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黄芩
【异名】
腐肠《本经》,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吴普本草》,藌藍《广雅》,空肠《别录》,子芩、宿芩(陶弘景),藎尾芩《新修本草各省),黄金条根(河北、内蒙古、山东、黑龙江、辽宁)。
【释名】
《纲目》云:“芩,《说文》作,谓其色黄也。或云芩者黔也,黔乃黄黑之色也。宿芩乃旧根,多中空,外黄内黑,即今所谓片芩,故又有腐肠、妒妇诸名。妒妇心黯,故以比之。”陶弘景云:“圆者名子芩,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据《本草和名》腐肠又作腐腹,《本草经考注》:“古钞,腹、肠相误者甚多。”“内虚”、“空肠”亦同此义。虹胜,或亦作虹肠,《本草经考注》云:“虹胜即空肠之音转假借。虹者空字之去穴从虫者,不与虹譑字同源。其从虫,取虫蚀之义耳。王引之曰:虹与红同,红亦腐也,恐非是。胜、肠古音通用。”《纲目》又云:“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条芩。或云西芩多中空而色黔,北芩多内实而深黄。”黄文,亦因色黄而名。䒲䔚则隐指黑色,盖“奼”为美女,奼眉为美女之眉。元芩,当为“圆芩”之音转,因子芩根形圆也。
【品种考证】
黄芩始载于《本经》。《别录》称:“生稊归(今湖北稊归)川谷及冤句(今山东菏泽)。三月三日采根,阴干。”陶弘景曰:稊归属建平郡。今第一出彭城(今江苏铜山),郁州(今江苏灌云)亦有之。“《新修本草》载:“今出宜州(今湖北宜昌)、讃州(今陕西富县)、泾州(今甘肃泾县)者佳,兖州者大实亦好,名藎尾芩也。”《本草图经》云“今川蜀、河东、陕西近郡皆有之。苗长尺余,茎干粗如箸,叶从地四面作丛生,类紫草,高一尺许。亦有独茎者,叶细长,青色,两面相对,六月开紫花,根黄如知母粗细,长四五寸。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用之。”《本草图经》又引《吴普本草》云:“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茎空中,或方圆,高三四尺,四月花紫红赤。五月实黑,根黄。二月、九月采。”《纲目》载:“宿芩乃旧根,多中空,即今所谓片芩。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条芩。或云西芩多中空而色黔,北芩多内实而深黄。”上述产于山东、山西、陕西的黄芩原植物为今用的正品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此外,《滇南本草》及《玉龙本草标本图影》所载黄芩图和照片,其原植物为滇黄芩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ht。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滇黄芩、粘毛黄芩和丽江黄芩的根。
【原植物】
1.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茎钝四棱形,具细条纹,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常带紫色;自基部分枝多而细。叶交互对生;无柄或几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4.5cm,3~12mm,先端钝,基部近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无毛或微有毛,下面淡绿色,沿中脉被柔毛,密被黑色下陷的腺点。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偏向一侧,长7~15cm;苞片叶状,卵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1mm,近无毛;花萼二唇形,紫绿色,上唇背部有盾状附属物,果时增大,膜质;花冠二唇形,蓝紫色或紫红色,上唇盔状,先端微缺,下唇宽,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宽7.5mm,两侧裂片向上唇靠合,花冠管细,基部骤曲;雄蕊4,稍露出,药室裂口有白色髯毛;子房褐色,无毛,4深裂,生于环状花盘上,花柱细长,先端微裂。小坚果4,卵球形,长1.5mm,径1mm,黑褐色,有瘤。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于海拔60~2000m的向阳干燥山坡、荒地上,常见于路边。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地。
2.滇黄芩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nt 又名:西南黄芩《中药材品种论述》,土黄芩(贵州)。
