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时间:2019-04-25浏览:86

【药名】
蒲公英

 

【异名】
凫公英《千金要方》,蒲公草、耩耨草《新修本草》,仆公英《千金翼方》,仆公罂《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土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耳瘢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物志》。

 

【释名】
《纲目》云:蒲公英,“名义未详”。《医学入门》称:“蒲公用此草治痈肿得效,故名。”然缺乏依据,似为附会之说。凫公英、仆公罂、白鼓丁、鹁鸪英等,均为蒲公英之音转。“婆婆”、“孛孛”等,皆由蒲之音转并重叠而来。其全株富含白色乳汁,故有狗乳草、奶汁草诸名。《纲目》引《土宿本草》云:“金簪草一名地丁,花如金簪头,独脚如丁,故以名之。”其叶塌地而生,茎直立如丁,花黄,因又有地丁、黄花地丁之称。

 

【品种考证】
蒲公英本草记载始见于《新修本草》,原名蒲公草。云:“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本草图经》云:“蒲公草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平泽田园中皆有之,春初生苗叶如苦苣,有细刺,中心抽一茎,茎端出一花,色黄如金钱,断其茎有白汁出,人亦啖之。俗呼为蒲公英。”《本草衍义》曰:“蒲公草今地丁也,四时常有花,花罢飞絮,絮中有子,落处即生,所以庭院间亦有者,盖因风而来也。”李时珍云:“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根据以上描述再结合《本草图经》、《植物名实图考》之附图形态证实,古代本草记载的蒲公草肯定系菊科蒲公英属( Taraxacum )植物。

 

【来源】
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全草。

 

【原植物】
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全株含白色乳汁,被白色疏软毛。根深长,单一或分枝,直径通常3~5mm,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列成莲座状;具叶柄,柄基部两侧扩大呈鞘状;叶片线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5cm,宽2~3.5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边缘浅裂或作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状,全缘或具疏齿,裂片间有细小锯齿,绿色或有时在边缘带淡紫色斑迹,被白色蛛丝状毛。花茎由叶丛中抽出,比叶片长或稍短,上部密被白色蛛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全为舌状花,两性;总苞片多层,外面数层较短,卵状披针形,内面一层线状披针形,边缘膜质,缘具蛛丝状毛,内、外苞片先端均有小角状突起;花托平坦;花冠黄色,先端平截,常裂;雄蕊5,花药合生成筒状包于花柱外,花丝分离;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裂,有短毛。瘦果倒披针形,长4~5mm,宽1.5mm,具纵棱,并有横纹相连,果上全部有刺状突起,果顶具长8~10mm的喙;冠毛白色,长约7mm。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间。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采收加工】
4~5月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净泥土,晒干。

 

【药材及产销】
蒲公英 Herba Taraxaci Mongolici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蒲公英全草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圆锥状,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倒披针形,长6~15cm,宽2~3.5cm,绿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钝,边缘倒向浅裂或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形,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被蛛丝状毛。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外面总苞片数层,先端有或无小角,内面1层长于外层的1.5~2倍,先端有小角,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表面角质纹理明显或稀疏可见。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3~9细胞,直径17~34μm,顶端细胞甚长,皱缩呈鞭状或脱落。下表皮气孔较多,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3~6个。叶肉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结晶。叶脉旁可见乳汁管。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甲醇提取液1ml,置水浴上蒸干。用冰醋酸1ml溶解残渣,加入醋酐--浓硫酸(19∶1)试剂1ml,观察颜色由黄色很快变为红色紫色青色污绿色。(检查甾醇类)(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4ml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产生橙色沉淀。(检查水溶性生物碱)(3)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250g,加乙醇500ml,加热回流8h,减压回收乙醇至干,加10%氢氧化钾乙醇液30ml皂化3h,加水60ml稀释,加稀盐酸调至中性,加乙醚10ml萃取(同量萃取3),再用一定量水洗3次,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回收乙醚浓缩后作为供试品溶液。用β-谷甾醇、α-香树脂醇的乙醇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青岛)薄板上,用氯仿展开,展距16.5cm。取出晾干。喷以5%磷钼酸的乙醇溶液,烘烤加热后,可见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取本品粉末50g,加乙醇250ml,于索氏提取器中回流提取,回收乙醇2/3后,加少量蒸馏水滤过。滤液浓缩蒸干,加甲醇1ml溶解后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以胆碱的甲醇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青岛)薄层板上。用正丁醇--乙酸--(4∶1∶5)展开,展距16.5cm。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溶液后,则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橘红色斑点。

