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牛蒡子
【异名】
恶实《别录》,鼠粘子《本草图经》,黍粘子《珍珠囊》,大力子《卫生易简方》,毛然然子、黑风子《青海药材》,毛锥子(贵州),粘苍子(辽宁),大牛子(山西),牛子(陕西、山东),土大桐子、万把钩、鼠尖子(江苏)。
【释名】
牛蒡子,《本草原始》:“其根叶可饲牛”,故《别录》名牛蒡。《纲目》云:“人呼为牛菜”,取义相同。鼠粘子,《本草图经》:“外壳如栗梂,小而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粘子,亦如羊负来之比。”音讹为黍粘子。恶实,《纲目》:’实状恶而多刺钩,故名。术人隐之,呼为大力也。其叶宽大似兽耳,故有象耳朵、老母猪耳朵等名。
【品种考证】
牛蒡子原名恶实,始载于《别录》,列为中品。谓:”鲁山(在今河南省)平泽。《新修本草》注云:‘其草叶大如芋,子壳似栗状,实细长如茺蔚子。”《本草图经》云:“恶实即牛蒡子也。生鲁山平泽,今处处有之,叶如芋而长,实似葡萄核而褐色。外壳如栗梂,小而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根有极大者,作菜茹尤益人,秋后采子入药用。”《纲目》谓:“牛蒡古人种子,以肥壤栽之……三月生苗,起茎高者三四尺。四月开花成丛,淡紫色。结实如枫梂而小,萼上细刺百十攒簇之,一梂有子数十颗。其根大者如臂,长者近尺,其色灰黪。七月采子,十月采根。”综上所述,并核对《本草图经》蜀州恶实图及《纲目》附图均与现今通用之牛蒡子原植物一致。近年来,发现新疆、山东等地有将菊科植物大鳍蓟Onopordon Acanthium L..的果实混充牛蒡子出售,应视为伪品。
【来源】
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
【原植物】
牛蒡Arctium lappa L. 又名:鼠黏草《别录》,夜叉头《救荒本草》,蝙蝠刺、蒡翁菜、便牵牛《纲目》,饿死囊中草《医林纂要·药性》,疙瘩菜、象耳朵、老母猪耳朵、鼠见愁《中药大辞典》,老鼠愁(陕西)。
二年生草本,高1~2m。根粗壮,肉质,圆锥形。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带紫褐色,有纵条棱。基生叶大形,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叶片长卵形或广卵形,长20~50cm,宽15~40cm,先端钝,具刺尖,基部常为心形,全缘或具不整齐波状微齿,上面绿色或暗绿色。具疏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绒毛。头状花序簇生于茎顶或排列成伞房状,直径2~4cm,花序梗长3~7cm,表面有浅沟,密被细毛;总苞球形,苞片多数,覆瓦状排列,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钩曲;花小,红紫色,均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先端5浅裂,聚药雄蕊5,与花冠裂片互生,花药黄色;子房下位,1室,先端圆盘状,着生短刚毛状冠毛;花柱细长,柱头2裂。瘦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灰褐色,具纵棱,冠毛短刺状,淡黄棕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常栽培。野生者,多生于山野路旁、沟边、荒地、山坡向阳草地、林边和村镇附近。分布于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河北等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怕涝。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0~25℃,发芽率70%~90%。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播种期南方于秋季8~9月;北方于春季3~4月;夏季亦可播种。如遇干旱,出苗不易整齐;秋播如果太晚,第2年则不能开花结实。直播或育苗移栽法,以直播为主。播种前将种子放在30~40℃温水中浸泡24h,按行株距70cm×50cm开穴,穴深10cm,穴内施腐熟厩肥或堆肥,填一薄层细土,播5~6粒种子,浇水,覆土3~5cm,稍加镇压。每1hm2用种量15~30kg。播后10d左右出苗。育苗移栽法,3月上旬育苗,5月上旬移栽。
田间管理 待苗有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补苗,6~7月中耕除草,结合施粪肥1~2次,现蕾前重施1次磷、钾肥。冬季要培土,保苗越冬。抽茎后培土壅根,防止倒伏。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白粉病,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褐斑病,5~6月发病,可喷代森锌6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另有花叶病为害。虫害有食子虫、蚜虫、红蜘蛛,以及银纹夜蛾、地老虎等为害。
【采收加工】
7~8月果实呈灰褐色时,分批采摘,堆积2~3d,曝晒,脱粒,扬净,再晒至全干。
【药材及产销】
牛蒡子Fructus Arctii 主产于东北、浙江等地。以东北产量大,称作关力子”,销全国,并出口;浙江桐乡产者质佳,称作杜大力,主销江苏、浙江。其他各地产者,多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瘦果长倒卵形,两端平截,略扁,微弯,长5~7mm,直径2~3mm。表面灰褐色或淡灰褐色,具多数细小黑斑,并有明显的纵棱线。先端较宽,有一圆环,中心有点状凸起的花柱残迹;基部狭窄,有圆形果柄痕。质硬,折断后可见子叶两片,淡黄白色,富油性。果实无臭;种子气特异,味苦微辛,稍久有麻舌感。
以粒大、饱满、色灰褐者为佳。
