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

时间:2019-04-26浏览:315

【药名】
石菖蒲

 

【异名】
昌本《周礼》,菖蒲、昌阳《本经》,昌草《淮南子》,尧时薤、尧韭《吴普本草》,木蜡、阳春雪、望见消《外科集验方》,水剑草《纲目》,苦菖蒲《生草药性备要》,粉菖《中药材手册》,剑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剑叶菖蒲《四川中药志》,山菖蒲、溪菖《药材学》,石蜈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野韭菜、水蜈蚣、香草《广西中草药》。

 

【释名】
《纲目》云:“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又《吕氏春秋》云:冬至后五十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于是始耕,则菖蒲、昌阳又取此义也。”《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即仰之古文。直上又有斜者也。叶呈剑形,故名剑草、剑叶菖蒲。又喻其根形为石蜈蚣、水蜈蚣。

 

【品种考证】
菖蒲首载于《本经》,列于上品。有人认为《本经》所载的生池泽的菖蒲,单从生态推理谓是水菖蒲,这个论点似不够全面。如《别录》曰:菖蒲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一寸九节者良。陶弘景云:上洛郡属梁州,严道县在蜀郡,今乃处处有。生石碛上,諩节为好。在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不堪服食。仅就上文所述,即可看出南北朝以前所用菖蒲明显地包括大根的水菖蒲和细根的石菖蒲两个类型。可见《本经》所列菖蒲,亦指两种而言。至于石菖蒲之名,则首见于《本草图经》,苏颂在论述中谓:亦有一寸十二节,采之初虚软,曝干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砂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并谓:黔蜀人亦常将随行,以治卒患心痛,生蛮谷者尤佳,人家移种者亦堪用,此即医方所用之石菖蒲也。这一段文字从生态、药材性状及效用等几个方面生动地阐明了它是古代医方所用的石菖蒲。迨后陈承在《本草别说》中云:菖蒲今阳羡山中生水石间者,其叶逆水而生,根须略无,少泥土,根叶紧细,一寸不啻九节,入药极佳。今二浙人家以瓦石器种之,旦暮易水则茂,水浊及有泥滓则萎,近方多称用石菖蒲,必此类也。进一步描述了石菖蒲的典型特征。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原植物】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矿,芳香,粗5~8mm,外皮黄褐色,节间长3~5mm,根肉质,具多数须根,根茎上部分枝甚密,因而植株成丛生状,分枝常被纤维状宿存叶基。叶片薄,线形,长20~30(~50)cm,基部对折,中部以上平展,宽7~13mm,先端渐狭,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可达5mm,上延几达叶片中部,暗绿色,无中脉,平行脉多数,稍隆起。花序柄腋生,长4~15cm,三棱形。叶状佛焰苞长13~25cm,为肉穗花序长的2~5倍或更长,稀近等长;肉穗花序圆柱状,长2.5~8.5cm,粗4~7mm,上部渐尖,直立或稍弯。花白色。成熟果穗长7~8cm,粗可达1cm;幼果绿色,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花、果期2~6月。

生于海拔20~2600m的密林下湿地或溪涧旁石上。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冷凉湿润气候,阴湿环境,耐寒,忌干旱。以选沼泽湿地或灌水方便的砂质壤土、富含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根茎繁殖:春季挖出根茎,选带有须根和叶片的小根茎作种,按行株距30cm×15cm穴栽,每穴栽2~3株,栽后盖土压紧。

田间管理 栽后生长期注意拔除根部杂草,松土和浇水,切忌干旱。并追施人粪尿2次。以氮肥为主,适当增加磷钾肥。在每次收获后,对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稍加管理,2~3年后又可收获。

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稻蝗,为害叶片,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

 

【采收加工】
栽后3~4年收获。早春或冬末挖出根茎,剪去叶片和须根,洗净晒干,撞去毛须即成。

 

