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小茴香
【异名】
騢香《药性论》,騢香子《新修本草》,茴香子《开宝本草》,土茴香《本草图经》,野茴香《履砏岩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验方》,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香子《中国药用植物志》,小香《四川中药志》。
【释名】
茴字声符回,兼表意。《千金·食治》:“除口气,臭肉和水煮,下少许,即无臭气,故曰茴香。”酱臭末中亦香。即有去臭气,回复香气之功,以此得名茴香。騢香,《纲目》:“俚俗多怀之衿衽咀嚼,恐騢香之名,或以此也。”言大、小者,《纲目》:“结子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俗呼为大茴香,今惟以宁夏出者第一。其他处小者,谓之小茴香。又八角茴香亦名大茴香,本品比之则甚小,故名小茴香。”八角茴香古时多从舶来,小茴香则为本土自产,故称土茴香、野茴香。因形如麦粒,又有谷茴香、谷香、香子诸名。
【品种考证】
茴香入药,首见于《药性论》,原名騢香。《新修本草》名騢香子,云:“叶似老胡荽极细,茎粗,高五六尺,丛生。”《本草图经》云:“七月生花,头如伞盖,黄色,结实如麦而小,青色。”《本草蒙筌》云:“小茴香,家园栽种,类蛇床子,色褐轻虚。”其后《纲目》亦有茴香宿根,深冬生苗作丛,肥茎丝叶。等记载。依据上述植物特征,再参考《本草图经》所附騢香子及筒州騢香子图的形态考证,古今所用小茴香原植物均为伞形科植物茴香,且早有栽培。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
【原植物】
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Mill. 多年生草本,高0.4~2m。具强烈香气。茎直立,光滑无毛,灰绿色或苍白色,上部分枝开展,表面有细纵沟纹。茎生叶互生;较下部的茎生叶叶柄长5~15cm,中部或上部叶的叶柄部或全部成鞘状,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为阔三角形,长约30cm,宽约40cm,四至五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丝状,长0.5~5cm,宽0.5~1cm。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径3~15cm,花序梗长达25cm;无总苞和小总苞;伞辐6~30,长1.5~10cm;小伞形花序有花14~30朵,花柄纤细,不等长,长0.3~1.2cm;花小,无萼齿;花瓣黄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形,淡黄色,长约1.5mm,宽约1mm,中部以上向内卷曲,先端微凹;雄蕊5,花丝略长于花瓣,花药卵圆形,淡黄色,纵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基圆锥形,花柱极短,向外叉开或贴伏在花柱基上。双悬果长圆形,长3.5~6mm,宽1.5~2mm,主棱5条,尖锐;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花期5~6月,果期7~9月。
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湿润凉爽气候,耐盐,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选地势平坦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轻碱性黑土为宜。前茬以玉米、高粱、荞麦和豆类为好。
栽培技术 多用种子繁殖。春播3~4月;秋播9~10月。条播,按行距25cm开沟,沟深5~7cm;亦可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种子拌细土后均匀撒入沟或穴中,覆土1.5~2.5cm,稍镇压。每1hm²用种量15~30kg。10~15d出苗。
田间管理 苗高10~12cm间苗,每穴留苗2株,苗高20~23cm时,每穴留苗1株。生长初期中耕宜浅,施氮肥为主;开花前期增施磷、钾肥,促进开花结实。天旱要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治病害有灰斑病,可于播种前将种子用50℃水浸3~5min,晾干后播种。虫害有黄翅茴香螟为害果实,可用7216微生物杀虫剂粉喷撒,防治幼虫,效果可达87%~99%。
【采收加工】
8~10月果实呈黄绿色,并有淡黑色纵线时,选晴天割取地上部分,脱粒,扬净;亦可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药材及产销】
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以内蒙古产品质优,山西产量较多。销全国。另外,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并有出口。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双悬果细圆柱形,两端略尖,有时略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至棕色,光滑无毛,顶端有圆锥形黄棕色的花柱基,有时基部有小果柄,分果长椭圆形,背面隆起,有5条纵直棱线,接合面平坦,中央色较深,有纵沟纹。横切面近五角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气特异而芳香,味微甜而辛。以粒大饱满、黄绿色、气味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分果横切面 外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中果皮为数列薄壁细胞;有6个油管,果棱间各1个,接合面2个,内含红棕色油脂;维管束位于果棱部位,周围有大形网纹细胞,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两侧上方。内果皮为1列细胞。种皮细胞扁平,内含棕色物质。种脊维管束位于接合面的内果皮与种皮之间。胚乳细胞含糊粉粒和少数脂肪油,糊粉粒含细小草酸钙簇晶。胚小,位于胚乳中央。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适量,冷浸1h,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加7%盐酸羟胺甲醇液2~3滴,20%氢氧化钾乙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3~4,再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2滴,显紫色。(检查香豆素)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适量,冷浸1h,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加0.4%2,4-二硝基苯肼2mol/L盐酸溶液2~3滴,显橘红色。(检查茴香脑)
