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

时间:2019-04-21浏览:84

【药名】
地榆

 

【异名】
酸赭《别录》,豚榆系《石药尔雅》,白地榆、鼠尾地榆《滇南本草》,西地榆《四川中药志》,地芽、野升麻《中国经济植物志》,马连鞍《广西中草药》,花椒地榆、水橄榄根、线形地榆、水槟榔、山枣参、蕨苗参《云南中草药》,红地榆、岩地芨、血箭草《湖南药物志》,黄瓜香《中药材手册》。

 

【释名】
陶弘景曰:“其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故名。其花子紫黑色如豉,故又名玉豉。”玉豉亦作玉札,《齐民要术》谓:“北方呼豉为札。”李时珍曰:“按《外丹方》言地榆一名酸赭,其味酸,其色赭故也。”

 

【品种考证】
地榆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别录》云:“生桐柏(河南南部与湖北交界处)及冤朐(山东菏泽县西南)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本草经集注》:“今近道处处有。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而花子紫黑色如豉,故名玉豉,一茎长直上。”《本草图经》载:“宿根三月内生苗,初生布地,茎直,高三四尺,对分出叶,叶似榆,少狭细长,作锯齿状,青色。七月开花如椹子,紫黑色,根外黑里红,似柳根。”并附有“江宁府地榆”和“衡州地榆”二图。综合以上历代文献关于地榆的记述,并结合“江宁府地榆”图的特征看,古代所用地榆即是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而衡州地榆似为长叶地榆S.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 (Bert.)Yü et Li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的根。

 

【原植物】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又名:玉豉《神仙服食经》,红绣球、土儿红、一枝箭、紫朵苗子、马猴枣、鞭枣胡子《中药大辞典》。

多年生草本。根多呈纺锤形,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有纵皱纹及横裂纹。茎直立,有棱,无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基生叶为羽状复叶,小叶4~6对;叶柄无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小叶片有短柄;托叶膜质,褐色,外面无毛或稀疏腺毛;小叶片卵形或长圆形,长1~7cm,宽0.5~3cm,先端圆钝,稀急尖,基部心形至浅心形,边缘有多数粗大、圆钝的锯齿,两面无毛;茎生叶较少,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狭长,基部微心形至圆形,先端急尖,托叶大,草质,半卵形,外侧边缘有尖锐锯齿。穗状花序椭圆形、圆柱形或卵球形,直立,长1~3(~4)cm,径0.5~1cm,紫色至暗紫色,从花序顶端向下开放;苞片2,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尖至骤尖,比萼片短或近等长,背面及边缘有柔毛;萼片4,椭圆形至宽卵形,先端常具短尖头,紫红色;雄蕊4,花丝丝状与萼片近等长,柱头先端盘形。瘦果包藏在宿存萼筒内,倒卵状长圆形或近圆形,外面有4棱。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生于海拔30~3000m的草原、草甸、山坡草地、灌丛中或疏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及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北方栽培幼龄植株冬季不需要覆盖防寒。生长季节4~11月,以78月生长最快。以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壤土及粘壤土栽培为好。种子发芽率约60%,如温度在17~21℃,有足够的湿度,约7d左右出苗。当年播种的幼苗,仅形成叶簇,不开花结子。翌年7月开花,9月中、下旬种子成熟。

栽培技术 主要用种子和分根繁殖。种子繁殖:分秋播和春播两种。秋播多在8月中、下旬,春播多在34月播种。条播,行距45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cm左右,1hm2播种量15~22.5kg。如遇土壤干旱需进行浇水,约2星期出苗。在早春干旱地区,亦可采用育苗移栽方法。分根繁殖:早春母株萌芽前,将上年的根全部挖出,然后分成3~4株不等,分别栽植。每穴1株,株距35~45cm,行距60cm

田间管理 直播,当苗高10cm左右,需间苗1次,株距35~45cm,在植株生长期间要注意松土除草,抽茎期注意追肥,以追施氮肥和磷肥为主,施用人粪尿、豆饼、过磷酸钙、草木灰等。抽花茎时要及时摘除。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白粉病,春季开始发生。主要以勤除杂草,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高的方法来预防。虫害有金龟子,为害期间用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浇灌防治幼虫。