多年生草本,高20~35cm。茎锐四棱形,略具槽,沿棱角被疏毛,分枝或不分枝,常带紫色。叶对生;叶柄短,长1~2mm;叶片草质,长圆状卵形或长圆形,常对折,长1.4~3.5cm,宽7~14m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至浅心形,边缘有不明显的圆齿至全缘,上面暗绿色,无毛或被疏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下陷的腺点,沿中脉被柔毛。花对生,排列成顶生长5~14cm的总状花序;苞片叶状,披针状长圆形,长5~10mm;花萼二唇形,常带紫色,背部盾片膜质,果时增大;花冠二唇形,紫色或蓝紫色,长2.4~3cm,外被腺毛;雄蕊4,花丝扁平;子房无毛,花柱细长,柱头微裂。小坚果卵球形,棕褐色,具瘤。花期5~9月,果期7~10月。
生于海拔1300~3000m的草地或松林下。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粘毛黄芩 Scutellaria viscidula Bunge 又名:黄花黄芩《东北植物检索表》,腺毛黄芩《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下巴子(内蒙古)。
多年生草本,高8~25cm。茎四棱形,被疏或密的腺毛,通常有多数开展的分枝。叶对生;几无柄或具极短柄;叶片披针形、披针状线形、线状长圆形至线形,长1.5~3cm,宽2.5~8mm,先端钝,基部楔形或阔形,全缘,密被短睫毛,两面被短柔毛和腺毛,并具多数黄色腺点。总状花序顶生,长4~7cm;苞片叶状,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密被腺柔毛,长约5mm;花萼二唇形,上唇背部有盾片,果时增大,膜质;花冠二唇形,黄色或淡黄色,下唇带染粉红斑,长约2.5cm,外面密被腺毛及柔毛;雄蕊4,花丝扁平,具疏毛;子房深4裂,花柱细长,先端浅2裂。小坚果黑色,卵球形,有瘤。花期5~8月,果期7~8月。
生于海拔700~1400m的沙砾荒草地。分布于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
4.丽江黄芩Scutellaria likiangensis Diels 又名:小黄芩《丽江中草药》。
多年生草本,高20~35cm。茎直立,褐紫色,四棱形,被倒向柔毛,茎中部节间长1.8~3.6cm。叶交互对生;叶片椭圆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3~3cm,宽6~15mm,先端圆钝,有时微缺,边缘在中部以上有不明显的圆齿或近全缘,上面绿色,被稀疏的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凹腺点。花对生,在茎顶排列或顶生的总状花序,长6.5~12cm;苞片叶状,两面均被腺毛;花萼二唇形,常带紫色,外面密被腺毛,盾片半圆形,果时竖立,反折;花冠二唇形,黄白色、黄色至绿黄色,常有粉紫斑或条纹,长2.6~3cm,外面密被腺毛,冠筒近基部囊状膨大;雄蕊4;子房深4裂,花柱细长,柱头微裂。小坚果4,黑色,卵球形,具瘤。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于海拔2500~3100m的灌丛或草坡上。分布于四川南部、云南西北部。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凉爽气候,耐严寒,耐旱,耐瘠薄,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可忍受-30℃的低温。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或微碱性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忌连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或分根繁殖。种子繁殖:可用直播或育苗移栽法。直播法,省劳力,根条长,杈根少,产量高。春播3~4月中旬;秋播8月中旬,开沟条播,行距30~45cm。每1hm2用种量15kg左右。幼苗出齐后,分2~3次间苗,保持株距12~15cm。分根繁殖:即挖取尚未萌发的3年生黄芩根茎,切取主根留供药用,然后根据根茎生长的自然形状分切成若干块,每块有芽眼2~3个即可栽种。
田间管理 在出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松土除草;每年追肥2~3次,6~7月为生长旺盛期,可追施人畜粪肥或硫酸铵或过磷酸钙等。除留种地外,抽出花序之前应剪去花梗。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叶枯病,可清洁田园,发病初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注意排水,实行轮作。虫害有黄芩舞蛾,可用90%敌百虫防治。
【采收加工】
栽培2~3年收获,于秋后茎叶枯黄时,选晴天挖取。将根部附着的茎叶去掉,抖落泥土,晒至半干,撞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药材及产销】
1.黄芩 Radix Scutellariae Baicalensis 产于东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以山西产量多,河北质量好,销全国。
2.滇黄芩 Radix Scutellariae Amoenae 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自产自销。