(3)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60目)2g,加乙醚6ml,冷浸4h,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氯仿溶解至1ml作供试液;另取茴香脑氯仿溶液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1%CMC薄层板上,以石油醚--醋酸乙酯(8.5∶1.5)展开,用2,4-二硝基苯肼试剂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液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色斑。
【炮制】
1.小茴香《朱氏集验方》:去土石。《卫生宝鉴》:捣细用。《仁术便览》:去枝梗。《本草述》:淘净。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梗及杂质,筛去灰屑。
2.炒小茴香《博济方》:炒。《苏沈良方》:微炒。《本事方》:炒令香。《医学启源》炒黄色,捣碎用。《本草乘雅半偈》:隔纸焙燥。现行,取净小茴香,用文火炒至微黄色,略具焦斑,或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
3.盐制小茴香《朱氏集验方》:盐炒,去盐。《仁术便览》:青盐水拌炒。《良朋汇集》:加盐炒黑。现行,取净小茴香,用盐水拌匀,吸尽后,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每小茴香100kg,用食盐2kg。
4.制小茴香《普济方》:青盐酒炒。《医学入门》:酒浸一宿,取出炒黄色,捣碎。现行,将大青盐加入黄酒、醋和童便的混合液中化开,投入净小茴香,拌匀,稍闷,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每小茴香100kg,用大青盐1.7kg,黄酒、醋及童便各6.25kg。饮片性状:小茴香参见药材鉴别项。炒小茴香形如小茴香,表面微黄色至棕黄色,具焦斑,香气更浓。盐小茴香形如小茴香,表面淡黄色,香气更浓,略有咸味。制小茴香形如小茴香,表面淡黄色,具香气,略有酒、醋气,味微咸。贮干燥容器内,盐小茴香、制小茴香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药性】
味辛,性温。归肝、肾、膀胱、胃经。
1.《药性论》:苦、辛。
2.《新修本草》:味辛,平。无毒。
3.《医学发明》:入小肠经。
4.《汤液本草》:入手足少阴、太阳经。
5.《品汇精要》:味辛,性平散,气厚于味,阳也。臭香。
6.《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膀胱三经。
7.《本草经疏》:味辛兼甘。入足太阴、阳明、太阳、少阴经。
8.《本草汇言》:可升可降,阳也。入手足太阴、少阴经。
9.《药品化义》:性气厚而味薄,能沉,力温散。入肾、肝、膀胱三经。
10.《药义明辨》:味辛、甘、微苦,气温。
11.《本草求真》:辛香,气温,专入肝、胃,又入肾、膀胱、小肠。
【功能与主治】
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1.《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瘘。
2.《新修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
3.《日华子》:治干、湿脚气并肾劳疝气,开胃下食,治膀胱痛,阴疼。
4.《开宝本草》:主膀胱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
5.《本草衍义》:疗膀胱肿痛,调和胃气并小肠气。
6.李东垣:补命门不足。(引自《纲目》)
7.《伤寒蕴要》:暖丹田。
8.《明医指掌》:除疝气,腹痛腰疼,调中暖胃。
9.《玉楸药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
10.《得配本草》:运脾开胃,理气消食,治霍乱呕逆,腹冷气胀,闪挫腰痛。
11.《药性切用》:醒脾。
12.《药性考》:开胃下食,补火温肠,疝脚气,逐冷扶阳,霍乱腹痛。
13.《本草省常》:暖腰膝,壮筋骨。
14.《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
【应用与配伍】
用于寒疝,睾丸肿痛。小茴香味辛、性温、气香,能温肾祛寒,理气疏肝,主散下焦寒邪而止痛,为治疗寒疝常用要药。临床根据病情,加减治之。治寒疝痛甚者,可与肉桂、吴茱萸等同用,以加强温肾散寒之力;若气滞明显,小腹胀痛者,可与木香,川楝子同用,以行气止痛,如《瑞竹堂方》川楝茴香散。治睾丸肿痛,可与橘核、荔枝核等配伍;若治阴囊肿硬积水之疝,可以本品同车前子或加甘遂研末,以酒冲服;如气郁化火,阴囊肿痛发热,可与川楝子、山栀等以清热理气止痛。
用于胃寒呕吐食少,脘腹冷痛。小茴香芳香,有温中散寒,理气和胃,开胃进食之功。治脘腹冷痛可与高良姜、母丁香、甘草等同用,以增强其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如《卫生家宝》鸡舌香汤;若气逆呕吐,可与半夏、生姜、吴茱萸同用,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吐。
此外,小茴香能温肾暖腰,常与杜仲、续断、狗脊等同用,治疗肾虚腰痛。与菟丝子、淮山药、青盐相伍,治肾虚腰膝无力,如《医统》青盐丸。女子经行少腹冷痛,经色暗紫有块,可配当归、红花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本品炒热布包温熨腹部,治寒证腹痛有良效。
1.《日华子》:得酒良。
2.《本草经疏》:得炒砂仁、食盐,则主中恶、腹痛、霍乱、吐逆。
3.《得宜本草》:得生姜、盐,治睾丸肿大。
4.《本草从新》:得盐则入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禁服。
1.《本草汇言》:倘胃、肾多火,得热即呕,得热即痛,得热即胀诸
证,与阳道数举、精滑梦遗者,宜斟酌用也。
2.《本草述》:若小肠、膀胱并胃腑之证患于热者,投之反增其疾也。
3.《得配本草》: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