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雷公藤
【释名】
雷公,原为神话中司雷之神,此处借以为名,以示其毒性之烈。毒副作用以胃肠道反应最明显,故有断肠草之名。本品水浸液可杀虫,亦称菜虫药。
【原植物】
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落叶蔓性灌木,长达3m。小枝棕红色,有4~6棱,密生瘤状皮孔及锈色短毛。单叶互生,亚革质;叶柄长约5mm;叶片椭圆形或宽卵形,长4~9cm,宽3~6cm,先端短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光滑,下面淡绿色,主、侧脉在上表面均稍突出,脉上疏生锈褐色柔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7cm,被锈色毛。花 杂性,白绿色,直径达5mm;萼为5浅裂;花瓣5,椭圆形;雄蕊5,花丝近基部较宽,着生在杯状花盘边缘;花柱短,柱头6浅裂;子房上位,三棱状。蒴果具3片膜质翅,长圆形,长达14mm,宽约13mm,翅上有斜生侧脉。种子1,细柱状,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林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扭曲,常具茎残基。直径0.5~3cm,商品常切成长短不一的段块。表面土黄色至黄棕色,粗糙,具细密纵向沟纹及环状或半环状裂隙;栓皮层常脱落,脱落处显橙黄色。皮部易剥离,露出黄白色的木部。质坚硬,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纤维性;横切面木栓层橙黄色,显层状;韧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密布针眼状孔洞,射线较明显。根茎性状与根相似,多平直,有白色或浅红色髓部。气微、特异,味苦微辛。有大毒。
【药性】
味苦、辛,性凉,大毒。归肝、肾经。
1.《湖南药物志》:苦,大毒。
2.《广西本草选编》:性寒。
3.《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辛,凉。
4.《福建药物志》: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湿疹,银屑病,麻风病,疥疮,顽癣。
1.汪连仕《草药方》:蒸酒服,治风气。(引自《纲目拾遗》)
2. 《湖南药物志》:杀虫,消炎,解毒。
3.《广西本草选编》:杀蛆虫,孑孓,灭钉螺。
4.《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
5.《浙江药用植物志》:主治麻风病,毒蛇咬伤。
6.《福建药物志》:祛风活络,破瘀镇痛。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麻风,骨髓炎,手指瘭疽。
【应用与配伍】
用于类风湿及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对关节肿痛,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临床常单用,或配伍羌活、威灵仙、当归等,以加强祛风通络止痛之功。
用于各型肾炎,肾病综合征。雷公藤有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之功,尤其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对降低或消除尿蛋白、管型,改善肾功能有良好的作用。可单用,或用其提取物,也可配伍丹参、益母草、泽兰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药同用,以增强疗效。
用于麻风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外伤疼痛等躯体神经性疼痛。雷公藤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常单味煎服,或用白酒泡饮。对于麻风神经痛之结节损害较重者,可与银花、黄柏、玄参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此外,雷公藤试用于妇女乳房纤维腺瘤、子宫肌瘤、鼻咽癌等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去皮根木质部分15~25g;带皮根10~12g。均需文火煎1~2h。也可制成糖浆、浸膏片等。若研粉装胶囊服,每次0.5~1.5g,每日3次。外用:适量,研粉或捣烂敷;或制成酊剂、软膏涂擦。
【使用注意】
凡有心、肝、肾器质性病变,白细胞减少者慎服;孕妇禁服。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