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石

时间:2019-04-24浏览:66

【药名】
络石藤

 

【异名】
石鲮《本经》,明石、悬石、云珠、云丹《吴普本草》,石蹉、略石、领石、石龙藤《别录》,耐冬、石血《新修本草》,白花藤《植物名实图考》,红对叶肾、对叶藤(南药《中草药学》),石南藤(吉林),过墙风(广东),爬山虎(江苏),石邦藤、骑墙虎(江西),风藤、折骨草、交脚风、铁线草、藤络(湖南),见水生、苦连藤、软筋藤(广西),万字金银、石气柑(四川)

 

【释名】
《新修本草》:“以其包络石木而生,故名络石。”善治产后血结,而名石血。因冬夏长青而称耐冬。喜攀援爬高,故有爬山虎、骑墙虎诸名。云珠、云丹,并言其高。石鲮、领石,并当为陵石,亦以高为名。略石者,当为络石方言之讹。

 

【品种考证】
络石藤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别录》载:“生太山川谷,或石山之阴,或高山岩石上,或生人间,正月采。”《新修本草》云:“此物生阴湿处,冬夏常青,实黑而圆,其茎蔓延,绕树石侧。”《蜀本草》亦云:“木石间,凌冬不凋,叶似细橘,蔓延木石之阴,茎节著处即生根须,包络石傍,花白子黑,今所在有。”《纲目》载:“络石贴石而生,其蔓折之有白汁,其叶小于指头,厚实木强,面青背淡,涩而不光,有尖叶、圆叶二种,功用相同,盖一物也。”《植物名实图考》云:“白花藤,江西广饶极多,蔓延墙垣……叶光滑如橘,凌冬不凋。开五瓣白花。”综上所述,其生态、特征均与本品一致。

 

【来源】
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

 

【原植物】
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Rhynch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常绿木质藤本,长达10m。全株具乳汁。茎圆柱形,有皮孔;嫩枝被黄色柔毛,老时渐无毛。叶对生,革质或近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0cm,宽1~4.5cm;上面无毛,下面被疏短柔毛;侧脉每边6~12条。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二歧,花白色,芳香;花萼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顶部反卷,基部具10个鳞片状腺体;花蕾顶端钝,花冠筒圆筒形,中部膨大,花冠裂片5,向右覆盖;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腹部粘生在柱头上,花药箭头状,基部具耳,隐藏在花喉内;花盘环状5裂,与子房等长;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花柱圆柱状,柱头卵圆形。果叉生,无毛,线状披针形;种子多数,褐色,线形,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3~7月,果期7~12月。

生于山野、溪边、路旁、林缘或杂木林中,常缠绕于树上或攀援于墙壁、岩石上。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性喜温暖,湿润,半阴。不择土壤,耐一定干旱,但忌水涝。

栽培技术 采用播种、压条、扦插繁殖。通常以压条为主,在2~3月把老藤分段埋入土中,深3~4cm,待至翌年被埋压的部分长出新根时,剪断与老藤的联系,另行移栽。

 

【采收加工】
栽种3~4年后秋末剪取藤茎,截成25~30cm长,扎成小把,晒干。

 

【药材及产销】
络石藤 Caulis Trachelospermi  全国各地均产,主产于江苏、安徽、江西、山东、福建、湖北等地。销全国。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藤茎圆柱形,多分枝,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具点状皮孔和不定根;质较硬,折断面纤维状,黄白色,有时中空。叶对生,具短柄,完整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10cm,宽0.8~3.5cm,先端渐尖或钝,有时微凹,叶缘略反卷,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较浅,叶脉羽状,下表面较清晰,稍凸起;革质,折断时可见白色绵毛状丝。气微,味微苦。

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细胞,内含棕色物质。皮层外侧石细胞排列成环,有的含草酸钙方晶,皮层内侧散有石细胞群和纤维束。中柱鞘纤维束环列,伴有石细胞。维管束双韧型,韧皮部散有少数分泌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导管直径有的可达130μm,木射线细胞1~3列,木化,内生韧皮部内侧有纤维束和石细胞散在,有的周围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髓部常破裂。本品薄壁组织中有乳管分布。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各1列,下表皮有气孔和非腺毛。栅栏细胞2~3列,穿过主脉。主脉维管束双韧型,浅槽状,韧皮部外侧有纤维群,以下方为多。薄壁组织中有乳汁管。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和簇晶。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2g,加乙酸乙酯20ml,水浴回流3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3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犀草素,加乙酸乙酯溶解成每1ml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将上述两种溶液分别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展开,取出晾干后,喷雾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于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荧光,供试品色谱中应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同的位置处显黄色荧光斑点。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粗细分开,洗净,捞出稍润,切段,干燥。

