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

时间:2019-04-20浏览:171

【药名】

败酱

 

【异名】
鹿肠《本经》,鹿首、马草、泽败《别录》,鹿酱《药性论》,酸益《日华子》,败酱草《卫生易简方》,苦菜《纲目》,野苦菜《植物名实图考》,苦斋公《四川中药志》,豆豉草、豆渣草《重庆草药》,观音菜、白苦爹、苦苴《闽东本草》,苦叶菜、萌菜《浙江药用植物志》,女郎花《新华本草纲要》。

 

【释名】
败酱,《本草经集注》云:“气如败豆酱,故以为名。”《纲目》云: “南人采嫩者,暴蒸作菜食,味微苦而有陈酱气,故又名苦菜……亦名苦职。”豆豉草、豆渣草等皆以其味而名。

 

【品种考证】
本品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别录  》云:“败酱,生江夏(今湖北省境内)川谷,八月采根。”《本草经集注》曰:“出近道,叶似莶,根形似柴胡,气如败豆酱,故以为名。”《新修本草》载:“此药不出近道 ,多生岗岭间,叶似水茛及薇衔,丛生,花黄,根紫,作陈酱色,其叶殊不莶也。”《纲目》云:“处处原野有之,俗名苦菜……初时叶布地生,似菘菜叶而狭长,有锯齿,绿色,面深背浅……颠顶开白花成簇,如芹花、蛇床子花状。结小实成簇。其根白紫,颇似柴胡。”以上所述与现代所用败酱的原植物特征相符,其中《新修本草》所载“花黄根紫”的特征,与今用的黄花败酱一致;《纲目》记载的花为白色的败酱与今用的白花败酱吻合。此外,《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黄花龙芽”为黄花败酱,所载的败酱也与今败酱科植物相似。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败酱并非本品,北方地区多用菊科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 L.商品称“北败酱”;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多用十字花科菥Thlaspi arvensis L.,商品称 “苏败酱”。此为后世造成的混乱,应予纠正。

 

【来源】
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的全草。

 

【原植物】
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ex Trev.又名:黄花龙芽《植物名实图考》,黄花草、野黄花(南药《中草药学》)

多年生草本,高70~130cm。地下根茎细长,横卧或斜生,有特殊臭气。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花时叶枯落;茎生叶对生;柄长1~2cm,上部叶渐无柄;叶片2~3对羽状深裂,长5~15cm,中央裂片最大,椭圆形或卵形,两侧裂片窄椭圆形至线形,先端渐尖,叶缘有粗锯齿,两面疏被粗毛或无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集成疏而大的伞房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常仅相对两侧或仅一侧被粗毛,花序基部有线形总苞片1对,甚小;花直径约3mm;花萼短,萼齿5,不明显;花冠黄色,上部5裂,冠筒短,内侧具白色长毛;雄蕊4,与花冠近等长;子房3室,1室发育。瘦果长椭圆形,长3~4mm;边缘稍扁,由背部向两侧延展成窄翅状。花  7~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沟谷灌丛边、林缘草地或半湿草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四川、贵州。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稍湿润环境,耐严寒,一般土地均可栽培,但以较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春季34月在宽1m的苗床播种,条播,覆土0.5~1cm,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约半个月左右出苗,出苗后当苗高3~6cm时可间苗1次,5月或6月初可移植大田。分株繁殖:4~5月挖取老株,或将老株四周自生的幼苗掘起进行移栽。行距为30~40cm,株距为25~30cm,每穴栽苗2~3株。

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可施粪肥2~3次。

 

【采收加工】
野生者夏、秋季采挖,栽培者可在当年开花前采收。洗净,晒干。

 

