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吴茱萸
【异名】
臭辣子树(湖北、贵州)。
【释名】
茱萸,李时珍云:义未详。今按,茱萸为叠韵连绵词,言其辛辣也;在形为侏儒,言其不高也。本品较其相近种类的花椒树功、味相似而植株矮小,故谓茱萸。陈藏器曰:茱萸南北总有,入药以吴地者为好,所以有吴之名也。
【原植物】
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又名:臭辣子树(湖北、贵州)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树皮青灰褐色,幼枝紫褐色,有细小圆形的皮孔;幼枝、叶轴及花轴均被锈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连叶柄长20~40cm;叶柄长4~8cm,小叶柄长2~5mm;小叶5~9,椭圆形至卵形,长5.5~15cm,宽3~7cm,先端骤狭成短尖,基部楔形至广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钝锯齿,侧脉不明显,两面均被淡黄褐色长柔毛,脉上尤多,有明显的油点,厚纸质或纸质。雌雄异株,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轴粗壮,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轴基部有小叶片状的狭小对生苞片2枚;萼片5,广卵形,长约1~2mm,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长4~6mm;雄花具5雄蕊,插生在极小的花盘上,花药基着,椭圆形,花丝粗短,被毛,退化子房先端4~5裂;雌花的花瓣较雄花瓣大,退化雄蕊鳞片状,子房上位,长圆形,心皮5,花后增宽成扁圆形,有粗大的腺点,花柱粗短,柱头先端4~5浅裂。果实扁球形,成熟时裂开成5个果瓣,呈裚果状,紫红色,表面有粗大油腺点,每分果有种子1个,黑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低海拔向阳的疏林下或林缘旷地。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果实类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绿黄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有花萼及果柄,被有黄色茸毛。质硬而脆。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以饱满、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
【药性】
味辛、苦,性热,小毒。归肝、脾、胃经。
1.《本经》:味辛,温。
2.《别录》:大热,有小毒。
3.《药性论》:味苦、辛,大热,有毒。
4. 《食疗本草》:微温。
5. 《珍珠囊》:阳中微阴。
6. 《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气味俱厚,半沉半浮,阴中之阳也,气浮而味降。又云,阳中之阴。
7. 《汤液本草》:入足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
8.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脾、胃、大肠、肾经。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痛经,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
1.《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2.《别录》: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3.《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壅气。
4.《食疗本草》:主痢,止泻,厚肠胃,肥健人。
5.《本草拾遗》:食茱萸杀鬼魅及恶虫毒,起阳,杀牙齿虫痛。
6.《日华子》:健脾,通关节。治霍乱泻痢,消痰破癖,逐风。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7.《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其用有四:咽嗌寒气噎塞而不通,胸中冷气闭塞而不利,脾胃停冷腹痛而不住,心气刺疼成阵而不止。
8.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引自《纲目》)
9.《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应用与配伍】
用于寒凝湿滞诸疼痛。吴茱萸辛苦性热而燥,长于散寒、燥湿、止痛。凡寒凝湿滞引起的诸种疼痛均可应用。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多与干姜、桂枝、木香配伍,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如《圣济总录》茱萸丸、吴茱萸汤;治肝胃虚寒,肝气挟寒饮上逆的厥阴头痛,呕吐涎沫,常与人参、生姜配用,以温肝暖胃,降逆止呕,如《伤寒论》吴茱萸汤;治厥阴中寒,小腹痛甚,常与干姜、附子、甘草同用,以暖肝散寒止痛,如《简明医彀》茱萸四逆汤;治下焦寒湿所致之疝痛,常与小茴香、川楝子同用,如《证治准绳》导气汤;治妇女胞宫寒冷,经行腹痛,又常与当归、艾叶、香附同用,以温暖胞宫,散寒调经,如《寿世保元》艾附暖宫汤;用于寒湿脚气肿痛不可忍者,每伍以木瓜,以解郁滞,除寒湿;如《证治准绳》吴萸木瓜汤;若脚气入腹,困闷腹胀者,可与苏叶、木瓜、槟榔等散寒舒筋、下气祛湿药合用,如《朱氏集验方》鸡鸣散。
用于呕吐,吞酸。吴茱萸能疏肝下气,常用于肝胃不和的呕吐、吞酸。偏寒者,可单用,或与干姜等温中药同用;若肝郁化火之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常与黄连配伍,重用黄连泻火,少佐吴茱萸开郁散结,如《丹溪心法》左金丸。
用于泄泻,痢疾。吴茱萸入脾肾,有温中止泻之功,治脾肾虚寒,五更泄痢,常配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同用,协同补骨脂温补脾肾,散寒止泻,如《内科摘要》四神丸;若寒热错杂,下痢腹痛,常与黄连、白芍共用,如《局方》戊己丸。
此外,单味煎服,有杀虫作用,可治蛲虫病。本品研末醋调外敷足心,可引火下行,治口舌生疮及高血压病;外敷脐部,可温里散寒,治呕吐、泄泻。配乌贼骨、硫黄研末掺之,治皮肤湿疹。
1.《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
2.《食疗本草》:脚气冲心,可和生姜汁饮之甚良。
3.《医学启源》:消宿酒,为白豆蔻之佐。
4.《赤水玄珠》:得高良姜亦止腹痛。
5.《得宜本草》:得干姜,治吞酸;得黄连、白芍,治赤白下痢。
6.《得配本草》:得硫黄、大蒜,研匀涂腹,治小儿肾缩;得茯苓,治痰饮;得盐水,暖膀胱,治脾泄;得干姜,治干呕及吞酸;配橘皮、附子,治肾气上哕;配川连,禁痢疾水泄;醋调贴足心,治喉舌生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止呕,黄连水炒;治疝,盐水炒。
【使用注意】
不宜多服久服,无寒湿滞气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1.《本草经集注》: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2.孙思邈:多食伤神,令人起伏气,咽喉不通。(引自《纲目》)
3.《本草拾遗》:食茱萸,然不可多食,多食冲眼,兼又脱发。
4.《本草衍义》:此物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
5.《本草蒙筌》:肠虚泄者尤忌。
6.《纲目》:走气动火,昏目发疮。
7.《本草经疏》: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干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8.《王氏医存》:吴茱萸能燥肝血,以黄连制之。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