,似靴形,上端呈筒状,下端喇叭状。表面粗糙,灰棕色或灰褐色,内面深紫色,显油润。断面紫棕色,颗粒状,纤维不明显。一、二、三等块长70cm以上,重分别为12000g以上,2000g以上,500g以上。
(4)耳朴为靠近根部的干皮,块片状或半卷形,多似耳状。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内面淡紫色。断面紫棕色,显油润,纤维性少。大小不一。
(5)根朴卷筒状长条。表面土黄色或灰褐色。内面深紫色。质韧,断面油润。一等条长70cm,重400g以上,无木心、须根;二等长短不分,重400g以下。
【炮制】
1.厚朴《金匮玉函经》:斜削如脯法。《雷公炮炙论》:去粗皮,细锉用。《校正集验背疽方》:锉三寸长,劈作薄片。《普济方》:锉如小豆大。《本经逢原》:滚水泡数次,切。现行,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2.姜厚朴《雷公炮炙论》:若汤饮中使,用自然姜汁八两,炙一升为度。《局方》:凡使,先刮去粗皮,令见赤心,以生姜汁炙三次,令取香熟为度。《旅舍备用方》:入生姜同拌,炒令紫色。《圣济总录》:去粗皮一升,劈作十六片,肥生姜一斤杵碎,锅内旋添汤煮姜味淡,取出厚朴焙。《小儿药证直诀》:去粗皮,姜涂焙。《传信适用方》:去粗皮,以生姜杵碎半两,并厚朴半两,淹一宿,炒令黄色。《普济方》:去皮,姜汁煮。现行,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润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厚朴100kg,用生姜10kg;或取净厚朴,锯成长节,另取生姜捣烂煎汁,反复淋润至透心,并煮至汁水被吸尽,取出,切丝,干燥。每厚朴100kg,用生姜20kg;或取净鲜姜片,加适量水,熬汁,去渣,取姜汁喷淋厚朴丝内,润透,晾干。每厚朴100kg,用鲜姜10kg;或取生姜磨汁,拌厚朴蒸透,切片,焙至八成干,用瓦缸封固6~8个月。每厚朴100kg,用老生姜12kg。姜制可消除厚朴对咽喉的刺激作用,并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
3. 药汁制厚朴取厚朴净片,将下列药汁趁热拌入,使之吸匀拌透,晒或低温干燥,筛去灰屑。每厚朴净片100kg,用鲜姜10kg或干姜1.7kg,加水15kg左右,煎1h,随后加入紫苏5kg,再煎15~20min,去渣取汁;或取原药材,加清水浸3~6h,放铜锅内,加苏叶、生姜,加水浸过各药,煮8h,用余火焖16h,取出,刮去粗皮切片;再取滤去苏叶、生姜后的药汁,浇拌厚朴片,待吸干后晒干。每厚朴100kg,用苏叶5kg,生姜10kg。经测定,厚朴粗皮(栓皮)基本不含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姜厚朴所含的厚朴酚较生品低,但仍符合药典对药材规定的限量标准。
【饮片性状】
厚朴为丝状,宽2~3mm,外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较平滑。切面粗糙,显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点。气香,味辛微苦。姜厚朴形如厚朴,色泽加深,稍具姜辣气味。药汁制厚朴形如厚朴,颜色加深,微有紫苏和生姜混合气味。
贮干燥容器内,姜厚朴、药汁制厚朴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药性】
味苦、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
1.《本经》:味苦,温。
2.《吴普本草》:神农、岐伯、雷公:苦,无毒。李氏:小温。
3.《别录》:大温,无毒。
4.《药性论》:味苦、辛,大热。
5.《珍珠囊》:苦,阴中之阳。
6.《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气厚味厚,体重浊而微降,阳中之阴。
7.《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可升可降。
8.《品汇精要》:性散,气厚味薄,阳中之阴,臭香。
9.《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10.《本草经疏》:入足太阴、手足阳明经。
11.《本草汇言》:味苦、辛,气温,性燥。
12.《本草新编》:味甘、辛,气大温。
13.《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
