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

时间:2019-04-26浏览:137

【药名】
藿香

 

【异名】
土藿香《滇南本草》,猫把《吉林中草药》,青茎薄荷《广西本草选编》,排香草《青岛中草药手册》,大叶薄荷《浙江药用植物志》,绿荷荷《福建药物志》,川藿香、苏藿香、野藿香《中药志》,猫尾巴香、猫巴虎、拉拉香(辽宁),八蒿(吉林),鱼香、鸡苏、水麻叶(四川)

 

【品种考证】
《嘉本草》、《本草图经》、《纲目》等古本草所载之藿香,多指现今之广藿香。《滇南本草》之“土藿香”,有别于“广藿香”而言,经考证即为本品。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在论藿香时,则将古之广藿香与本品相提并论,他说:“叶似荏苏,边有锯齿。七月擢穗,作花似蓼,房似假苏,子似茺蔚。”特别是“七月擢穗”一语道出了与广藿香根本不同之处,广藿香花期1~2月,但很少开花,这显然是指土藿香而言。《植物名实图考》载:“今江西、湖南人家多种之,为辟暑良药。”就其所附藿香图看来,亦确认为本品无疑。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地上部分。

 

【原植物】
藿香 Agastache rugosa ( Fisch. et Mey.) O. Kuntze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40~110cm。茎直立,四棱形,略带红色, 稀被微柔毛及腺体。叶对生;叶柄长1~4cm;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形,长2~8cm,宽1~5cm,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略带心形,边缘具不整齐的钝锯齿,齿圆形;上面无毛或近无毛,散生透明腺点,下面被短柔毛。花序聚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苞片大,条形或披针形,被微柔毛;萼5裂,裂片三角形,具纵脉及腺点;花冠唇形,紫色或白色,长约8mm,上唇四方形或卵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两侧裂片短,中间裂片扇形,边缘有波状细齿,花冠外被细柔毛;雄蕊4,二强,伸出花冠管外;子房4深裂,花柱着生于子房底部中央,伸出花外,柱头2裂。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坡或路旁。多栽培。分布于东北、华东、西南及河北、陕西。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在北京地区能在田间越冬。怕干旱。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当种子大部分变成棕色时收获,置阴凉处后熟数日,晒干脱粒。南方气温较高,可采用秋播,9~10月按行株距各30cm开穴,深2~4cm,底平,施人畜粪水后,每1hm²用种子7.5kg。拌草木灰,匀播穴内,产量较高。北方3~4月播种,顺畦按行距25~33cm,开1~1.3cm的小浅沟,种子匀播于沟内,覆土2~4cm,用足踩一遍,每1hm²用种子7.5~12kg,产量较低。苗高6~10cm时间苗,条播按株距10~15cm留苗,穴播的每穴留苗3~4株。

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及时松土除草。追肥以氮肥为主,苗高15cm时和收获后要各追施氮肥1次,另还需看苗追肥。要注意灌溉排水,保持田间一定的湿润。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褐斑病,在56月发生,可及时摘除病叶烧毁;实行轮作,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斑枯病防治可在冬季清除枯枝落叶烧毁,并喷洒50%瑞毒霉1000倍液防治。枯萎病可在雨后及时疏沟排水,降低温度;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并用70%敌克松粉剂10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液500倍浇灌病穴。虫害有朱砂红叶螨。            

 

【采收加工】
北方作一年生栽培,南方种后可连续收获2年,产量以第2年为高。6~7月,当花序抽出而未开花时,择晴天齐地割取全草,薄摊晒至日落后,收回堆叠过夜,次日再晒。第2次在10月收割,迅速晾干,晒干或烤干。

 

【药材及产销】
藿香 Herba Agastaches  主产于四川、江苏、浙江、湖南等地。销全 国各地。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地上部分长30~90cm,常对折或切断扎成束。茎方柱形,多分枝,直径0.2~1cm,四角有棱脊,四面平坦或凹入成宽沟状;表面暗绿色,有纵皱纹,  稀有毛茸;节明显,常有叶柄脱落的疤痕,节间长3~10cm;老茎坚硬、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叶片深绿色,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长  2~8cm,宽1~6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钝锯齿,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浅绿色,两面微具毛茸。茎顶端有时有穗状轮伞花序,呈土棕色。气芳香,味淡而微凉。

以茎枝色绿、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表面观:表皮细胞多角形,轴向延长。具气孔及毛茸,气孔直轴式。非腺毛多为1~4细胞;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腺鳞偶见,头部多为8个细胞,柄单细胞。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直轴式,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上下表皮都具毛茸,以下表皮为多见,上表皮非腺毛多为1~2细胞,长16~80μm,下表皮非腺毛多为1~4细胞,长70~460μm,毛茸圆锥形,表面有疣状突起,基部邻细胞3~4,呈放射状排列,角质层纹理较明显;腺毛头部1~2细胞,以单细胞较多见,柄单细胞;腺鳞头部8个细胞,扁圆球形,直径56~80μm,柄单细胞。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粗粉2g,加石油醚20ml,置水浴回流30min,滤过。取滤液1ml,加1%香草醛盐酸试液0.5ml,上层石油醚层显黄绿色,放置后下层渐显紫褐色。(检查挥发油)