饮片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段片。茎圆柱状小段,略弯曲,表面棕褐色,有纵细纹,有膨大的茎节。质硬,切断面淡黄白色,中空。叶多卷缩破碎,完整的叶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钝圆,上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淡,革质。气微,味微苦。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药性】
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

1.《本经》:味苦,温。

2.李当之:大寒。(引自《纲目》)

3.《吴普本草》:神农:苦,小温。雷公:苦,无毒。扁鹊、桐君:甘,无毒。

4.《别录》:微寒,无毒。

5.《药性论》:味甘,平。

6.《品汇精要》:味厚于气,阴中之阳。

7.《纲目》:味甘、微酸,不苦。

8.《本草经疏》:入足阳明、手足少阴、足厥阴、少阳经。

9.《本草汇言》:味甘、酸、微苦。

10.《江西草药》:性平,味淡、微涩。

11.《广西本草选编》:有小毒。

 

【功能主治】
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脉拘挛,咽喉肿痛,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1.《本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久服轻身明目,润泽好颜色,不老延年。

2.《别录》:治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骨,利关节,通神。

3.《药性论》:杀孽毒。主治喉痹。

4.《新修本草》:疗产后血结大良。主疗蝮蛇疮,绞取汁洗之;服汁亦去蛇毒心闷。刀斧伤诸疮,封之立差。

5.《本草拾遗》:主一切风,变白宜老。

6.《本草药性大全》:主诸疮,头疮白秃,治热气阴蚀疮,喉闭不通欲绝,水煎汤下立苏,背痛蔲肿延开,蜜和汁服即效。

7.《本草汇言》:暖血,壮筋,健运腰膝之药也。

8.《萃金裘本草述录》:明目,主一切风并喉中如有物噎塞。

9.《中国药用植物志》:祛风止痛,通络消肿。适用于关节痛,肌肉痹痛,腰膝酸痛等症。

10.《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能宣风热,凉血通络。

11.《湖南药物志》:主治妊娠胎动,头风。

12.《江西草药》:祛风活络,凉血止血。治关节炎,肺结核,吐血,外伤出血,风火牙痛,瘰疬,毒蛇咬伤。

13.《浙江药用植物志》:主治产后腹痛,肾虚泄泻,白带,外伤出血。

 

【应用与配伍】
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络石藤味苦辛性微寒,善走经脉,通利关节,舒筋活络。对四肢关节疼痛,肌肉酸楚,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证情偏热者,尤为适宜。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四肢拘急,常与忍冬藤、地龙、秦艽等同用,则祛风清热,利湿通络作用尤著;若风寒湿入络,骨节疼痛,腰膝酸痛,可与木瓜、五加皮、海风藤同用;风湿痹痛日久,血虚肝肾不足,遍身疼痛,筋脉拘挛,腰膝无力,行动艰难,可配伍当归、牛膝,以滋补肝肾,养血和络。

用于喉痹及痈疽疮疡。络石藤性寒入血,凉血解毒,散肿消痈。治热毒咽喉肿痛,噎塞不通,可单味煎水频服;热毒盛者,配射干、桔梗,增强解毒利咽作用。治热毒凝聚,痈疽红肿蔲痛,可单味煎水内服或外洗;或配皂角刺、瓜蒌、乳香、没药,共奏凉血解毒消痈之功,如《外科精要》止痛灵宝散。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风毒疮癣,均可单用鲜品捣敷,或绞汁涂,或取汁内服,达散瘀消肿、凉血止血之功。其凉血止血作用,亦可用治血淋,尿血,可与牛膝、山栀同用。

1.《本草经集注》:杜仲、牡丹为之使。

2.《得宜本草》:得射干、山栀,疗咽肿毒气攻喉。

3.《得配本草》:配参、苓、龙骨,治白浊已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单味可用至30g;浸酒,30~60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汁涂。

 

【使用注意】
阳虚畏寒、大便溏薄者禁服。

1.《本草经集注》:恶铁落,畏菖蒲、贝母。

2.《药性论》:畏铁精。

3.《本草经疏》:阴脏人畏寒易泄者勿服。

4.《广西本草选编》:孕妇忌服。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