 

【炮制】
《医学入门》:洗净细锉用。《寿世保元》:摘净,切。《外科大成》:鲜蒲公英连根叶捣汁。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沥去水,稍晾,切段,干燥,过筛。

饮片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段片,根、茎、叶、花混合。根为不规则的碎段状,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的有棕色或黄白色的茸毛。叶暗灰绿色或绿褐色,多皱缩,破碎。花茎圆柱状,中空。头状花序,黄褐色或淡黄色。瘦果长椭圆形,上部散生短刺,具长喙,冠毛白色。气微,味微苦。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药性】
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

1.《新修本草》:味甘、平,无毒。

2.李东垣:微苦寒,足少阴肾经君药。(引自《本草发挥》)

3.《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太阴经。

4.《滇南本草》:入肝、胃二经。

5.《本草汇言》:味甘、气寒,沉也,降也。

6.《本草述》:甘,平、微寒。

7.《药性切用》:苦、甘,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瘰疬,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炎,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

1.《新修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2.《本草图经》:捣以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摘取根、茎白汁涂之。

3.《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有奇功。解食毒,散滞气。

4.《滇南本草》:治妇人乳结、乳痈,红肿疼痛,乳筋梗硬作胀,服之立效。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利小便,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解毒。主治小儿痘疹后感疔毒,痈疽锁喉,偏肿或杨梅等症。

5.《纲目》:掺牙,乌须发,壮筋骨。

6.《医林纂要·药性》: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7.《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

8.《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膈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9.《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

10.《山东中药》:为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11.《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便秘,胃炎,肝炎,骨髓炎。

 

【应用与配伍】

用于痈肿疔疮,蔲肿疼痛。蒲公英苦甘性寒,专于清热解毒。常单味应用,捣烂外敷;另取捣汁,和酒煎服。若与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配伍,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如《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本品尤善主治乳痈。凡乳痈初起,红肿坚硬,灼热疼痛者,可单味内服、外敷,颇有应验;若与忍冬藤同煎,入少量酒佐之,可增强解毒消肿之功。治肺痈初起,咳而胸胁疼痛,可与桔梗、玄参、金银花等同用,以宣肺解毒,如《洞天奥旨》玄天散;若肺痈已溃,肺气虚而热毒盛,咳吐腥臭脓血者,可与人参、金银花、天花粉、桔梗等同用,以益肺气,解毒排脓,如《洞天奥旨》完肺散。治肠痈脓未成者,可与大黄、牡丹皮等同用,以解毒散瘀消肿;若脓已成者,可与败酱草、薏苡仁、红藤等同用,以解毒排脓。治瘰疬结核,可与香附、山慈姑、大蓟等同用,以宣郁化痰,解毒散结。

用于肝、胆、膀胱湿热诸证。蒲公英有利膀胱之功,可使湿热之邪从下而泄。治湿热黄疸,可与茵陈、栀子等同用;若急性胆囊炎湿热偏胜者,可与龙胆草、柴胡、黄芩等同用,皆取其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之功。治热淋涩痛,可与黄柏、车前子、白茅根等同用,以增强清湿热,利尿通淋之功。

此外,近年来发现蒲公英有抗肿瘤作用,用于多种癌症,常以辨证为前提,按治疗的需要,分别与行气散郁、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及扶正固本之药同用。

1.朱丹溪:同忍冬藤煎汤,入少酒佐服,治乳痈,服罢欲睡,是其功也。(引自《纲目》)

2.《本草正》:同忍冬煎汁,少加酒服,溃坚消肿,散结核瘰疬最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60g;或捣汁;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
非实热之证及阴疽者慎服。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