(2) 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75g,置挥发油测定器中蒸出挥发油。取0.1ml挥发油加环己烷至1ml,作供试液。另取甲基黄苏丹制成对照液,吸取两溶液点于硅胶G-CMC板上,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5∶5)上行展开;取出,晾干, 喷以5%茴香醛浓硫酸试液,于110℃加热3~5min,供试液色谱中与对照液色谱相应处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
 1.鲜藿香  取新鲜药材,除去杂质、枯叶、老梗及根,切段。鲜藿香主要用于解暑。

2.藿香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老梗及根,下半段略浸,上半段喷潮,润软,切短段,晒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鲜藿香为不规则小段,茎、叶、花序混合,鲜茎呈四棱形,略带红色,疏被柔毛,断面中央有白髓;鲜叶绿色,边缘有钝锯齿,上面几无毛,下面被短柔毛;轮伞花序穗状,花冠蓝紫色。气香,味淡。藿香为不规则的小段,茎、叶混合。茎略呈方形,外表灰褐色、灰黄色或带红棕色,被柔毛,髓部白色。叶皱缩而破碎,纸质,灰绿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具特异香气,味微苦。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性】
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

1.《滇南本草》:味辛,微温。

2.《本草再新》:味苦、辛,性微寒,无毒。入心、肝、肺三经。

3.《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微温,味辛,无毒。入肺、脾、胃三经。

4.《安徽中草药》:性微温,味辛、甘。

 

【功能主治】
祛暑解表,化湿和胃。主治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1.《滇南本草》:治胃热。

2.《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呕。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 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3.《草药新纂》:行气健胃。治胃病,疗霍乱、呕泄、气郁等证。

4.《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止呕和胃,除湿辟秽。治肠胃型感冒,湿滞脾阳,寒热头痛,呕吐不欲食,胸脘满闷,痧胀口臭等症。

5.《湖南药物志》:理气发汗,醒脾和胃,辟恶止呕。主治暑天口渴头晕,小便黄或闭痛,鼻渊。

6.《吉林中草药》:祛湿解暑,温胃止呕,行气止痛。治伤暑感冒、脾胃不和、胃腹冷痛。

7.《广西本草选编》:祛风化湿,和中止呕。主治感冒发热,胸闷腹胀,呕吐, 腹泻,风湿骨痛,湿疹,皮肤瘙痒。

8.《福建药物志》:治手足癣。

 

【应用与配伍】

用于湿阻中焦证。藿香芳香醒脾,运化湿浊,为治疗湿阻中焦证的常用药物,凡湿困脾胃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糖薄者常配苍术、厚朴、陈皮等以化湿行气健脾,如《局方》不换金正气散。

用于呕吐。藿香微温而不燥烈,无论寒、热、虚、实的呕吐皆可应用,然其芳香化湿,和胃止呕,故对脾胃湿浊引起的呕吐尤为适宜,常配半夏、丁香以化湿和中,降逆止呕,如《圣济总录》藿香半夏汤;若偏湿热者,可配黄连、竹茹以清热化湿,和胃止呕;若宿食积滞之呕吐,用其宽中快气,可与神曲、山楂、麦芽等消食药相伍;脾虚气滞而呕吐者,可与人参、橘红相配,以益气和中止呕,如《脾胃论>藿香安胃散;至于气郁湿阻的妊娠呕吐,则与砂仁、紫苏等顺气安胎药同用。

用于暑湿感冒及湿温初起。藿香化湿和中,又能祛暑解表,暑月外感风寒,内伤湿冷,见寒热头痛,胸脘痞闷,腹痛吐泻的暑湿感冒,轻者,可与化湿解暑的佩兰同用,或用其鲜品与薄荷泡茶饮;重者,常配紫苏、陈皮、厚朴等以解表化湿,行气和中,如《局方》藿香正气散。若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症见发热身困,胸闷恶心者,用其宜散透邪,醒脾化湿,多与厚朴、半夏、茯苓等化湿药同用,如《医原》藿朴夏苓汤;湿热并重,身热困倦,尿赤便秘者,可与连翘、黄芩、滑石、茵陈等清热利湿药配伍,如《医效秘传》甘露消毒丹。

用于鼻渊,鼻流浊涕,不闻香臭。藿香辛散化浊以通鼻窍,常与苦寒清热的猪胆汁为丸服,亦可与宣通鼻窍药伍用以提高疗效。治疗手毒、足癣,可与大黄、黄精、皂矾以醋浸后外用,有较好的祛湿止痒作用。

1.《汤液本草》入顺气乌药则补肺;入黄芪、四君子汤则补脾。

2.《医学入门·本草》∶本芳香开胃助脾之剂,但入发表散药则快气,入补脾药则益气,入顺气药则理脾滞。

3.《本草经疏》∶得缩砂蜜、炒盐治霍乱。

4.《得宜本草》∶得滑石,治暑月泄泻。

5.得配本草》∶得滑石治暑月吐泻,加丁香尤效;配豆仁治饮酒口臭。

6. 沈金鳌∶同香附,能升降诸气。(引自《药性集要便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搽。

 

【使用注意】
不宜久煎。阴虚火旺者禁服。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