3.粘毛黄芩 Radix Scutellariae Viscidulae 产于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等地,多混于黄芩中购销。
4.丽江黄芩 Radix Scutellariae Likiangensis 产于云南。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1)黄芩根呈圆锥形,多扭曲,长5~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粗糙,有明显的纵向皱纹或不规则网纹,具侧根残痕,顶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木部枯朽,棕黑色或中空者称枯芩。气微、味苦。以条长、质坚实、色黄者为佳。
(2)滇黄芩根茎横生或斜生,粗1cm以上。根呈圆锥形的不规则条状,常有分枝,长5~20cm,直径1~1.6cm。表面黄褐色或棕黄色,常有粗糙的栓皮,有皱纹。下端有支根痕,断面纤维状,鲜黄色或微带绿色。
(3)粘毛黄芩根多细长,圆锥形或圆柱形,长7~15cm,直径0.5~1.5cm。表面与黄芩相似,很少中空或腐朽。
(4)丽江黄芩根呈圆柱形,有分枝,长8~20cm,直径0.2~0.5cm。表面黄棕色,断面黄色,老根中间显暗褐色,枯朽。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1)黄芩木栓层多除去或残存数列,细胞多呈扁平状,偶见单个石细胞散在。栓内层狭窄。韧皮部较宽广,约占根直径的1/3,有多数韧皮纤维与石细胞,石细胞多分布于外侧,韧皮纤维多分布于内侧。韧皮射线宽阔,为10~25列整齐的细胞。形成层多成环。木质部约占根直径的2/3,木质部束6~10,木射线宽广而平直,7~25列薄壁细胞,导管直径16~60μm。老根中央有一至数个同心排列的木栓环。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长径4~32μm,短径4~24μm,层纹不易见。脐点呈点状或人字形,有的不明显,大多数为单粒,复粒较少,由2~3分粒组成。
(2)滇黄芩木栓层为6~9列细胞。韧皮部约占根的1/4,有纤维散在,偶见大、小悬殊的石细胞,石细胞方形、不规则形。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束8~13,木射线8~18列薄壁细胞,导管直径28~44μm。中央无木栓环。淀粉粒直径2~12μm,脐点未见,无层纹。
(3)粘毛黄芩木栓层为5~8列细胞。韧皮部约占根直径的1/3,有纤维散在,偶见极小石细胞。形成层明显。木质部束7~13,木射线7~21列薄壁细胞,导管直40~80μm。中央有木栓层环,外侧有石细胞散在。淀粉粒直径2~12μm,脐点一字形、人字形,无层纹。
(4)丽江黄芩木栓层为6~9列细胞。韧皮部约占根直径的1/3,无石细胞和纤维。木质部束9~10,木射线8~19列薄壁细胞,导管直径20~40μm,中央无木栓环。淀粉粒多数,圆形,直径4~10μm,脐点未见,无层纹。粉末特征:深黄色。①韧皮纤维微黄色,梭形,两端尖或钝圆,长51~200(~270)μm,直径9~33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②石细胞类方形、类圆形、椭圆形、类三角形、类多角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4~48μm,长85~160μm,壁厚至24μm;偶见黄棕色石细胞,类圆形,直径约66μm。③纺锤形木薄壁细胞常伴于导管旁,壁稍厚,非木化,细胞中部有菲薄横隔。④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或长圆形,壁有时呈连珠状增厚。⑤网纹、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72μm,导管分子较短,端壁倾斜,常延长成尾状;有时呈扭曲状。⑥木纤维细长,壁稍厚,具斜纹孔或具缘纹孔。另有淀粉粒,木栓细胞。
理化鉴别 (1)取粉末2g,置100ml锥形瓶中,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15min,滤过。取滤液1ml,加醋酸铅试液2~3滴,即发生橘黄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滴,显红色。(检查黄酮)
(2)薄层色谱①取粉末1g,加乙醚40ml于索氏提取器中回流提取至醚液无色,浓缩至干,以70%乙醇5ml溶解,作供试液。取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0.25mol/L草酸硅胶G薄板上,以氯仿--甲醇(10∶1)展开,于紫外灯(365nm)下观察,黄芩素、汉黄芩素均为暗灰棕色。②上述乙醚提取后的残渣,挥尽乙醚,加50%乙醇浸泡过夜,回流2h,乙醇提取液作供试液。以黄芩甙对照品,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板上,以氯仿--甲醇--丁酮--乙酰丙酮(16∶10∶5∶1)展开,于紫外灯(365nm)下观察,黄芩甙为暗斑。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芩甙(C21H18O11)不得少于9.0%。商品规格商品分枝芩(条芩)、子芩、枯芩、片芩、混装等规格。条芩一等:呈圆锥形,上部皮较粗糙,有明显的网纹及扭曲的纵皱。下部皮细有顺纹或皱纹。表面黄色或浅黄色。质坚脆,断面深黄色,上端中央间有黄绿色或棕褐色枯心。气微、味苦。条长10cm以上,中部直径1cm以上,去净粗皮。二等:条长4cm以上,中部直径1cm以下,但不小于0.4cm。去净粗皮。枯碎芩统货,即老根多中空的枯芩和缺片碎芩,破断尾芩,表面黄色或浅黄色。质坚脆。断面黄色。气微、味苦。无粗皮、茎芦、碎渣。出口商品分芩王、枝芩和中条芩。
