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白芍药《本草经集注》,金芍药《安期生服炼法》。
【释名】
本品原植物为芍药,芍药一作勺药,《毛诗·郑风》:“赠之以芍药。”李时珍云:“芍药,犹婥约也。婥约,美好貌。”谓其花姿婥约。《庄子·逍遥游》:“婥约如处子。”《韩诗》:“芍药,离草也。”董仲舒云:“芍药一名可离,故将别赠之。”“将离”与此同义。
【原植物】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P.albiflora Pall.] 又名: 离草(《韩诗》内传),余容、其积、解仓《吴普本草》,可离(崔豹《古今注》),梨食、白术、《别录》,没骨花《清异录》,将离《纲目》。
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有数枚鞘状膜质鳞片。叶互生;叶柄长达9cm,位于茎顶部者叶柄较短;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5~12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软骨质细齿,两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近革质。花两性,数朵生茎顶和叶腋,直径7~12cm;苞片4~5,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1.5cm,宽1~1.7cm,绿色,宿存;花瓣9~13,倒卵形,长3.5~6cm,宽1.5~4.5cm,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或粉红色,栽培品花瓣各色并具重瓣;雄蕊多数,花丝长7~12mm,花药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先端裂片钝圆;心皮2~5,离生,无毛。裚果卵形或卵圆形,长2.5~3cm,直径1.2~1.5cm,先端具喙。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于山坡草地和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采收加工】
9~10月采挖栽培3~4年生的根,除去地上茎及泥土,水洗,放入开水中煮5~15min至无硬心,用竹刀刮去外皮,晒干或切片晒干。
【药性】
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
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应用配伍】
用于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白芍配伍当归、川芎、熟地补血调经,如《局方》四物汤。血崩症以止血为急务,如《济阴纲目》中芍药与荷叶配伍,敛阴清肝,凉血止血。《本草从新》以芍药配桑叶,达到“滋燥凉血止血”的功能。
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芍药益阴和营,配伍桂枝解肌发汗,共奏调和营卫之功,如《伤寒论》桂枝汤。
用于肝郁血虚所致的两胁作痛,脘腹疼痛,及四肢拘挛作痛。白芍药有柔肝、缓急、止痛之能。治胁痛常配伍当归、白术、柴胡等,如《局方》逍遥散。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者,配枳实,如《金匮要略》枳实芍药散。治妇人怀妊腹中痛,与当归配用以养血安胎,亦治痛经,如《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若肝脾失和,脘腹挛急作痛和血虚引起的四肢拘挛作痛,每与甘草配伍,有协同作用,如《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有寒可加肉桂,有热可加黄芩。白芍又治肝旺脾虚之腹痛泄泻,如《丹溪心法》治痛泄方,于健脾、理气、祛风之白术、陈皮、防风中,配用白芍,以起到柔肝、止痛的作用。若热利腹痛,则可与黄芩同用,如《伤寒论》黄芩汤。
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之证。白芍能养阴平肝,多配伍生地、牛膝、代赭石等,如《衷中参西录》建瓴汤。也用于积热不散,目赤肿痛,或生障翳,如《圣济总录》泻肝汤。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5~12g;或入丸、散。大剂量可用15~30g。平肝阳宜生用,养肝柔肝宜炒用。
【使用注意】
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