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石蒜
【异名】
老鸦蒜《世医得效方》,乌蒜《纲目》,银锁匙《纲目拾遗》,独蒜《贵州民间方药集》,山鸟毒《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九层蒜、鬼蒜《福建民间草药》,山蒜、溪蒜《福建药物志》,龙爪草头《上海常用中草药》,红花石蒜《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野蒜《吉水草药汇编》,秃蒜、朋红(江西),三十六桶(浙江),壁蛇生(湖北)。
【释名】
《纲目》云:“蒜以根状名,箭以茎状名。”鳞茎外紫褐色,故又称乌蒜、老鸦蒜。银锁匙,以其功能祛痰治喉风,开咽喉闭塞而得名。
【品种考证】
石蒜始载于《本草图经》,云:“水麻,生鼎州、黔州,其根名石蒜,九月采。又,金灯花,其根亦名石蒜,或云即此类也。”附有黔州石蒜,鼎州金灯图。《纲目》云:“石蒜,处处下湿地有之,古谓之乌蒜,俗谓之老鸦蒜、一支箭是也。春初生叶,如蒜秧及山慈姑叶,背有剑脊,四散布地。七月苗枯,乃于平地抽出一茎如箭杆,长尺许。茎端开花四五朵,六出,红色,如山丹花状而瓣长,黄蕊长须。其根状如蒜,皮色紫赤,肉白色。”亦附有石蒜图。《纲目拾遗》引《百草镜》对石蒜的描述与《纲目》相同。从以上古代本草对石蒜原植物的形态描述及附图分析,黔州石蒜即当今之药用石蒜。而《本草图经》所述鼎州水麻,从附图分析似锦葵科植物。
【来源】
为石蒜科植物石蒜的鳞茎。
【原植物】
石蒜Lycoris radiata (L'Her ). Herb.[Amaryllis radiata L' Herit.]又名:水麻《本草图经》,酸头草《世医得效方》,一枝箭《圣惠方》,蒜头草、婆婆酸《纲目》,蟑螂花《纲目拾遗》,螃蟹花《福建药物志》。
多年生草本。鳞茎宽椭圆形或近球形,直径约2~4cm。外皮紫褐色。秋季出叶,叶基生;叶片狭带状,长15~40cm,宽0.4~1cm,先端钝,全缘;中脉明显,深绿色,被粉。花葶在叶前抽出,实心,高25~60cm;总苞片2,披针形,长约3.5cm,宽约4mm,干膜质;伞形花序,有花4~7朵;花被裂片6,红色,狭倒披针形,长2~4.5cm,宽3~7mm,广展而强度反卷,边缘皱波状;花被管绿色,长3~7mm;雌雄蕊显著伸出于花被外,长约为花柱的2倍;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近喉部,子房下位,3室,花柱纤弱,柱头极小。花期8~10月。
生长于山地阴湿处或林缘、溪边、路旁,庭园亦栽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等地。
中国石蒜本种与石蒜的主要区别为:春季出叶,叶带状,绿色,长达35cm,宽约2cm。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伸出于花被外;花黄色,花被裂片无红色条纹。花期7~8月,果期9月。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半阴,也耐曝晒,喜湿润,也耐干旱。北方稍加覆盖可以在田间越冬。有夏季休眠习性。各类土壤均能生长,但以腐殖丰富的砂质壤土最好。
栽培技术 以鳞茎自然分球繁殖为主。春季叶刚枯萎时或秋季花茎刚枯萎时,将鳞茎挖起分栽。掘起时要防止损伤须根,否则要影响当年开花。栽植地应施足基肥,开沟,将鳞茎每隔9~12cm排放在沟内,栽植深度8~10cm。石蒜有伸缩根能自动调节鳞茎的深度。育种时采用种子繁殖,秋季种子成熟时即播于露地冷框内,翌春幼根萌发并形成小球,秋季幼叶萌发出土,实生苗培植5~6年后开花。
田间管理 石蒜适应性强,很少有病虫危害,一般园土栽植不必施肥,夏季花前如天气干旱,要充分浇水,以利花茎出土。
【采收加工】
秋季将鳞茎挖出,选大者洗净,晒干入药,小者做种。野生者四季均可采挖鲜用或洗净晒干。
【药材及产销】
1.石蒜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石蒜鳞茎呈广椭圆形或类球形,长4~5cm,直径2.5~4cm,顶端残留叶基,长约3cm,基部生多数白色须根。表面有2~3层暗棕色干枯膜质鳞片包被,内有10~20层白色富粘性的肉质鳞片,生于短缩的鳞茎盘上,中央有黄白色的芽。气特异而微带刺激性,味极苦。中国石蒜与上品相似,不同处为鳞茎卵球形,直径约4cm。以个大、均匀、肉质鳞片肥厚、少须根者为佳。
显微鉴别 石蒜鳞片横切面 表皮为1列细小的薄壁细胞。叶肉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内充满淀粉粒,呈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20~40μm,脐点裂缝状或星状;并有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长100~150μm。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散列于叶肉的内侧。
【药性】
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肺、胃、肝经。
1.《本草图经》:味辛,温,有小毒。
2.《品汇精要》:性温散,气之厚者,阳也。
3.《纲目》:辛、甘,温。
4.《草木便方》:辛、甘,微温。
【功能主治】
祛痰催吐,解毒散结。主治喉风,单双乳蛾,咽喉肿痛,痰涎壅塞,食物中毒,胸腹积水,恶疮肿毒,痰核瘰疬,痔漏,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顽癣,烫火伤,蛇咬伤。
1.《本草图经》:主敷贴肿毒。
2.《纲目》:治疔疮恶核,河水煎服,取汗,及捣敷之;又中溪毒者,酒煮半升服,取吐。
3.《药性考》:利窍。治惊风。
4.《纲目拾遗》:治喉风,痰核,白火丹,肺痈,煎酒服,单双蛾,痰火气急,对口初起,洗痔漏。
5.《草木便方》:治汤火热毒。
6.《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瘰疬。
7.《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催吐祛痰。治肋膜炎、腹膜炎蓄水症。
8.《上海常用中草药》:消肿,解毒。治疔疮肿毒,食物中毒,痰涎壅塞。
9.《陕西中草药》:治骨髓炎,蛇咬伤。
10.《湖南药物志》:杀虫。治肺结核,心气痛。
11.《广西本草选编》:治无名肿毒,跌打肿痛。
12.《安徽中草药》:治淋巴结炎,皮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或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
体虚无实邪及孕妇禁服;皮肤破损者禁敷。
1.《南京民间药草》:破皮后不能敷。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忌内服。
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小孩忌用。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