【药材及产销】

石菖蒲 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 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以四川、浙江产量大,销全国。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黄色,粗糙,多环节,节间长2~8mm;上侧有略呈扁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侧有圆点状根痕,节部有时残留有毛鳞状叶基。质硬脆,折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横切面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以条粗、断面色类白、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有的含红棕色物。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束鞘纤维发达;内皮层凯氏带明显。中柱散列多数维管束,主为周木型,紧靠内皮层环排列较密,有少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中柱中央有时可见少数纤维束。纤维束及维管束周围的1圈细胞中均含草酸钙方晶。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炮制】
1.鲜石菖蒲取新采鲜药,剪去叶及须根,洗净,用时剪或切成段。

2.石菖蒲《雷公炮炙论》:采得后用铜刀刮上黄黑硬节皮一重。《夏禹神仙经》:薄切。《普济方》:去芦,刮去须,去心。捶碎。《得配本草》:取鲜者洗净,去毛。木器捣碎。《女科要旨》:烧去毛。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灰屑。

3.姜制石菖蒲取净石菖蒲片,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中火炒干,取出,放凉。每石菖蒲100kg,用生姜12.5kg

4.麸炒石菖蒲取麸皮撒于锅内,待麸皮冒烟时,倒入净石菖蒲片,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石菖蒲100kg,用麸皮12.5kg

饮片性状:鲜石菖蒲呈类扁圆形的小段,外表面黄棕色,断面类白色或微带红色。质韧。石菖蒲为类扁圆形薄片。片面类白色或微带红色,纤维性。可见环状的内皮层及棕色的油点,周边棕褐色或灰棕色。质硬而脆。气芳香,味苦、微辛。姜制石菖蒲形如石菖蒲,微有姜辣味。麸炒石菖蒲形如石菖蒲,表面黄色。贮干燥容器内,防潮,麸炒石菖蒲、姜制石菖蒲,密闭,鲜石菖蒲栽于沙土中,防干。

 

【药性】
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

1.《本经》:辛,温。

2.《别录》:无毒。

3.《药性论》:味苦、辛。无毒。

4.《纲目》:手少阴、足厥阴之药。

5.《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膀胱三经。

6.《本草汇言》:通透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

7.《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8.《得宜本草》:入手少阴、足太阴经。

9.柴裔《食鉴本草》:辛、苦,温,无毒。

10.《本草求原》:辛香入肝,苦温入心包,辛胜于苦。

 

【功能主治】
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主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疥癣。

 

【应用与配伍】

用于热病神昏,痰厥。石菖蒲善入心经,功能开窍豁痰,临床治疗湿温病湿热酿痰,蒙闭清窍,症见身热神昏谵语,多以石菖蒲化浊开窍,并配合其他清热解毒化痰药,如《时病论》祛热宣窍法,即以本品配川贝、连翘等同用;用治痰厥神昏,可配黄芩、半夏等同用,如《霍乱论》昌阳泻心汤。

用于健忘。石菖蒲气味清芬,能振奋精神,治健忘,可配人参、茯苓、远志等,如《千金要方》开心散。

用于耳鸣,耳聋。石菖蒲辛香走散,能开闭塞,治耳鸣,耳聋,可配猪肾、葱白等,如《圣济总录》菖蒲羹。

用于脘腹胀痛。石菖蒲,功能化湿行气,治湿阻脾胃,脘腹胀痛,可单用,或配伍藿香、半夏、陈皮、川朴等同用,有醒脾健运,开胃宽中之功。

用于噤口痢。石菖蒲气味芳香,功能醒脾开胃,治噤口痢,偏于脾虚者,可与茯苓、石莲子、人参等配伍;偏于胸膈热闭者,可与川连、甘草等配伍,有开胃进食的功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鲜品加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汗多、精滑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地胆、麻黄。

2.《千金要方》:忌饴糖及羊肉。

3.《日华子》: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4.《医学入门·本草》:辛芳太甚,心孔昏塞,若心劳神耗者禁用。

5.《本草汇言》:阴虚火炎,吐血咳嗽之人,切勿与也。

6.《医宗必读》:菖蒲香燥而散,血少、汗多忌用。

7.《药性纂要》:滑精忌。

8.《药性通考》:乃鮨伐之药,气虚体弱之人慎用。

9.沈文彬《药论》:既害津枯,又妨赤目。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