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

时间:2019-04-20浏览:122

【药名】
芭蕉根

 

【异名】
芭蕉头《分类草药性》。

 

【释名】
芭蕉,《纲目》:“按陆佃《埤雅》云:蕉不落叶,一叶舒则一叶焦,故谓之蕉;俗谓干物为巴,巴亦焦意也。”《史记·司马相如传》云:“诸蔗猼且。”《汉书》作“巴且”。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认为猼即巴蕉。巴与猼,且与蕉,声皆相近。

 

【品种考证】
芭蕉根药用,《日华子》已载。《本草图经》在“甘蕉根”条云:“近岁都下往往种之,甚盛,皆芭蕉也。”《本草衍义》云:“芭蕉,三年以上即有花自心中出,一茎止一花,全如莲花。叶亦相似,但其色微黄绿,从下脱叶。花心但向上生,常如莲样,然未尝见其花心,剖而视之亦无蕊,悉是叶,但花头常下垂。每一朵自中夏开,直至中秋后方尽。凡三叶,开则三叶脱落。”《本草衍义》所述形态特征,其原植物与今芭蕉较为一致。

 

【来源】
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茎。

 

【原植物】

芭蕉 Musa basjoo Sieb.et Zucc. 又名天苴(《史记》徐广注),绿天、扇仙《群芳谱》,板蕉、牙蕉(福建),大叶芭蕉(江西),大头芭蕉(四川)

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5~4m。叶柄粗壮,长达30cm;叶片长圆形,长2~3m,宽25~30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花序顶生,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10~16朵,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cm,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先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cm,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黑色,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mm。花期8~9月。

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炎热的气候,忌严寒。宜选择排水良好、肥力充足、水分适度的地块栽培。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法。3~5月,从蕉园中挖掘分生的吸芽苗,按行株距2m×2m挖穴,施足基肥,定植。

田间管理 每年施肥3~6次,中耕除草3~4次。每株留吸芽1株,过多的吸芽砍除。霜冻期用稻草覆盖防寒。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可用波尔多液喷雾。象鼻虫,幼虫为害蕉心,可用诱杀或人工捕杀成虫的方法来防治。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晒干或鲜用。

 

【药性】
味甘,性寒。归胃、脾、肝经。

1.《宝庆本草折衷》:味甘、寒,无毒。

2.《本草备要》:味甘,大寒。

3.《药性考》:性滑。

4.《本草撮要》:入足太阴、厥阴经。

5.《本草用法研究》:入肺、胃二经。

6.《贵州草药》:性寒,味甘微辛。

7.《浙江药用植物志》: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渴,利尿。主治热病,烦闷,消渴,痈肿疔毒,丹毒,崩漏,淋浊,水肿,脚气。

1.《日华子》:生芭蕉根治天行热狂,烦闷,消渴;患痈毒并金石发,热闷口干人,并绞汁服;及梳头长益发;肿毒游风,风疹,头痛,并研敷。

2.《本草从新》:泻热解毒。治一切肿毒,发背欲死,赤游风疹,风热头痛,产后血胀,消渴饮水,天行热狂,血淋涩痛,疮口不合。

3.《医林纂要·药性》:靖火,清金。

4.《重庆堂随笔》:解猪肉毒。

5.《药性切用》:宽胀消痈。

6.《草药新纂》:清血毒,治瘰疬。

7.《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治水肿脚气。

8.《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根煎服可治感冒、胃病、腹痛,并能治消渴、淋病。

9.《湖南药物志》:消肿,安胎。

10.《贵州民间方药集》:通便秘。

11.《贵州草药》:止痛,平肝,定喘。

12.《浙江药用植物志》:主治糖尿病,关节肿痛,颈淋巴结核,烫伤。

13.《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产后恶露不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或煎水含漱。

 

【使用注意】
《本草用法研究》:阳虚脾弱无实热者,忌用。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