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20浏览:149

【药名】
艾叶

 

【释名】
《诗·采葛》传:“艾所以疗疾。”《孟子》:“求三年之艾也。”艾可内服外灸,很早就广泛用于治病。故《别录》谓之“医草”,《埤雅》又有“灸草”。艾之为名,取于治病。艾,从艹,薞声,通薞。《诗》毛传:“艾,治也”。《释名疏证补》:“艾,又也;又,治也。”艾与薞古音相同,均属疑纽月部。陆佃《埤雅》云:“《博物志》曰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艾曰冰台,其以此乎?”郝懿行《尔雅义疏》谓《埤雅》“妄生异说。不知冰古凝字,艾从薞声,台古读如题,是冰台即艾之合声。”又艾有久义,《诗·小雅·庭灯》:“夜未艾”。毛传:“艾,久也。”是艾字亦训久,以艾治病,“久而弥善”,故灸病之草名“”艾。《纲目》:“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日下重之,谓之蕲艾。”茎叶类蒿,故名艾蒿。干后色黄,而名黄草。五月艾者,乃由采收时月得名。

 

【品种考证】
本品入药始载于《别录》,曰:“艾叶,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暴干。作煎,勿令见风。”《本草图经》曰:“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百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方可用。”《纲目》曰:“艾叶,本草不著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此草多生山原。二月宿根生苗成丛。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四布,状如蒿,分为五尖,桠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有茸而柔厚。七八月叶间出穗如车前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皆以五月五日连茎刈取,暴干收叶。”根据以上所述形态、用途及附图,其原植物基本与本品相符。

 

【来源】
为菊科植物艾的叶。

 

【原植物】
艾 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 [A.argyiLévl. et Vant.var.incana Pamp.]  又名:冰台《尔雅》,艾蒿(《尔雅》郭璞注),医草《别录》,灸草《埤雅》,蕲艾《蕲艾传》,黄草《纲目》,家艾《医林纂要·药性》,甜艾《本草求原》,阿及艾《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中药大辞典》,五月艾《常用中药名辨》。

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全株密被白色茸毛,中部以上或仅上部有开展及斜升的花序枝。叶互生,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长6~9cm,宽4~8cm,基部急狭或渐狭成短或稍长的柄,或稍扩大而成托叶状;叶片羽状或浅裂,侧裂片约2对,常楔形,中裂片又常三裂,裂片边缘有齿,上面被蛛丝状毛,有白色密或疏腺点,下面被白色或灰色密茸毛;上部叶渐小,三裂或不分裂,无柄。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复总状,长约3mm,直径2~3mm,花后下倾;总苞卵形;总苞片4~5层,边缘膜质,背面。被绵毛;花带红色,多数,外层雌性,内层两性。瘦果常几达1mm,无毛花期7~10月。

生于荒地林缘。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荫。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3~4月挖掘株丛,分株栽种,按行株距33cm×3cm开穴,每穴栽3~4株,填土压实,浇水。

田间管理 每年中耕除草、施肥2~3次,可结合收获后进行,一般在579月,施肥以人畜粪肥为主。栽培3~4年后,老株要重新栽种。

 

【采收加工】
培育 当年9月、第26月花未开时割取地上部分,摘取叶片嫩梢,晒干。

 

【药材及产销】
艾叶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主产于安徽、山东。销全国并出口。此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多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以叶厚、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质柔软、香气浓郁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绿褐色。非腺毛有两种:一种为T字形毛,顶端细胞长而弯曲,两臂不等长,柄2~4细胞;另一种为单列性非腺毛,3~5细胞,顶端细胞特长而扭曲,常断落。腺毛表面观呈鞋底形,由46细胞相对叠合而成,无柄。草酸钙簇晶直径3~7μm,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炮制】
1.艾叶《千金要方》:捣令细。《圣惠方》:细锉。《产育宝庆集》:切。《局方》:去枝梗。《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拣净。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生艾叶功擅逐冷除湿,适用于寒湿之症。

2.艾叶炭《千金要方》:烧作灰。《万氏女科》:炒黑。烧存性,为灰。《吴鞠通医案》:炭。现行,取净艾叶,置锅内,用中火炒至外表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略炒,取出凉透。艾叶炒炭后辛散之性大减,增强止血功效。

3.醋艾叶《圣惠方》:(艾叶)二两以米醋二升煎如膏。《圣济总录》:醋煮一时辰焙。用米醋洒湿,压一宿,以文武火焙干为末。《局方》:醋炒,糯米糊调成饼,焙干为末。《朱氏集验方》:醋调面成饼,甑上蒸熟,焙干。现行,取净艾叶,加米醋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艾叶100kg,用米醋15kg。醋艾叶温而不燥,能增强逐寒止痛作用,适用于虚寒之症。

4.醋艾叶炭取醋艾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炒干,取出凉透。醋艾叶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症。