【炮制】
1.黄芩《外台》:切。《圣惠方》:去皮并黑腐,(铡)细锉,桶锉,竹筛齐用。《本草蒙筌》:剔去内朽,刮净外皮,薄片咀成。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min,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30min,取出,切薄片,干燥(忌曝晒)。
2.炒黄芩《活人书》:新瓦上并同炒香。《局方》:凡使,先须锉碎,微炒过,方入药用。现行,取黄芩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3.焦黄芩《校注妇人良方》:炒焦。现行,取黄芩片,用武火炒至全焦,或用文火炒至焦黄,边沿微黑色。
4.黄芩炭《洪氏集验方》:煅存性。《济阴纲目》:炒黑。现行,取黄芩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黄芩炭多用于止血。
5.酒黄芩《校注妇人良方》:酒炒。《疮疡全书》:酒煮。《炮炙大法》:去腐,酒浸,切炒。《医宗必读》:酒浸,蒸熟,暴之。《幼幼集成》:切片,酒炒三次。现行,取黄芩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时,取出放凉。每黄芩100kg,用黄酒10kg。酒黄芩,清上焦热。
6.姜黄芩《丹溪心法》:姜汁炒。现行,取黄芩片用姜汁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黄芩100kg,加生姜20kg。姜黄芩可去痰火,治泻痢。
7.蜜黄芩现行,将蜜熔化过滤,再加热至起泡,加入黄芩片炒至微黄色。或再喷水,搅至水干时,再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晾干。每黄芩100kg,用蜜25kg。
饮片性状:黄芩为不规则的薄片,表面黄色,中间有红棕色的圆心,有的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周边棕黄色或深黄色,质硬而脆。气微,味苦。炒黄芩形如黄芩,色泽加深。焦黄芩形如黄芩,色泽焦黄,多具焦斑。黄芩炭形如黄芩,黑褐色,有焦炭气。酒黄芩形如黄芩,棕黄色,略有酒气。姜黄芩形如黄芩,味酸辛辣。蜜黄芩形如黄芩,味微甜。贮干燥容器内。酒黄芩、姜黄芩、蜜黄芩,密闭,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黄芩炭散热防复燃。
【药性】
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
1.《本经》:味苦,平。
2.《别录》:大寒,无毒。
3.《药性论》:味苦、甘。
4.《医学启源》:气寒,味微苦。《主治秘要》云,性凉,味苦、甘,气厚味薄,浮而降,阳中阴也。
5.《珍珠囊》:可升可降,阴也。阴中微阳。
6.《品汇精要》:气薄味厚,阴中微阳。行手太阴经,阳明经。
7.《纲目》:入手少阴、阳明,手足太阴、少阳六经。
8.《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肠、膀胱、胆四经。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主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
1.《本经》:主诸热黄疸,肠遉、泄痢,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2.《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3.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引自《汤液本草》)
4.《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痛,心腹坚胀。
5.《日华子》: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
6.《珍珠囊》:酒炒上颈,主上部积血。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
7.张洁古:利胸中气,消膈上痰。(引自《汤液本草》)
8.《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降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安胎。清热,胎中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所谓实火可泻,黄芩是也,热症多用之。
