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

时间:2019-04-26浏览:92

【药名】

射干

 

【异名】

乌扇、乌蒲《本经》,黄远《吴普本草》,夜干《本草经集注》,乌謔、乌吹、草姜《别录》,鬼扇《肘后方》,凤翼《本草拾遗》,扁竹根《永类钤方》,仙人掌、紫金牛《土宿本草》,野萱花、扁竹《纲目》,地蕑竹《镇江府志》,较剪草、黄花扁蓄《生草药性备要》,开喉箭、黄知母《分类草药性》,冷水丹、冷水花《南京民间药草》,扁竹兰《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金蝴蝶、金绞剪《浙江中药手册》,紫良姜、铁扁担《江苏植物药志》,六甲花、扇把草、鱼翅草《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山蒲扇《东北药用植物志》,剪刀草《中药志》,老君扇、高搜山、凤凰草《湖南药物志》。

 

【释名】
《本草图经》云:“射干之状,茎梗疏长,正如射人长竿之状,得名由此尔。”《本草经集注》陶说近此。而《广雅疏证》云:“射干之草亦不如陶氏、苏氏之说也,盖草木之名,多取双声叠韵,射干,叠韵字也。”《纲目》云:“其叶丛生,横铺一面,如乌翅及扇之状,故有乌扇、乌謔、鬼扇、仙人掌诸名。俗呼扁竹,谓其叶扁生而根如竹也。根叶又如蛮姜,故曰草姜。謔音所甲反,扇也。”《广雅疏证》云:“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又云:案謔与通,謔、扇一声之转。高诱注《淮南·说林训》云:扇,楚人谓之謔,字亦作諲……《说文》云:“莆,瑞草也……瑞草扇暑而凉,谓之莆。乌扇之草谓之乌,又谓之乌蒲,其义一也。”其他扇名义同。叶如剪,故名较剪草、金绞剪、剪刀草。

 

【品种考证】
射干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别录》曰:“生南阳川谷田野。三月三日采根,阴干。”《本草拾遗》谓:“射干、鸢尾,按此二物相似,人多不分……射干即人间所种为花卉,亦名凤翼,叶如鸟翅,秋生红花,赤点。鸢尾亦人间多种,苗低下于射干,如鸢尾,春夏生紫碧花者是也。”《本草图经》谓:“今在处有之,人家庭砌间亦多种植,春生苗,高二三尺,叶似蛮姜而狭长,横张疏如翅羽状……叶中抽茎,似萱草而强硬。六月开花,黄红色,瓣上有细纹。秋结实作房,中子黑色。根多须,皮黄黑,肉黄赤。”从历代本草所述,射干、鸢尾时有混同,即李时珍亦未能明确区分(参见“集解”项)。今据《本草拾遗》、《蜀本草》、《本草图经》的描述及近代实际药用,花色红黄的即指鸢尾科植物射干。

 

【来源】
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

 

【原植物】
Belamcanda chinensis (L.)DC.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横生,鲜黄色,呈不规则的结节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茎直立,高50~150cm,实心,下部生叶。叶互生,扁平,宽剑形,对折,互相嵌叠,排成2列,长20~6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抱茎,全缘,绿色带白粉;叶脉数条,平行。聚伞花序伞房状顶生,2叉状分枝,枝端着生数花,花梗及分枝基部均有膜质苞片;苞片披针形至狭卵形;花被片62轮,外轮花被裂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2.5cm,宽1cm,内轮3片略小,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2.5cm,宽1cm,橘黄色,有暗红色斑点;雄蕊3,贴生于外花被片基部,花药外向;雌蕊1,子房下位,3室,中轴胎座,柱头3浅裂。蒴果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4cm,具3纵棱,成熟时室背开裂,果瓣向外弯曲。种子多数,近圆形,黑紫色,有光泽,直径约5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于山坡、草原、田野旷地、杂木林缘,常见栽培。分布于全国各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耐旱。以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根茎繁殖、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根茎繁殖:于冬季或早春,结合采收,挖掘根茎,将其折成小块(每块有芽1~2),按行株距20cm×20cm开穴。每穴栽1~2块,填土压实。种子繁殖:种子采收后应湿沙贮藏,一般采用直播,也可以采用育苗移栽法。直播于3月或10~11月播种。按行株距20cm×15cm挖穴,穴深6~10cm,每穴播种5~10颗,覆土后稍加镇压。扦插繁殖:剪取花后的地上部分,剪去叶片,切成小段,每段须有2个茎节。待两端切口稍干后插于穴内,穴距与根茎繁殖同。覆土后浇水,并稍加荫蔽。

田间管理 栽后第1年中耕除草4次,第1次在出苗后进行,以后在5711月各进行1次,第2年以后,只在3611月中耕除草各1次。追肥每年3次,在36月及冬季进行,春、夏以人畜粪水为主,冬季可施土杂肥。播种第2年开花,除留种地外,应及时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以供地下部分有充足养分,保证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锈病,发病初期可喷25%粉锈宁2000倍液。虫害有钻心虫,可在越冬孵化盛期喷5%西维因粉;幼虫入土前根际用90%晶体敌百虫液浇灌。