饮片性状:艾叶为皱缩破碎叶片,有短柄,叶面灰绿色,有稀疏的短绵毛及白色腺点,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艾叶炭为焦黑色细末,有细条状叶柄。醋艾叶形如艾叶,略有醋气。醋艾叶炭形如艾叶炭,略具醋气。贮干燥容器内,醋艾叶、醋艾叶炭密闭,置阴凉干燥处。艾叶炭、醋叶炭散热防复燃。

 

【药性】
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

1.《别录》:味苦,微温,无毒。

2.《新修本草》:生寒,熟热。

3.《珍珠囊》:阴中之阳。

4.《品汇精要》:味厚于气,阴中之阳。臭香。

5.《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味苦,温。

6.《纲目》:苦而辛,生温熟热,可升可降,阳也。入足太阴、厥阴、少阴经。

7.《本草正》:味微苦,气辛。生用微温,熟用微热,能通行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

8.《本草新编》:入脾、肾、肺三经。

9.《本经逢原》:性纯阳。

10.《得宜本草》:入奇经。

11.《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能主治】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疥癣,痔疮,痈疡。

1.《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2.《本草经集注》: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3.《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

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4.《新修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5.《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6.《日华子》: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7.《珍珠囊》:温胃。

8.《履砏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9.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引自《纲目》)

10.《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11.《本草正》:辟风寒、寒湿、瘴疟。

12.《长沙药解》:治发背、痛痈、疔毒、疳疮、臁疮、风癞、疥癣诸疮,除咽喉、牙齿、眼目、心腹诸痛,灭筎黯,落赘疣,调胎孕,扫虫。

13.《医林纂要·药性》:坚肾固命门,养阳逐阴。燥脾土,养胃气,温中去寒。安正辟邪。

14.《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应用与配伍】
用于各种出血证。艾叶性温,能温经止血,尤宜用于虚寒性出血。妇女崩漏、妊娠下血,常配阿胶、当归、地黄等温经散寒,养血止血,如《金匮要略》胶艾汤;若冲任虚损,崩漏不止,可加炮姜、血余炭、陈棕炭等加强温经止血之功;若兼气虚不摄,还可加黄芪、党参、白术等以益气摄血;若肾虚胎动不安,则可加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等以养血益肾安胎;对于中阳亏虚,统摄无权之吐血、衄血,《千金要方》用熟艾叶单味煎服,《金匮要略》柏叶汤则配干姜、柏叶同用,温中助阳兼止血;而属血热妄行之吐衄咯血,应以鲜艾叶配凉血止血之鲜生地、鲜荷叶、鲜柏叶同用,既能同奏止血之功,又能防止寒凉留瘀之弊,如《杨氏家藏方》四味丸。鼻血不止,还可取艾灰吹之。

用于虚寒性腹痛。艾叶能散寒止痛,暖宫助孕。冲任虚寒,小腹冷痛,月经不调,日久不孕者,常配香附、吴茱萸、当归、肉桂等,散寒止痛,养血调经,如《直指方》艾附暖宫丸;寒甚者还可与附子、干姜同用;产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脐腹冷痛,可用熟艾叶入布袋兜于脐部。将艾绒制成艾条、艾炷,点燃灸患处或穴位,具有温煦气血、透达经络作用,可用于阳虚寒盛或风寒湿邪所致的各种疼痛。

用于泻痢霍乱,妇女带下。艾叶辛温散寒,苦温燥湿,故适用于泻痢、带下属寒湿下注者,单用或配干姜煎服即效。伴腹胀腹痛者,可加配陈皮行气止痛兼以燥湿;吐下不止者,则可加肉豆蔻、诃子、龙骨等收敛止泻;霍乱转筋者,须与木瓜、藿香、香薷等同用,散寒燥湿,舒筋缓急。妇女带下,常配苍术、白术、当归内服或苦参、蛇床子、白芷等外洗以燥湿止痒。此外,治湿疹、疥癣、皮肤瘙痒、黄水疮等,可单味外用或与黄柏、花椒、防风等煎水熏洗,亦可配枯矾研末外敷。

1.《纲目》:苦酒、香附为之使。

2.《得宜本草》:得香附治少腹痛,得阿胶治产后下血,得雄黄治狐惑虫。

3.《得配本草》:得生姜治男女下血,得干姜驱冷气,得乌梅治盗汗,配香附理气以治腹痛,佐阿胶安胎兼治虚痢,捣汁饮治一切冷气鬼气,烧灰吹鼻血不止。若灸诸风冷疾,入硫黄末少许尤良。酒制助其焰,醋炒制其燥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或捣敷;或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使用注意】
阴虚血热者慎服。

1.《本草备要》:血热为病者禁用。

2.《本经逢原》: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3.《得配本草》:多服久服,热气上冲,并发内毒。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