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千里光
【异名】
千里及《本草拾遗》,千里急、黄花演《本草图经》,眼明草《履砏岩本草》,九里光《滇南本草》,金钗草《医便》,九里明《生草药性备要》,黄花草《纲目拾遗》,九岭光《草木便方》,一扫光《分类草药性》,九龙光《广州植物志》,千里明《昆明药用植物调查报告》,百花草《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九龙明《四川武隆药用植物图志》,黄花母、七里光《江西民间草药》,野菊花、天青红、白苏杆《湖南药物志》,箭草、青龙梗、木莲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软藤黄花草《福建中草药》,光明草《陕西中草药》,千家药《江西景德镇草药》
【释名】
《滇南本草图谱》:“光'、'明'义同,'千'、'九'音近,而'及'、'急'、'芨'并从一声转讹,以'及'为正,喻其恢复目力,可及千里也。”本种多生山坡灌丛,秋日远望,开黄花成片,因有黄花草之名。
【品种考证】
本品以千里及之名始载于《本草拾遗》。《本草图经》云:“千里急,生天台山中。春生苗,秋有花。土人采花叶入眼药。又筠州(今江西高安)有千里光,生浅山及路旁。叶似菊叶而长,背有毛,枝干圆而青。春生苗,秋有黄花,不结实。采茎叶入眼药,名黄花演,盖一物也。”《纲目》以“千里及”与《本草图经》之“千里光”合并记述。《纲目拾遗》载:“千里光为外科圣药,俗谚云: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又引《百草镜》云:“此草生山土,立夏后生苗,一茎直上,高数尺,叶类菊,不对生。”《植物名实图考》以“千里及”名载于卷二十蔓草类,并附一图,指出:“千里及,《本草拾遗》始著录。《图经》千里光、千里及,形状如一,李时珍并之,良是。”据以上描述,古用的千里及或千里光,与今用之千里光为同一植物。
【来源】
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
【原植物】
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又名:风灯草《贵州植物志》。
多年生攀援草本,高2~5m。根状茎木质,粗,径达1.5cm。茎曲折,多分枝,初常被密柔毛,后脱毛,变木质,皮淡褐色。叶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长三角形,长6~12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截形、戟形或稀心形,边缘有浅或深齿,或叶的下部有2~4对深裂片,稀近全缘,两面无毛或下面被短柔毛;羽状脉,叶脉明显。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及枝端排列成复总状伞房花序,总花梗常反折或开展,被密微毛,有细条形苞叶;总苞筒状,长5~7mm,宽3~6mm,基部有数个条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12~13个,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舌状花黄色,8~9个,长约10mm;筒状花多数。瘦果,圆柱形,有纵沟,长3mm,被柔毛;冠毛白色,长7.5mm,约与筒状花等长。花期10月到翌年3月,果期2~5月。
生于路旁及旷野间。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广西、西藏等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适应性较强,耐干旱,又耐潮湿,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以砂质壤土及粘壤土生长较好。
栽培技术 用扦插或压条繁殖。扦插繁殖:每年7~10月,截取地上部枝条,并须带有2个节间,选阴湿肥沃的土壤,将插条插入土中,土表留一个节,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10~15d成活。翌年春移栽,移栽前作畦,宽100cm,长可依地形及排水情况而定,穴栽或开沟栽种,行距35~45cm。压条繁殖:每年9~10月,选母株粗壮枝条,于枝条基部2~3节处压上泥土,枝稍露出地表,待节上生根后剪断,使与母株分开,另行栽种。
【采收加工】
9~10月收割全草,晒干或鲜用。
【药材及产销】
千里光 Herba Senecionis Scandentis 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四川等地。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全体长60~100cm,或切成2~3cm长的小段。茎细长,直径2~7mm,表面深棕色或黄棕色,具细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髓部白色。叶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不规则锯齿,暗绿色或灰棕色;质脆。有时枝梢带有枯黄色头状花序。瘦果有纵沟,冠毛白色。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壁深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6个;非腺毛多数,尤以叶脉处为多。上表皮细胞壁微波状或波状弯曲,气孔少数,有非腺毛。非腺毛2~12个细胞,多弯曲,长约至270μm,直径12~31μm,基部细胞膨大,顶端细胞渐尖或钝圆,有的膨大成椭圆形、半圆形或类圆形,有的中部或顶部细胞缢缩,细胞内常含淡黄色油状物;细胞壁稍增厚,具疣状突起,下部细胞有的具细条状角质纹理。
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小段,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茎、叶、花混合物的段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味苦、辛,性寒。
1.《本草拾遗》:味苦,平。小毒。
2.《本草图经》:味苦、甘,寒。无毒。
3.《滇南本草》:味苦,性寒。
4.《生草药性备要》:味涩苦,性平,微寒。
5.《广西中药志》:苦,涩,性平,微寒。
6.《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辛,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杀虫止痒。主治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急性肠炎,菌痢,黄疸型肝炎,胆囊炎,急性尿路感染,目赤肿痛翳障,痈肿疖毒,丹毒,湿疹,干湿癣疮,滴虫性阴道炎,烧烫伤。
1.《本草拾遗》: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虫蛇犬等咬伤处。
2.《本草图经》: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
3.《滇南本草》:洗疥癞癣疮,祛皮肤风热。
4.《纲目》:同小青煎服,治赤痢腹痛。
5.《本草汇言》:此药寒平清利,治一切热毒诸疾,咸需用之。但
独行单用,不入众药共剂也。
6.《生草药性备要》:治疳疔,清热毒,治小儿胎毒,黄脓白泡,敷毒疮,捣汁和猪胆熬膏,擦腐烂患疮,生肌去腐。
7.《百草镜》:治目不清,去红丝白瘴,迎风流泪。
8.《药性考》:退热明目,风眼烂弦,烧灰细上。
9.王安《采药方》:治时疫,赤鼻,薝耳,火眼,诸疮疖肿毒,合千里光膏,点赤眼,贴杨梅疮。
10.《纲目拾遗》:去星瘴。
1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解毒,洗痔疮。
12.《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退翳。主治眼红肿痛,湿疹皮炎。
13.《江西草药》:(治)各种急性炎症疾病,菌痢,毒血症,败血症,轻度肠伤寒
,绿脓杆菌感染,急性结膜炎,冻疮,烫火伤。
14.《云南中草药》: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疼痛。
15.《陕西中草药》:泻火,止痒。主治角膜云翳,沙眼,皮肤痒疹,肠炎,瘰疬。
16.《广西本草选编》:主治流感,黄疸型肝炎,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脓疱疮。
17.《安徽中草药》:主治急性泌尿系感染,眼睑缘炎。
18.《全国中草药汇编》:凉血消肿。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肺炎,急性淋巴管炎,丹毒,蜂窝组织炎,过敏性皮炎。
19.《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祛风止痒,主治风热感冒,皮肤搔痒,扁平疣。
20.《广西民族药简编》:治骨折,骨髓炎。
21.《浙江药用植物志》:治钩端螺旋体病,放射性烧伤,滴虫性阴道炎。
22.《壮族民间用药选编》:治过敏性鼻炎。
23.《苗族药物集》:主治雷公症(高烧,昏迷),迷魂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搽;或鲜草捣敷;或捣取汁点眼。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