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牡蒿
【异名】
齐头蒿《新修本草》,水辣菜《救荒本草》,布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土柴胡《陆川本草》,猴掌草《江西民间草药》,流尿蒿《四川中药志》,臭艾、碗头青、油艾《闽东本草》,油蒿、油蓬、奶疳药、花艾草、六月雪、老鸦青、马莲蒿、马根柴、鹅草药《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牛尾蒿、白花蒿、熊掌草《江苏药材志》,菊叶柴胡《广西中草药》,脚板蒿(湖南),花等草(吉林),匙叶艾(台湾)。
【释名】
《尔雅》:“蔚,牡菣。”《尔雅》邢疏:孙炎云:“荆、楚之间谓蒿为菣。”李时珍认为牡蒿是“蒿之无子者。则牡之名以此也。”按本品并非无子,《尔雅义疏》云:“内子微细不可见,故人谓无子也。”李时珍又云:“诸蒿叶皆尖,此蒿叶独而秃,故有齐头之名。”其解热之功同柴胡,故有土柴胡、菊叶柴胡之称。猴掌蒿、脚板蒿等,皆以形似得名。
【品种考证】
牡蒿始载于《别录》下品,谓:“牡蒿生田野,五月、八月采。”《新修本草》云:“齐头蒿也,所在有之。叶似防风,细薄而无光泽。”《救荒本草》谓:“生水边下湿地中,苗高一尺余,茎圆叶似鸡儿肠,叶头微齐短,又似马兰叶,亦更齐短,其叶茎上,稍间出穗如黄蒿穗。”《纲目》载:“齐头蒿三四月生苗,其叶扁而本狭,末有秃岐,嫩时可菇,鹿食九草,此其一也。秋开细黄花,结实大如车前实,而内子微细不可见,故人以为无子也。”根据上述形态描述,结合《救荒本草》、《纲目》所附图各一幅核之,亦有本种。
【来源】
为菊科植物牡蒿的全草。
【原植物】
牡蒿Antemisia japonica Thunb.又名:蔚《诗经》,牡《尔雅》。
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根状茎粗壮,常有若干条营养枝。茎直立,常丛生,上部有开展和直立的分枝,被微柔毛或近无毛。下部叶倒卵形或宽匙形,花期萎谢,长3~8cm,宽1~2.5cm,下部渐狭,有条形假托叶,上部有齿或浅裂;中部叶匙形,长2.5~4.5cm,宽0.5~2cm,上端有3~5枚浅裂片或深裂片,每裂片上端有2~3枚小锯齿或无,近无毛或有微柔毛;上部叶近条形,三裂或不裂;苞片叶长椭圆形、披针形,先端不裂或偶有浅裂。头状花序多数,卵球形或近球形,于分枝端排成复总状,有短梗及条形苞叶;总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1~2mm,无毛;总苞片3~4层,背面多少叶质,边缘宽膜质;雌花3~8朵,能孕;内层为两性花5~10朵,不孕育。瘦果小,倒卵形,无毛。花果期7~10月。
生于林缘、林下、旷野、山坡、丘陵、路旁及灌丛下。广布我国南北各省区。
【采收加工】
夏、秋间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药材及产销】
牡蒿 Herba Artemisiae Japonicae 主产于江苏、四川等地。销全国大部分地区。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干燥的全草,茎圆柱形,直径0.1~0.3cm,表面黑棕色或棕色;质坚硬,折断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残留的叶片黄绿色至棕黑色,多破碎不全,皱缩卷曲,质脆易脱。花序黄绿色,片内可见长椭圆形褐色种子数枚。气香,味微苦。
【药性】
味苦、微甘,性凉。
1.《别录》:味苦,温,无毒。
2.《纲目》:苦、微甘,温,无毒。
3.《医林纂要·药性》:辛、苦,寒。
4.《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平,味淡,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主治夏季感冒,肺结核潮热,咯血,小儿疳热,衄血,便血,崩漏,带下,黄疸型肝炎,丹毒,毒蛇咬伤。
1.《别录》:主充肌肤,益气,令人暴肥。
2.《纲目》:擂汁服,治阴肿。
3.《医林纂要·药性》:治口疮,除疳,去虫。
4.《分类草药性》:治伤寒结胸,热症发狂,补五痨七伤,治痔疮酒毒下血。
5.《江西民间草药》:小儿食积痞块,发热。
6.《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清血热、肝热,退潮热。治咳嗽,大小便不通。
7.《浙江药用植物志》:清热解毒,退虚热,止血。用于暑热感冒,扁桃体炎,肺结核潮热,疟疾,便血,衄血,子宫出血,外伤出血,疥疮湿疹,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烂敷。
【使用注意】
《别录》:不可久服,血脉满盛。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