显微鉴别 瘦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大小不等的类方形薄壁细胞,壁弯曲,多破裂;外被角质层。中果皮厚薄不匀,细胞壁稍厚,棕黄色或暗棕色,微木化;于棱脊处常有小形维管束。内果皮狭窄,为棕黄色的颓废细胞层,细胞界限不清,为1列草酸钙方晶所充填。种皮最外为1列栅状细胞,多扭曲,排列紧密,长75~120μm,直径10~30μm,壁甚厚,层纹明显;营养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常颓废不清。胚乳细胞数列,内含脂肪油。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并含有细小的草酸钙簇晶,偶见小方晶。
理化鉴别 (1)取脱脂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温浸1h,滤过。滤液作以下试验:①取滤液2ml,加入1%三氯化铝的乙醇溶液,则呈蓝绿色。(检查木脂素类)②取滤液2ml,加入等体积的3%碳酸钠水溶液,于水浴上煮沸3~5min,放冷,加入重氮化试剂,则溶液呈红色。(检查木脂素类)
(2)取本品粗粉5g,加稀盐酸水溶液(pH1.0~2.0)10ml,浸泡过夜,滤过。取滤液3份各2ml,置3只试管中,分别加碘化汞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硅钨酸试剂各1滴,则分别产生白色、棕红色及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3)取本品粉末少量,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绿色荧光。
【炮制】
1.牛蒡子《博济方》:杵为细末。《局方》:要净拣,勿令有杂子,别捣如粉。《仁术便览》:水洗。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炒牛蒡子《博济方》:炒令熟,杵为细末,铫子内以文武火隔纸炒令香为度。现行,取净牛蒡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有爆裂声,表面微显焦斑,有香气逸出时取出。用时捣碎。
饮片性状:牛蒡子参见药材鉴别项。炒牛蒡子形同牛蒡子,色泽加深,微有香气。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性】
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
1.《别录》:味辛,平。
2.《本草拾遗》:味苦。
3.《珍珠囊》:辛,纯阳。
4.《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辛,温。
5.《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味辛平。性微寒,无毒。降也,阳也。
6.《本草经疏》:味辛苦,气寒,无毒。阳中之阴,升多于降,阳也。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主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
1.《别录》:明目补中,除风伤。
2.《药性论》:除诸风,去丹石毒,主明目,利腰脚。又散诸结节,筋骨烦热毒。
3.《新修本草》:吞一枚,出痈疽头。
4.《食疗本草》:明耳目,利腰膝,通利小便。
5.《本草拾遗》:主风毒肿,诸瘘。
6.《珍珠囊》:润肺散气,主风毒肿,利咽膈。
7.李东垣: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气。(引自《纲目》)
8.《纲目》:消斑疹毒。
9.《痧胀玉衡》:解痧毒,清喉痧中要药。
【应用与配伍】
用于风热表证,咳嗽,咽喉肿痛。牛蒡子味辛主散,苦寒泄热,从而散邪宣肺,解毒利咽。治外感风热,发热咳嗽,咯痰不爽,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等同用,益增其疏散风热之效。如《温病条辨》银翘散。治内有积热,复受风邪,咽喉肿痛,痰涎壅盛,胸膈不利,常与薄荷、桔梗、连翘、玄参、甘草等同用,以疏散风邪,解毒散结,清咽利膈,如《外科理例》清咽利膈散。若嗜酒之人,酒毒上壅,咽喉肿痛,常与葛根、黄连、桔梗、甘草等同用,以解酒毒,利咽喉,如《医宗金鉴》鼠粘子解毒汤。若咽喉燥痒,甚至燥裂疼痛,常与生地、玄参、射干、甘草等同用,以清热利咽,养阴润燥。如《医宗金鉴》广笔鼠粘汤。
用于麻疹透发不畅。牛蒡子之性疏散,能透泄邪毒,以利麻疹透发,常与柽柳、竹叶、葛根等同用,以散邪清热而透疹。如《医学广笔记》竹叶柳蒡汤。若风疹瘙痒者,可与浮萍、薄荷等同用,有疏风止痒之效。
用于疮疡肿毒。牛蒡子辛能散结,苦寒泄热,能散壅结之热毒,为疮疡所常用。治乳痈结肿疼痛,脓未成者,常与连翘、天花粉、角针等,以增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如《外科正宗》牛蒡子汤。治大头瘟、痄腮等风热疫毒之证,常与黄连、黄芩、升麻、柴胡等同用,共奏散风热,解毒消肿之效。如《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子。
此外,牛蒡子富含油脂,能滑润肠道,故对上述诸证兼便秘者,用之尤宜。
1.《品汇精要》:合马蔺子疗喉痹;合荆芥穗等分,疗疮疹将出,如疮疹已出,服之亦妙。
2.《药鉴》:苦能解毒退热,而利咽喉之痛,并甘、桔为妙。
3.《本草经疏》:同赤柽木为疹家要药;同浮萍等分为末,治风热瘾疹,薄荷汤下;同紫草、犀角、生地黄,治天行痘疮,血热干枯不得出。
4.《得宜本草》:得荆芥治咽喉不利;得甘草治悬雍喉痛;得甘、桔治咽喉痘疹;得薄荷治风热瘾疹。
5.《衷中参西录》:牛蒡子与山药并用,最善止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煎汤含漱。
【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者禁服。
1.《本草经疏》:痘疮家惟宜于血热便秘之证,若气虚色白,大便自利或泄泻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泻,故用之无妨。痈疽已溃,非便闭不宜服。
2.《本草求真》:性冷滑利,多服则中气有损,且更令表益虚矣。至于脾虚泄泻为尤忌焉。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