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

时间:2019-04-26浏览:88

【药名】
夹竹桃

 

【异名】
拘那夷、拘籋儿《竹谱详录》,棋那卫、柳叶桃《花历百*9》,枸那、桃叶桃《花镜》,叫出冬《中国树木分类学》,枸那异《植物名实图考》,水甘草《现代实用中药》,九节肿、大节肿《湖南药物志》,白羊桃《云南中草药》,红花夹竹桃《全国中草药汇编》,状元竹、柳竹桃《福建药物志》,柳条花(东北),三季红、三季白(江苏),洋桃(河南),柳叶树(山东),洋桃梅(山西),四季红(广西),红羊皮(云南)

 

【品种考证】
《植物名实图考》群芳类载:“夹竹桃自南方来……花红类桃,其根叶似竹而不劲,足供盆槛之玩。”所述及附图,与今夹竹桃科植物夹竹桃相一致。

 

【来源】
为夹竹桃科植物夹竹桃的叶及枝皮。

 

【原植物】
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

常绿直立大灌木,高达5m。全株含水液,无毛,枝条灰绿色。叶3~4枚轮生,下枝为对生,叶柄扁平,基部稍宽,长5~8cm;叶片窄披针形,长11~15cm,宽2~2.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叶缘反卷,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有多数洼点,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每边达120条,直达叶缘。顶生聚伞花序;着花数朵;苞片披针形,花萼5深裂,红色,内面基部具腺体;花芳香;花冠深红色或粉红色,单瓣或重瓣,花冠筒内被长柔毛,花冠裂片5,倒卵形;副花冠鳞片状,先端撕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上,花丝短,被长柔毛,花药箭头状,与柱头连生,基部具耳,药隔延长呈丝状;无花盘;心皮2,离生,柱头近圆球形。2,离生,平行或并连,长圆形,两端较窄,长10~23cm,绿色,无毛,具细纵条纹。种子长圆形,先端钝,基部窄,褐色,种皮被锈色短柔毛,先端具黄褐色绢质种毛,种毛长约1cm。花期几乎全年,果期一般在冬、春季。栽培很少结果。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好阳光充足,能耐一定干旱。具耐碱性,多生长于低海拔地区。

栽培技术 用扦插或压条繁殖,通常多以扦插育苗为主。春季选取健壮枝条,截成15~20cm长的插条,将其1/3~1/2插入苗床中,保持湿度,在16~18℃下生根,待成活后移栽。

 

【采收加工】
2~3年生以上的植株,结合整枝修剪,采集叶片及枝皮,晒干或炕干。

 

【药材及产销】
夹竹桃 Folium et Cortex Nerii Indici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叶窄披针形,长可达15cm,宽约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稍反卷,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主脉于下面凸起,侧脉细密而平行;叶柄长约5mm。厚革质而硬。气特异,味苦,有毒。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  复表皮1~3列细胞,最外1列细胞较小,外被厚角质层。等面叶,上表皮内方栅栏细胞2列,细胞较长,下表皮内方栅栏细胞1列,细胞较短;海绵组织细胞间隙较大,下表皮内方可见气孔窝,有的表皮细胞外壁延伸呈非腺毛状。主脉维管束双韧型。薄壁组织中散有乳管群。

 

【药性】
味苦,性寒,大毒。归心经。

1.《岭南采药录》:味苦,性大寒。

2.《广西中药志》:味苦、涩,性平,有毒。

3.《山东中草药手册》:微苦,有大毒。

4.《云南中草药》:辛,温,剧毒。

5.《青岛中草药手册》:性平,味苦、微涩,有大毒。入心经。

 

【功能主治】
强心利尿,祛痰定喘,镇痛,祛瘀。主治心脏病心力衰竭,喘咳,癫痫,跌打肿痛,血瘀经闭。

1.《岭南采药录》:堕胎,通经。

2.《广西中药志》:()有强心作用。民间用新鲜叶治跌打。

3.《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催吐。

4.《湖南药物志》:通利关节。主治心脏病,心力衰竭。

5.《云南中草药》:祛风解痉,杀虫。

6.《青岛中草药手册》:强心利尿。主治心脏病,心力衰竭,水肿。

7.《全国中草药汇编》:祛痰杀虫。主治癫痫,外用治甲沟炎,斑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0.9g;研末,0.05~0.1g。外用:适量,捣敷或制成酊剂外涂。

 

【使用注意】
孕妇禁服。本品有毒,应严格控制剂量;毒性反应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心律失常,传导阻滞。《浙江药用植物志》:体弱者及孕妇忌服。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