 

【采收加工】
栽后2~3年收获,春、秋季挖掘根茎,洗净泥土,晒干,搓去须根,再晒至全干。

 

【药材及产销】
射干 Rhizoma Belamacandae 主产于湖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南、陕西、浙江、贵州、云南等地亦产。以河南产量大,湖北品质好,并销省外。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有分枝,长3~10cm,直径1~2cm。表面黄棕色、暗棕色或黑棕色,皱缩不平,有明显的环节及纵纹。上面有圆盘状凹陷的茎痕,有时残存有茎基;下面及两侧有残存的细根及根痕。质硬,折断面黄色,颗粒性。气微,味苦、微辛。以粗壮、质硬、断面色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  表皮细胞残存。木栓细胞多列,外侧2~3列细胞棕色,壁稍增厚,少数含棕色物。皮层宽,有少数叶迹维管束;内皮层不明显。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以外侧为多。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柱晶(40~150μm)、淀粉粒及油滴。

粉末特征  橙黄色。草酸钙柱晶较多,棱柱形,多已破碎,完整者长49~240~315μm,直径约至49μm。淀粉粒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17μm,脐点点状;复粒极少,由2~5分粒组成。薄壁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壁稍厚或连株状增厚,有单纹孔。木栓细胞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薄,微波状弯曲,有的含棕色物。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用热浸法测定,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8.0%

 

【炮制】
1. 射干《本草经集注》:薄切。《伤寒总病论》:去须。《圣济总录》:锉细。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茎,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2. 炒射干《本草求真》:泔浸煮熟,炒用。《温病条辨》:烧。现行,取净射干片用文火炒黄略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

饮片性状:射干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表面黄色,颗粒状;周边黄褐色或棕褐色,皱缩,气微,味苦,微辛。炒射干形同射干,片面色泽加深,带有焦斑。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性】
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肝经。

1.《本经》:味苦,平。

2.《别录》:微温,有毒。

3.《药性论》:有小毒。

4.《蜀本草》:微寒。

5.《珍珠囊》:苦、甘,阳中之阴。

6.《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辛。

7.《纲目》:寒。

8.《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三经。

9.《本草正》:阴也,降也。

10.《本草经疏》:入手少阳、少阴、厥阴经。

11.《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12.《萃金裘本草述录》:入手太阴,足少阴、少阳气分,兼入足厥阴、太阴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主治咽喉肿痛,痰壅咳喘,瘰疬结核,疟母瘕,痈肿疮毒。

1.《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2.《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

3.《本草经集注》:疗毒肿。

4.《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能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

5.《日华子》:消痰,破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

6.《珍珠囊》:去胃中痈疮。

7.《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疗咽喉热毒,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8.《医学入门·本草》:治肺气喘嗽,咳逆上气,小儿疝气发时肿痛如刺,便毒。

9.《生草药性备要》:行气,敷疮止痛;理蛇伤,生津液。

10.《药性考》:利大肠。

11.《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

12.《南京民间药草》:泡酒服,治筋骨痛。

13.《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杀蛔虫,主治黄疸,水肿,感冒,牙痛。

14.《湖北中草药志》:用于水田皮炎,乳腺炎。

 

【应用与配伍】
用于咽喉肿痛。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若上焦郁热,咽喉肿痛,痰气壅塞,或热毒壅盛,口舌生疮,大便坚实,多配伍牛蒡子、连翘、桔梗等,加强祛风散热,解毒消肿作用,如《世医得效方》射干汤、《小儿痘疹方论》射干鼠粘子汤;亦可单用鲜品捣汁含咽。

用于咳嗽气喘。射干苦寒泄降,治痰热壅肺之咳嗽气喘,配伍桑白皮、黄芩、马兜铃等宣肺化痰,清热降气药,如《痧胀玉衡》射干兜铃汤;若治寒饮射肺之咳嗽气喘,喉间有水鸡声者,则以本品配伍麻黄、细辛、半夏、生姜等,以温肺化饮,如《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

用于瘰疬结核,疟母瘕。射干能散瘀血,消痰结,佐鳖甲、蜠虫、大黄等活血破积之品,治疗因气滞血瘀引起的瘕痞块,如《金匮要略》鳖甲煎丸。治疗肝胆火盛,痰气郁结所致的瘰疬结核,可以本品配伍连翘、玄参、贝母、夏枯草等味,如《证治准绳》射干连翘汤。此外,还用于痈肿疮毒,亦取其解毒散瘀之功,初起常可单用煎服或鲜品捣敷患处,或配伍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等煎服。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5~10g;或入丸、散;或鲜品捣汁。

外用: 适量,煎水洗;或研末吹喉;或捣烂敷。

 

【使用注意】
病无实热,脾虚便溏及孕妇禁服。

1.《别录》:久服令人虚。

2.《纲目》:多服泻人。

3.《本草经疏》:凡脾胃薄弱、脏寒、气血虚人,病无实热者禁用。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