9.《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10.《雷公炮制药性解》:主崩淋热疽,痛痢恶疮,解毒收口,去翳明目。
11.《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痿,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12.《科学的民间药草》:为解热剂,煎成浓缩液,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应用与配伍】
用于外感热病及三焦火盛之证。黄芩苦寒,能清上、中、下三焦实热,尤善泻上焦肺火。治肺热咳嗽,《丹溪心法》以本品一味制成清金丸,以泻肺火,降膈上热痰。复方常配瓜蒌、枳实等,方如《医方考》清气化痰丸;若肺热夹痰,咯痰黄稠,面赤烦热,唇口干燥者,黄芩配南星、半夏以清化痰热,如《洁古家珍》小黄丸;肺热内壅,兼腑气不通,证见喘嗽气粗,大便秘结,可与大黄、杏仁等配伍,以通腑清肺,方如《张氏医通》黄芩泻肺汤;若肺热而兼小便不利者,以本品配栀子清上利下,如《卫生家宝》黄芩清肺饮;若燥热伤阴,咳嗽咽干口燥,须与养阴润肺之天冬、麦冬等同用。治阳明气分热盛,或温热病热入心经,证见高热不退,心烦口渴,甚至神昏谵语、吐衄发斑者,本品泻火解毒,临床常与黄连相须为用,方如《肘后方》黄连解毒汤,《金匮要略》泻心汤。本品与柴胡相伍以和解少阳,治少阳证之寒热往来,常用方如小柴胡汤;若寒热如疟,寒轻而热重者,则与青蒿、竹茹、枳实等配用,以加强清热作用,方如《通俗伤寒论》蒿芩清胆汤。治肝火头痛、头晕,目赤肿痛,常配夏枯草、龙胆草以清肝明目;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可配伍菊花、钩藤以清热平肝。
用于湿热黄疸,泻痢,湿温,热淋等。黄芩味苦能燥湿,性寒能胜热,故可治多种湿热病证。治湿热中阻,心下痞满鞭痛,干呕心烦,本品配半夏、黄连等以清热除痞。治湿热黄疸,每用茵陈、山栀,若佐以本品,有增强其清肝利胆退黄之功。治湿热泻痢,腹痛,身热,可与葛根、黄连等药同用,以清热止痢,方如黄芩汤、葛根芩连汤。治湿温病湿热交阻,证见寒热不扬,汗出而热不解,胸闷口渴,小便短赤,舌苔淡黄而滑,常与滑石、通草、蔻仁等清热渗湿药配伍,方如《温病条辨》黄芩滑石汤。湿热下注膀胱所致的热淋,小便短赤涩痛,可配木通、白茅根等以清利湿热。
用于血热妄行的出血证。黄芩具有清热与止血双重作用,凡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均可应用,可以单用,复方常与生地、白茅根等凉血止血药同用。
用于妊娠胎热不安,心烦呕恶。黄芩性寒,可清热安胎,每与白术、当归同用,以养血健脾,清热安胎,方如《金匮要略》当归散。若虚热扰动,胎元不固,以致胎动流红,则于人参、熟地、川断益气养血补肾之品中加入本品以清热凉血,使血宁则胎乃安。
用于热毒疮疡,瘰疬,疥癣。黄芩既可泻火解毒,且能胜湿敛疮。治热毒痈疮,可与大黄、白蔹为末外敷;若毒盛攻心,可与黄连、连翘同用内服。治湿热所致的口疮、疥癣以及皮肤赤痒多水等皮肤疾患,可与苦参、蛇床子等研末调敷。治瘰疬痰核,可与牡蛎、玄参等同用,以清热软坚散结;若瘰疬破溃,疮口不干,亦可与黄连、黄柏、木鳖子等熬膏摊贴。
1.《本草经集注》: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鼠瘘。山茱萸,龙骨为之使。
2.张洁古:下痢脓血,腹痛后重,身热久不能止者,与芍药、甘草同用之;凡诸疮痛不可忍者,宜芩、连苦寒之药,详上下分身梢及引经药用之。(引自《纲目》)
3.朱丹溪:凡去上焦湿热,须以酒洗过用;片芩泻肺火,须用桑白皮佐之。(引自《纲目》)
4.《纲目》: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火,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
5.《药品化义》:同枳实、厚朴,能消谷食。
6.《赤水玄珠》:黄芩得连翘则消毒。
7.《本经逢原》:同黑参,治喉间腥臭。
8.《本草经解》:同白芍、甘草,名黄芩汤,治湿热肠痛及泻痢;同白芍、甘草、半夏,治吐泻;同白芍、麦冬、白术,治胎动不安内热。
9.《得配本草》:配人参为末,治小儿惊啼;配白芷、细茶,治眉眶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清热泻火、解毒生用,治上部热证酒炒用,猪胆汁炒可泻肝胆火,炒炭用于止血。枯芩轻虚,多用于上焦之火;子芩重实,多用于下焦之热。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少食便溏者禁服。
1.《本草经集注》:恶葱实。畏丹砂、牡丹、黎芦。
2.《本草经疏》:苦寒能损胃气而伤脾阴;脾肺虚热者忌之。故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3.《本经逢原》:若血虚发热,肾虚挟寒,及妊娠胎寒下坠,脉迟小弱,皆不可用,以其苦寒而伐生发之气也。
4.《得配本草》:痘疹灌浆时,大肠无火,肺气虚弱,血虚胎动者皆禁用。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