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时间:2019-04-21浏览:80

【药名】
半枝莲

 

【异名】
狭叶韩信草《广州植物志》,通经草、紫连草、并头草《南京民间药草》,牙刷草《江苏省植物药材志》,水韩信《广西药用植物图志》,溪边黄芩、金挖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野夏枯草、方草儿、半向花、偏头草、四方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耳挖草《广西中草药》,小号向天盏《福建中草药》,狭叶向天盏(福建《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品种考证】
半枝莲之名最早见于《外科正宗》,用治毒蛇伤人。蒋仪《药镜拾遗赋》云:“半枝莲解蛇伤之仙草。”但均无形态描述,故难于确定为何种植物。《纲目拾遗》在“鼠牙半支”条内收载《百草镜》半枝莲饮,所用半枝莲为鼠牙半支。并描述其形态云:“鼠牙半枝二月发苗,茎白,其叶三瓣一聚,层积蔓生,花后即枯,四月开花黄色,如瓦松。”据所述特征考订,应为景天科景天属(Sedum)植物。此外,江苏、浙江、云南等地有些地区称唇形科植物韩信草Scutellaria indica L.为半枝莲,均非本品。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

 

【原植物】
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S.rivularis A Wall.)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茎四棱形,无毛或在花序轴上部疏被紧贴小毛,不分枝或具或多或少的分枝。叶对生;叶柄长1~3mm;叶片卵形、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1~3cm,宽0.4~1.5cm,先端急尖或稍钝,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边缘具疏浅钝齿,上面橄榄绿色,下面带紫色,两面沿脉疏生贴伏短毛或近无毛,侧脉2~3对,与中脉在下面隆起。花对生,偏向一侧,排列成4~10cm的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下部苞叶叶状,较小,上部的逐渐变得更小,全缘;花梗长1~2mm,有微柔毛,中部有1对长约0.5mm的针状小苞片;花萼长2~2.5mm,果时达4mm,外面沿脉有微柔毛,裂片具短缘毛,盾片高约1mm,果时高约2mm;花冠蓝紫色,长1~1.4cm,外被短柔毛,花冠筒基部囊状增大,宽1.5mm,向上渐宽,至喉部宽3.5mm,上唇盔状,长约2mm,下唇较宽,中裂片梯形,长约3mm,侧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4,前对较长,具能育半药,退化半药不明显,后对较短,具全药,花丝下部疏生短柔毛;花盘盘状,前方隆起,后方延伸成短子房柄;子房4裂,花柱细长。小坚果褐色,扁球形,径约1mm,具小疣状突起。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生于溪沟边、田边或湿润草地上。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南部、河南、湖北、湖南。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宜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繁殖:多采用直播,北方春季3~4月播种,南方以秋播10月上旬播种为好。条播或穴播,条播,按行距25cm开条沟,沟内先浇透水,将种子与草木灰拌成种子灰均匀播入,薄覆细土0.7~1cm,穴播者按行株距25cm×25cm开穴,播种。播种量每1hm²需种子4.5~6.0kg。分株繁殖:在春、秋季进行。先将老株挖起,选健壮无病者分成3~4根茎为一株丛,穴栽于整好的畦上,行株距为25cm×25cm

田间管理 直播在苗高5~7cm时进行匀苗补苗,补苗需带土移栽,以利成活。施肥可结合中耕进行,可施用清淡人畜粪水。从第2年起,分别在3月和579月收获后进行追肥1次,可施人畜尿或硫酸铵等。久旱要浇水,多雨季节要清理墒沟。

 

【采收加工】
种子繁殖的,从第2年起,每年的5月、7月、9月都可收获一次。分株繁殖的,在当年9月收获第1次,以后每年可收获3次。用刀齐地割取全株,拣除杂草,捆成小把,晒干或阴干。

 