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1.《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2.《别录》:温中益气,消痰下气。疗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及胸中呕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心烦满,厚肠胃。
3.《药性论》:主疗积年冷气,腹内雷鸣,虚吼,宿食不消,除痰饮,去结水,破宿血,消化水谷,止痛。大温胃气,呕吐酸水。主心腹满,病人虚而尿白。
4.《日华子》:健脾。主反胃,霍乱转筋,冷热气,泻膀胱,泄五藏一切气。
妇人产前产后腹藏不安。调关节,杀腹藏虫,明耳目。
5.王好古:主肺气胀满,膨而喘咳。(引自《纲目》)
6.《本草正》:温降,散滞,除寒湿泻痢。
7.《萃金裘本草述录》:温中散结气,除胀满,湿滞胃中,冷逆呕吐,腹痛泄利,寒湿霍乱,化水谷,解暑,利膈宽胸。
【应用与配伍】
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厚朴辛散苦燥,既能行肠胃气滞,又可燥湿健脾。上述病证用之可使积去湿除,气行胀消,诸症悉减。如《斗门方》以姜制厚朴一味为末服,治饮食不调,寒热相攻,致令脘腹胀满者。对于宿食不消,脘胀嗳腐者,则与山楂、神曲、麦芽等消食药同用。如肠胃积滞较重,脘腹胀痛,大便不通,需重用本品,辅以泻下攻积之大黄、枳实以泄实满,如《金匮要略》厚朴三物汤。现有以此方加莱菔子,用治单纯性肠梗阻,有一定效果。脾为湿困,湿阻气滞,脘痞不饥,甚则吐泻,湿胜者合苍术、陈皮等以燥湿健脾,如《简要济众方》平胃散;寒湿并重者配附子、干姜,如《全生指迷方》朴附丸、《苏沈良方》健脾丸;胃寒呕吐配生姜、半夏;中寒洞泄配干姜、肉豆蔻;若系湿热引起者,可与黄连、石菖蒲等同用,如《霍乱论》连朴饮。《别录》谓其能厚肠胃,止泄痢,如食积泻痢配莱菔子、槟榔;湿热泻痢配黄连、木香。此外,湿温病初起,湿重热轻,胸脘痞满,口腻不渴者亦可应用。用于痰饮喘咳。湿痰阻肺,肺气上逆,喘咳痰多,常以厚朴与麻黄、杏仁、半夏等同用,如《金匮要略》厚朴麻黄汤。痰气交阻,胸胁满闷,咽中如有炙脔之梅核气,可与半夏、茯苓、苏叶等相伍,如《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
1.《本草经集注》:干姜为之使。
2.《本草汇言》:与枳实、大黄同用,则泄实满;与陈皮、苍术同用,则除湿满;与人参、白术a同用,则治虚满。又同半夏、胆星,能燥湿清痰;同甘草、白术,能和中健胃;同枳壳、莱菔子,能下气宽肠;同紫苏、前胡,能发散风寒;同山楂、枳壳,能疏气消食;同吴萸、肉桂,能行湿燥阴,实有理气行气之功。
3.《本草新编》:同桂枝则伤寒之头疼可除;同槟榔、枳壳,则痢疾之秽物可去;同苦药则泻,同温药则补,同和药则止痛,同攻药则除痞。
4.《得宜本草》:得苍术治湿满;得黄连治滞下;得杏仁能下气定喘。
5.《得配本草》:得炒姜治肠风下血,配黄连治带(滞)下,配杏仁治气逆急喘,佐白茯苓治尿浊。
6.《本草求原》:佐以参、术诸补药,则化补中之滞,以消虚胀;同清热燥湿药,则散湿热之结,而寒药不致停留。
7.《衷中参西录》:与橘、夏并用,善除湿满;与姜、术并用,善开寒痰凝结;与硝、黄并用,善通大便燥结;与乌药并用,善治小便因寒白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燥湿、泄满宜生用,止呕宜姜汁炒用。
【使用注意】
气虚、津伤血枯者及孕妇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泽泻、寒水石、消石。
2.《药性论》:忌豆,食之者动气。
3.《医学启源》:若元气虚弱,虽腹胀,宜斟酌用之;误服,脱人元气,切禁之。《主治秘要》云:孕妇忌之。
4.《丹溪心法》:专泻凝滞之气。久服大能虚人,气滞稍行即去之。
5.《本草经疏》:凡呕吐不因寒痰冷积,而由于胃虚火气炎上;腹痛因于血虚脾阴不足,而非停滞所致;泄泻因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伤冷;腹满因于中气不足、气不归元,而非气实壅滞;中风由于阴虚火炎、猝致僵仆,而非西北真中寒邪;伤寒发热头疼,而无痞塞胀满之候;小儿吐泻乳食,将成慢惊;大人气虚血槁,见发膈证;老人脾虚不能运化,偶有停积;妊妇恶阻,水谷不入;娠妇胎升眩晕;娠妇伤食停冷;娠妇腹痛泻利;娠妇伤寒伤风;产后血虚腹痛;产后中满作喘;产后泄泻反胃。以上诸证,法所咸忌。
6.《本草汇言》:气之盛者,用无不验,气之弱者,宜少用之。
7.《药品化义》:若暴泻如水、滑泻无度者,肠胃已虚者,忌此辛散。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