 

【采收加工】
播种第23年春、秋季均可采收,于春季发芽前,秋季枯萎前后挖出,除去地上茎叶,洗净晒干,或趁鲜切片干燥。

 

【药材及产销】
地榆 Radix Sanguisorbae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多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地榆根圆柱形,略扭曲状弯曲,长18~22cm,直径0.5~2cm。有时可见侧生支根或支根痕。表面棕褐色,具明显纵皱。顶端有圆柱状根茎或其残基。质坚,稍脆,折断面平整,略具粉质。横断面形成层环明显,皮部淡黄色,木部棕黄色或带粉红色,呈显著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地榆木栓细胞8~9列,排列整齐。皮层细胞1~3列,常切向延长。韧皮部宽广,筛管群可见,韧皮纤维常单个散在,壁厚,腔小,多木化。形成层呈环状,由2~4列细胞组成。木质部导管稀疏,集成3~5束,导管周围有木纤维,壁厚,常3~5成群,射线细胞放射状排列,多为单列长圆形细胞,初生木质部四原型。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有些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约10min,滤过,滤液滴加氨试液调节pH8~9,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滤去不溶物,取滤液5ml,蒸干后,加醋酐1ml与硫酸2滴,溶液显红紫色,放置后变为棕褐色。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ml,水浴温热80min,滤过。滤液蒸干,加正丁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没食子酸与地榆皂甙(Ziyu-glycosideⅠ)作对照品,加正丁醇制成每1ml各含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6∶3∶1,下层)展开10cm。取出,晾干。用碘蒸气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鞣质不得少于10.0%

 

【炮制】
1.地榆《圣惠方》:细锉。《局方》:去苗刮削令净。《汤液本草》:去芦。《纲目》:取上截切片。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除去残茎,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生品清热凉血之力较强。

2.地榆炭《医宗说约》:炒黑止血。现行,取地榆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地榆炭长于止血,常用于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证。

3.醋地榆《博济方》:醋炒焙干。《圣济总录》:醋炙。现行,取地榆片,加麸醋拌匀,吸尽后放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筛去灰屑。每地榆炭100kg,用麸醋10kg。醋地榆长于收敛止血,常用于崩漏下血。

4.酒地榆《万氏女科》:酒洗。《本经逢原》:去梢,酒拌,炒黑。现行,取地榆片,加白酒拌匀,吸尽后放入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筛去灰屑。每地榆片100kg,用白酒5kg

5.盐地榆取地榆片,用武火炒至外黑内老黄色,喷洒盐水炒匀,取出晾干。每地榆片100kg,用食盐3kg。地榆炭水煎液的钙元素比生品有较大的增高,镁元素与锰元素也比生品有所增高;铁、锌、铬元素含量则比生品有所降低。制备地榆炭以武火炒至表面大部分具焦黑色斑,内部焦黄色,小部分炭化为宜,该炮制品的鞣质和可溶性钙含量都较高。地榆炭可溶性钙增高的原因是炒炭后地榆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部分不溶于水的草酸钙晶体在高温条件下释放出能促进血液凝固的可溶性Ca2+;生地榆与地榆炭的其他成分亦有较大差异,这可能就是生地榆与地榆炭在用途上有所区别的原因。地榆炭若按得率折合成生品计重,则鞣质含量降低,且随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延长含量降低更多;止血作用也较生品减弱。不过,中医临床是以地榆炭的实际重量作为用药剂量的。

饮片性状:地榆参见药材鉴别项。地榆炭形如地榆片,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醋地榆表面棕褐色,微有醋气。酒地榆表面棕褐色,微有酒气。盐地榆表面焦黑色,内部老黄色,味微咸涩。

贮干燥容器内,地榆炭、制地榆密闭,置阴凉干燥处。地榆炭散热防复燃。

 

【药性】
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1.《本经》:味苦,微寒。

2.《别录》:甘、酸,无毒。

3.《药性论》:苦,平。

4.《本草衍义》:性沉寒,入下焦。

5.《珍珠囊》:苦、甘、酸,阳中微阴。

6.张洁古:气微寒,味微苦,气味俱薄,其体沉而降,阴中阳也。(引自《纲目》)