【药材及产销】
半枝莲 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 产于华北、中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全草长15~30cm。根纤细。茎四棱形,直径2~5mm,表面黄绿色至暗紫色。叶对生,皱缩或卷摺,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长1.5~3cm,宽0.5~1cm,被疏柔毛,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叶柄短或近无柄。枝顶有偏于一侧的总状花序,具残存的宿萼,有时内藏四个小坚果。茎质软,易折断。气微,味苦涩。

以色绿、味苦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长多角形,垂周壁波状弯曲,上表皮细胞较大,有的细胞含橙皮甙结晶,以气孔周围为多见;气孔直轴式。非腺毛1~4细胞,壁具疣状突起,基部细胞有放射状纹理。腺鳞较多,头部类圆形,4~10余细胞,直径25~47μm,形大者类圆形或椭圆形,有的边缘凹凸,由数十个细胞组成,直径140~266μm。另有小腺毛,头部类圆形,1~2细胞,直径约28μm,柄短,单细胞。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0g,加80%乙醇50ml,置水浴上回流0.5h,趁热滤过。取滤液1ml,加镁粉少许及浓盐酸数滴,渐显绯红色。(检查黄酮类)

(2)(1)项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试液1~2滴,溶液显墨绿色。(检查酚类)

(3)(1)项滤液4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5%盐酸5ml,搅拌溶解,滤过。滤液分置3支试管内分别加碘化铋钾试液、碘化汞钾试液、硅钨酸试液各1~2滴,各试管均产生沉淀。(检查生物碱)

 

【炮制】
取原药材,拣去杂质,抢水洗净,沥去水,切段,干燥。

饮片性状:半枝莲为不规则的小段,根、茎、叶、花、果混合。根为纤细小段,茎为细四棱形中空小段,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光滑。叶片皱缩,破碎,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序总状,花冠唇形,棕黄色或浅蓝色,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

1.《广西药用植物图志》:味辛微腥,性平,无毒。

2.《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3.《江西草药》:性寒,味苦。

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主治热毒痈肿,咽喉疼痛,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血淋,水肿,腹水及癌症。

1.《南京民间药草》:破血通经。

2.《广西药用植物图志》:消炎,散瘀,止血。治跌打伤,血痢。

3.《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治跌打,刀伤,疮疡。

4.《江西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5.《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肿瘤,阑尾炎,肝炎,肝硬化腹水,肺脓疡。

6.《福建药物志》:主治痢疾,吐血,血淋,肝炎,肺结核,淋巴腺炎,癌肿,胃痛,风湿关节痛,小儿高烧,白带,乳腺炎,蛇头疔,颈淋巴结核,角膜炎,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狂犬及毒蛇咬伤。

7.《浙江药用植物志》:治咽喉肿痛。

 

【应用与配伍】

用于热毒痈肿,毒蛇咬伤。半枝莲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痈之功,可用其鲜品捣烂外敷,或配紫花地丁、蚤休、半边莲等清热解毒药内服并外敷,可加强疗效。若治咽喉肿痛,配土牛膝以清热利咽;治肺痈,配鱼腥草、金荞麦以清肺消痈;治肠痈,配白花蛇舌草以清肠消痈。

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半枝莲能化瘀消肿止痛,可配乳香、没药等活血行气止痛药,以提高疗效。

用于血热吐血、衄血、血淋。半枝莲不仅清热解毒,且能凉血止血,可取鲜品捣汁服,也可随证配伍有关药物,如尿血,常与小蓟、白茅根、车前子等同用,以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腹水。半枝莲能清热利湿,凡由湿热不化导致小便不利、水肿等证,本品既可单用,也可与泽泻、半边莲、车前子等渗湿利尿药合用,由于半枝莲兼能化瘀,故临床还常用治肝硬化腹水。

用于胃癌、食管癌、直肠癌、宫颈癌等。单用,或与半边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等清热解毒抗癌中药同用,亦可加入辨证论治的复方中使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
体虚及孕妇慎服。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