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椒

时间:2019-04-27浏览:48

【药名】

竹叶椒

 

【异名】
山椒《履砏岩本草》,狗花椒《中国中部植物》,花胡椒《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野花椒《杭州药用植物志》,臭花椒《湖南药物志》,山花椒、鸡椒《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白总管、万花针《江西草药》,岩椒《四川常用中草药》,狗花椒、菜椒《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品种考证】
宋《本草图经》首载云:秦椒……陆玑疏云:椒似茱萸,有针刺茎,叶坚而滑,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今成皋诸山谓之竹叶椒,其木亦如蜀椒,少毒热,不中合药,可著饮食中。《本草图经》有一幅归州秦椒图,按归州相当于现今湖北省秭归、巴东、兴山等县,归州秦椒的花序非顶生,为明显腋生,茎上皮刺明显,小叶多为5,也有3,可认为是竹叶椒。又《履砏岩本草》山椒图即为竹叶椒。《纲目》载:今成都诸山有竹叶椒,其木亦如蜀椒。《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秦椒、蜀椒图,也为竹叶椒。通过历代本草考证,竹叶椒可以认为是传统药用花椒中的一个品种。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竹叶椒的果实。

 

【原植物】
竹叶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Z. planispinum Sieb. Et Zucc.;Z.alatum Roxb. Var. planispinum Rehd.et Wils.]又名:土花椒(广西、江西、浙江)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m。枝直出而扩展,有弯曲而基部扁平的皮刺,老枝上的皮刺基部木栓化,茎干上的刺其基部为扁圆形垫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无毛,具宽翼和皮刺;小叶无柄;小叶片3~5,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小圆齿,两面无毛而疏生透明腺点,主脉上具针刺,侧脉不明显,纸质。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长2~6cm;花被片6~8,药隔顶部有腺点一颗;雌花心皮2~4,通常1~2个发育。果1~2瓣,稀3瓣,红色,表面有突起的腺点。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6~8月。

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山坡疏林、灌丛中及路旁。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采收加工】
6~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皮晒干,除去种子备用。

 

【药材及产销】

竹叶椒主产于浙江、广西、云南,江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河南、甘肃亦产。多自产自销,混作花椒用。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球形小分果1~2,直径4~5mm,顶端具细小喙尖,基部无未发育离生心皮,距基部约07mm处小果柄顶部具节,稍膨大。外表面红棕色至褐红色,稀疏散布明显凸出成瘤状的油腺点。内果皮光滑,淡黄色,薄革质。果柄被疏短毛。种子圆珠形,直径约3mm,表面深黑色,光亮,密布小疣点,种脐圆形,种脊明显。果实成熟时珠柄与内果皮基部相连,果皮质较脆。气香,味麻而凉。以色红棕、味麻有凉感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  果皮外方显著凹凸状。表皮细胞1列,有时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2列。中果皮宽广,由薄壁细胞组成,分布油室5~6个,直径311~467μm,维管束12~15个。内果皮为2~5列,木化,厚壁细胞。表皮及下皮细胞内含众多无定形或颗粒状棕色色素,中果皮薄壁细胞含较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0~40μm,并有少量方晶及圆形淀粉粒。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通风处。

 

【药性】
味辛、微苦,性温,小毒,归脾、胃经。

1.《贵州民间药物》:味辛,性温。

2.《江西草药》:有小毒。

3.《四川常用中草药》:性温,味苦辛。

4.《全国中草药汇编》: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
温中燥湿,散寒止痛,驱虫止痒。主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蛔厥腹痛,龋齿牙痛,湿疹,疥癣痒疮。

1.《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感冒,气管炎。

2.《江西草药》:散寒止痛。治胃痛,牙痛,痧症腹痛。

3.《四川常用中草药》:行气,杀虫,祛风。治胸腹冷痛,蛔虫肚痛,风寒牙痛,湿毒痒疮。

4.《安徽中草药》:温中,除湿,解毒。治胃寒疼痛,泄泻。

5.《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胃肠功能紊乱,感冒头痛,风寒咳喘。

6.《福建药物志》:治疟疾,胆道蛔虫病,肾盂肾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研末,1~3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含漱;或酒精浸泡外搽;或研粉塞入龋齿洞中,或鲜品捣敷。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