7.《滇南本草》:苦、涩,温。

8.《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大肠、肝二经。

9.《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阴,手、足阳明经。

10.《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1.《本经》:主妇人乳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2.《别录》:止脓血,诸痿,恶疮,热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止血不足。

3.《齐民要术》:地榆汁酿酒,治风痹,补脑。

4.《药性论》:能治产后余瘀,疹痛,七伤,治金创,止血痢,蚀脓。

5.《新修本草》:主带下十二病。

6.《日华子》: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7.《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止冷热痢及疳痢热。

8.李东垣:治胆气不足。(引自《纲目》)

9.《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痛。

10.《纲目》:捣汁涂虎、犬、蛇、虫伤,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症。 

11.《本草正》:清火明目,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病。 

12.《医林纂要·药性》:坚肾,去热,泻肝,去瘀。

13.《药性考》:除下焦热,亦益肝胆,逐瘀止血。

14.《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

 

【应用与配伍】
用于各种出血病症。地榆性寒味苦,酸涩收敛,入血分有凉血泄热、止血之功,为治疗血证之常用药物,尤为疗便血、痔血、血痢、尿血及崩漏等下部出血之要药。血热或湿热蕴结大肠之便血,可配黄连、栀子等同用,以加强清热凉血之功,方如《直指方》地榆散。若治痔疮出血,可与槐角、防风、黄芩、枳壳等同用,如《局方》槐角丸。治疗湿热疫毒,蕴积肠腑损伤血络而致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地榆既清热解毒,又凉血止血,故无论新久血痢均可应用,如《圣济总录》之地榆散即用本品配甘草,治血痢不止;《证治准绳》之地榆丸用本品配黄连、木香、乌梅、诃子肉等治疗血痢经久不愈。若治疗血热而致妇女崩漏下血,月经过多,血色鲜红,可与黄芩、生地、丹皮、莲须等同用;本品亦可治疗胎漏下血不止,每与阿胶、乌贼骨、炮姜等同用,以止血安胎,方如《圣惠方》之地榆散。

用于痈疽肿毒。地榆性凉,有泻火解毒,凉血消肿之功,适宜于痈疽肿毒初起未成脓者,可单用捣敷,亦可与三七、田基黄共研末调敷。

用于水火烫伤,湿疹。地榆外用有敛疮收湿作用。治烧烫伤,可用本品研末,或配大黄粉,以麻油调敷,以减少渗出,减轻疼痛。治疗皮肤湿疹,皮肤溃烂,可用本品与苦参、大黄同煎,以纱布蘸药汁湿敷;亦可配煅石膏粉、枯矾或密陀僧粉加凡士林调膏外涂,以助清热收湿,止痒敛疮之功。

1.《本草经集注》:得发良。

2.《四声本草》:今方用共樗皮,同疗赤白痢。

3.《得配本草》:得犀角治热痢;得黄芩治疮痒;配苍术治肠风痛痒不止;佐砂仁、甘草治下血腹痛。

4.《本草选旨》:以之敛血,则同归、芍;以之清热,则同归、连;以之治湿,则同归、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则同归、萸;以之温经而益血,则同归、姜。大抵酸敛寒收之剂,得补则守,得寒则凝,得温暖而益血归经,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外掺或捣烂外敷。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中气下陷,冷痢泄泻,崩漏带下,血虚有瘀者均应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麦门冬。

2.《本草衍义》:若虚寒人及水泻白痢,即未可轻使。

3.《医学入门·本草》:热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涩早故也。

4.《本草经疏》:胎产虚寒泄泻、血崩,脾虚作泄,法并禁服。

5.《本草汇言》:痈疮久病无火,并阳衰血证,并禁用。

6.《本经逢原》:气虚下陷而崩带及久痢脓血瘀晦不鲜者,又为切禁。性能伤胃,误服多致口噤不食。

7.《药性通考》:血虚忌用。

8.《本草正义》:气滞痰凝之乳痈,及气虚不摄之带下,非其治也。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