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

时间:2019-04-26浏览:68

【药名】
香椿

 

【释名】
椿,《夏书》作竎,《山海经》作萞。按春字古代作萟。《说文》屯象草木之初生。从日作屯(),会意兼形声。故从木作竎,即今椿字。《五经文字》谓与竎同物异名。萞,《说文》:竎,或从熏。《急就篇》颜师古注:椿字或作萞。而熏字又同薰,《文选》李善注:薰,香气也。可见以萞为名,则与其嫩叶气香有关,故又称香椿。

 

【原植物】
香椿Toona sinensis (A.Juss.) Roem.[Cedrela sinensis A.Juss.]又名:椿《新修本草》,猪椿《食疗本草》,红椿《植物名实图考》,大红椿树《台湾药用植物志》,毛椿、马泡子树(云南),春阳树(四川),椿甜树(四川、湖北),椿芽树(四川、广西)

落叶乔木,高达16m。树皮暗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有时具柔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5~50cm,有特殊气味;叶柄红色,基部肥大;小叶8~10对,小叶柄长5~10mm;叶片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8~15cm,宽2~4cm,先端尖,基部偏斜,圆或阔楔形,全缘或有疏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色淡,叶脉或脉间有长束毛。花小,两性,圆锥花序顶生;花芳香;花萼短小,5裂;花瓣5,白色,卵状椭圆形;退化雄蕊5,与5枚发育雄蕊互生;子房上位,5室,花盘远较子房为短。蒴果椭圆形或卵圆形,长约2.5cm,先端开裂为5瓣。种子椭圆形,一端有翅。花期5~6月,果期9月。常栽培于海拔2700m以下的房前屋后、村边、路旁。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西藏等地。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呈半卷筒状或片状,厚0.2~0.6cm。外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纹及裂隙,有的可见圆形细小皮孔。内表面棕色,有细纵纹。质坚硬,断面纤维性,呈层状。有香气,味淡。

 

【药性】
味苦、涩,性微寒。归大肠、胃经。

1.《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味苦,性平,有毒。

2.《雷公炮制药性解》:性敛,微温。

3.《本草经疏》:微寒,苦。入手足阳明经。

4.姚可成《食物本草》:味苦,温,无毒。

5.《本经逢原》:甘,平,无毒。

6.《医林纂要·药性》:苦、甘、涩,寒。

7.《湖北中草药志》:淡、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主治泄泻,痢疾,肠风便血,崩漏,带下,蛔虫病,丝虫病,疮癣。

1.《雷公炮炙论》:利溺涩。

2.《新修本草》:主甘莈。

3.《食疗本草》:女子血崩及产后血不止,月信来多,亦止赤带下,疗小儿疳痢。

4.《医林纂要·药性》:泄肺逆,燥脾湿,去血中湿热。治泄泻,久痢,肠风,崩、带,小便赤数。

5.《本草易读》:除一切下血,血崩,血痢,肠风,脏毒。杀诸般疳虫,蛔虫,疥虫,鬼疰,传尸,赤白带浊之疾,精尿遗泄之疴。

6.《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发表散寒,攻小儿痘疹。

7.《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治痔疮,跌打损伤,接骨,消伤肿痛。

8.《福建药物志》:治脱肛,传染性肝炎,坐骨神经痛,视力减退。

9.《广西民族药简编》:树皮水煎服,治咳嗽气喘,肺结核咳血。

10.《湖北中草药志》:用于丝虫病,疝气痛。

 

【应用与配伍】

用于久泻久痢,肠痔便血,崩漏带下。椿白皮苦能燥湿,寒能除热,涩可收敛,用治以上诸证,尤宜于病久夹有湿热者,每单用取效;或随证配伍,如久泻久痢及便血,分别与诃子、滑石、白矾、槐角子等伍用,以增加止痢、止血之效。如《脾胃论》诃黎勒丸,配诃子、母丁香治休息痢;《丹溪心法》方,配滑石治湿气下痢、便血、白带;《卫生宝鉴》椿皮散,配明矾、槐角子治血痢及肠风下血;崩漏不止,配陈棕炭、艾叶炭,以加强涩血止血之力;若出血日久,气血两虚,则加配人参、黄芪等补气摄血之品。

用于蛔虫病,疮癣。治蛔虫病多内服;疮癣疥癞,内服或外用。配伍仙鹤草、薄荷或千里光、蛇床子煎水熏洗可治阴道滴虫。《得宜本草》:得诃黎勒、母丁香,醋糊治休息痢;得苍术、枳壳治脾毒肠风;得干姜、白芍、黄柏治湿热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泻痢初起及脾胃虚寒者慎服。《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不可用,崩带属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故也。凡滞下积气未尽者,亦不宜遽用。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