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臭牡丹
【异名】
臭八宝、大红袍《植物名实图考》,矮童子《分类草药性》,大红花《贵州民间方药集》,臭枫草、臭珠桐《福建民间草药》,矮桐《江西民间草药》,逢仙草《湖南药物志》,臭灯桐《闽东本草》,臭树、臭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臭黄根、臭茉莉《庐山中草药》,臭芙蓉《湖北中草药志》,臭梧桐《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释名】
本品有异味,花为顶生密集的头状聚伞花序,紫红色,远望略似牡丹,故名臭牡丹。又名大红花,隐名为大红袍。《植物名实图考》:“油桐叶而小”。故亦多以“桐”名之。
【品种考证】
臭牡丹始载于《纲目拾遗》。《植物名实图考》云:“一名臭枫根,一名大红袍,高可三四尺,圆叶有尖,如紫荆叶而薄,又似桐叶而小,梢端叶颇红,就梢内开五瓣淡紫花,成攒,颇似绣球,而须长如聚针。”以上所述及附图与现马鞭草科臭牡丹一致。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茎叶。
【原植物】
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foetidum Bunge;C.fragrans (Vent.) Willd.var. foetida (Bunge) Bakh.]
灌木,高1~2m。植株有臭味。叶柄、花序轴密被黄褐色或紫色脱落性的柔毛。小枝近圆形,皮孔显著。单叶对生;叶柄长4~17cm;叶片纸质,宽卵形或卵形,长8~20cm,宽5~15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心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或细锯齿,背面疏生短柔毛和腺点或无毛,基部脉腋有数个盘状腺体。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密集,有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的叶状苞片,长约3mm,早落或花时不落;小苞片披针形,长约1.8cm;花萼钟状,宿存,长2~6mm,有短柔毛及少数盘状腺体,萼齿5深裂,三角形或狭三角形,长1~3mm;花冠淡红色、红色或紫红色,花冠管长2~3cm,先端5深裂,裂片倒卵形,长5~8mm;雄蕊4,与花柱均伸于花冠管外;子房4室。核果近球形,径0.6~1.2cm,成熟时蓝紫色。花果期5~11月。
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山坡、林缘、沟谷、路旁及灌丛中。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和湿润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于林边、山沟等地。
栽培技术 采用分根繁殖。于早春未萌芽前,挖起老株,剪取种根,截成15cm左右的短节,按穴距30cm栽入土中,覆土踩紧。出苗后适当浇水,施肥。
病虫害防治 有蚜虫为害。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集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药材及产销】
臭牡丹 Caulis et Folium Clerodendri Bungei 产于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小枝呈长圆柱形,长1~1.5m,直径3~12m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皮孔点状或稍呈纵向延长,节处叶痕呈凹点状;质硬,不易折断,切断面皮部棕色,菲薄,木部灰黄色,髓部白色。气微,味淡。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宽卵形,长7~20cm,宽6~15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棕褐色至棕黑色,疏被短柔毛,下面色稍淡,无毛或仅脉上有毛,基部脉腋处可见黑色疤痕状的腺体;叶柄黑褐色,长3~6cm。气臭,味微苦、辛。以枝嫩、叶多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粉末特征:绿色。①腺毛较多,腺头2~8细胞,直径22~35μm;腺柄单细胞。②非腺毛2~8细胞,锥形,常弯曲,长40~150μm,基部直径约28μm。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碎,干燥。
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潮。
【药性】
味辛、微苦,性平。
1.《湖南药物志》:平,无毒,一说甘,温。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辛。
3.《安徽中草药》: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祛风湿,降血压。主治痈疽,疔疮,发背,乳痈,痔疮,湿疹,丹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病。
1.《纲目拾遗》:洗痔疮,治疔、一切痈疽、脱肛。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养血,平肝。治崩带及小儿疳气,捣汁涂痈疽发背。
3.《湖南药物志》:行气活血,祛风化痰。治肝阳上亢眩晕,水肿,月经不调,眉棱骨痛,脱肛,痢疾,丹毒。
4.《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止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敷;或研末调敷。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