【药材及产销】

白花败酱 Herba Patriniae Villosae 主产于河南、四川、福建、江西、湖南。多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全体常折迭成束。根茎圆柱形,弯曲,长5~15cm,直径2~5mm,顶端粗达9mm;表面有栓皮,易脱落,紫棕色或暗棕色,节疏密不等,节上有芽痕及根痕;断面纤维性,中央具棕色木心。根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长达  10cm,直径1~4mm;表面有纵纹,断面黄白色。茎圆柱形,直径2~8m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具纵棱及细纹理,有倒生粗毛。茎生叶多卷缩或破碎,两面疏被白毛,完整呈多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5~11,边缘有锯齿;茎上部叶较小,常3裂。有的枝端有花序或果序;小花黄色。瘦果长椭圆形,无膜质翅状苞片。气特异,味微苦。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 落皮层可见,厚壁细胞壁木化, 断续排列成环。 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 皮层较窄, 有裂隙。 韧皮部细胞小, 壁薄。束间形成层有时不明显。 木质部宽广, 中部有10余列薄壁细胞组成的环带,细胞排列整齐, 内侧或全部环带细胞栓化, 含少数簇晶; 环带外侧导管2~3成群散在, 内侧导管单个散在或2~4成群径向排列, 胞腔常含黄棕色物; 木射线宽1~2列细胞。 髓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老的根茎髓部常成空洞。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粉末1g,加蒸馏水10ml,水浴加热10min,滤过。滤液置试管中,密塞,强烈振摇1min。黄花败酱泡沫15min消失,白花败酱泡沫很快消失。(检查皂甙)(2) 取本品甲醇提取液1ml,蒸干,以1ml冰醋酸溶解残渣,加1ml醋酐--浓硫酸(19∶1)  混匀,稍加热。黄花败酱由黄变为紫红色,白花败酱由黄绿变为紫红色。(检查三萜皂甙)   (3) 取本品甲醇提取液数滴,点于白磁板上,滴加10%香荚兰醛浓硫酸溶液数滴。黄花败酱显蓝紫色,白花败酱显黄棕色。(检查挥发油)

 

【炮制】
1. 败酱  《雷公炮炙论》:凡使,收得后,便粗杵,入甘草叶相拌对蒸,从巳至未,出,焙干,去甘草叶,取出。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2. 败酱炭  取净败酱,置锅内,用中火炒至黑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饮片性状:败酱参见药材鉴别项。败酱炭形如败酱,黑色。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败酱炭散热防复燃。

 

【药性】
味辛、苦,性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1.《本经》:味苦,平。

2.《别录》:咸,微寒,无毒。

3.《药性论》:味辛、苦,微寒。

4.《日华子》:味酸。

5.《汤液本草》:气微寒平,味苦咸。入足少阴经,手厥阴经。

6.《品汇精要》:味厚于气,阴中之阳。

7.《纲目》:微苦带甘。手足阳明、厥阴药也。

8.《药性切用》: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排脓。主治肠痈,肺痈,痈肿,痢疾,产后瘀滞腹痛。

1.《本经》: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

2.《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3.《药性论》:治毒风,主破多年凝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大观本草》作除)疹,烦渴。

4.《日华子》:治赤眼障膜胬肉,,血气心腹痛,破结,产前后诸疾,催生落胞,血运,排脓,补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痍疥癣,丹毒。

5.《药性切用》:泻热解毒,破血排脓,为外科专药。

6.《福建药物志》:清热解毒,散瘀排脓。主治急性阑尾炎、胃溃疡、肠伤寒、 肺结核、咽喉炎、痢疾、产后瘀血痛、小儿惊风、痈、疔、外伤肿痛。

 

【应用与配伍】

用于痈肿。败酱性偏于寒,入血分,散血中瘀留结热,从而消痈排脓,能治内外诸痈,尤为内痈所常用。治肠痈初起,脓未成者,可与大黄、牡丹皮、桃仁、红花等同用,以清解热毒,活血消痈。若肠痈脓已成者,则与薏苡仁等同用,以解毒活血排脓,如《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本品现亦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常与鱼腥草、桔梗、薏苡仁等同用,以解热毒,祛痰排脓。治痈肿初起,红肿热痛,常与金银花、蒲公英等同用煎服,并用鲜品捣敷,以解毒消痈。

用于痢疾。败酱入大肠经,清肠腑血分热毒,故可用以治赤白痢疾,常与白头翁、地榆等同用,以解毒凉血而止痢。

用于产后瘀滞疼痛。败酱活血祛瘀,治产后瘀阻,腹痛如刺,可用单味煎服;或与五灵脂、蒲黄、当归等同用。若产后瘀滞肾府,腰痛不可转侧,可用本品与当归、川芎、桂心等同用。此皆活血祛瘀之功,使血脉流通,通则不痛。

此外,败酱近又用于肺炎、肝脓疡、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和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得宜本草》:得四物,治恶露不止;得芎、归、桂心,治产后腰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本草汇言》:久病胃虚脾弱,泄泻不食之证,一切虚寒下脱之疾,咸忌之。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