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白芷

时间:2019-04-24浏览:79

【药名】
杭白芷

 

【异名】
川白芷(四川)

 

【释名】
《说文》:“鬇,楚谓之蓠,晋谓之鬇,齐谓之茞。”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一物而方俗异名也。茞,《本草经》谓之白芷。茞、芷同字,茞声、止声同在一部也。”《本草经考注》:“盖茞字隶变作芷。《纲目》:“徐锴云,初生根干为芷,则白芷之义取乎此也。”王安石《字说》云:“茞香可以养鼻,又可养体,故茞字从臣。臣音怡,养也。按芷同茞,茞为芷的本字。王说有误。芳香之名,因其味香也。


【原植物】
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Hangbaizhi' Yuan et Shan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1.5m根长圆锥形,上部近方形,表面灰棕色, 有多数较大的皮孔样横向突起,略排列成数纵行,质硬,较重,断面白色,粉性大。茎及叶鞘多为黄绿色。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有长柄,叶柄下部有管状抱茎、边缘膜质的叶鞘;茎上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轮廓为卵形至三角形,长15~30cm,宽10~25cm,叶柄下部为囊状膨大的膜质叶鞘,无毛或稀有毛,常带紫色;末回裂片长圆形,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多无柄,长2.5~6cm,宽1~2.5cm,急尖,边缘有不规则的白色软骨质粗锯齿,具短尖头,基部两侧常不等大,沿叶轴下延成翅状;花序下方的叶简化成无叶的、显著膨大的囊状叶鞘,外面无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10~30cm,花序梗长5~20cm,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伞辐18~40;总苞片1~2,通常缺;小总苞片5~10枚,线状披针形,膜质;花白色; 花瓣倒卵形,先端内曲成凹头状;花柱比短圆锥状的花柱基长2倍。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黄棕色,有时带紫色,长4~7mm,宽4~6mm,无毛,背棱扁,厚而钝圆,远较棱槽宽,侧棱翅状,较果体狭,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

栽培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长10~20cm,直径2~2.5cm。上部近方形或类方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数皮孔样横向突起,长0.5~1cm,略排成四纵行,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坚实较重,断面白色,粉性,皮部密布棕色油点,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气芳香,味辛、微苦。

 

【药性】
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

1.《本经》:味辛,温。

2.《别录》:无毒。

3.《珍珠囊》:通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经。

4.《医学启源》:气温,味大辛。《主治秘要》云:苦辛,气味俱轻,阳也。阳明经引经之药。

5.《本草约言》:味辛,气温。无毒。阳也,升也。

6.《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7.《本草正》:气厚味轻,升也,阳也。

8.《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9.《玉楸药解》:味辛,微温。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

10.《药物图考》:有小毒,臭香,味辛。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

1.《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2.《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为'久泻'),吐呕,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

3.《药性论》:能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痛;能蚀脓。

4.《日华子》: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筎疵瘢。

5.《医学启源》:治手阳明头痛,中风寒热,解利药也。《主治秘要》云:治头痛在额,及疗风通用,去肺经风。

6.《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7.《得配本草》:通窍发汗,除湿散风,退热止痛,排脓生肌。

 

【应用与配伍】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白芷辛能祛风止痛,温可散寒除湿,上行头目,主入阳明,擅治前额及眉棱骨痛。用治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头痛偏于前额,四肢酸楚,常与羌活、防风、苍术、细辛等祛风解表药同用。用治偏正头痛,眉棱骨痛,常与川芎同用,可加强散风止痛作用,如由风寒引起者,配荆芥、紫苏;风热而致者,配菊花、茶叶。治牙痛,证属风寒者,可配细辛以散寒止痛;如属风火者,可配石膏以清热止痛。

用于鼻塞,鼻渊。白芷兼入肺经,能宣通鼻窍,对于鼻塞不通,鼻流浊涕,头额胀痛用之颇效,每与苍耳子、辛夷、薄荷等宣肺通窍药配伍,如《济生方》苍耳散;若鼻涕黄厚腥臭,证属风热者,加配丹皮、蒲公英等清热凉血解毒之药;亦可与清肺经之鱼腥草、黄芩等同用。

用于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白芷治久泻、白带,主要取其辛香入脾,温升清阳和祛风胜湿之功。用治寒湿伤中,清阳下陷之湿泻、久泻,可与升麻、柴胡、葛根、羌活等同用。寒湿白带,常与白术、茯苓、海螵蛸等配伍;湿热带下,须与清热燥湿之椿根皮、黄柏、苍术等同用。

用于痈疽疮肿,毒蛇咬伤。白芷治疗痈疽疮肿,取其辛以散结,消肿排脓之功,为外科常用辅助药,内服外用均可。用治疮疡初起红肿热痛未溃者,可配赤芍、蒲公英、野菊花等以清热消散;脓成不易穿溃者,配金银花、天花粉、连翘等以托疮排脓;对于阴疽发背,阴冷流注,则宜与乌头、肉桂等温阳祛寒药同用。肠痈可配丹皮、冬瓜仁;乳痈可配贝母、瓜蒌等。它如外科常用之外敷药如意金黄散,其中即有白芷。毒蛇咬伤,常与蛇药方剂中加入本品,蛇伤溃烂,和胆矾、麝香外用。

此外,白芷尚治皮肤湿痒,若外敷面部,可治瘢疵。

1.《本草经集注》:当归为之使。

2.《得宜本草》:得土贝、瓜蒌,治乳痈;得辛夷、细辛,治鼻病; 得单叶红蜀葵根,排脓;得椿根皮、黄檗,治妇人湿热带下。   

3.《得配本草》:得辰砂,治盗汗不止,并擦风热牙痛;得荆芥、腊茶,治风寒流涕;得椿根皮,治湿热带下;配黄芩,治眉棱骨痛(湿热致痛);配白芥子、生姜汁,调涂脚气肿痛;配红葵根、白芍、枯矾,以腊化丸,治带下败脓;佐蒌仁,治乳痈;和猪血,治血风。

4.《本草用法研究》:同辛夷、细辛,治鼻塞浊涕;同白芍, 治痘疮作痒及皮肤瘙痒;同雄黄烧,辟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
血虚有热者,阴虚阳亢头痛者禁服。

1.《本草经集注》:恶旋覆花。

2.《雷公炮制药性解》:能伤气血,不宜多用。

3.《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4.《得配本草》:其性燥烈而发散,血虚、气虚者禁用。痈疽已溃者勿用。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