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冬青

时间:2019-04-26浏览:92

【药名】
苦丁茶

 

【品种考证】
《纲目拾遗》在“角刺茶”条中提到:“角刺茶出徽州,土人二三月采茶时兼采十大功劳叶,俗名老鼠刺,叶曰苦丁。”说苦丁是十大功劳的叶。早在《本经逢原》中就有枸骨俗名十大功劳的记载,《纲目拾遗》所述十大功劳叶应是枸骨叶。但目前药材市场上除枸骨叶外,大叶冬青和苦丁茶冬青等的叶也作为苦丁茶药用。

 

【来源】
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大叶冬青或苦丁茶冬青的嫩叶。

 

【原植物】

大叶冬青 Ilex aifolia Thunb. 又名∶宽叶冬青《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常绿大乔木,高达 20m,胸径约 60cm。树皮赭黑色或灰黑色,粗糙有浅裂;小枝粗壮,黄褐色,并有纵裂纹和棱。叶柄长 1.5~2.5scm;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 828cm,宽 4.5~7.5~9cm,先端短渐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疏锯齿,中脉上面凹入,下面隆起,侧脉上面明显,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花序簇生叶腋,圆锥状;4 ;雄花序每枝有3-9花,花梗长 7-8mm,花萼直径约3.5mm,裂片圆形,花冠反曲,直径约9mm,花瓣卵状长圆形,基部稍结合,雄蕊与花冠等长;雌花序每枝有1~3 花,花梗长 5~8mm,花萼直径约3mm,花冠直径约 5mm,花瓣卵形,子房卵形。果球形,直径约7mm.红色,外果皮厚,平滑,宿存柱头盘状;分核4 颗,长圆状椭圆形,背部有 3条纵脊,内果皮骨质。花期45月,果期 611月。

常生长于海拔 400~800m 的山谷、溪边杂木林或灌丛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苦丁茶冬青属偏阴树种,喜生长在湿润肥沃的环境,幼树能耐阴,大树喜光,较能耐旱。沙壤土或粘质土都能生长。

栽培技术 用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播种育苗:选取大粒饱满的种子,播前用60℃温水浸泡24h后,再与小砂粒混合,用手摩擦,使种皮变薄,而后按行株距20cm×15cm点播,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扦插育苗:在母树上采集一年生木质化的枝条,插条剪成12~15cm长,扦插前用5×10-5IBA溶液浸12h后,扦插在砂床上,插条行株距仍为20cm×15cm,经过2年精心管理,待苗高40~80cm时移植。坡地株距4~6m,缓坡地及平地株距6m,品字形开穴定植。

田间管理 茶园地表铺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疏松,合理施肥,茶苗萌芽期,应薄施氮、磷、钾肥(用清水按1∶2∶2稀释),隔50~60d施肥一次,同时查苗补苗。

 

【采收加工】
成林苦丁茶树在清明前后摘取嫩叶,头轮多采,次轮少采,长梢多采,短梢少采。叶采摘后,放在竹筛上通风,晾干或晒干。

 

【药材及产销】

1.枸骨叶 Folium Ilicis Cornutae Immaturi   主产于江苏、河南等地。此外,浙江、安徽、四川、陕西亦产。销华北、东北地区。 

2.大叶冬青叶 Folium Ilicis Latifoliae Immaturi   产于浙江、福建、广西等地。多自产自销。

3.苦丁茶冬青叶 Folium Ilicis Kudingchae Immaturi   产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多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1)枸骨叶参见功劳叶条。

(2)大叶冬青叶叶片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有的破碎或纵向微卷曲,长8~17cm,宽4.5~7.5cm;先端锐尖或稍圆,基部钝,边缘具疏齿;上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有光泽,下表面黄绿色;叶柄粗短,长15~20mm;革质而厚;气微,味微苦。

(3)苦丁茶冬青叶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10~16cm,宽4~8cm,边缘有锯齿,主脉于上表面凹下,于下表面凸起,侧脉每边10~14条,叶柄直径2~3mm。表面橄榄绿色或淡棕色。叶片厚硬、革质。气微,味苦、微甘。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  (1)枸骨叶参见功劳叶条。

(2)大叶冬青叶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厚,外被厚角质层,下表皮可见气孔。栅栏细胞2列,可见3列,占叶肉组织1/4~1/6,通过主脉,海绵组织疏松。主脉于下表面凸出,上表面略凹,主脉下表皮内侧具4~5列厚角细胞,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其下方具纤维群,上方可见纤维单个或2~3个成束散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尤以主脉处多见,草酸钙方晶可见。

(3)苦丁茶冬青叶表皮细胞长方形,外被角质层。栅栏组织由2列细胞组成,约占叶肉的1/4,上列细胞长30~55μm,下列长25~42μm。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束鞘纤维10数列,位于韧皮部的外侧,木质部发达,导管3~9个排列成行,射线~2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丝,干燥。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丝状。多卷曲,叶面黄绿色,有光泽,主脉明显,下面灰绿色,叶缘带刺。无臭,味微苦。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味甘、苦,性寒。归肝、肺、胃经。

1.《医林纂要·药性》:苦、甘,大寒。

2.《纲目拾遗》:甘、苦。

3.《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4.《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入肝、胆、胃经。

5.《广西本草选编》:味苦、甘,性凉。

6.《安徽中草药》:性寒,味苦、涩。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明目生津。主治风热头痛,齿痛,目赤,踄耳,口疮,热病烦渴,泄泻,痢疾。

1.《本经逢原》:止痢

2.《医林纂要·药性》:治天行狂热。

3.《纲目拾遗》:逐风、活血、绝孕。

4.《本草再新》:消食化痰,除烦止渴,利二便,去油腻,清头目。

5.《本草求原》:清肺脾。

6.《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能清热散风,除烦解渴。治头痛、齿痛、耳鸣、目赤及食滞有痰。

7.《广西本草选编》:清暑解毒。主治伤暑高烧,急性胃肠炎,疟疾,乳腺炎。

8.《浙江药用植物志》:清热解毒,平肝。主治风热头痛,目赤肿痛,鼻炎,口腔炎;外治乳腺炎初起,烫伤,黄水疮,骨折肿痛。

9.《安徽中草药》:消肿止痛,收敛止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涂搽。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